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的工作总结5篇
书写工作总结是可以较好提高职场人的工作效率,工作总结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的教训得到吸取的,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河长制的工作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1
一、制定“河长制”,不断强化领导
一是深化责任体系建设。拓展“河长制”管理范围,细化延伸管理层次,实行县、镇、村三级河道“河长制”管理责任体系。实行分级分段管理,明确责任区域,加强日常督查。二是强化领导工作班子。建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相关班子成员组成的“五水共治”工作小组,明确了责任人亲自抓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河道治理和其他五项举措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三是建立河道巡查巡护机制。建立河道巡查制度,制定了《干窑镇20xx年河道长效保洁考核办法》、《干窑镇“河长制”责任考核办法》,推行了巡查整改和年度考评的“1+1”考核机制。实行了卫星定位综合整治推进。
二、落实“河长制”,奖惩有仪轨
一是根据《干窑镇“河长制”责任考核办法》,按河道性质落实了河长,其中流经本镇的6条县级河道、10条县级和部门连挂重要河道、86条镇级河道,由镇领导任河长,另外63条河道由村班子领导担任河长,实现境内165条河道“河长制”全覆盖,每一条河道都有了实实在在的“管事人”。二是健全“一河一档”。将全镇165条河道信息登记造册,建立河道档案,形成了“一河一档”。同时根据每条河道存在的问题逐条提出了个性治理方案,形成了“一河一策”。并制作了165块公示牌进行公示,清晰标明河道名字、长度、河长电话及河道监督举报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督促。三是实行河长奖罚制。干窑镇对群众举报发现的河道问题,受到相应处罚的不仅是河道保洁员,还有镇、村级河长。“河长制”考核评分细则规定,被群众来信来电举报的河道,镇、村级河长都将被酌情扣1-2分,未能及时整改的,还将被扣2分。被上级部门或者被本级部门通报的,镇、村级河长还将有更加严厉的扣分。同时,河道治理或者长效保洁成效明显,接受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现场会或者上级领导直接批示肯定的,将酌情加分。据了解,依据此考核办法,干窑镇根据全年综合考评得分情况,年底得分高的河长,将被评选为“优秀河长”并实行奖励,对得分较低的河长将进行约谈。
三、深化“河长制”,确保常态化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主动挖掘、积极撰写全镇“五水共治”方面信息,今年以来累计报送相关材料140余篇,其中县级部门录用100余篇,市级部门录取70余篇,总得分连续三季度位居第一。建立了“干窑镇五水共治微博”,截止目前,已发相关微博153篇,被转发80余条,被点赞100余次,阅读量破万。二是控源头强巡查。实行村级保洁和河道清洁相结合,以镇为单位落实责任区域,把河道水面保洁工作纳入常态化和精细化管理。自从河长巡河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已经开展巡查工作500余次,解决河道问题70余处,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余条。三是加强河道打捞队日常管理。成立专业保洁队伍9支,落实84人,分别负责干窑镇9个行政村保洁工作。同时,各行政村根据保洁人员日常工作情况、保洁成效等制定了相应的保洁人员考核办法。
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2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县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认真呵护水青山,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保障。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河长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与县河长办公室联系,加强与镇巴长办公室的沟通与协调,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各站、队、科室负责人带头落实河长制工作,明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切实抓好各项具体任务。
(二)强化工作举措,确保工作成效
我局主要负责碾子镇莲花村腊溪河的巡查工作。在对腊溪河道进行全面检查的过程中,针对违反理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河道边有三家打砂场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无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水施。我局现场要求三家砂厂停产整顿,遏制环境违法现象的发生;二是碾子镇人民政府选定的垃圾填址靠近河道,存在环境风险隐患,我局要求碾子镇人民政府合理规划镇垃圾处理场,选址必须符合环保避免造成环境隐患。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落实“河长制”,强化长效保洁。我局将以强化落实“河长制”为切入口,从突击治
制度化治水推进,实现治水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定时组织日常巡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定期组合整治,水岸齐抓、标本兼治、治管并举,同时根据日常巡查中发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定期开展整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 汉中市人民政府 20__年7月24日 星期三 明天:镇巴 阴 30℃~19℃ 详细?
