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7篇
活动方案制定好,将有效地安排时间,避免出现冲突和延误的情况,实用的活动方案可以设计出富有挑战和趣味的游戏和竞赛,增加活动的乐趣和刺激性,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篇1
围绕搭建服务企业法律快车道,实施十百千工程。制定《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十百千工程暨走访企业服务发展活动实施方案》,围绕威海打造的10条优势产业链,组织全市120多家法律服务机构,设立涉商标、专利、投资融资、劳动争议等8个专业法律服务工作组,并成立8个走访团队,通过资源大整合、企业大走访、法律大体检、政策大宣讲、信息大交流,为1100多家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实现问题大解决,目前已走访企业200多家。
围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拓展首违不罚首违轻罚清单。在山东省率先拉长首违不罚首违轻罚事项清单,新增事项121项涉及12个领域,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制定《威海市涉企行政检查管理办法(草案)》,全面提升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填补威海在涉企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方面的空白。
围绕群众、企业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实现一摞证明到一纸证明的转变。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扩大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范围,将与群众、企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次较高或获取难度较大的证明事项纳入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范围,加强对告知承诺制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健全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处机制,降低实行告知承诺制风险。
围绕群众关心的停车难、出行难问题,加强停车管理地方立法工作。将《威海市停车管理条例》纳入到今年立法计划,先后召开立法推进会两次、座谈会两次,实地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形成条例草案。加大行政复议纠错力度,向有关执法部门送达行政复议建议书,进一步规范关于违反禁停标志行政处罚的依据和幅度,达到审结一案、规范一片效果。
围绕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甘做服务群众的法律快递小哥。研发智能法律服务网络平台,与实体平台、12348热线融合联动。3月份以来,网络、热线答复3200多人次。精准开展普法宣传,围绕民法典、两委换届等群众关心的领域,开展普法宣传60多场次。公证行业创新服务模式,实现由面对面办向不见面办、由坐等办向上门办、由各自办向联合办、由线下办向线上办的转变。截至目前,68种公证事项实现在线申办。
围绕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组织开展喜迎建党百年维护和谐稳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行动,以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涉企纠纷、常见多发民间纠纷以及相关重点人群、重点行业为重点,积极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有针对性地指导威海市物业纠纷、医疗纠纷、保险纠纷、知识产权等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全面提升调解工作水平,解决群众所需要解决的矛盾纠纷问题,打造群众满意的专业矛盾纠纷调解组织。
围绕维护特殊群体权益,开展法援惠民活动。威海市法律援助机构坚持对特殊群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受理的三优先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审查、当天指派承办人,共办理涉及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援助案件258件。威海市法律援助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服务标准,在全市推开标准化便民服务,以标准化促进法律援助服务均等化规范化,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篇2
一、目标要求
二、时间安排
2021年3月-12月。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行动。督导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内部治理,倡导节俭办会,压缩规模,缩减开支,降低收费标准,有条件的可减免会费或不收取会费,真正为会员单位减负松绑、减缓压力。督导行业协会商会公示收费(会费)标准,提升自身收费规范性和透明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联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审批服务等部门加大行业协会商会领域乱收费问题执法查处力度,建立失信异常名录黑名单,加大处罚力度,完善违法退出机制。严格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备制度,对涉及社团会费标准、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等依规从严审核把关。(联系单位:社会组织管理科,联系人:xx,电话:xxxx-xxxxxxx)。
(二)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以全面推行低保等救助审核确认权下放改革为抓手,加大对县(市)区社会救助政策执行情况督导与绩效评估,重点对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低保和低收入家庭审核审批实施办法、临时救助办法、高龄低收入老年人生活津贴、社会救助对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救助准入与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刚性支出扣减、困难重残重病人员单人户纳入低保、低保渐退、分类动态管理定期核查等惠民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坚决纠正错救漏救等问题,维护社会救助公平正义。组织指导各县(市)区认真落实经济困难家庭冬季采暖费补贴办法、经济困难家庭子女高等教育阶段就学救助办法、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等专项救助制度,坚持公正公开,全面准确把握政策标准,推动社会救助制度向梯度化、多层次发展。以保障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照料服务为目标,以落实委托照料服务为重点,制定《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评估办法》,建立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视和生活状况评估制度,确保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联系单位: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三)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深化四议两公开民主议政日板凳会等民主协商制度,继续组织开展社区民主协商月活动,推动全市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多样化。组织实施2021年社区公益创投项目,推动三社联动,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及社区社工人才发展,引领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完善社区工作者薪酬制度,建设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联系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四)开展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指导各县(市)区民政局开展区划管理工作,明确乡(镇)、村级界线,组织开展县级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开展地名互联网+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建立地名命名更名部门协调联系机制,加大对地名管理和服务的培训;组织相关科研机构编制《xx市主城区地名规划》,组织地名专家编写《xx市历史地名考》二、三卷;开展地名文化进社区活动。检查指导各县(市)区地名标示牌规范化设置,对市辖区建成区主干道门牌进行更新,安装标准地名标示牌。(联系单位: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五)开展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格认定申请squo;跨省通办squo;行动。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切实做到应补尽补,精准发放,适时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根据自治区民政厅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工作,实现具有x户籍的残疾人不受户籍地限制,在全国范围内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不断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方便残疾人办事。(联系单位: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
