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畜牧站年度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3-05-09 14:02:25 分类:工作总结

工作在有条不紊的完成后,少不了准备一份工作总结,写工作总结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县畜牧站年度工作总结8篇,感谢您的参阅。

县畜牧站年度工作总结8篇

县畜牧站年度工作总结篇1

一、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到11月底,全市肉类总产58.02万吨,禽蛋总产32.23万吨,奶类总产47.68万吨,同比分别增加0.9%、持平、下降8%。猪存栏375.76万头,同比增加0.8%,出栏435.99万头,同比增加1%;蛋鸡存栏2517.82万只,同比持平;肉鸡存栏790.61万只,同比增加11.7%,出栏2257.81万只,同比增加11.8%;肉羊存栏282.05万只,同比增加4 %,出栏272.76万只,同比增加6.2%;奶牛存栏16.25万头,同比下降14.9%;肉牛存栏16.48万头,同比下降4%,牛出栏17.15万头,同比下降4%。预计全年将完成:肉类总产66万吨,同比持平;禽蛋总产35万吨、同比持平;奶类总产52万吨,同比下降7%。

二、 20xx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推进规模养殖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规模养殖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由之路,目前,规模养殖场法定手续不齐全,已严重影响到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突出表现在不能极大地争取并落实国家对养殖业的资金支持,徐水定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奖励猪场部分难以落实(手续齐全的养猪场已经很少)。为此我们今年开展了《规模养殖场规范化标准化创建工作》,规范化指基本建设的各种法定手续齐全,目前主要包括占地有合法手续、环保符合法定要求、位置及布局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经过备案。标准化指设施、设备齐全、先进、高效,工艺合理,技术实用,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达到标准化示范场软硬件条件。我们安排部署对规模养殖场情况进行详细摸底并分类,第一类:法定手续完善的;第二类:法定手续不完善,但能够完善的;第三类:法定手续不完善且不能够完善的。对第一类进行上报市局备案,纳入国家项目支持范围。对第二类进行书面告知,限期1年内完善手续,手续完善后上报市局备案,每季度末统一上报备案。对第三类通报有关管理部门并记录在案,并按期完成摸底分类工作。

(二)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奶牛养殖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利用国际奶业竞争加剧,乳企收奶门槛提高的机会,我们紧紧围绕奶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结合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突出抓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力推进养殖小区牧场化改制。底前,全市70%以上为小区,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改造及市场淘汰,基本实现了;管理方式落后,产奶量低于3吨的小奶牛场(区)被淘汰完毕;原有小区近70%转化为牧场;现有小区80%以上实现了“四统二分”的生产模式。奶牛生产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牧场化管理。二是加强良种推广。依托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推广高产荷斯坦奶牛。201-9月份,完成奶牛良种冻精补贴17.3275万支,补贴资金259.91万元。局畜牧工作站加强项目管理、技术指导及培训力度,全市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奶牛单产由过去的平均4.5吨/头提高到现在的6.5吨/头以上。三是积极引进金鼎牧业等先进龙头企业,对部分小区(目前已有8家)实行托管制或股份制改造,鼓励全株青贮玉米、卧床、全混合日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奶牛小区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四是加强标准化生产引导。一方面通过加强养殖档案监管,加强投入品管理,规范乳品生产环节饲料、兽药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网络视频监控,对挤奶环节进行监督;第三方面通过加大生鲜乳兽药、饲料等投入品及检测力度,加大违法事件查处力度,使造假者不敢做、不能做违法违规事情;第四方面通过每年的奶牛场标准化建设项目和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加大对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设施和粪污处理设施的改造力度,使生产逐步达到标准化、规范化。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207个奶站,已有190个实现网络视频监控,覆盖面已达到92%。全市207家奶牛养殖场(小区)全部备案,建立了养殖档案,做到产品质量可追溯。

(三)因势利导,合力打造链条经济。

通过政策引导,服务龙头企业等措施,两条链条经济已初具规模。一是以定兴荣达畜禽养殖公司为龙头的肉鸡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供“三优”(优质鸡苗、优质饲料、优质兽药)“三全”(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五统一”(统一供鸡苗、统一供饲料、统一供兽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毛鸡)的服务,带动合同养殖户3860余户农民增收,直接增加收入10000余万元,户均年增加收入2.6万元。二是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产业链条日益扩大。大午集团以种禽公司建设的2个蛋鸡标准化示范场为依托,引导徐水、定兴、满城、高碑店等区域蛋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鸡舍改造,完成试点9个;年1-10月大午集团种禽公司推广京白939蛋鸡品种310万只;推广“大午粉1号”蛋鸡品种684万只;中试推广大午金凤118万只;推广海兰褐783万只,实现产值7500元,同比增长25.6%。同时,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如:层叠式笼养技术、平带清粪技术、封闭管理等,全市蛋鸡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20xx年工作谋划

