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社区活动总结5篇

时间:2023-02-10 14:08:21 分类:党建总结

在活动中,我们充分体验到活动给我们带来的收获,那么是时候需要写活动总结了,经历了有趣的活动大家肯定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在活动结束后不妨写一份活动总结,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电信社区活动总结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电信社区活动总结5篇

电信社区活动总结篇1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持续降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切实维护辖区居民的切身利益,8月10日上午,中街街道新民路社区在辖区小区内开展了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向居民发放宣传彩页,并讲解各类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的方式,提高居民对诈骗行为的警觉度和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通过向居民讲述身边发生的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加深居民对网络诈骗的隐蔽性、危害性、手法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居民识诈、防诈、反诈的思想认知。提醒居民群众一定要提高警惕,端正心态,切勿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贪小便宜而吃大亏”。并建议居民群众主动下载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实时守护功能,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辛苦钱”不被不法分子侵害。牢记“三步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本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彩页100余份,现场解答20余位群众关心的问题。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居民的防范意识,有效提高了群众对电信诈骗的防范、鉴别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社区将常态化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加快建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固屏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电信社区活动总结篇2

近年来,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进行的电信诈骗罪现象屡屡发生,且手段多变,骗局逼真,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落入陷阱,严重危害着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为增强居民自我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我们白鹤社区在辖区内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一是充分利用社区宣传阵地,广覆盖开展宣传工作。

首先我们通过社区内传统的.黑板报、展板、横幅、小区宣传栏等形式,展出张贴各类“防电信诈骗、防上当受骗”的宣传资料和告示,使居民群众在社区内随处可见,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其次通过社区居民短信平台、社区微博、qq群、短信党课等新型的网络宣传阵地,向广大居民们发出一系列防电信诈骗温馨提示,时时提醒居民要提高防范意识。

二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请进来主要是邀请社区民警和社区内的金融共建单位如上海银行,农商行等定期来社区对我们的党员、楼组长等社区骨干队伍开展防电信诈骗知识讲座,并通过观看防诈骗短片、交流诈骗案例、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帮助他们深入了解电信诈骗的常用作案手段和防范方法,从思想上提高警惕,从而起到教育一人、影响一家、带动一片宣传辐射作用。

走出去主要是:

一结合社区每二月一次的便民服务活动,在辖区繁华路段、居民聚集较多的地点设摊宣传,向过路群众发放防电信诈骗宣传单,提醒大家不要听信莫名的欠费或所谓安全帐户等电话。

二是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和零距离走访活动,组织社区干部分片、分块,进商铺、进小区,开展上门入户宣传,向居民普及一些防范方法,进一步提升居民防骗知识知晓率。

三是针对社区独居老人,这类电信诈骗高危人群,我们组织社区老伙伴志愿者与辖区60多名独居老人一一结对,定期上门聊天沟通,关心起居生活,从而潜移默化地对老人们进行防电信诈骗教育,并为他们时时把好安全关。

以上是我们社区针对防电信诈骗开展的一系列宣传工作,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努力,力争使社区居民做到人人知晓、人人防范,防止电信诈骗案件在社区内发生,共同构筑起预防电信诈骗的牢固防线。

电信社区活动总结篇3

随着电信行业的发展,利用电信工具和电信技术实施诈骗的事件越来越多,我身边一个朋友的经历就是典型的案例,她被诈骗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一天下午,她接到一个陌生的异地电话,对方声称是某购物网站的客服,并告诉我朋友她在他们网站所购买的某某商品由于尺码缺失,要进行退款。朋友当时有所顾虑,但是见对方将自己购买的网站甚至物品具体信息都讲述的分毫不差,便放松了警惕,随后添加了对方提供的一个qq号码,对方也将订单的具体信息在qq上再发了一遍,并留下了一个退款的网站。朋友照着点了进去,登录页面和自己当时购买的网站看不出任何分别,但是网址却不是官方的网址,朋友向对方提出了这个疑问,电话里的人解释说这是他们临时做的网站。朋友便也没有过多怀疑。接下来朋友填写了自己的.银行卡的信息,对方谎称为了安全验证,欺骗朋友把银行卡的密码也填了进去。随后,验证码发到了朋友的手机上面,这时候,对方在电话里要朋友快速填入验证码,否则会超时无法退款,朋友便在洗脑般的状态下填写了两次95533发送的付款的验证码。随后朋友登录自己的网上银行,发现银行卡里面近万元的存款已被转走,这才恍然大悟被诈骗了。

