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7篇

时间:2023-10-27 09:02:51 分类:活动总结

活动方案是活动策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活动方案通常包括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班级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班级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7篇

班级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1

一、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2、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为了纪念屈原,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3、端午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二、认知:

技能:发展学生利用网上平台互相交流的能力。

情意: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更好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中知道以前所不了解的文化,能更好的传承我们民族的古老文化,使之不被遗忘。

三、活动准备:

1、组织调查: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由组长组织调查了解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整理成文,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2、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作用。

3、制定活动计划。

四、活动安排:

1、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准备些龙舟的图片贴在墙上,以及一些屈原写的名诗名句作为教室的装饰,既美观,又给节日增添了气氛,。将教室的气氛与此节日相呼应,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了庆祝什么节日而装饰的。

2、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3、开展端午的知识竞赛活动。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古诗文的交流或赏析。

5、谈谈对端午节以及屈原的感想,说说自己眼中的端午节,以及对爱国主题的扩展,进一步深化其意义。

6、要求学生绘制设计有关端午节的小报。

7、开展为xx灾区的孩子写慰问信活动。

8、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

9、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诗人,所以也称为“诗人节”,举办一个诗歌比赛,不但可以借此纪念死去的屈原,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切磋有所长进。

10、在家与家人一起包粽子,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展学生进行包粽子比赛,或到敬老院与老人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节。

11、开展我与端午的征文活动,让学生谈体会、写感想。

五、活动的.意义: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中国的传统习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我们可以趁端午的机会向长辈们学习包粽子的方法,我们作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学生,也可以发明一下粽子的口味,形状,相信这是十分有趣的。

2、端午节要佩戴香囊,我们不妨在端午节前夕买好或自己制作香囊送给家人,我们送家人香囊可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感谢他们平日为我们的辛劳。

班级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2

设计思路

农历五月是赛龙舟的节日,儿童在报纸中或电视上均看到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资讯,包括吃子和赛龙舟。当老师提到龙舟竞赛,儿童便兴奋不已,七嘴八舌地讨论,教师藉此机会与儿童共同认识赛龙舟,激发儿童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低班儿童能辨别音乐中的速度变化,他们喜欢随着音乐的速度而改变自己的动作,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某些突出的感情色彩。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活动中加入了用肢体动作来为健儿们打气的部分,希望儿童熟识节奏中的变化之外,也能用肢体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音乐尾段和赛龙舟游戏,是给予机会让儿童扮演打气的观众和参赛健儿,儿童可以藉此发挥丰富的想像力,带着自己的想像来一次激烈的龙舟竞赛。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奏、表演等方式感受赛龙舟的热烈情境,从而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感受划龙舟活动的趣味。

2、尝试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运用乐器为乐曲配伴奏。

3、能配合指挥的`指示进行演奏,体验师生合奏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1、让儿童分别利用肢体和乐器去感受节奏的速度。

2、儿童存在个别差异,有些儿童需要较多的学习时间,才能理解当中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教具:音乐光碟、端午节图片、图谱、龙舟头饰

2、乐器:马铃、摇鼓、大鼓

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请儿童一边念儿歌《过端午》一边打节奏,儿童先围圆圈盘膝坐,左手放在左边膝盖上,右手打出两拍子的节奏,第一拍打在自己的左手上,第二拍打在右边的儿童左手上。

2、基本部分:

2.1老师展示赛龙舟的图片,提问:“他们在做甚么?”(划龙舟)“旁边的人又在做甚么?”(打气)“划龙舟的活动会在那个节日举行?”(端午节)

2.2老师告诉儿童:“端午节快到了,香港会有龙舟比赛,我们一起为这些运动员打气吧。”

2.3请儿童聆听音乐,数数有多少小节,老师在第一拍的位置拍手提示。

2.4老师提问儿童聆听音乐后,会想到以甚么动作为运动员打气。

教师出示的节奏图谱,请儿童用“海海海海海”唱出旋律并以相应的动作表现节奏。在音乐完结时,请儿童一同举高双手摇动为健儿们到达终点欢呼。

2.5老师把全班儿童分成两组,然后指挥一组拍打前两拍,另一组拍打后两拍,根据图谱上的节奏进行练习。

2.6老师展示马铃和摇鼓,介绍名称和正确的手握姿态。教师指导儿童正确使用乐器。

2.7儿童分组进行乐器演奏,教师在间奏处利用大鼓进行敲击,音乐完结时,儿童一同举高乐器摇动欢呼。

2.8邀请做得好的儿童代替老师打大鼓,带领其他儿童合奏。

3、舒松活动:请儿童分成两组,每组排一直线坐在地上,扮演两队划龙舟的健儿。每队的第一位儿童戴上龙头饰,听到老师示意后,所有儿童便要向前移动,看哪一组能最快到达终点。

班级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3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庆祝“端午节”系列的班级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更加喜爱祖国传统节日、并准备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活动主题

粽香飘四方。

三、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20xx年6月3日

活动地点:xx班级

活动主要负责人:班长、副部长

活动对象:xx班级全体学生

四、人员安排以及道具安排

(1)主持人:班长

负责:活动进行流程的进行

(2)采购组:生活委员组织安排

负责:报备班主任使用班费采购活动所需的物品

(3)布场组:体育委员组织安排

负责:布置班级装饰,桌凳摆放位置。

(4)应急小组:副班长组织人员进行

负责:防止意外人员受伤、停电等措施。

(5)撤场组:体育委员组织人员

责任:最后离场将桌椅复原。

1、场地布置装饰:一包气球、口哨、纱帘、蓝牙音箱、麦克风。

2、桌椅摆放:摆四列桌子一排8个,每一个桌子左右各一个凳子。(布场组提前策划摆放好桌凳)

