区会援助月活动总结6篇
想要写出一篇全面的活动总结,最重要的还是对活动的具体回顾,活动总结在书写的过程中,大家需要注意态度端正,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区会援助月活动总结6篇,感谢您的参阅。
区会援助月活动总结篇1
为切实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沪人社就()1077号)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春节前,区人保局、残联在全区联合开展了“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对本区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实施就业援助,通过认真制定援助计划、落实援助责任、提供就业岗位、落实社会保障等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工作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建立由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为组长,区人保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人保局、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援助月工作小组,就如何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作讨论研究,统一制定我区援助月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主题、时间、内容和形式。
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保局就业科,对援助月活动相关工作进行沟通协调,明确分工,责任到部门。同时,区人保局、区残联分别对街镇各自所属条线部门作工作布置,并组织予以贯彻落实。
二、实施步骤扎实有序
(一)认真组织调查摸底
各街镇社保中心结合帮困送温暖活动,认真组织就业援助员、助残员调查摸底。一是调查掌握辖区内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家庭贫困和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动态,集中宣传就业援助政策;二是对辖区内上述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次普遍的入户家访,具体了解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
(二)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责任到人
就业援助月期间,各街镇社保中心均搜集了不少于10个适合援助对象的就业岗位,实行边排摸、边安置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认真拟定了援助措施,明确安置时间和岗位去向,为每位援助对象制订了个性化的援助计划,岗位开发和安置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积极配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费补贴等政策的落实,确保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区残联一方面安排各街镇社区助残员深入就业困难较大的残疾人家庭,确切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为未就业援助对象度身制定个性化就业援助方案,实施针对性的援助措施。另一方面针对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和特点,梳理、挖掘了一批适合残疾人的公益性岗位,开发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岗位,向未达到残疾人按比例分散就业比例的社会用人单位收集残疾人就业岗位,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最大程度的确保一批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通过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就业吸纳、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就业。对有培训意愿的残疾人,组织其参加合适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或定向培训,并帮助落实培训补贴政策。
(三)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一是我区“二个职能部门”步调统一,方案下达后即在本系统作具体布置,协同工作,为全区顺利开展援助月活动奠定了氛围基础;二是在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市民服务中心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设置咨询服务专窗,受理援助对象政策咨询;三是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置横幅宣传;四是通过区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这些举措,为我区营造就业援助和促进就业的宣传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
1月13日,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一是区人保局、区残联、区就业促进会在区人保局大厅联合举办就业援助月主题日专场咨询指导服务活动,同时开展就业援助专场招聘活动,集中推出一批适合援助对象的岗位;二是会同泖港镇人民政府在该镇联合举行送岗位等专项援助仪式,主要内容包括为援助对象送岗位和为大龄无业残疾人提供就业补贴两方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人保局和市残联有关部门负责人、区人保局局长、区残联理事长、泖港镇镇长出席专项仪式并作重要讲话;三是我区各街镇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在辖区内有针对性的送出一批岗位。主题日当天全区共推出岗位399个,求职登记126人,意向录用和现场录用45人,受理政策咨询192人次。松江电视台、松江报对本次活动作了全程跟踪报道。
三、活动成效
(一)援助月活动期间,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135名,共组织专场招聘会14场次,193名援助对象获得就业岗位(其中:安置在公益性岗位78人,企事业单位吸纳就业115人)。帮助援助对象享受政策66人,落实各类补贴52.89万元。
(二)通过组织街镇残联收集一批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岗位信息,帮助推荐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73名,其中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吸纳就业56人,为482名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发放就业补贴24.341万元。
(三)通过服务专窗和主题日专场咨询服务活动等形式,受理市民关于就业援助、职业指导、开业指导、社会保障、职技培训、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及残疾人等就业政策咨询500多人次,发放《就业创业政策一本通》、《当代青年职业精神和职业技巧》、《残疾人分散安排就业申报须知》等市和本区促进就业政策宣传资料800余份。
区会援助月活动总结篇2
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得到市残疾人联合会的业务指导,在市残联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密切配合下,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取得的成效
走访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家庭户数19户,登记失业的残疾人员人数16人,组织残疾人参加专场招聘会一场,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31人,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7人,其中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吸纳就业3人,帮助5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