(六)开展关爱老人、享受美好生活行动。开展关爱困难家庭老年人暖春行动,会同市卫健委,为市辖三区60岁以上低保、低收入老人,以及特困供养对象、孤儿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会同xx局,为市辖三区部分困难家庭老年人安装烟感一键报警呼叫以及天然气泄漏检测等物联网装置;对三区部分散居特困、低保、低收入、失能半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为期一年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纠纷调解、农村助老服务、心理慰藉、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成员培训等服务。(联系单位:养老服务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七)开展实施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统一部署安排,精准摸排,了解掌握我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教育现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有针对性对2021年参加高考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教育帮扶。充分挖掘互联网+的慈善募捐平台潜力,多渠道拓展募捐渠道,根据资金筹措规模,对2021年考入普通全日制本科、专科等院校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含被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年满18周岁以上的)进行适当资助。(联系单位: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
(八)开展五社联动、情暖基层行动。开展第二届百佳城乡社区(村)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评选活动,提升城乡社区志愿服务水平。总结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试点工作经验,建立健全推进工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工作。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春风行动,对全市xxxx名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孤儿,残疾、疾病未成年人,以及临时遇困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康复治疗、解决生活困难等关爱帮扶服务。(联系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科,联系人:xxx,电话:0000-000000)。
(九)开展婚姻登记squo;跨区域办理squo;行动。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统一部署安排,做好x市婚姻登记全市通办试点工作,全面提升婚姻登记便捷性,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指导各县(市)区婚姻登记处改善办公场所、更新设备,提高服务水平。(联系单位: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十)开展信息化建设便民行动。通过整合养老服务数据资源,打造涵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和管理有效融合的养老服务功能的信息平台,推动安心养老云平台上线运行,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务预约、生活料理、物品代购等医养服务。(联系单位:养老服务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四、工作要求
(二)抓好贯彻落实。局机关各科室、各县(市)区民政局和基层单位要加强与自治区民政厅各处室对口联系,加强与市财政局、xx局、市卫健委等单位部门联系,聚焦群众揪心事、烦心事,围绕2021年xx市民政工作要点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好《xx市春季大会战暨近期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要活动及责任清单》的通知要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合力推进实践活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篇3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篇4
一、目标要求
二、时间安排
2021年3月-12月。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行动。督导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内部治理,倡导节俭办会,压缩规模,缩减开支,降低收费标准,有条件的可减免会费或不收取会费,真正为会员单位减负松绑、减缓压力。督导行业协会商会公示收费(会费)标准,提升自身收费规范性和透明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联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审批服务等部门加大行业协会商会领域乱收费问题执法查处力度,建立失信异常名录黑名单,加大处罚力度,完善违法退出机制。严格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备制度,对涉及社团会费标准、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等依规从严审核把关。(联系单位:社会组织管理科,联系人:xx,电话:xxxx-xxxxxxx)
(二)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以全面推行低保等救助审核确认权下放改革为抓手,加大对县(市)区社会救助政策执行情况督导与绩效评估,重点对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低保和低收入家庭审核审批实施办法、临时救助办法、高龄低收入老年人生活津贴、社会救助对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救助准入与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刚性支出扣减、困难重残重病人员单人户纳入低保、低保渐退、分类动态管理定期核查等惠民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坚决纠正错救漏救等问题,维护社会救助公平正义。组织指导各县(市)区认真落实经济困难家庭冬季采暖费补贴办法、经济困难家庭子女高等教育阶段就学救助办法、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等专项救助制度,坚持公正公开,全面准确把握政策标准,推动社会救助制度向梯度化、多层次发展。以保障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照料服务为目标,以落实委托照料服务为重点,制定《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评估办法》,建立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视和生活状况评估制度,确保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联系单位: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三)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深化四议两公开民主议政日板凳会等民主协商制度,继续组织开展社区民主协商月活动,推动全市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多样化。组织实施2021年社区公益创投项目,推动三社联动,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及社区社工人才发展,引领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完善社区工作者薪酬制度,建设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联系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四)开展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指导各县(市)区民政局开展区划管理工作,明确乡(镇)、村级界线,组织开展县级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开展地名互联网+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建立地名命名更名部门协调联系机制,加大对地名管理和服务的培训;组织相关科研机构编制《xx市主城区地名规划》,组织地名专家编写《xx市历史地名考》二、三卷;开展地名文化进社区活动。