根据目前畜产品的供应情况、人民饮食结构的调整需要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十三五”期间畜牧业发展应在保障供应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在质量和特色上下功夫,同时逐步解决困扰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

(一)规划引领,调整畜禽养殖业的`数量和品种布局。

精心谋划制定“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一是各县(市、区)根据耕地(包括林果用地)面积计算粪污消纳量(每公顷约消纳30吨粪污)确定畜禽养殖量(所有畜禽按猪单位折合);二是各县(市、区)根据现有养殖基础和优势,规划发展品种和区域布局;三是划定并明确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四是以乡(镇)为单位根据耕地和养殖量匹配的原则规划养殖用地面积。我们将积极协调土地、环保等部门共同谋划制定未来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规划,逐步破解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用地难问题。

(二)创新机制,破解畜禽养殖业发展的污染障碍。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农计发【2015】145号)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国发【2015】17号),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出了严格且具体的要求,时间紧,任务重。粪污污染防治和粪污综合利用,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尝试摸索:一是在畜禽饲养集中区域实行商业化运作,可以借鉴山东青岛的模式,引进中恒能生物能源技术公司等生态农业公司,尝试粪污集中收集,生产沼气发电或供应居民用气,沼液、沼渣循环利用,可采用ppp模式;二是推进种养结合模式,积极引领资金雄厚、有能力的养殖场承包流转周围土地,将养殖业产生的粪污通过集中收集发酵还田,实现种养结合良性循环;三是积极引导有意向的养殖场争取有机肥建设项目,除争取农业系统有机肥项目外,积极与环保部门沟通协调,利用环保部门的畜禽减排压力和扶持资金,在畜禽养殖适合区域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力度,逐步解决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中产生的畜禽粪污污染问题。

(三)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畜禽标准化建设。

根据食品安全形势需要,社会对畜禽养殖业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同时这也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机遇。今后主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今年标准化养殖场四级联创的基础上,利用养殖项目资金,加大对中等规模以上的养殖场的扶持力度,利用市场的作用,加速规模小的、落后的、不规范的养殖场的淘汰力度,使畜牧业养殖进一步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迈进;二是积极推进种养结合新模式,逐步实现种养良性循环。三是利用与京津对接机会,积极引进技术高、资金雄厚的龙头企业,把链条经济做大做强,把我市变成京津两地的畜产品供应基地。

县畜牧站年度工作总结篇2

_年我场畜牧兽医工作,在总局和分局畜牧兽医会议的指导下,在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畜牧兽医工作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肉牛养殖业在_年工作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大步。肉牛存栏由_年的3500头,发展到现在的5100头,同比增长45%,出栏4000头,与去年同期3500头相比增加了14%;绒山羊存栏132306只,与去年同期108699只相比增加了21%,出栏34800只,与去年同期32260只相比增加了7%;生猪存栏4230头,与去年同期3853头相比增加了9%,出栏34940头,与去年同期15000头相比增加了132%。

肉禽存栏63420只,与去年同期61284只相比增加了3%,禽出栏100000只,与去年同期70000只相比增加了42%;狐狸存栏4350只,与去年同期2550只相比增加了70%,出栏17200只,与去年同期8600只相比增加了100%;貉存栏8460只,与去年同期6515只相比增加了29%,出栏28460只,与去年同期18800只相比增加了51%;羊绒生产56吨,与去年同期51吨相比增加了9%,禽蛋生产239吨,与去同期183吨相比增加了30%,鹿茸生产40公斤,与去年同期38公斤相比增加了5%;畜牧业总产值7000万元,实现养殖户户均纯利润11,600.00元。

_年我场的畜牧业逐步走向成熟的一年,五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的正式投入使用,第五作业站万吨青贮窖的落成使用,防检疫体系的不断完善,畜牧兽医人员队伍的壮大,是我场的畜牧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养牛业将成为我场实现农牧各半壁江山的新亮点,畜牧业生产将真正成为振兴农场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将_年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是畜牧业发展原动力