(二)加强统筹协调、组织指导和监督。我局作为牵头单位,将进一步发挥好牵头、组织、协调导及督查作用,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会同相关成员单位紧密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工作合力,推进治水工作。
(三)强化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氛围。积极运用各种平台和形式,加强对治水护河工作的宣传,提高沿河居民及企业的意识,努力引导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的良好氛围。
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3
为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上级相关安排部署,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现将我乡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党委、政府就该项工作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河长制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部署,明确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乡级总河长,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任村级河长的河长制,形成了乡村两级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成立了河长制工作办公室。
二、开展调查摸底
为全面了解辖区基本情况,乡党委、政府安排分管领导带领乡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就辖区河道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形成了《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建立了一河一档,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形成了《“河长制”工作目标、问题、任务和责任清单》,形成了问题台账,细化了工作措施,明确了工作目标,为河长制工作推进奠定了基础。
三、制定工作方案
为扎实开展河长制工作,党委政府制定了《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工作制度,细化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措施,为河长制工作开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四、扎实开展工作
1、组织开展巡河。乡党委书记、乡长牵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及村级河长多次开展巡河检查,形成巡河记录,对查出的问题立即整改。
2、设置河长制公示牌。由乡河长制牵头,统一制作了河长制公示牌1个、村级河长制公示牌7个,辖区乡、村2级河长制公示牌已于8月14日全部安装到位。
3、拆除江边垃圾池。在巡河检查中,乡政府发现下窑坝村农村生活垃圾池距较近,垃圾未入池,乡政府当即责令该村立即拆除该垃圾池,并对裸露垃圾进行清理。
4、开展污水沟整治。由于尚未修建污水处理厂,场镇污水由污水沟直排入,乡党委政府已责成碾盘垭村修建化粪池、污水存储池,将场镇污水进行暂存,阻止污水直排入河。
5、进行河道清理。由严江各村组织人员30余人次,就辖区河道岸边垃圾进行清理,打捞河道漂浮物0.7吨,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1.3吨。
6、落实河道保洁人员。由沿江各村设置河道保洁员对河道进行定期保洁,现设有专兼职保洁员14人。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乡在河长制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工作经费不够、河道保洁不彻底、河道漂浮物、水葫芦、浮萍等打捞不彻底、沿江砂石料场较多、采砂船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等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乡将严格按照中、省、市、县各级要求,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河流点、面源污染治理,建立河道常态化保洁机制,为建设“亲水南部”营造良好的水域环境。
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4
到20xx年底,全面消除水面、河岸脏乱差现象,清除河道违建和清理河道违占,河道看不到水中漂浮物和河岸垃圾,看不到浑浊污水,河道水面变洁,出境水质达到Ⅲ类水体标准。
到20xx年底,河道水体感观变清、变净,松阳溪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出境水质优于Ⅲ类水体标准。
到20xx年底,基本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呈现人水和谐的情景。
采取“水岸同治,建治并举、监管结合、全民参与”的方针,从“工程治水、管理治水、社会治水”三大方面着手,全面加强松阴溪水系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建的重点是:加强松阴溪沿线村庄污水收集设施建设;治的重点是:养殖场的污水排放行为;对沿岸经营生产、违章建(构)筑物等违章行为进行全面整治;监的重点是: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加强涉水环境污染执法监督管理;管的重点是:加强水体环境卫生管护,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产生,完善“五水共治”的长效机制;参的重点是:通过媒体、各类活动加大水环境整治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引发群众和各界团体关注,形成社会监督全民参与的强劲态势,引导单位、团体、个人履行社会责任。工程治水、管理治水、社会治水具体措施如下:
(一)工程治水
工程是治水的手段。为实现松阴溪治水目标,按照“统一计划、先近后远、突出重点、分类分步”的思路实施工程治水。近期开展沿岸养殖场污水整治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措施,使河水水质进一步提升。远期通过养殖场关停拆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措施,达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治水效果。
堰头行政村672户生活污水整治,6户农家乐的污水整治,包括堰后至大溪汇合咱和金坑溪(内寮村至松阴溪汇合口处)流域内生活污水治理任务。20xx年年底完成。
(二)管理治水
管理是长效治水的关键,实行重拳治水、铁腕治水、机制治水。强化水环境整治力度,整合执法力量,严格执行“四个一律”:河道违建一律拆除、沿河100米内无证养殖场一律关停、沿河乱排放污水行为一律严处、污染水体行为一律重罚。从日常巡查、执法管理等方面,建立各职能部门既各司其职、又联合联动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管理治水的工作责任。
1.加强规划审批管理,源头控制排污行为。区建设分局在确定区块规划设计条件时应将排污方案,纳入审核范围,源头控制排水设施建设。
2.加强排水设施建设管理,防止雨污水混接混排。
3.加强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转。
4.加强排水行为管理,防止污水乱接乱排。
5.加强水系日常管理,及时发现损坏和违章问题。区水利局要牵头抓好“清除河道违建和清除河道违占”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河道管理执法力度。根据职能强化河道及沿岸日常管理和维护,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日常巡查机制,查处违法占用河道行为,及时发现并处理设施损坏和违章违建行为。加强淤泥治理,完善日常清淤制度。
6.加强松阴溪沿岸环境卫生管理,打造洁净水系环境。区国土分局要牵头抓好“洁净村居”创建工作,健全完善督查考核方案,加强沿岸环境卫生督查考核。碧湖镇要深入开展“洁净村居”创建,进一步健全农村长效保洁机制。
(三)社会治水
