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伴成长作文5篇
缺乏平时的素材积累往往使写作文变得棘手,优秀的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科技伴成长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技伴成长作文篇1
小时候,我总爱缠着爸爸问一些问题:为什么鸟儿能在天空飞翔?为什么蝌蚪长大了会变成青蛙?爸爸总是笑着说我人小问题多。有一次爸爸从学校带回一本幼儿版《十万个为什么》,那么多的为什么一下子吸引了我的视线,我捧着书整整看了一天。长大后,会认字了,我特别喜欢看科学方面的书,因为它能解开我心中的许多疑团。
有一次在公园里,我看见大哥哥、大姐姐在滑滑板,心里痒痒的,总是想自己也能站在上面滑一滑,过把瘾。回家以后就嚷着要买滑板,没想到爸爸居然爽快地答应了。爸爸刚把滑板买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踏了上去。没想到我右脚刚踏上滑板,身子就摇摇晃晃,脚一滑“扑通”一声,我一下子摔了个四脚朝天。
我有些气坏了,为什么那些哥哥姐姐滑起来那么轻松,轻盈得像只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我怎么一滑就摔了一跤呢?真奇怪,难道是滑板有问题?爸爸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疑惑,意味深长地说:“你还是去向科学请教吧。”
听了爸爸的话,我想起一本科学杂志上有篇文章《滑滑板的奥秘》,连忙去翻看。看完那篇文章,我终于明白了这不是滑板的问题,而是我没有掌握平衡的问题。滑滑板时要身体稍微向前倾,保持平衡。先把左脚放在滑板上,右脚在地上踮着让滑板滑行,到了一定的速度再迅速收脚到滑板上去。”我按着书上说的诀窍,开始尝试了起来,果然成功了!没想到,小小的滑板里竟藏着这么多的科学原理,我开始对科学有了兴趣。
去年,学校组织参加南通市第二十届小巧手比赛,我兴冲冲地报了名。紧张的赛前培训开始了,要做那么多的实验,还要把许多实验的经过和原理记住,再看看其他的参赛选手都是五六年级的哥哥姐姐,我不禁打起了退堂鼓。辅导老师安慰我说:“这次你主要是长长见识,为下一次的比赛做准备。”在李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完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实验,渐渐地喜欢上了做实验。
紧张激动的时刻终于来临,在科学实验比赛中有一个小实验,是要将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我想这可难不倒我,不就是加盐,使水的浮力变大吗?我看着实验架上圆鼓鼓的土豆,心里却犯了愁,平时都是老师切好了土豆,我只要加盐搅拌就行,可今天……看着周围的选手忙个不停,我知道不能再犹豫了。我先小心翼翼地将土豆切成薄薄的片儿,再将盐慢慢倒进水中,搅拌均匀,让盐充分溶解。最后,我把薄薄的土豆片轻轻倒进实验烧杯中。一片!两片!……越来越多的小土豆片儿听话地浮在水面上,实验成功了!我激动得快跳了起来。这时我想起了李老师说的话“实验成功只是完成了一半,最重要的是实验记录要完整,有条理。”我静下心来,在实验记录纸上认真地写了起来。比赛结束,我荣获二等奖。拿到奖状的那一刻,我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我喜欢科学,那数不尽的奥秘吸引着我。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科学就像一位知心朋友一直陪伴着我。科学能帮我解决很多问题,只有不断学习科学,才会有更美好的生活。与科学同行,相信我们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科技伴成长作文篇2
我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问爸爸妈妈,比如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弯?蚂蚁怎么知道什么时候下雨?慢慢长大后,会认字了,我特别喜欢看科学方面的书籍,心中的疑团也渐渐地解开了。