1、分局领导重视,分局各级领导亲临我场视察指导畜牧方面的工作,尤其对肉牛科技园区和育肥小区的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灭病等项工作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2、农场领导重视,为了发展肉牛养殖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农场领导将畜牧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多方筹集资金,建立高标准化肉牛科技园区和育肥小区,本着万事畜牧先行的原则,加快了畜牧发展的步伐。

3、作业站领导班子的重视,今年农场对各个作业站下达了肉牛养殖和上交任务,作业站的领导积极主动的同畜牧科沟通,并作了大量的工作,党政领导亲自为养殖户担保贷款,掀起畜牧养殖的热潮,使各作业站超额完成下达的指标。

二、基础设施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基??

在_年的基础上,对五个高标准园区进行了修建,改造和完善,13276平方米,其中第五作业站新育肥牛舍建6000平方米,月出栏1000头肉牛基地。第一作业站500头小区1个,第七作业站500头小区1个,第八作业站_头小区1个,二十作业站500头小区1个,畜牧科实验小区300头小区1个,在第五作业站建青贮窖7座,贮青贮_吨,改善了饲养条件,提高肉牛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另外、服务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分别在第一管理区、第三管理区、第四管理区建立了兽医服务站,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效率,充分利用好各种畜牧兽医技能培训机会,选派人员参加。为畜牧业的防疫灭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正实现规模化养殖和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网络化管理。

三、加大投资、扩大引资、强化融资加快发展步伐

今年在发展肉牛生产上注入资金1398.8万元,其中农场投入526万元,分别用于(养殖户贷款贴息54万元;饲料地补贴合计38.2万元、上交肉牛补贴30万元、青贮饲料补贴60.8万元;科技园区建设牛舍补贴款合计343万元)。外引养牛大户吴洪江、陈格存投入资564.8万元,挣取上级投资208万元。为加快我场养牛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快了我场畜牧业发展的步伐。

四、增加科技含量,向科学要效益

1、肉牛育肥配套技术,主要采用“良种牛,拴系喂,补精料,青贮草,驱虫防疫”五项配套技术,搞高生产水平。

2、推广五化管理技术,即:“品种良种化,管理规范化,营养科学化,环境卫生化,防疫程序化”。

3、技术培训,“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将畜牧兽医人员派出学习,将外面的先进经验引进来讲,并学以致用“吸取精华,替其糟粕”。经实验全面推广,畜牧科人员深入养殖户,走进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

在全场办畜牧养殖培训班五次,其中有养牛、养猪、养鹅、养狐、养貉培训各1次,参加人数达1000人次。提高全体养殖户的整体素质。

4、肉牛冻精改良技术,生猪的强度育肥技术,采用1+7模式和2+3模式饲养绒山羊和肉牛实现过腹增殖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在我场进行了普遍推广并产生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五、防疫灭病是畜牧业发展的保障

1、今年的畜禽的防疫灭病,全科人员起早贪晚,亲自操作,对全场的肉牛、绒山羊、生猪注射口蹄疫3次,羊痘疫苗春秋各1次,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春秋各1次,禽流感疫苗春秋各1次,并及时地进行补针。防疫密度达到100%。同时对我场的牛、羊进行了布鲁氏杆菌病进行抽检化验,使我场全年没有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生猪屠宰管理,加强了执法力度,加强集贸市场的监督检查,上集的生猪必须集中屠宰,集中检疫,防止病害肉流入市场,让消费都吃上健康肉。

六、_年年工作打算

1、_年年对畜牧方面注入资金500万,将肉牛存栏发展到10000头,建_吨青贮窖5座。

2、_年年将在今年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牛,提倡千万户养牛,走规模化养殖和全民养殖之路,充分利用牧业资源,稳定发展生肉牛养殖,努力扩大耗粮少、转化率高的畜禽生产;逐步实现以养牛业为主杆,以养羊业为分枝,以养鹅业和特种养殖为树叶,把我场的畜牧业发展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县畜牧站年度工作总结篇3

20__年,三山区畜牧兽医工作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坚持实事求是、务真求实的工作原则,在相关镇、办及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通过积极预防和强化检疫,确保了区域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维护了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基本完成了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区的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广大养殖户增产增收作出积极贡献。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畜牧生产基本情况