二、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残疾人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残疾人生活、生存之本。促进残疾人就业,不仅是改善和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也是为残疾人提供平等参与社会、共享文明的重要平台,是增强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有效形式,更是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意义重大,为此,区残联组成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人员,为救援月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2、加大宣传。通过网络发帖、发放宣传单页等形式进行宣传,使广大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积极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
3、加强工作协调。区残联积极与市残联、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共识,工作协调一致。
4、注重服务。为了让部分残疾人实现就业,区残联还采取了定点联系用人单位的办法,实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帮扶,服务到人头,服务到家,让残疾人切实感受到残联组织送去的温暖。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残疾人的就业岗位需求量还不够广泛。
2、残疾人有自我认识不到位,自认为能力强,因此,需求就业岗位要好,待遇报酬要高。
3、少数用人单位不愿意接纳残疾人就业,害怕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大对残疾人就业条列的宣传,让全社会都关心帮助扶持残疾人,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加大对残疾人的就业培训力度,让更多的残疾人掌握一门就业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做到结合我区用工用人的实际状况,搞好调查研究,了解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力求为残疾人提供适合自身特点及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
3、加大对残疾人的自身教育,帮助残疾人要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社会,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勇做生活的强者。
区会援助月活动总结篇3
岁末年初之际,为进一步做好辖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尽早实现就业,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的文件要求,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决定于20xx年12月10日起在辖区内全面开展此项活动。街道劳动保障所紧紧围绕“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的主题,通过精心组织策划,确定援助重点,以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为抓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援助月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就业援助活动”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街道劳动保障所高度重视组织全所人员及社区专干认真学习了《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在思想上形成合力,确保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深入基层,强化宣传
为了确保援助月活动取得实效,街道劳动保障所充分依托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深入辖区就业困难人员家庭,广泛宣传介绍就业困难人员登记认定条件和本次援助活动具体内容以及国家和地方就业扶持政策等信息。共组织了5次社区专场招聘会,摸清辖区内尚未就业困难人员86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2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政策咨询369人次,为全面实施各项就业援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丰富内容,完善服务
(一)帮扶到人。对认定的帮扶援助对象,尤其是家庭贫困的为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人员进行家访,提供适合于他们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让其了解本次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开展时间,讲清讲明讲透政策内容,详细告知政策享受具体操作流程,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享受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
(二)岗位到手。按照区统一部署,组织了有针对性的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为他们提供即时的就业岗位、就业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为用工单位提供用工推荐和岗位适配服务。
(三)政策到位。通过援助月活动,逐一落实每一户、每一位应该享受扶持政策的困难人员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补贴,对已灵活就业的“4050”人员,帮助其参加社会保险,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
(四)服务到家。通过帮扶联系卡、一对一贴身服务、与援助对象签订服务协议等形式的精细化服务,为困难群众送岗位、送温暖、送信心。把就业援助活动的内容和服务直接送到就业困难人员家中。通过走访慰问、登门服务、重点帮扶、援助联盟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对就业特困人员送温暖走访慰问。
四、建立制度,确保长效
在建立帮扶责任制度方面:
一是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服务平台,开展服务进门、一对一帮扶、送岗位上门、送政策上门等多种形式的援助行动,将每一位援助对象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基层;
二是指定熟悉政策业务、责任心强、善于与人沟通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受就业援助咨询工作。
在建立援助长效机制方面,加大各项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和检查力度,确保国家、省、市、区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在街道服务大厅设立专门政策咨询窗口,为失业人员长年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同时通过动员辖区各方力量,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为就业困难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援助。
