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工作总结6篇

时间:2023-02-08 17:01:05 分类:工作总结

不管在哪个岗位,我们都有学会写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对下一年的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产业组工作总结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产业组工作总结6篇

产业组工作总结篇1

我镇地处潜江市南陲,是个农业大镇,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优势明显。为把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通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企业实力增强。现将xx年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镇以调整农业结构为突破口,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目前全镇已形成粮食、油菜、棉花、蔬菜、畜禽、水产、林业等七大系列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为推动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兴旺粮食加工厂为主体的粮食加工、销售推动了粮食生产。目前全镇水稻生产已基本实现品种优质化,销售品牌化。兴旺粮食加工厂于xx年12月成立,年收购粮食占全镇粮食总产的20%。该厂大米畅销广东,我镇片xx0亩水稻生产基地获“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品在市场销售状况良好,供不应求。今年全镇38000亩水稻生产基本实现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

二是以恒发棉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棉花加工、营销体系,

推动棉业生产。全镇今年种植优质棉40000亩,总产1826吨。棉花加工、营销体系实力雄厚,全年销售收入9341万元。

三是以金旭食品为基础的龙虾、鱼片加工、营销体系,推动水产业发展。我镇水产业发展自然条件优越。近年随着渔业致富工程的实施,水产业发展迅速。龙虾和淡水鱼是我镇水产养殖主要产品,全镇年养殖面积3500亩。

四是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增长。xx年全镇实现肉类总产量1.63万吨,畜牧业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21.32%,生猪存栏6.95万头,肉猪出栏16.23万头,同比增长45.4%和35.25%,家禽存笼42.8万羽,出笼152.5万羽。规模化养殖场(大户)快速发展到804户,示范村、养殖小区发展迅猛。目前有示范村5个,标准化、规模化小区5个,其中养殖小区3个,养牛小区1个,养鸡小区1个。宏钢生态养猪厂投资xx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养殖小区。全镇形成了以李场为主体的10万头三元杂交生猪基地,以徐场为主体的200万只家禽基地,形成了产业链,基本上实现了“育种、生产、防疫、销售”一条龙。有运输专班15个,从业人数264人,在武汉、常德、岳阳、长沙开设了销售窗口,设立了代销点。

五是林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林业加工业。全镇有林面积25376亩,今年造林1500亩,植树18万株。林业也基本上实

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兴建有水利木材厂、潜南木业7458万元,全镇有采伐销售专班8个82人。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主要措施

1、建立规模基地,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我镇根据资源优势和农业生产现状,围绕优质稻、优质棉、优质油、蔬菜、水产、畜禽及林业等主导产业,建立一批与企业配套、较为稳定、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和种植小区,使企业、基地、农户联为一体。目前,全镇已初步建成以四化垸为重点的3万亩优质水稻和油菜生产基地,以东荆片、潭沟片为主体的4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联挂,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标准化。

2、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农业产化龙头企业。

目前,全镇已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在培育龙头企业上,一是实施名牌战略,扶持创优品牌。多年来,我镇把帮助企业创建名优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作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点工作来抓。

3、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

过去,我镇获10万头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认证,有“江汉鸡”、“优质稻”两个品牌。xx年我镇“勿忘我”商标获潜江市知名商标品牌,今年我镇生产的白酒申报“佳磊”牌商标获审定通过。

4、加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流通服务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联结农民与市场的纽带,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目前,全镇已有农民经纪人114人,年经营额19140万元,他们发挥熟悉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优势,把农民与企业联结起来,为农民和企业开展营销服务。农民利用当地农产品加工和生产优势,与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再到主产区与农民签订生产合同,为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3个,分别是庆宝丰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xx镇家禽产销协会和xx镇农民用水协会。

三、存在问题

1、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我镇几个主导产业生产有一定规模,但由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协调统一,品种多、杂,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差别较大,不能满足主导产业企业的加工需求。

2、产业化内部产加销连接不紧密。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健全,企业和农民都存在违约的事实,对合同的履约意识不强。

3、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的合同仅限于预购数量和价格等,对农户生产缺乏严格的质量要求,不能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规程。企业对

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

四、xx年工作计划

1、建立规模基地。坚持“一村一品”,积极发展专业村组,实行区域化布局,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镇建成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基地。同时对生产基地实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为龙头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原料。