六岁的时候,看见别人溜冰,我也心里痒痒的,就求爸爸给我买了一双溜冰鞋。拿到溜冰鞋,我就急忙穿好,没想到一上去就摔了个四脚朝天,爬起来又摔倒了。为什么别人滑得那么好我却总是摔跤呢?爸爸笑着告诉我,溜冰时身体要稍微向前倾,保持平衡,并且要稍微快一些。我照爸爸说的去滑,果然不再摔跤了。从那以后,我知道了玩也要讲科学,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次,爸爸要到宜昌上课,带回了一些化学药品,我马上对那些瓶瓶罐罐发生了兴趣,缠着爸爸告诉我做一个实验。爸爸从一个瓶子里倒了一点水,要我用毛笔蘸水在白纸上写字,可写出来的东西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又从另一个瓶子里倒了一点水到带有喷头的瓶子里,要我喷到刚才写字的地方,一喷上去,我写的字就变成红色的了,看得清清楚楚。爸爸告诉我,这是化学反应。我第一次感到科学竟这么神奇!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送我去学乒乓球,有一次在家练球时不小心把球踩瘪了,看着心爱的球踩成了那样,我急得差点掉眼泪。爸爸却笑着说:没关系,我们马上让它还原。我有点不相信。爸爸叫我把球放到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注开水,球真的慢慢地变圆了。我高兴地又笑又跳,爸爸说:这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原来,这也是科学,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学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科学道理。
我喜欢生活中的这些科学小知识,也想学到更多的科学,爸爸妈妈说,只要我努力学习,一定能成为一个小小科学家。我相信我一定会的!
科技伴成长作文篇3
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现在的彩色电视;从最初的大自行车到现在的电动车甚至汽车........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科技发展也越来越快。
记得爷爷说过:“你们现在的生活多好啊,我们小的时候没有口味各样的冰糕,只有用冰糖冻得冰块;没有像样的衣服可供挑选,只能自己缝缝补补;更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工具,只能在大树下写作业........"是啊,虽然我应该庆幸我没有生活在那个悲苦的时代,但我还是很为爷爷他们伤心。那时,花一分钱都已算奢侈,而现在却拿着钱随意挥霍........再看看爸爸妈妈那时的生活,当然,一定会比爷爷他们那时的生活好得多。妈妈说:“我们那时虽然生活是贫苦的,但穷让我们学会了该如何珍惜那一瞬的'幸福'。”听着妈妈这番话我还真想去体验体验那时的“幸福生活”呢。接着妈妈又拿着那张老照片说道:“看,这是你姥爷在地里干活时照的,那时的我们每天都忙地焦头烂额,我们放了学就得烧柴做饭,弄得一脸黑糊糊的!到了晚上,我们姐妹三个便去村边别人家里看电视,全村老老少少到了一定时间便搬着板凳去占地方。你姥姥就在家里给我们缝衣服。”接着我又问:“妈妈,那你们过年姥姥给多少钱呢?”“五角”,这个数字使我异常的吃惊,因为五角钱在现在买不了什么的。不过妈妈他们竟会为五角钱高兴的不得了!妈妈小时的生活很简单,每天都是粗茶淡饭、柴米油盐,但他们为此却很快乐。爷爷那时的生活和爸爸妈妈的经济生活都各不相同,但他们还是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每天过得都很充实。我虽然没有生活在那时,但我很爱听他们讲那时的生活。那时的中国还很落后,科技发展并不迅速。现在的我们,有了电子游戏、电脑、彩电,不会再无聊了。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变得很快乐、美好。
科技的发展伴我成长!