3、准备好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等物品。

4、布场组提前借好麦克风和蓝牙音箱。

五、活动流程

1、主持人讲端午节的由来并提问:

(1)端午节的来历

(2)端午节的节日意义

(3)全国各地或国外的端午节习俗

(4)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制作粽子

主持人宣布做粽子的.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3、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4、活动结束

撤场组组织撤场,提前联系好饭堂将粽子送至饭堂。

活动应急方案:

1、应急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现场老师,以及活动现场布置和活动各个环节的专门负责人,做好防范威胁的应急准备。

项目内容

单价(元)

数量

总额(元)

粽子材料

7

10(套)

70

气球

10

1包

10

停电应急蜡烛

2

10

20

纱帘

15

1

15

合计:115(元)

班级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4

活动日期: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一、活动内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2.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主持人):同学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学生和家长动手包。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x同学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家长和学生齐诵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三、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班级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自包米粽,共度端午,互赠祝福。

二、活动目的

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全体员工能更真切的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全体员工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全体员工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异地的传统节日。

三、活动时间

x月x日下午。

四、活动地点

公司食堂。

五、活动流程

1、购买材料花生米、葡萄干、红豆、红枣、蜜枣、咸菜、白糖、酱油、糯米;肉;(具体购买内容由xxx负责);粽叶(由食堂购买)。

2、器具准备:盛装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剪成若干条,每条长约20cm;剪刀等(由食堂购买)。

3、处理材料

糯米:温水浸泡一定时间,滤干水分。

粽叶:把粽子叶放水里煮,水开10分钟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净剪两端多余后滤干。

粽馅:由各种已购材料搭配,其中半肥瘦肉用配料先腌制待用。

4、包粽子

(1)集合:全体员工集合到食堂(x月x日14:00)。

(2)开始制作:鉴于员工对包粽子或知道或不熟练,请教了相关的人员,总结包粽子方法如下:

取两张(均为反面)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不完全),放入一小碗(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1、2匙自己喜欢的粽馅材料,再填一些米盖住。

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煮爆)或过松(进水),以轻扯不移动即可。

在了解有关粽子的包法后,大家便可自己动手包粽子,期间可以相互学习相关细节,以便大家都能更好地完成。

(3)制作结束

由负责人员将大家包好的粽子集中放置,然后将剩余材料整理,对于盛装不用的盛装容器洗净返还给食堂工作人员。

5、煮粽子、分发在食堂烹煮粽子完就分发给各位同事,并送去节日问候。

六、注意事项

1、全体员工按时到既定地点,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2、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3、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班级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1、了解民俗民风。

2、自制自玩龙舟。

教学准备:

粽子,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视频或图片。

过程:

一、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老师讲述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二、包粽子、吃粽子

(1)向幼儿介绍包粽子的`材料,示范包法,幼儿用纸片折“粽子”。

(2)幼儿吃粽子,边吃边引导幼儿体会粽子的独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

三、制作龙舟

(1)欣赏龙舟大赛的视频和图片,激起幼儿自制自玩的兴趣。

(2)制作龙舟

将布围在用两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贴上各种彩色纸条。

画一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四、划龙舟

组织幼儿进行“龙舟大赛”。船头的幼儿头戴龙的头饰,其余幼儿排成一队坐在龙舟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也可以两舟之间开展竞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

班级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篇7

分析教材:

在全园性的民族文化主题活动中,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食物比较敏感,我们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切口,以节日食品为代表,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节日,生成系列主题活动“热热闹闹元宵节”、“香香甜甜粽子节”、“团团圆圆中秋节”。最近根据时令季节即将进入“香香甜甜粽子节”主题。粽子party是这个主题结束阶段的综合活动,整合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此活动创设了party这个情境,有音乐、有食品、有游戏活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体验法、游戏法等,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说出粽子的种类和味道。

2、通过品尝、装饰等活动,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表现。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过程:

1、品尝粽子。

1)出示粽子,提问:这是什么节日的食品?粽子象什么?粽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粽叶、糯米)?

2)以自助餐的形式品尝各种粽子,说出粽子的种类和味道(甜、香、软)

——与同伴、教师互动

2、游戏活动——与同伴、教师互动。

1)穿戴粽叶服饰(准备好的裙子、头饰、披肩等)

2)装饰香包、挂香包

3)将咸鸭蛋放进网兜并挂戴

4)鸭蛋滚画(浅色色粉纸、单独滚、同伴间对滚)

3、活动达到高潮并结束。

播放已学过的一首关于粽子节的一首歌,滚画作品贴在后面作背景,集体进行歌表演。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多种感官:想、看、说、听,自己讲述粽子的大小、形状等不同特征,教师在旁加以鼓励,能使孩子原有的经验得到梳理。 活动里我提供粽子实物让孩子观察,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掌握粽子的多种形状,大小区分等特征,给孩子以直观的感性经验。知识丰富后给孩子们品尝我准备好的几个品种的粽子,孩子们看着飘溢清香粽子有说不出的高兴,他们品尝不同粽子的同时也在一边议论平时吃过的粽子有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味道的,还有馅儿又放有什么的。粽子的故事由来,教师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由孩子自由说说,教师不做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孩子加以鼓励。最后再由老师对故事由来的小结,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对家乡的特产喜爱。我作为教育者,在活动中起到主导的作用,适时、适宜的引导孩子掌握知识。

《班级活动端午节活动方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