通过我朋友这次案例,我认为导致这次诈骗事件的关键所在,就是受害者对于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不够。首先,对于陌生电话,网站等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如果确认他们提供的消息无误,最好自己拨打购物网站的官方热线询问有关消息。其次,对银行卡的了解不够,在收款的时候,无论如何是不需要告知银行卡密码的,密码泄露,骗子便可以知道你银行账户的所有信息。最后,验证码作为银行卡支付的最后一道屏障,一定不能泄漏给任何人,验证码一旦透露给对方,钱立马就会被转走。

如果钱被转走,当事人应该在第一时间马上报警,要求警方联系银行,调查钱款汇入的银行卡账户,及时冻结,避免更多的损失。对此,我们要对电信诈骗的种种手段有一定的了解,在遭遇时做到有效防范,及时发现,尽早纠错。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在为客户开卡,办理电子产品等业务时,必须要加强审核是否本人办理,同时向签约电子产品的客户发放风险提示卡,并告知客户不能随意点击不明网址,不要轻易相信和回复不明信息和电话,增强客户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让犯罪份子无机可趁。

电信社区活动总结篇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面上网络电信诈骗、养老诈骗形式花样百出,分子利用群众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来骗取群众的金钱。9月21日上午,鹤壁市淇滨区泰山路街道组织清华园社区联合司法所在三和佳苑开展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和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活动。

现场通过悬挂横幅、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宣传页、宣传品形式进行宣传。活动中,社区网格员以有奖竞答的环节来提高居民对宣传防范知识的参与率。同时向居民宣传网络电信诈骗常用手段、提高防范意识,下载国家反诈app等方式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提醒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轻易相信保健品等推销产品,不轻信陌生人的诱骗,更不向他人透漏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等,帮助老年人识别骗局,遇到可疑人员应加强防范及时报警,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街道邀请社区法律顾问到现场向居民讲解防范养老诈骗与防电诈普法知识宣传,同时向居民《民法典》、《宪法》等内容,现场为小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运用法律手段来帮助居民解决问题。教会居民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学会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此次活动解答法律法规咨询2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宣传品300余份,有效提升居民防骗、识骗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诈骗案件的发生,为辖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电信社区活动总结篇5

近年来,大学生校园诈骗案件花样不断,案值不断增大,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学生阅历浅、安全防范意识差等弱点,潜入校园诈骗钱财。为帮助学生提高对诈骗的认知,增强对校园诈骗尤其是网络诈骗的风险防范意识,切实维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我院做出以下举措:

1、落实责任机制,完善工作方案

坚持从上至下的原则,我院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各部门紧密配合落实分工,全院范围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防诈骗教育,警惕网络诈骗行为和传销诈骗活动,主要从班级,网络,家校三个方面进行全覆盖宣传教育。

2、班级宣传全覆盖

各辅导员贯彻落实班级范围内的宣传教育活动;打造“防诈骗”主题特色班会,正面引导学生思想,增强防范意识;组织各班级举办“防诈骗”主题团日活动,通过案例分享,总结诈骗套路,及时预防事故的发生;邀请相关人员入校面向全院同学举办“防诈骗”主题讲座,普及前导知识,传授防范方法。

3、网络宣传全覆盖

利用学院现有资源,广泛传播相关防范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线上活动,营造积极的线上环境。以学院线上宣传通道为基础,开辟“防诈骗”知识推送专栏,面向全院广泛传播相关案例、针对各类诈骗的防范手段、社会相关重大事件等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南昌红谷滩公安防诈先锋”等反欺诈微信公众号,为其提供直接的交流与反馈渠道;开展线上“防诈骗”知识竞赛,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开展相关活动,净化网络空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4、家校宣传全覆盖

给全院同学下发《“防诈骗”告知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教育他们自觉抵制传销、远离传销,净化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向家人朋友普及防诈骗知识,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筑牢思想防线;组织学生志愿参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参与社区服务,同步防诈骗宣传防范工作。

5、贯彻落实,略显成效

学院根据通过以上举措,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增强与提升学生防范各类诈骗、规避网贷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助力学院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开展。

《电信社区活动总结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