社会是长效治水的保障,加强媒体宣传,开展各类团体活动,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1.加强媒体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向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主流新闻媒体投稿,广泛持久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总结和推广,形成推进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2.开展各类团体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共青团、妇联、老年协会、学校等部门和社会各界团体应围绕松阴溪整治工作目标内容,开展多形式主体活动,引导单位、学校、企业、村民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生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投身水环境治理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3.建立监督平台,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通过通讯、网络等快捷方式联合建立社会监督平台,进一步完善问题督办机制,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有效处理问题。
4.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机制。碧湖镇要落实村两委等基层的治水工作责任,明确松阴溪水系各段面河长,并督促落实治水具体方案和日常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治水中的作用。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松阴溪“河长制”三级河长体系.相关村明确村级河长。碧湖镇和区国土分局建立松阴溪整治工作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倒排工作计划,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和成效。
(二)强化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每季度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及时交流先进经验,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每月通报整治情况,实施整治工作督查考核。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三)强化督查考核。在各责任单位自查基础上,镇治水办联合开展督查。同时,将责任单位治水完成情况纳入各责任单位年度综合考核。
(四)强化资金保障。各责任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做好项目资金预算,纳入年度计划予以申报。
(五)强化宣传推动。要把推动“河长制”工作作为宣传工作重点,宣传推动“河长制”工作实施,积极向区级主要媒体投稿,及时报道开展“河长制”行动的工作进展、措施成效和经验做法,营造良好的工作推进氛围,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引导单位、学校、企业、群众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控制污染、推行清洁生产生活。
河长制的工作总结篇5
一、河长制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一)强化领导。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和河长制办公室,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党委其余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委书记及镇长任总河长,河长制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配备具体工作人员,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的工作格局,河长制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确保各项任务责任到人,层层压实了责任,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结构体系。
(二)强化宣传。年内召开河长制工作会议12次。制作了河道沟渠、坑塘湖库公示牌23个,防汛重点点位公示牌6个,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利用广播、一封信、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河长制工作,年内12个园区共广播宣传3000余次,在禁渔期发放《禁渔通知》1200份,年内共制作了宣传标语326幅。在禁渔期间,在禁渔区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和设立公示牌52个。
(三)建立了镇、村两级河长体系。根据上级安排,结合我镇实际,总河长由党委书记和镇长担任,镇级河长由分管领导担任,村级河长由各村支部书记担任并配备巡查责任人,同时明确“河段长”工作职责,认真开展巡河工作,建立巡查日志和巡查制度,全面地掌握所管辖河道周边的动态,加强日常巡查,并就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四)制定、印发了河长制工作方案及工作制度。贯彻落实《州河湾镇镇河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镇河长制工作督办制度、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河长制河道投诉举报受理制度、河长制信息公开和通报制度、河长制责任追究制度、河道、河长考核与奖惩制度、河道河长例会报告制度、河道巡查督查制度等制度均全面建立。编制了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一河一档资料已基本完善。
(五)加大对镇、村两级河长的业务培训。为了更好的完成好河长制工作,镇政府以及镇河长制办公室对涉河村的河长、巡查员进行了系统的工作业务培训,并且坚持召开工作例会,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安排布置河长制工作,增强镇村两级干部对河长制工作的熟悉程度,进一步扩宽工作视野,做好做实河长制工作。
(六)开展河道巡查。镇、村两级各自按职责要求开展河道巡查,并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编制了辖区河流“一河一策”档案,完善工作台帐和巡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七)积极开展了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染源普查。详细摸清辖区各条河流污染源发生地址、污染类型,理清并形成了问题清单。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解明确河段长的责任,形成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结合实际,形成了河库管理“四张清单”。
(八)强力整治河库突出问题。1、集中开展了环湖环境整治工作。下大力气清理“四乱”,维护好库区生态环境。强化日常巡河检查,汛期坚持了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通报信息,确保了汛期安全。2、强化护岸工作。各村河长以及岸线防护员沿河岸捡拾垃圾、杂物,开展了“清河、护岸、净水、保洁”四项行动。营造了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环境。
二、下一步工作思考
一是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升河长制工作氛围。加强对治水护河工作的宣传,着力提高沿河居民的意识,努力引导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为此项工作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落实河长制,强化长效机制。我镇将以强化落实河长制为切入口,实现河长制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定时组织日常巡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定期组织联合整治,水岸齐抓、标本兼治、治管并举,同时根据日常巡查中发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