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实践报告6篇
大多数职场人都知道,实践报告是实践中绝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完成了阶段性的实践,需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写好详细的实践报告,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寻访实践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寻访实践报告篇1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别看我们小,但我们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正是我们心中这些小小的少年梦,汇聚成了一个大大的中国梦。
从小到大,我有许多许多的梦想。今天,能站在这个演讲台上,也是我的一个梦想。我曾想当一名警察,保家卫国;我也想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我还想当一名美食家,为大家烹饪出美味佳肴。但是今天,我想在这里大声地告诉大家,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发明家,为我的爷爷奶奶,为我的.爸爸妈妈,为我亲爱的祖国,乃至为全世界创造出许许多多的发明。
每次我们全家出去郊游爬山的时候,奶奶总是站在山脚下等着我们,因为她的老寒腿,爬不了山,总也看不到山顶美丽的风景。这时,我的梦想就是发明一个登山机器人,我要和它一起陪着我的奶奶,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的爷爷喜欢钓鱼,可每次都要架着副老花镜在那儿费力地绑着鱼钩和鱼线。这时,我的梦想就是发明一个渔具整理器,轻轻一摁,再也不用烦恼那些鱼钩鱼线,爷爷就直接可以高高兴兴地钓鱼了,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虽然我的这些梦想听起来不是那么的惊天动地,甚至有些渺小,但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为身边的人创造美好生活,就是我的少年梦。就让我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因为我的梦想而登上诺贝尔的领奖台,我的祖国也将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温礼睿,你一定行!同学们,一起为我的中国梦、少年梦加油吧!
寻访实践报告篇2
8月15日早上7:30,我们实践小组的“浙江绍兴、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程。上午十一点钟我们顺利到达绍兴市,开启寻访工作。
此次实践活动主要分成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在鲁迅故里以鲁迅纪念馆为重点进行的参观学习;另一部分则是对周恩来纪念馆的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获取更多关于周恩来纪念馆以及周恩来总理的信息。简单修整后,我们首先来到了鲁迅故里,经过和暑期社会实践接待处负责人员简短沟通后,我们首先在管理员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作为全国先进红色旅游基地,鲁迅故里于2008年向公众免费开放之后,红色旅游事业开展的更是如火如荼。
鲁迅故里主要包括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三味书屋(寿家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和鲁迅纪念馆共五个部分。在三味书屋中,我们看到了鲁迅的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的画像以及鲁迅上课的座位,虽然不见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场景,但是那种严肃严谨的文化气息仍在,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激励仍在。在鲁迅纪念馆展厅,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一生的革命路程:
第一部分为鲁迅在绍兴(1881-1897);
第二部分:鲁迅在南京、日本、绍兴(1898—1912);
第三部分: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1912—1927);
第四部分:在上海(1927—1936);
第五部分:民族魂。
从鲁迅学医想要去救助像他父亲一样误病的人,到他看到青年未必胜于老年,决心推行新文艺改变国民思想弃医从文走上革命道路,无不体现出他那一腔爱国的热血,以及永不停歇的勇士精神。即使生病,依然给予红军会师胜利以鼓励,依然带病写作,离开时体重仅38.7公斤。鲁迅先生这种精神是我们这一代需要铭记的民族脊梁。
参观结束后,管理人员向我们介绍了鲁迅故里及纪念馆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它作为红色旅游基地的主要活动和意义。我们按之前计划的分工认真进行了提问以及记录。下午5时许,我们离开了鲁迅故里,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鲁迅纪念馆的纪念、宣传、教育意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去体会。
20xx年8月16日上午8:00,我们开始了周恩来故居及周恩来纪念馆的参观。周恩来一直称自己为绍兴人,他回来家乡的时候经常和家族亲人交流、题词。在周恩来的纪念堂,有很多周家后人的留言墙留念,我们仔细看其中的留言,有的是对周恩来的敬佩之情,有的'是自我的反思自省,让我们看到,伟人不仅在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为家族平添一份力量。
下午我们搭乘动车抵达杭州,为期2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也就告一段落了。此次社会实践进行的十分顺利,从出行到住宿再到参观都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调研按计划顺利完成,小组成员也安全的回到了杭州,此次实践的出行阶段已经圆满结束了。
两天的寻访活动虽然短暂,但是在出行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对鲁迅先生的生平中更加感受到他的勇士般的爱国精神,周恩来总理对国家的忘我投入以及对家族的影响。红色寻访带给我们红色的记忆,铭记伟人,在巨人的指引下继续前行!