截止10月份,我区生猪存栏1.55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1300头,肉猪出栏量2.08万头,同比增长1.46%;家禽存栏105万只,累计家禽出栏量530万只,同比增长32.14%。

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以春防、秋防为重点,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确保防疫工作做到5个100%。

1、明确防控责任。为切实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年初就制定了防疫人员工作责任,以强化防疫人员工作责任心。同时,与各镇(办)主要领导签订了三山区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把重大队伍疫病防控的各项责任进行细化,确保各项责任措施落实到位。

2、开展疫病监测。围绕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区积极开展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工作。今年以来,对高致病性禽流感进行两次血清学检测,对芜湖卫岗乳品有限公司奶牛场进行了一次结核病和布氏病监测,监测结果基本合格,共计对240例动物进行了血吸虫病监测,检测结果一例为阳性,其它均为阴性。并对区域内所有耕牛进行了普治,在农机部门的配合下实施了以机代牛项目,有效地防止了动物血吸虫的传播,减轻了危害。

3、开展了镇(办)兽医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业务能力,促进我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我区于3月份、10月份对镇(办)兽医员、村级防疫员进行动物防疫技术技能培训,共培训镇(办)兽医员、村级动物防疫员85人次。

三、畜产品安全整治工作

1、检疫工作

积极组织全区检疫人员对辖区内所有屠宰场(点)和肉品交易场所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上市肉品进行严格检疫,严防病害肉上市。通过整治和检查,使经营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不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了保障。

2、开展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今年集中开展了饲料兽药专项整治执法行动6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6人(次),检查饲料兽药经营户(点)11个、饲料生产企业2家。检查过程中,未发现涉嫌非法生产经营饲料兽药产品行为。

3、强化兽药使用环节监督

一是对我区生猪、家禽规模养殖场、奶牛场实行监管,明确了监管工作职责,落实考核措施;

二是监督、指导规模养殖场(户)建立用药记录制度,完善兽药使用规范,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全面建立健全兽药购进、用药记录;

三是加大了对养殖场(户)兽药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力度,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提高了养殖场和农户识别假劣兽药的能力,做到科学合理用药;四是加大执法和检查力度,严厉查处直接使用原料药、人用药以及来历不明、标签说明书内容不全的兽药等行为。目前我区所有规模养殖场(户)已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4、做好奶牛场的监管

对我区奶牛场卫生及检验设施情况进行了多次检查,共出动人员10余人次,确保了企业基础设施到位、卫生合格。

四、20__年工作打算

1、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一是开展防疫技术培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防疫人员整体素质;二是开展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加强信息引导,充分发挥信息对畜禽产销的引导作用,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稳定养殖规模;三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抓好畜牧技术培训,积极实施各项科技项目,采取科技下乡、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有效促进畜牧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2、扎实落实各项措施,全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以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中心,进一步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扎实开展各项防控工作,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和动物产品卫生安全水平,为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县畜牧站年度工作总结篇4

畜牧业在我们国家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我们的食物有很大的部分是靠畜牧业来支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因为现实中很多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来工作,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和我们国家的人们生活水平有着极大的联系!在20_年的工作结束以后,我们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因为一年的工作,我们的畜牧兽医站的工作做好了。

在20_年一年中,我站在主管局区和畜牧中心直接领导和帮助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对畜牧业的发展,品种改良、防检疫、新科技推广示范、饲料饲养、种草养畜、强化防检疫和服务体制等工作,尤其是聘用村级防疫员工作中,职工对自己本职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我站认真抓好管理工作,做好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畜牧生产任务和经济任务。在着一年中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兽药、饲料工作:

按照《两个条例》和主管局有关文件开展工作,对辖区内进行监督检查达36场次,出动人员108余人次。禁止无证经营和假劣兽药、饲料上市,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为安全肉类食品打下坚实基础,为养殖户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蛋、喝上放心奶”。

二、品种改良工作:

按上级的要求认真贯彻《种畜禽管理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宣传优良品种。特别是龙大养猪场引进587头良种能繁母猪,为品种改良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安全保卫、计划生育工作:

1、安全保卫,按上级主管局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在节假日前,都要召开站内全体职工会议强调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本年度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无一人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

2、计划生育工作:该项工作是我国的国策,自觉遵守,人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一年来我站未发生一例计划生育现象。

四、财务管理工作:

严格按照主管局计财科有关文件执行。全年总收入118735.00元,其中:

①财政拨入经费43920.00元;