区会援助月活动总结篇4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转发的通知》(甘人社通【20xx】343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帮助我县残疾人登记失业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加大就业力度,我县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县残联以“帮扶到人、政策到位、服务到家”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圆满结束。使全县登记失业的残疾人,贫困家庭和一户多残家庭中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取得良好的就业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安排。
为开展好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我会及时与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系,商讨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相关事项,严格按照国家、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对“就业援助月活动”工作的要求,成立了“皋兰县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领导小组”,积极与财政、共青团、工会、妇联、人社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系,争取支持配合协调,并组织开展了以“帮扶到人、政策到位、服务到家”为主题的“皋兰县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启动仪式暨专场宣传活动,确保我县就业援助月活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周密研究部署,制定活动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好省市残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援助月活动”精神,认真开展和实施好我县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我们及时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皋兰县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方案”,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大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组织全县各有关部门、乡(镇)及社区积极投身此项援助活动之中。全县“就业援助活动”工作在我会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具体指导下,县属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及各乡镇、社区都积极参加到全县就业援助月活动之中。
三、摸清重点对象,确定援助范围。
此次活动得到县委、县政府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乡镇、社区及县属各相关单位在认真搞好组织宣传活动的同时,组织人员深入居民楼群院落,广泛宣传介绍就业困难人员登记认定条件、援助活动具体内容、县上专场招聘会时间地点、国家和地方就业扶持政策等信息。县残联重点对全县残疾失业人员(其中重点是家庭贫困或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走访调查、摸底登记和就业援助。
四、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工作实效。
为切实发挥就业扶持的职能作用,认真安排部署活动工作内容,于20xx年1月13日有我会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启动仪式的同时,在县人力资源市场组织召开“皋兰县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招聘会当天,我县人力资源市场人头攒动,围观群众络绎不绝,有各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农村青年和部分失业残疾人,了解掌握咨询有关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的政策及外出务工就业岗位信息。本次活动共发放各种政策宣传材料15000余份。
截至目前,我县“就业援助月活动”工作已全面完成,活动期间,我会与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抽调的业务骨干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政策宣传小组,多次深入各有关企业、社区、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家中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摸底、调查、家访等送政策、送温暖活动。以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和社区平台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优势,开展主动服务、个性服务和贴心服务。同时发挥对残疾人就业服务和职业介绍的服务窗口优势,开展残疾人就业再就业和职介诚信服务和高效服务,进一步强化“人本服务”理念,切实充实和完善“新三化”就业服务建设。据统计,此次活动全县共组织召开大型专场招聘会1场;实际走访登记失业残疾人家庭12户,对16名失业残疾人进行了登记,实名制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残疾人8人,通过免费职业介绍帮助登记失业残疾人实现就业12人。
总之,此次“就业援助月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有声有色,虽然不能彻底摆脱全县就业再就业的困境,但也切切实实地把政策落到了实处,真正地为残疾人办了点实事,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一致好评,真正地将温暖留在了他们心中。
区会援助月活动总结篇5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关于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的通知》(人社厅函〔20xx〕113号)要求,内蒙古自治区于5月20日第28个全国助残日前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就业帮扶,助残圆梦”为主题的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系列活动,经过精心组织和认真实施,专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残联联合下发了《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残联关于开展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的通知》(内人社办发〔20xx〕121号),两家共同筹划,在5月20日全国助残日共同开展了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周活动。
二、举办全国助残日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5月20日全国助残日,各地就业服务局联合残疾人联合会在共同举办形式各样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进行了政策咨询、农民工维权、创业贷款发放等活动。全区共举办专场招聘会12场,共有132家企业参会,提供涉及普工、技工、文员、家政和服务等近3000个就业岗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残疾人77人。
三、入户排查摸清底数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持有残疾证的人员,各地全部进行了入户排查,共走访残疾贫困人2184人,填写了农村牧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就业需求登记表,调查其就业状态、就业意愿及培训需求等信息,提供“一对一”帮扶。
四、对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全覆盖培训
活动期间,各地就业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有培训愿望的人员进行摸底调查,下一步针对全区摸底调查的情况将有就业培训愿望的全部推荐参加技能培训,有创业意愿的推荐参加创业培训,特别是针对农村牧区劳动力的特点,推荐参加家庭服务培训,实现对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全覆盖。