寻访实践报告篇3
我们是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同学们,我们学校每年暑假都会好找我们活跃在社会人群中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经济管理学院各个专业的11位同学们,我们自发的走到了一起,响应学校的号召,一行人来到红色历史绵延的泰州红色基地及周边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积极地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我们都有这样的一个认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导我们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是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一个实践过程,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同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丰富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暑期生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文化优势为社会人民群众服务,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为家乡、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从深远意义上讲,开张红色路线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增进对国情、乡情和民情的了解,既有助于亲身体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也有助于缩小主观愿望同社会现实的差距,从而促使从实际出发,养成脚踏实际的作风。因此,乐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红色七月泰州行小分队在七月中旬利用一周的时间开张了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酷热难耐的高温下,我们顶着高温,挂着汗水,行走在各个企业之间,感受员工们的辛勤劳动,领略高科技作业的风采。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参观企业生产流程,学习企业规划知识的过程中对实践的意义深有体会。
七天的时间,我们在忙忙碌碌的行程中,参观游历了泰州海军诞生基地白马庙、泰州海事纪念馆、绝缘材料汽车制造总厂、中盛光电、泰州老街以及三水湾。
白马庙承载了泰州海军发展最古老的历史,一段并不算悠久的历史却已经如此沧桑。它沉淀了我们党领导中国军事走向强大的历史,海军的'发展只是一个缩影,真正值得我们惊叹的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多年艰难拼搏迅速发展引领我们国家发展壮大的历程。泰州海事纪念馆陈列着我们现在的泰州海军一些前列的战舰模型以及一些古老的留存的退役下来的炮舰等,一艘艘一舰舰,都那么凝重,象征这一段历史一段技术的钻研与文化科技的发展,甚至坎坷的发展史。再到我们走进绝缘材料汽车制造总厂和中盛光电这两个在党和国家的荫庇下发展起来的企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才迎来了这两家企业今天的成绩。在参观过这两家企业后,我们对于我们国家的国情有了较之前的书本知识更为直观具体的印象。我们深入的了解社会,不知不觉中,心中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更添了几分。
从红色革命荫庇下发展起来的企业及地区到现如今繁华的商业地段泰州老街和三水湾,我们看到了党领导我们现代化建设发展迅捷的步伐。现在的革命老街已经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三水湾更是繁华尽透。历史变迁,社会的脚步,时代的脚步,都在快步的向前走。我们感叹伟大的祖国,感叹我们光荣的正确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党领导新中国建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变迁。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也感觉到了自己知识与能力上的不足,从而对我们自己的成长产生了紧迫感,在实践中摆正了我们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我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也逐渐的进行转化和拓展,并增强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尽管这一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会将在这次活动中形成的意识与精神应用到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寻访实践报告篇4
有这样一段记忆,雕刻在心、无法磨灭;有这样一段征程,充满艰辛、风雨无阻;有这样一群老人,矢志不渝、奉献不止。为了缅怀革命先辈、传承革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月28日,校学生会实践团一行12人在刘嘉老师的带领下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楼前出发,奔赴湖州槐坎,开启了为期三天的“重走革命之路 追寻红色记忆”社会实践活动。
读不完的历史
6月28日中午,校学生会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顺利到达了湖州市长兴县槐坎乡温塘村。下午2点,实践团首先前往槐坎乡江南红村苏浙新四军纪念馆进行参观。到达纪念馆的时候,队员们感受着革命的气息,经过讲解员的讲解,知道了粟裕将军在革命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革命战役中,长兴县一共有104位战士奋勇抗战,而现如今仅剩下两名幸存者,这两位老人现在都有102岁的高龄。随后,调研团面对党旗进行了庄重宣誓,并在粟裕将军墓前进行了深沉的哀悼与怀念。