②站内防检费、耳标费、消毒费等收入66500.00元;

③其它收入房租费6000.00元,站内多收入防检费充转帐有毒有害津贴2315.00元。

④上缴财政专户款66500.00元;

⑤财政拨入经费和其它收入支出45166.90元;

⑥房屋维修费7059.10元。收支品迭余9.00元。根据主管局计财科有关文件规定,严禁联单、白发票入账。

县畜牧站年度工作总结篇5

在_年一年中,我站在主管局区和畜牧中心直接领导和帮助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对畜牧业的发展,品种改良、防检疫、新科技推广示范、饲料饲养、种草养畜、强化防检疫和服务体制等工作,尤其是聘用村级防疫员工作中,职工对自己本职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我站认真抓好管理工作,做好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畜牧生产任务和经济任务。在着一年中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我站把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落实到人头,以发展畜牧业生产为主,职工抓好五户试点示范户,以点带面,服务于“三农”,我站发放科技宣传资料300余份,完成种草面积达1334亩,我乡出现1个养殖大户和不少的重点户,龙大养殖场实际存栏能繁母猪587头,农村散养户实际存栏能繁母猪1042头;存栏10头以上8户,出栏10—20头的达26户;牛存栏5头以上的1户;羊存栏10—20只以上的1户,出栏10只以上的1户;鸡存栏500—6000只的2户,出栏100只以上2户;鸭存栏100—1000只1户,出栏100只以上3户;在这些专业户和重点户的带动下,对农民的养殖起到促进作用,我站截止12月份生猪存栏19278头,其中能繁母猪1680头,仔猪3456头;马存栏63头,牛存栏1349头,其中水牛820头;羊存栏4270只,出栏1314只;小家禽兔存栏272890只;蜜蜂820箱。

二、基本情况和学习情况:⒈我站有干部职工6人〈其中女职工2人〉,离岗待退2人,退休人员4人。房屋面积约287.44㎡(__160㎡新庙127.44㎡),在职干部职工服务范围14个村1社区115个社。以发展畜牧业生产为主,认真抓好防检疫工作,尤其是产地检疫,坚持仔猪阉割时做好防疫工作,打好两针一标,做好医疗、饲料饲养、新科技推广、科技下乡宣传等服务工作。

⒉学习情况,我站干部职工文化素质,今年鼓励中专生参加成人高考,有3名干部职工被录取为大专生。我站利用防疫工作开会时间对干部职工、村级防疫员进行培训,全年达100余人次。为动物免疫工作,打好良好的基础,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需要,提高素质,更好地为“三农”服好务。

三、防检疫工作:⒈防疫工作:今年的防疫工作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开展了春防、夏防(一次链球菌免疫、一次猪蓝耳免疫)、秋防、冬防以及犬防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按照文件精神,“以防促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仔猪阉割免疫,按规定程序操作,打好两针一标,全年生猪免疫猪瘟和w病6128头,免疫牛w病435头,羊w病1426只,禽流感和鸡新城疫免疫达87495只,疫病普查猪、牛、羊、禽达109625头(只),犬免疫达1340只,鸭肝炎、胸膜炎、鸭瘟免疫达60000只。专业户和重点户严格按照“三个制度”和“三个纪录”要求执行,全面完成。平时搞好综合防治工作,如消毒、驱虫等工作,经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站无一例禽流感和其它重大疫病发生。春、夏、秋三季防疫针,经上级抽查密度达100%。我站出动动物防疫人员130余人次,按上级的要求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我站辖区内洁净无疫。

⒉检疫工作:①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程序办,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动物检疫人员执法水平,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业务技术技能,树立检疫队伍执法形象。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规定操作,没有违法犯规现象发生。②屠宰检疫:我站有屠宰场1个,肉类及家禽市场1个,设检疫执法人员2名,对市场和屠宰场进行严格规定,要求必须到场到户检疫,要求头头过关,严禁隔山出证,检疫生猪2448头,禽兔类5000只,无一例病死病害动物畜产品上市。杜绝了传染病的流行,确保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③产地检疫工作:我站派2名职工到双桥报检点开展检疫工作,另外站内还安排1名职工在辖区内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对流通畜禽及其产品全部按程序进行检疫,切实做到头头过关,检出病畜按规定做到“四不一处理”,确保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④消毒工作:我站按照上级规定安排实施消毒工作,对专业户和重点户进行定期消毒,并且完善了消毒纪录,屠宰市场夏天每天必须消毒一次,冬天每两天消毒一次。消毒药品由畜牧中心发放,我站对屠宰市场消毒面积达1500㎡,农村散养户消毒药由乡政府统一购买和安排人员消毒,消毒圈舍3000间,面积9000㎡,(车辆消毒)装前消毒和卸后消毒360车次。⑤屠宰市场监督检查工作:我站对屠宰市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全年检查达36场次,出动人员达108余次。我站屠宰市场走入了正规管理,保证了工作顺利进行,促进了畜牧业稳定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吃上了“放心肉”。