2、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协会、农民购销公司、运销专业村、专业户等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在企业和农民之间发挥其桥梁作用。

3、保证“订单”合同的严格执行。一要加强有关《合同法》知识的普及,如掌握订单标准文本、进行公证、实施担保、预交订金或保证金等,提高合同的严肃性。二要加强法制教育和诚信守约教育。

4、提高领导和服务水平。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机制,一是建立产业化领导体系,对主导产业实行一个产业,一个领导小组,一个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二是着力抓好对农民的引导、协调和保护,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化布局、企业建设上下功夫。三是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在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上,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吸引农民以

资金、土地、劳务、产品入股,建立农民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占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土地合理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5、发展壮大骨干企业。使其成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

产业组工作总结篇2

今年,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工作在州农业局的正确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抓住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促进农牧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牧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结合我县实际发展特色农牧业。在政策框架下,加强农业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强农牧业自我造血功能。突出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产业,在提高良种化、科技应用、质量安全、品牌化和组织化下功夫,促进基地提质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重点培育蔬菜、道地中藏药材两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现将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成效

今年,我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在州农业局的高度重视和各级部门的配合下,通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及干部群众辛勤劳动,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实效。共完成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6300亩,具体落实情况是:

(一)蔬菜基地3400亩。主要分布在:

(二)道地中藏药材基地1000亩。人工种植主要分布在:

二、采取措施

(一)及早规划落实

我县农业处于年初制定《县20xx年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实施方案》,将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分解到乡,督促乡(镇)将规划落实到田间地块,并将年度目标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证产业基地建设取得实效,我县成立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领导小组,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措施到位。领导小组由县农牧和科技局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为相关项目乡镇负责人组成。各项目乡镇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加大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力度,确保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活动顺利开展。

(三)部门密切配合

我局大力搞好技术培训,年初,结合春冬技术培训,对乡镇农技人员进行了全面的特色作物种植技术培训,并指派技术人员深入到有关乡镇指导帮助开展特色基地建设规划。开展“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工作,加快了先进技术的推广转化,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同时与实施有关涉农项目的部门互相沟通、密切配合、明确分工,以整合项目资金,共同搞好特色农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督查督办

我局定期对大棚蔬菜、地道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种植工作进行定期督查,以确保蔬菜、地道中药材基地建设种植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力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虽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在项目上给予了安排,但项目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二是传统种植观念没有彻底得到转变,对特色农业种植概念淡薄,有待加强。

三是种植户种植水平较低,科学种植意思不高,致使我县种植科技含量相对较低,需加大培训力度。

四、下一步工作

1.继续加大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做好耕地质量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路网建设。

2.积极争取资金发展设施农业。

3.加快农机化发展,提高基地耕、播、收机械化水平。

4.加大培训力度。

产业组工作总结篇3

一、企业发挥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及取得的成效

1、本年度企业发展情况

本季度公司三条蔬菜生产线满负荷生产。20xx年1-11月公司生产速冻蔬菜3016吨、烘干蔬菜2407吨、冻干蔬菜573.2吨,向农户收购各类蔬菜原料42006吨,实现产值20798.9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0982.2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727.6万元,出口创汇3304万美元(其中直接创汇6.32万美元)。

2、企业基地建设情况及

本年度公司上半年米葱共发展了6700亩,分布在老城乡埃小村226亩、苴那村273亩、马头山360亩,新华乡新平村488亩、新华村320亩,平田乡班果村460亩,元马镇相树村126亩、乐甫村196亩、禾阳村148亩、丙华村92亩,**乡那迪村220亩、把世者村240亩、冷水箐165亩,黄瓜园东永村256亩、中兴村110亩,**县中和镇490亩,**县高桥镇760亩,**县田心乡670亩,**县440亩,****区560亩。

公司四季葱、中管葱共9272亩。其中四季种植了445亩(分布在老城乡马头山87亩,新华乡新平村团坝、新村等地80亩,平田乡班果村、平田村70亩,元马镇丙华村32亩,**乡莫党村60亩、**县中和镇76亩、**高桥40。);中管葱种植了8827亩(新华乡新平村团坝、新村、河尾村等地1825亩、元马镇丙华村120亩、平田乡班果村1566亩、**乡那迪村340亩、**乡冷水箐186亩、元马镇禾阳村193亩、老城乡埃小村217亩、老城乡马头山263亩、**高桥镇620亩、**田心乡800亩、**茂山乡860亩、**戌街乡和新桥乡共种植了1440亩、****区平地乡397亩)。