纪念馆里的记录,让队员们学习到了当年革命先辈坚韧不屈、勇于奉献的精神,也更加清晰的明白我们身上肩负的重任。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沿着革命的道路,继承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踏不尽的征程
6月29日早上午,校学生会实践团继续探寻红色革命路程。队员们从住所出发,路经槐坎乡老汽车站、新槐村、东风村、仰峰村,历时2个半小时到达新四军革命旧址――新四军司令部。在当地村委的带领下,队员们进入了原本封存的司令部旧址,参观了粟裕将军在革命期间的住所,里面包括了粟裕将军的办公室、住房、机关内部的医疗所及纺织坊,并且根据当地村民提供的信息,知道这所住所也是粟裕将军儿子粟戎的出生地。继续往里走,到达新四军的供给部、政治部和办公室三大旧址。里面的每个房间都还存放着当时新四军所使用过的工具,这一件件老旧的工具,证明着当年新四军在这里为百姓做过的贡献。
中午,实践团到达了东风村的革命旧址――方司令和谭司令的住址和十月村的革命旧址――苏浙公学旧址。这里面的事物和粟裕将军住所的事物相似,俭朴、简约,这都是新四军生活的体现,也是叙述着新四军战役过程中生活的不容易。
下午,我们返回住所。一天下来,我们行走了两万四千多步,虽然大家都感到筋疲力尽,但是也纷纷表示了解了苏浙新四军的'部分历程,重走他们的老路,就是为了感受艰辛,为了能够更加珍惜我们的现有的好生活,好好利用现在好的条件,加强学习,将来成才能够更好地报效社会。
道不尽的故事
6月30日,实践团的任务就是寻找新四军革命仍然还幸存下来的革命老战士。在村委的帮助下,有幸找到了一位革命老爷爷和一位了解革命的老婆婆。爷爷说:1943年的时候新四军在此革命,因为要扩军,所以他也参加了战役,那年,他才18岁。老人含泪给我们介绍着当时新四军革命的辛酸历程,他说,这段辛酸史,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更感谢新四军带给他们帮助。
在老婆婆家里,她和我们描述了当时的战争情况。她说:自己的爷爷是个地下革命党,她用颤抖的手一边笔画着,一边讲述当时的战争史,老婆婆含泪说:她的爷爷和母亲被日本鬼子抓住,逼供新四军内部信息,在拒绝回答后被狠狠的鞭打。她还描述了新四军的逃亡过程。听着这些血泪史,我们也跟着落泪了。
三天社会实践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带给每一位队员很大的感触与收获。队友们纷纷表示,这次暑期红色之旅,不仅带领我们重温历史,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了那段峥嵘岁月,而且也进一步切实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我们会更加铭记历史,发挥红色精神,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情怀深入心,伴随行。
寻访实践报告篇5
为了贯彻“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学习思想,赓续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小组成员以“瞻仰南湖旧址,弘扬红船精神”为实践项目主题,选取中国共产党的摇篮——浙江嘉兴作为社会实践的调研地点,进行关于大学生对红船精神的了解情况以及如何创新革命精神弘扬方式的调研实践。
嘉兴,别称禾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制始于秦,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1921年,中共一大在嘉兴胜利闭幕,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嘉兴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嘉兴市也充分利用文化历史资源,建设著名的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开发了南湖文创产品,南湖游船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并带动了桐乡县乌镇景区旅游业的发展。
金融学院实践小分队怀着敬仰的心情前往嘉兴南湖旧址,想一睹红色革命圣地的风采。嘉兴南湖是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共产党在腥风血雨中的革命遗迹。
队员们走在南湖湖畔,在微风细雨中感悟革命力量。很遗憾因为天气原因没能乘坐南湖游船去湖心岛一览南湖风光,但仅仅在湖畔,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便足以想象当年一艘小船在历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在这里发生,中国的百年新征程从这里起航。
接着,我们参观了位于桐乡县乌镇西栅景区的王会悟纪念馆和孔另境纪念馆。王会悟是一位剪着短发、穿着大襟衣裳配黑裙子的江南少女,被誉为“中共一大卫士”,她为中共一大联系会场,为一大代表安排住宿,给出转移至嘉兴南湖开会的宝贵建议,当年正是在她的筹备和护卫之下,中共一大才得以顺利召开。
另一位革命先辈孔另境是中国的一代文学家、出版家和文学史家,茅盾夫人孔德沚之弟,他的文章会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既可从中窥探民俗的'一斑,也可得知民生的疾苦,充满对水深火热中不幸人民深深的同情以及对欺压人民的恶魔极为憎恨。
在离开嘉兴之前,我们实践小分队共同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其中共分为开天辟地和光辉历程两个单元,共包括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三位代表生平事迹介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六个部分。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还看到了一些实物和直观立体的讲解和演说,更有一艘按一比一的比例建造出来的南湖红船,更加生动形象地体会到了当时革命党人的艰难与不易以及他们坚定的信念与必胜的决心。