四、兽药、饲料工作:按照《两个条例》和主管局有关文件开展工作,对辖区内进行监督检查达36场次,出动人员108余人次。禁止无证经营和假劣兽药、饲料上市,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为安全肉类食品打下坚实基础,为养殖户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蛋、喝上放心奶”。

五、品种改良工作:按上级的要求认真贯彻《种畜禽管理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宣传优良品种。特别是龙大养猪场引进587头良种能繁母猪,为品种改良工作打下了基础。六、安全保卫、计划生育工作:⒈安全保卫,按上级主管局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在节假日前,都要召开站内全体职工会议强调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本年度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无一人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

⒉计划生育工作:该项工作是我国的国策,自觉遵守,人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一年来我站未发生一例计划生育现象。

七、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主管局计财科有关文件执行。全年总收入118735.00元,其中①财政拨入经费43920.00元;②站内防检费、耳标费、消毒费等收入66500.00元;③其它收入房租费6000.00元,站内多收入防检费充转帐有毒有害津贴2315.00元。全年总支付118726.00元,其中④上缴财政专户款66500.00元;⑤财政拨入经费和其它收入支出45166.90元;⑥房屋维修费7059.10元。收支品迭余9.00元。根据主管局计财科有关文件规定,严禁联单、白发票入账。

在这一年中,我站的工作做得不够扎实,不够全面,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来年的工作中,要求全体职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牢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畜牧生产任务和经济任务。为畜牧业发展,做出我站应有的贡献

县畜牧站年度工作总结篇6

今年以来,在县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的有力支持下,按照20_年全年总体规划和我县的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得到有关领导的认可和肯定。现就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配合动物监督所进行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

1、制定本县20_年生鲜乳质量安全整治行动方案。

2、3月10日3月15日,对奶牛场的卫生开展督导检查,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二、对我县的特种养殖进行调查

1、对全县的特种养殖进行了摸底排查,依靠基层兽医站对全县的17个乡镇作了调查,个别的养殖场亲自实地调查。经调查,共有特种养殖场三个,分别是交楼申鹿场(主要饲养品种是梅花鹿,目前存栏123只)、张家岔鹿场(主要饲养品种是马鹿,目前存栏6只)、蔡家会狐狸养殖场(目前存栏500多只)。

2、根据市局文件精神完成兴县特种养殖调查报告

除了介绍基本情况外,对特种养殖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并提出方案。

三、组织村级协防员进行技术培训

在县农委的支持下,对全县的村级协防员进行为期1天的培训。培训聘请畜牧师温兴民就动物的繁殖技术,特别是黄牛人工受精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并聘请优秀改良员魏补明同志进行实地操作培训。聘请畜牧师张伟就动物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讲解。张伟同志就动物常见疾病如:口蹄疫、猪蓝耳、猪瘟、禽流感、布病。从它们的症状鉴别,到流行病学调查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最后进行了考试测验。培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四、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协会

多少年来,由于各养殖户各自为营,单打独斗,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于应对市场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协会应用而生了。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协会解决了养殖户启动资金不足,零散经营,有计划生产销售能力不强等的问题。在畜牧、农经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我县共成立各类养殖专业合作社72家,养殖协会3家。大大提高了我县养殖业的综合服务能力。

五、存在问题

1、培训资金不足,基层兽医人员,特别是协防员,需要定期进行培训。一年至少一次。由于经费不足,难以开展。

2、养牛协会还没有成立起来,成立起来的协会也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3、农校招生工作没有做好。