3、企业订单农业实施情况

本年度公司对蔬菜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充分让利给农户,让农户实实在在尝到种植名特优蔬菜的好处。首先种植时由公司代垫种子、农药、化肥款,这样香葱种植的风险基本由公司承担;其次,大幅度提高香葱的收购价格,收购价从20xx年的1.7元/公斤提高到现在的2.2元/公斤,中管葱价格从1.1元/公斤提高到1.65元/公斤,而且公司从不打白条,每月及时足额支付农户的原料款,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大幅度增加,。本年度公司直接带动18000余人参与到公司15000多亩的香葱基地建设之中,辐射带动54000多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农户增收2762万元。同时,公司生产线吸纳了420多位农村剩余劳动力;建立培训机构1个,开办了36期培训班,培训农户15000余人次,培训处乡土人才24人。

病虫害防治方面,公司制订了《植物保护管理管理制度》、《田间管理制度》、《安全用药管理制度》和《基地产品溯源制度》等基地管理制度,严格按出口蔬菜生产的要求组织农户种植、采收。在实际运作中,公司加大了对农残的管理,采取农户、植保联防员、田间管理员、基地员、公司等五级农残管控措施,农户按要求进行种植、采收,植保联防员负责香葱基地的打药,田间管理员负责对基地种植、联防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基地员全面负责所辖基地的种植、采收活动,公司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物资供应,并在采收前、原料进厂时、生产过程及成品进行农残检测,以生产出符合国际农产品市场要求的产品。通过以上措施,公司生产的产品深受国际进口商的青睐,在客户中已形成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4、企业招商引资及扶持政策落实情况

本年度总公司对我公司进行了再投资,建设了年增产脱水蔬菜20xx吨生产线及配套附属设施(其中冻干蔬菜400吨,烘干蔬菜1600吨),共投资了8000万元,现已竣工投产。

本年度至11月底为止,公司共取得各级政府扶持资金53万元(其中州农业局扶持10万元、州工信委扶持43万元),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公司现仍处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减免期,共减免所得税399万元。

5、企业出口创汇情况;

本季度公司直接出口一单,其余产品全部由总公司出口,客户对速冻蔬菜的需求量呈减少趋势,对烘干、冻干蔬菜的需求稳步增加,现有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要。其中速冻蔬菜出口2994吨,烘干蔬菜2546.5吨,冻干蔬菜559.4吨,出口创汇3304万美元(其中直接出口创汇6.32万美元)。

6、企业用工及带动农民增收情况;

工厂现有员工416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391人,固定工295人(含管理人员),临时工63人,为员工支付工资及福利总额为603.3万元。本年度公司直接带动18000余人参与到公司20000多亩的香葱等蔬菜基地建设之中,辐射带动54000多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带动农户增收2762万元,截止11月底农户户均纯收入1315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国税部门对农产品收购发票的管理方面,企业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目前,国税部门要求农产品加工企业只能开具支付给每户农户的原料款发票,但公司不可能直接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户。他们还要求种植大户(私人包地种植)或经纪人给公司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但这些种植大户或经纪人是不具备开票主体资格的,这是矛盾的。因此,我们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该如何操作?现在公司财务部门的工作基本无法进行下去,这是目前公司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恳请有关部门予以协调解决。

二是劳动力方面:随着冻干、烘干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的完成,目前仍需补充150多位劳动力进入到新的生产线,但**本地劳动力供应不足,尤其在生产旺季的时候劳动力缺口大。

三是今年10月份后干旱,基地面临减产的危险。

三、明年工作目标和措施

明年将继续努力发展香葱等蔬菜基地,以满足公司生产线的生产需要。

四、建议

建议农业部门继续推行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工作,使蔬菜基地的种植地块大块化,便于植保联防工作的进行,确保基地生产的产品农残达标。

另外,种植基地灌溉设施还是很薄弱,恳请政府加大对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云南****中食品有限公司

二〇xx年十二月二日

产业组工作总结篇4

20xx年我市农业和畜牧业局农业产业化工作在省农委、白山市农委和我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强化服务“三农”意识,努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发展特色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