检查指导各县(市)区地名标示牌规范化设置,对市辖区建成区主干道门牌进行更新,安装标准地名标示牌。(联系单位: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五)开展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格认定申请squo;跨省通办squo;行动。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切实做到应补尽补,精准发放,适时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根据自治区民政厅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工作,实现具有宁夏户籍的残疾人不受户籍地限制,在全国范围内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不断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方便残疾人办事。(联系单位: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
(六)开展关爱老人、享受美好生活行动。开展关爱困难家庭老年人暖春行动,会同市卫健委,为市辖三区60岁以上低保、低收入老人,以及特困供养对象、孤儿免费接种流感疫苗;会同市网信局,为市辖三区部分困难家庭老年人安装烟感一键报警呼叫以及天然气泄漏检测等物联网装置;对三区部分散居特困、低保、低收入、失能半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为期一年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纠纷调解、农村助老服务、心理慰藉、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成员培训等服务。(联系单位:养老服务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七)开展实施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统一部署安排,精准摸排,了解掌握我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教育现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有针对性对2021年参加高考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教育帮扶。充分挖掘互联网+的慈善募捐平台潜力,多渠道拓展募捐渠道,根据资金筹措规模,对2021年考入普通全日制本科、专科等院校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含被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年满18周岁以上的)进行适当资助。(联系单位: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
(八)开展五社联动、情暖基层行动。开展第二届百佳城乡社区(村)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评选活动,提升城乡社区志愿服务水平。总结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试点工作经验,建立健全推进工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工作。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春风行动,对全市xxxx名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孤儿,残疾、疾病未成年人,以及临时遇困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康复治疗、解决生活困难等关爱帮扶服务。(联系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科,联系人:xxx,电话:0000-000000)
(九)开展婚姻登记squo;跨区域办理squo;行动。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统一部署安排,做好银川市婚姻登记全市通办试点工作,全面提升婚姻登记便捷性,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指导各县(市)区婚姻登记处改善办公场所、更新设备,提高服务水平。(联系单位:区划地名和社会事务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十)开展信息化建设便民行动。通过整合养老服务数据资源,打造涵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和管理有效融合的养老服务功能的信息平台,推动安心养老云平台上线运行,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务预约、生活料理、物品代购等医养服务。(联系单位:养老服务科,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四、工作要求
(二)抓好贯彻落实。局机关各科室、各县(市)区民政局和基层单位要加强与自治区民政厅各处室对口联系,加强与市财政局、市网信局、市卫健委等单位部门联系,聚焦群众揪心事、烦心事,围绕2021年xx市民政工作要点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好《xx市春季大会战暨近期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要活动及责任清单》的通知要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合力推进实践活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篇5
: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篇6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篇7
一、参与范围
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党组(党委),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
二、时间要求
活动从3月开始,6-7月掀起办实事高潮,12月底全面完成民生实事任务。
三、办好实事
1.办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件民生实事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为民办实事任务。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上级要求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芙蓉学校、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建设、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残疾儿童救助、农村公共厕所改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床位建设、行政村配电网改造、提高城乡居民低保、强化职业培训、疾控中心达标、提升农村通讯网络、建设农村公路安防设施、乡村雪亮工程建设、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法律援助以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任务。
2.围绕八有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办好一批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民生实事。各级党组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围绕八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乐有所去)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认真研究实施一批文化惠民、公共服务和关爱特殊群众的民生实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党组(党委)根据职责范围力争办10件以上涉及群众共同利益的实事,各基层党组织办3件以上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每个党员至少为群众办1件实事好事。所有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按照一事一档进行存档备查。
3.认真组织好群众最暖心的100件民生实事展播活动。属于省委、省政府明确的民生实事任务必须在10月底前基本完成,年底前全面完成。认真组织开展最暖心的100件民生实事展播活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任务要系统进行展播,各单位自主实施的民生实事至少申报1项以上参加展播。
四、工作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