六、20_年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技术培训工作。

2、积极与国内知名的良种繁育基地联系,搞好良种引进工作,改良我县畜禽品种。

3、抓好农校招生工作。

4、积极培育我县种畜禽场的建立。

县畜牧站年度工作总结篇7

20xx年全区的兽医工作,在区委、区公所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畜牧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升畜牧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强化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为重点,推进规模经营、产业化调整,提高养殖效益为指导思想,稳步发展肉牛养殖生产,重点发展牛干巴加工业,努力打造穆斯林特色肉牛产业,使畜牧业成为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产业。一年来,通过全区各部门及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区畜牧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市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现将我区xx年年畜牧兽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xx年的主要工作

(一)圆满完成全年畜牧生产的各项指标。

今年,全区生猪存栏1200头,出栏生猪1360头;牛存栏2100头,出栏牛9600头;家禽存笼11.5万羽,出笼51万羽。全年累计完成肉类总产1870吨,禽蛋总产量192吨,畜牧业产值450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1%。

(二)狠抓动物防疫工作,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狠抓强制免疫工作。年初,区公所与四个小乡签定畜牧业生产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目标责任书,集中开展春秋两季的动物免疫工作。严格按照"一畜一标一证一针一帐"五个一的要求,坚持做到"四不漏"(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全年共免疫注射口蹄疫苗0.68万头,禽流感疫苗52.95万羽份,注射猪瘟苗0.21万头份,防疫密度均达98%以上。对规模养殖和农村散养畜禽建立了防疫档案,对免疫情况实行跟踪制度。全区疫情稳定,没有发生大的疫情。

2、狠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我区对规模养殖大户和散养畜禽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联系制度和防疫档案。对规模养殖大户的免疫情况实行跟踪服务,督促大户及时采取免疫和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今年入夏以来,随着全国很多地方相继发生禽流感疫情和人感染病例及生猪高热病的报道,使得整个防控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和复杂。我区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区委、区公所高度重视,连续多次召开会议,部署防控工作。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防控应急预备队,出台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应急及时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农村散养畜禽和规模户的畜禽实行100%的免疫,做到真苗、真打、真见效。广泛宣传防控知识,采取告知养殖户、挂图、标语、乡村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加强同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畜禽疫病防治的监管工作;防止疫情向人传播。向社会公布防疫监督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严格处置病死畜禽情况,针对防控工作中出现的病死畜禽报告,严肃对待,及时派出技术人员现场鉴定,及时做无害化处理,尽量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把问题解决。到目前,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

3、加强防疫知识培训,提高综合防治水平。

加强规模养殖专业户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举办规模养禽大户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识培训班,规模肉牛养殖大户防疫技术培训班,传授防疫、消毒、饲养等科学技术,提高大户综合防疫水平,并以此带动全乡的防疫工作的开展。

(三)突出抓好肉牛养殖,保证牛肉供给。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产业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区委、区公所高度重视肉牛业的发展,积极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特点,把发展肉牛养殖及其产品加工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专门建立了冻精改良站、农田种草养牛示范基地,设立良种小牛补助(200元/头)、肉牛规模养殖补助(养殖规模上100头的每户一次性补助10万元)、建饲料青贮池,加强疫病防治等。每年投入防疫经费和扶持款等20多万元。20xx年,全区共有养殖规模上100头的养殖户3户,期末牛存栏2100头,出栏9600头,肉产量1600吨,产值xx多万元。现有肉牛屠宰户18家,年屠宰量达2万头,鲜肉批发销售到个旧及邻近县、市大中型市场。目前,饲养的品种是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鲁西黄牛等优质肉牛品种,养殖方式主要是异地育肥和集中短期育肥,生产周转快,出栏率高,利润可观。通过积极引导养殖户和加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不断调整优化肉牛养殖业和加工业结构,以户养为基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品种改良步伐,积极探索良种繁育、生产、加工、销售及技术服务一条龙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产业化机制,使我区优质肉牛的生产及其产品加工成为畜牧产业中最有活力的产业。

(四)牛干巴加工独具特色。

牛肉产品加工是延长产业链、转化增值的重点。随着沙甸肉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牛肉产量的增加,牛肉产品深加工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依靠,是肉牛业发展的动力。沙甸的牛肉产品加工历史悠久,干巴是回回民族生活的必须品,其加工更是具有民族特色。从那时开始发展至今,沙甸已有好牛(即雷云)、干巴老二、莲花缘等三十多家牛肉加工厂,他们都建有加工车间、冷库、产品陈列室等,形成了一定规模化生产的流水线,具备了一定的加工能力。并且沙甸的牛肉产品加工已有近百年历史,具有浓郁的穆斯林风味和地区性(产品由大清真寺监制),已形成了固有的传统和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不断创新,产品已发展到牛肉干巴、油淋干巴、牛须丝、干巴丝、麻辣牛肉干、牛肉酱等十多个品种,主要销往省内各地和广州、深圳、北京、上海、香港等地,部份产品还走出国门,远销泰国、巴基斯坦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产品深受顾客的欢迎,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五)做好能繁母猪养殖补贴兑现工作。