一、20xx年农业产业化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依托资源优势,我市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游”八大产业板块,突出打造蔬菜、瓜果产业带;菌食、林蛙、绿色食品产业带;人参、中药材、特色养殖产业带和休闲农业产业带等4个特色产业带。白山市给我市下达的指标为新增特色种植面积1.06万亩,我市已落实14641亩(其中,调减籽粒玉米0.93万亩),其中,农田地栽参3894亩、中药材2423亩、蒲公英1522亩、蓝莓1398亩、其它5404亩。重点打造一个特色产业园区我市通林菌业有限公司。

(二)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xx年新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户,白山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户。重点抓了2个项目,其中,葵花药业集团(吉林)临江有限公司新建年产一亿支刺乌养心口服液(一期)项目和我市长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我市佛库伦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兴)年产21万吨天然饮用水。

(三)着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更好地发挥我市休闲旅游农业优势资源,特聘请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对我市农业产业及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对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行总体规划,规划正在编制中。同时,积极发展星级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带动作用,新申报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国家级1家,省级休闲旅游示范企业2家。

二、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

20xx年我市按照省、白山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四条特色产业带”的总体布局,加强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和空间整合,深入推进区域、产业、产品的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加大食用菌产业推进力度。依托通林菌业,引导70个行政村大力发展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每村发展10万袋以上。加大农田地栽参推进力度。重点建设了两个农田地栽参示范基地,计划发展农田地栽参20xx亩以上。加大棚膜经济推进力度,年发展棚膜300亩以上。加大地方名优特产的推进力度,建设15亩桦树晚李标准化示范园。

二是推进品牌建设。以“推动临江产品向临江品牌转变”为方向,遵循市场为主、政府推动、各方参与的原则,按照“定位、塑造、宣传、监管、保护”的思路,重点培育大米、人参、梅花鹿、中药材、果蔬等品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商标注册与品牌创建。对荣获国家、省级名牌及其它名牌产品的企业予以一定数额的一次性奖励,并将此项列入市财政预算。同时,利用媒体广告以及博览会、招商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展销会和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进行品牌的整合宣传。

产业组工作总结篇5

一、xx年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情况

(一)产业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1、“三带、五区”产业格局更加清晰

近年来,我县根据区域特点和各乡镇发展实际,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初步构筑并形成了张庄线设施农业、桓盖线食用菌、大盘线林特产三条特色产业带及北部中药材、中部畜禽、南部蔬菜、西部干鲜果、东部露地瓜果五大生产专业区。xx年,全县把“三带、五区”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依托“三带、五区”建设,带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加强设施农业建设、鼓励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多项举措,加快推进“三带”、“五区”提档升级,使“三带、五区”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轮廓更为清晰。“三带”、“五区”的建设,促进了全县的农业生产向着“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岫岩农业产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特色产业基地规模日益壮大

一年来,全县立足经济作物内部调整,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依据市场规律,突出岫岩山区特色,重点发展了食用菌、柞蚕茧、干鲜果、畜禽四大主导产业。到xx年,全县食用菌接种量已达3亿盘,建成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小区200多个,食用菌生产已辐射到全县24个乡镇190余个村;柞蚕放养量达到1.6万把,产量达到8200吨;干鲜果种植面积达80万亩,产量达到3万余吨;畜禽饲养量达到2644万头(只),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230多个。此外,全县还培植壮大了蔬菜、林业育苗、山野菜、商品薯类、露地瓜果、榛子等七大基地规模,总面积达到了23万亩,发展大规模种植基地1200余个;部分农户还利用自家田地建起了小板栗园、小药园、小桑园等“十小园场”。这些产业化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生产小区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全县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3、“一县一品”和“一村一品”建设进程深度推进

一年来,全县紧跟周边县、市发展步伐,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品”支柱产业予以强势推进,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九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进一步扩大了岫岩食用菌在全国的影响力。并以此为契机,高标准建成了东北地区首家集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蘑菇产业园,园区内建有食用菌研发中心、博览中心、种植基地,招商引了上海荣善、有益菌生、绿洲农产品等一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开创了我县食用菌生产由传统种植向现代化生产转变的新纪元,与前营农高区共同形成了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同时,全县根据各村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优势产业发展,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业专业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牧牛益临香菇村、新甸合顺小柿子村,杨家堡松树秧滑菇村等等。截至目前,全县共确定并重点推进“一村一品”专业村72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7%。其中畜牧养殖专业村12个、花生种植专业村5个、滑菇种植专业村15个,香菇种植专业村20个,中药材种植专业村10个,温室种植专业村10个。这些专业村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我县的农事产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4、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迅猛