在本次实地调查探访中,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体悟到了革命前辈崇高的道德品格,在寻访革命旧址的途中我们认识到了嘉兴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也搜集、整理了与红船精神有关的资料,在了解各位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的同时更切身地感受了嘉兴的红色革命历史和红色精神氛围。
寻访实践报告篇6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8月9号早上,我们厦门大学海之南实践队从海口出发,前往琼海市红色娘子军革命基地开展我们的庆祝建党9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琼海市海南省的一个县级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琼崖革命革命根据地中心,革命先驱杨善集、王文明在这里点燃了革命火种,为琼崖23年红旗不倒建树了功勋。1931年5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支队女子特务连――红色娘子军就在这里诞生,多位穷苦的农村女孩子,为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在共产党组织领导下,在伏击沙帽岭,火攻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及马鞍岭阻击战斗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琼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战火硝烟把她染成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最悲壮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面旗帜。
这次我们社会实践的主要活动是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采访琼海旅游局的领导和红色娘子军管理单位,分发传单,问卷,横幅签名,宣传我们实践活动。看准职场9号下午,我们前往琼海市政府旅游局,与旅游局的领导进行了座谈,我们每个队员各司其职,分别负责采访,记录,拍照,我的任务是进行拍照,文化局领导对我们实践队的到来十分欢迎,耐心地解答了我们的各种问题,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琼海市红色娘子军文化的保留和保护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并从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度给我们谈了红色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一些优势和劣势,以及琼海市在弘扬红色文化过程中好的经验。
第二天我们前往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由于事先和琼海市电视台取得了联系,电视台记者用他们的摄像机录下了我们在纪念园里活动的点点滴滴。当我们进入大门,眼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座巨型石雕,这石雕由四部分组成:鸽子,斗笠,脚镣,号角。这座石雕有着特殊意义,鸽子代表和平,美好的生活;斗笠代表红色娘子军;脚镣代表妇女所受的压迫;号角代表中国共产党,整座石雕象征着追求解放。向右拐,来到了娘子军雕像前,她身穿军装,背着步枪,眼睛盯着前方。她是红色娘子军连长庞琼花,她真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英雄。
我们又来到红色娘子军纪念馆前,纪念馆的.外形很特别,是有红星和“八一”两个大字组成。它是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也有着特殊意义。在纪念馆内,里面向我们展示当年红色娘子军用过的部分实物:有草鞋,大炮,步枪,号角等等。走出纪念馆,我们来到“南府”,这“南府”是1:1的比例模仿南霸天的家造的。我们参观了水牢,那里阴暗潮湿,条件非常恶劣,这水牢就是用来关押所谓的“犯人”的'地方。我们还参观客厅,卧室。在客厅里,我们又拜访了纪念园里仅存下的一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王运梅,并和她交谈,老婆婆虽然已经13岁了,但精神状态依然很好,看着老阿婆,想到她以及她的战友们拿着枪杆子与敌人英勇奋战的场景,不禁让我们肃然起敬,我由衷地向这位老奶奶祝福,祝愿她寿比南山。最后我们去看了一场表演,节目的名称是《勇斗南霸天》。看着演员们精彩表演,我仿佛看到了红色娘子军当年与南霸天战斗的情景。
在纪念园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与纪念园园长的交谈,园长已经65岁了,但他依然尽心尽职地负责纪念园的管理,把老阿婆当成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照顾老阿婆的生活起居,这让我们很感动。在宣传红色娘子军文化方面,园长也做了很多努力,他自己主编了《百岁守望》《我的外婆――娘子军老战士王运梅》《国税椰林》《红色的景仰》等书。园长还和我们讲了好多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色娘子军的动人故事,以及红色娘子军的精神,并对我们提出了希望,希望我们能把红色娘子军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最后我们在纪念园里与游客们进行了互动,分发调查问卷和传单,呼吁他们关注红色文化,了解他们对红色娘子军的了解程度,并发动游客们进行横幅签名,让他们给祖国和党提出寄语和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