今年猪肉价格上涨,党、国务院对能繁母猪养殖实行补贴政策,每头母猪补贴50元人民币,我区精心组织人员对全区的母猪养殖户进行调查、登记上报,对我区69户农户养殖的135头母猪进行了养殖补贴发放。共发放养殖补贴6750元。

二、今年的工作经验总结

(一)领导重视,是畜牧业发展原动力。

区委、区公所及市畜牧局的主要领导重视,分管领导亲临视察指导畜牧兽医方面的工作,尤其对牛干巴加工厂的宣传、引导,肉牛养殖大户的兑现补助奖励,饲养管理和防疫灭病等各项工作都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和落实。

(二)、增加科技含量,向科学要效益。

1、肉牛育肥配套技术,主要采用"良种牛,拴系喂,补精料,青贮草,驱虫防疫"五项配套技术,搞高生产水平。

2、推广五化管理技术,即:"品种良种化,管理规范化,营养科学化,环境卫生化,防疫程序化"。

3、技术培训。畜牧科人员深入养殖户,走进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在全区举办畜牧养殖培训班2期,参加人数达100多人次。提高全体养殖户的整体素质。

4、肉牛冻精改良技术,在我区进行了推广并产生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三)疫病防治是畜牧业发展的保障

今年的畜禽疫病防治,畜牧科技人员走村入户,亲自操作,对全区的牛、生猪注射口蹄疫2次,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春秋各1次,禽流感疫苗春秋各1次,并及时地进行补针。防疫密度达到99%。杜绝了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三、存在问题

(一)畜牧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水平低,对市场和价格信息变化反应滞后,承担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二)动物疫情形势复杂,防疫压力大。

(三)养殖管理滞后,标准化生产制度不够健全。

(四)规模化养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趋严重。

(五)兽医站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

四、20xx年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力争不出现重大疫情。

(二)积极加强政策引导,使肉牛养殖和牛干巴加工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三)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四)加强畜牧业新技术的推广。

(五)进一步加强畜产品和投入品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在养殖环节和加工环节使用违禁药品的违法行为,确保畜产品安全。

县畜牧站年度工作总结篇8

一、认真做好检疫工作,使群众能吃上放心肉

从宰前检疫到宰后检疫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动物检疫法》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在猪的检疫执行中,首先进行生猪进入屠宰间前的检疫,了解该猪是否来自非疫区,免疫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带有免疫标识,再观察其精神状况及体表,看是否患有肉眼可见的疾病,如五号病及猪丹毒等,发现异常及时作好隔离消毒工作,以便减少疫病传播。其次是宰前检疫,在宰杀前,再次观察其在存栏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传染病。最后宰后检疫,严格执行每一步操作,不能忽略每一个细的环节,如发现有不能食用或不能直接上市销售的,做好屠商的思想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做好无害化处理,减少和避免了病猪肉上市销售,使群众能吃上放心肉。一年来的检疫工作中,检疫猪985头、牛25头,没有发现重大传染病,检出普通病猪4例,高温无害化处理病猪肉1例。

二、动物防疫为了贯彻上级“防五”工作要求,四月底召开一次全乡村防检员会议,把今年的防疫工作布置落实到个人,实行分片包干制度,要求力争做好各自本辖区内大猪的免疫注射、耳标和仔猪窝边免疫工作。本人分片承包龙田村、马山村、社区村三个村公所,一年来在领导以及村防疫员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猪的免疫率达到9,羊的免疫率达9,牛的免疫达9,禽的免疫率达8。

三、做好二元杂交母猪的饲养技术推广工作

为了促进二元杂交母猪在农村中推广,提高农户对养二元杂母猪饲养管理科技水平,本人经常到农户宣传二元杂交母猪养殖优越性,现场指导养殖户操作,传授生产经验,如何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今年共有4次到大村韦运良等1养殖户传授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还经常帮他们联系大小猪的买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存在不足之处

《县畜牧站年度工作总结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