一年来,全县继续坚持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予以重点推进,采取早部署、早动员、早分解、早落实、提补贴、勤调度等多项举措,使全县的设施农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xx年,全县又新发展设施农业面积4万余亩,截至年末,全县已建成种植小区1274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30多个,温室2.5万栋、冷棚7万余栋,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了12万亩,生产种类包括温室蔬菜、冷棚瓜果、食用菌、畜禽养殖、地膜花生等五大类20余个品种。其中,温室蔬菜3万余亩,年生产各类蔬菜1.5亿斤左右,年实现产值2亿元左右;冷棚瓜果生产面积5000亩左右,年产各类瓜果3000万斤左右,年实现产值8000万元左右。设施农业的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产业化进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产业化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1、农企联结日益紧密

一年来,全县始终坚持把龙头企业的培育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举措抓紧抓实,在做好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同时,大力培育本地龙头企业,促进了全县农事企业的长足发展,农事企业数量逐年递增,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全县开工建设了中兴生物、小康肉业、金和福肥料、槿宁食品、珑棉家纺等一批市场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建成后,以“订单”的形式,与农户之间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带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0余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已达19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家),现有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实现产值9.6亿元,实现出口供货值2亿元,实现出口创汇600万美元。这些企业每年以订单的形式与农户签订种养合同2万余份,带动了全县45%以上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形成了兴龙头、带基地、连农户、促增收的合力。

2、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用不断加大

一年来,我县按照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思路,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开辟绿色通道,涌现出多个机制灵活、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到xx年末,全县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依法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00多家,其中市级示范社5家、县级示范社150家。年实现经营收入7500余万元,带动农户5000余户,入社农民人均增收达7000余元。这些合作社上连企业、下联农户,对促进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3、“四个一批”农业项目进展顺利

xx年,全县共确定“四个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17个,投资总额达87.52亿元。其中,谋划招商项目42个,投资额27.2亿元;洽谈推进项目20个,投资额12.21亿元;开工建设项目41个,投资额36.9亿元;竣工投产项目14个,投资额11.21亿元。开、竣工项目占到项目总数的12%,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占项目总数的32%。先后开工建设了中兴医药菊苣深加工及香菇多糖提取、“四位一体”食用菌展示园、食用菌交易批发大市场、珑棉家纺、鑫昊绒业等5个亿元以上的农事重点项目。目前,东达食品、纳曼科食用菌、槿宁食品、海圣饲料、中通饮料、中兴生物等一批上年接转项目已经顺利竣工投产,坤荣菌业、食用菌研究发中心、食用菌交易大市场、同发生物、合盛食品等一批新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部分项目有望在近期建成投产。

4、农高区建设加快发展

xx年,农高区以打造“全国最大的蘑菇产业园区”为目标,在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园区和项目建设均取得了新的进展。截至目前,园区共投入资金1.44亿元,建设标准厂房4万平方米、完成了14公里的新岫产业大道工程及554盏太阳能路灯安装等工作;征地1000亩,铺设污水处理干管8公里;平整场地33万平方米,三通一平工作基本结束;建设完成雅河大桥,与雅河工业园区实现相连。园区现已入驻企业16家,已竣工投产的6家,其中今年新投产的企业5家;开工建设11家,其中今年新开工4家。园区现有的16家企业总投资近12.6亿元,其中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3.4亿元,在建项目总投资9.2亿元。已签约和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2.3亿元。目前,在建项目和签约洽谈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之中,部分在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个别洽谈项目也有望在近期落地生根。

二、xx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工作安排

1、搞好农业产业布??