科技伴成长作文篇4
记得邓爷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强大的国家应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也是一个雄厚的科技大国。从北京高新技术中心的中关村还是各地的科技大学,国家精心培养科技人才,努力让中国变得更强。
科技就是科学技术,在现在这个发达而充满科学技术的世界,我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更要不断地探索。有人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科学技术是强国之本。爱迪生发明了灯泡,让全世界拥有了光明,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电话,让远在千里的亲人随时随地表达感情;约翰阿塔那索发明了电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沟通了心与心之间的感情。
我从小就对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感兴趣,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刨根问底。记得小时候自己把玩具车和玩具枪弄坏了,刚开始的时候哇哇大哭,想让爷爷帮自己修,可爷爷却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慢慢地停住了哭声,拿起零件,看着旁边的拼装图纸开始自顾自地拼装起来,也不知道弄坏了多少次,最后终于把他们拼好了,我心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倘若把科技比作雄鹰,那么创新就是助其展翅飞翔的翅膀。倘若科技是茁壮成长的大树,那么创新就是提供水分和养料的繁密的根系。如果没有创新,那么科技将就此止步,国家也会得不到发展,创新是科技发展之源,发展之本。
我们不能作茧自缚,更不能墨守成规,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有些东西你觉得不好用,就会去想办法去把一件东西变得比现在的好。不过想要创新就必须拥有智慧和才能,懂得物理,学会研究。所以正直读书的大好时光的我们更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为建设美丽的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记得小时候,每次妈妈拖完地,我都会在里面走来走去,留下很多的黑脚印,经常被妈妈说。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要是能做一个可以拖地的鞋子就好了。也不知道换了多少次的方案,我终于把它做出来了,这是我接触创新科技的第一步吧。
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冲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我们要有创新能力,因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毅力与世界民族之林的。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知识武装自己。看似创新科技这两个词语离我们很遥远,但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大脑,其实创新科技就在我们身边。
科技伴成长作文篇5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科技的脚步也逐渐加快。从最原始的石器时代到现在的信息时代,从纸质图书到电子图书,从书信联系到现在的手机qq,微信,在这期间,一个个高科技也“横空问世”,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汗水成了它“热情”的象征,两鬓常常被浸湿,何况我们生活在被称为“火炉”的重庆境内,“出门五分钟,流汗一小时,”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空调的“诞生”解决掉了这个难题,躺在摇椅上,惬意享受着由空调君送来的阵阵凉风,任由凉风牵走汗水,安逸得很!在寒风凛凛的冬天,冰冷成了它“不近人情”的标志,团团哈气与空气融为一体,漂浮的白色气体常常可见。虽说身处南方的重庆并没有东北那边那么冷,多数人家都没有安装暖气,而我,就属于这一部分的人家,凛冽的冬风时常吹得我们直发颤,人似乎也要被那风拽跑一样。而烤火器的问世再一次解决掉了这个问题,体积小,却能带给人们春日般的温暖,似乎在这冬日再一次沐浴了它的恩泽。价格便宜,带来的温暖可以如那暖气媲美。科技的先进再一次造福了人类!
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科技技术,如:手机,电脑,电冰箱……其中,这两年手机电脑的进军更是迅猛。
人的“司令部”是大脑,能容纳很多东西,掌控着身体的任何机能。科学家们想要打造和人类大脑一样的机器来,于是,在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电脑)问世,名叫“埃尼亚克”,它的身躯非常庞大,占地面积足有167平方米,像一座三层楼房那么高大,但它的功能只局限于计算而已。二十一世纪的电脑正如科学家们的愿望一样,体积又小,功能也繁多:听歌,购物,聊天,看新闻,电视……全都不是问题,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有难题不会,上网搜索一下,挑选你最满意的答案;想要做买卖,上淘宝开设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想要与亲朋好友聊天,上qq视频……只要家中有一台电脑,便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了,电脑的世界非常广阔,别看它的小小身板儿,它所包含的知识可不少。
比起电脑,手机的功能则与它并无两样。从以往的书信,再到bb机,按键手机,智能手机,通讯的演变便是这样。手机,和电脑是近亲,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是比电脑更便于携带,能利用卫星通讯打电话,这两者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科技。
科技的影子,无处不在。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驰骋在科技时代的高速上,只是这条路无穷无尽,充满着很多未知的秘密,需要作为国家栋梁的我们去探索,去发掘,去改进。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们,让我们并肩携手去开拓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