五、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共同帮扶的良好局面
充分利用电视台、就业微信公众号以及社区就业工作群微信号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优势,贴近群众,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发放政策宣传资料,使扶贫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街道和社区张贴招聘岗位和培训信息、发放政策宣传册,让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就业扶持政策和用工招聘信息,帮助其选岗应聘,促进就业。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
六、贫困残疾人就业扶贫活动周亮点纷呈
各地在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中都结合各自实际,举办各有特色的活动内容,如:包头市土右旗针对有培训愿望的43名残疾人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扶贫招聘会现场为这43位残疾人颁发病人陪护结业证书,招聘会上8家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专门为就业扶贫对象拿出就业岗位吸纳就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89人,其中残疾人9人。赤峰市红山区将每年的5、6月定为精准扶贫月,并开展扶贫月招聘活动。在20xx年扶贫月活动中,共邀请200余家单位参加,分行业、分种类开展招聘活动,提供保洁、家政、保安等上千个就业岗位,为广大求职者特别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供更多的选择,建立起帮扶贫困残疾人就业的长效机制;乌海市及时与企业联系沟通,获取最新的空岗信息,有针对性的筛查出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整理汇总成表。活动期间,收集空岗信息763条,其中针对残疾人的岗位信息23条。指派专人,联合区残联工作人员,一同入户,一对一开展政策宣传、就业需求登记和送岗位活动。活动期间,发放宣传资料31份,为11名贫困残疾人推荐了保洁、保安、下夜等岗位,2名贫困残疾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兴安盟盟就业局和残联共同举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的主题招聘活动。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虽然活动期间人社和残联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整体偏低,技能不足,由于身体原因,帮扶难度依然较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人社部和中国残联的统一安排,发挥人社、残联的合力,继续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共同将内蒙古自治区残联劳动力就业工作提升到更好水平,同时发挥企业吸纳特别是家庭服务业、自主创业、电子商务等新型就业方式,广泛困难劳动力就业。
区会援助月活动总结篇6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认真贯彻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泰安市劳动局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通知精神,祝阳镇于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就业再就业政策咨询500多人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5000多份,家访援助对象50多人并为其制定服务计划书;帮扶35人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再就业,其中帮助8户零就业家庭中的8名成员找到工作岗位,残疾人就业5人。此次活动作为劳动保障部门两节期间为失业人员送温暖、解难题、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受到广大失业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也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援助活动突出四方面重点,狠抓落实。
一是抓好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就业政策。一是重点宣传《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大力宣传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政策和具体援助措施,并在各街道、社区、村、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免费发放,让广大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就业援助政策、措施及工作程序等。
二是组织座谈会。组织召开了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灵活就业人员等参加的座谈会,对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就业困难群体对援助月活动的看法和要求,促进就业援助月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对就业困难对象开展家访活动,上门宣传各项就业政策,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是落实补贴,让更多的人享受政策援助。把落实就业援助人员的社保补贴、职介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作为今年就业援助工作的重点和就业政策落实的着力点抓紧抓好。一是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政策落实力度。结合为就业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开展就业援助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开发岗位,让更多的人找到一份工作。一是鼓励用人单位吸纳。通过组织开展市场调查,深入企事业单位收集空岗信息,并及时将供求职信息发布,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岗位推荐。劳动保障服务机构通过组织援助对象参加招聘活动、送岗位到家等有效形式,使援助对象了解岗位信息,帮助他们在援助月期间实现再就业。三是引导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对有创业愿望的对象,给予政策扶持,积极指导和帮助他们申请小额贷款,帮助解决个体经营创办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开展培训,让更多的人掌握一技之长。制定培训计划,落实专项资金,建立责任制度,组织有培训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应用工单位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时并举。
同时还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充分利用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措施,紧紧围绕失业人员面临的
实际困难开展就业援助服务。组织劳动保障协理员,对援助对象进行上门走访,加强创业指导和帮扶,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市场就业能力,鼓励他们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同时,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服务和管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对就业困难人员以实名制分类建立个人档案、就业援助基础台帐和数据库,并进行一对一帮扶,做到“发现一户、认定一户、帮扶一户、就业一户”,切实做好就业援助的基础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