淡化行政区划,继续抓好张庄公路设施农业、桓盖公路食用菌产业、大盘公路林特产业三条特色产业带和五大生产专业区建设,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精品示范带和示范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化发展布局。其中张庄路沿线要建设温室xx栋、冷棚4000栋、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桓盖路沿线要以大营子、红旗、石灰窑等乡镇为重点,接种食用菌xx万盘以上。大盘公路沿线要加快生态蚕场建设,扩大林下参、大果榛子等特色产业的种植规模。

2、抓好园区建设

继续坚持“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加强前营农高区和兰旗食用菌示范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提升项目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积极促成已开工建设项目早日达产见效、洽谈推进项目尽快落地,并引导已投产企业在创新经营机制、提升科技含量、塑造绿色品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增强带动能力。同时,围绕食用菌、中药材和丝毛产业,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效益好、规模大、带动性强、产业链长的企业进驻园区,特别要重点引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深加工企业,壮大园区食用菌生产、加工规模,进一步提升食用菌生产及加工水平。xx年,三大主导产业集群要新增规模企业17家以上,其中农高区新增食用菌深加工企业10家,中药材加工企业2家,丝毛加工企业2家,兰旗示范园区要新增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3家以上。

3、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抓好设施农业建设,全年发展设施农业面积1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30个。加快各级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巩固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特色+规模+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食用菌、柞蚕茧、中药材、山羊绒等大宗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搞好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验体系建设。

4、加快龙头企业和项目建设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要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并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牵动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事企业。在扶持益民药材、中兴生物等一批现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重点培育上年接转续建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使其早日达产见效,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年力争滚动发展农业产业化“四个一批”重点项目98个,总投资额达到80亿元,其中,谋划招商项目45个,投资32亿元;洽谈推进项目25个,投资16亿元;开工建设项目13个,投资22.5亿元;竣工投产项目15个,投资额达到9.5亿元。

产业组工作总结篇6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立肇线24公里处,辖6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为12877人,其中劳动力5920人,全乡耕地面积6641.08亩,山场面积6万余亩。

二、主要工作情况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我乡顺利推进,乡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和农业招商领导小组,组长由党政一把手担任。

2、成立专业合作社,高露村村民张友节与本村5名村民成立了乡高露村油茶销售合作社,注册资金10余万元,为油茶的销售打为了基础。

3、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一村一品”产业示范村建设。乡政府在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计划拿出5万元作为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

4、认真抓好农业产业化这一基础工作,兼顾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克服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生产的矛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重点突出粮食生产、畜牧、劳务输出和农产品加工,全乡农业结构调整更加深入,农业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家庭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社会保持稳定。

一是及时足额兑现粮食直补金,保护和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是稳定粮食面积,狠抓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2206亩。三是大力发展水产及畜牧业,养殖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行业。半年出栏生猪3600头,小家禽达800只,水产品产量5吨。

四是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劳务输出3000人次,劳务收入5000余万元。

五是搞好协调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

六是发挥农产品优势,培育壮大了竹类、木材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七是抓好退耕还林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5、大力发展油菜种植。根据国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油菜种植面积,全乡共种植油菜面积5000亩,其中水田面积1000亩。

6、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以“治水、改土、兴林”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三、建基地,突出规模,提高经济总量

我们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以点带面,狠抓“三高”农业和特色农业建设。

招商方面:引进深圳外商封纯敏老板投资开发乡冯生态农业园。园区占地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20xx万元。现已栽种油荼300亩、25000株、湿地松800株、养殖面积10余亩。

养殖业方面:1、肉牛养殖基地,利用闲置厂房和优良山场资源,目前养殖肉牛60多头;2、牲猪养殖:武、政等共养殖母猪200头。3、禽类养殖:铺村徐瑞华养蛋鸭1000余羽,村姜学锋养鸡1000羽,我乡各个养殖户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全乡畜禽养殖的良性偱环及蓬勃发展。

种植业方面:1、小山竹扩种。计划每年以1000亩的速度扩种,目前全乡共有小山竹总面积4000亩,计划到年底增加到5000亩;2、油茶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过去种植油茶的传统,计划年底种植优良品种油茶5000亩,目前已种植1000亩,3、加大山药种植面积:瓜山村目前种植600亩,比去年净增120亩。

我乡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引导、扶持其发展,并带动一批专业大户,培育一批经纪人队伍。加大对现有几个基地的培育、扶持力度,要让这些点真正地“亮”起来,真正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辐射、引导作用,促进全乡的农业结构调整。

总之,我乡农业结构调整虽有一点成效,但仍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努力探索和发展,我们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大胆探索,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使我乡的农业结构调整再上一个新台阶。

《产业组工作总结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