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毛概调研报告推荐5篇
调研报告是调研事情的文字证明,是落实一项程序的文件参考,调研报告可以为组织提供关于客户需求和偏好的洞察,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毛概调研报告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2024毛概调研报告篇1
一、调查目的:
新大兴爱家超市(学府店)在马鞍开业以来,吸引了很多的顾客前去消费,为了了解顾客群里的学生顾客群体的消费需求、以及对该超市的满意度,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0日
调查范围:长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调查方法:采取发放问卷的随机抽样方法
三、调查内容,结果:
我们小组在调查问卷中一共设了十一个问题,除了最后一题是开放题外,其余都为选择题。这些问题对超市的商品种类、价格、工作人员态度等进行了调查。下面我将从几个重要的方面对此次调查做个总结。
(一)大学生顾客月收入与其在该超市的消费倾向。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来看,此次调查对象中每月可支配收入(包括生活费和除生活费之外的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20%;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800元共21人,占总人数的42%;每月可支配收入在800~1500的有13人,占总人数的26%;每月可支配收入在1500以上的共有6人,占总人数的12%。从这些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可支配收入总体不算高,一般都在800元左右,在1500元以上的只占少数,由此可以得出学生顾客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比较低。根据月收入我们又把50人分成了四组,这四组的消费倾向又有不同:
500以下:共10人。用于生活用品的2人,占总人数的20%,用于学习用品1人,占10%,用于副食品7人,占70%,用于其他产品0人,占0%;
500~800:共21人。用于生活用品的7人,占总人数的33.3%,用于学习用品1人,占4.76%,用于副食品11人,占52.3%,用于其他产品2人,占9.5%;
800~1500:共13人。用于生活用品的4人,占总人数的30.77%,用于学习用品1人,占7.7%,用于副食品4人,占30.77%,用于其他产品4人,30.77%;
1500以上:共6人。用于生活用品的5人,占总人数的83.33%,用于学习用品1人,占16.66%,用于副食品0人,占0%,用于其他产品0人,占0%;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顾客低收入者的大多去爱家超市是为了购买副食品,而中等收入的则倾向于购买副食品和生活用品,高等收入者则侧重于买生活用品。从这些可以看出爱家超市要大的消费额可以侧重于卖生活用品和副食品类。
(二)商品。商品方面包括调查大学生顾客对超市的产品价格、质量和种类的看法。
1、商品的价格方面:20%的调查对象认为爱家超市的价格相对于其他超市价格较高;18%的调查对象认为超市的价格较其他超市低;而剩下的62%的人则认为爱家超市的价格相对于周边的其他超市差不多。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爱家超市的商品价格设置还是比较合理的,可以不用有很大的改进。
2、商品的质量:0人对爱家超市提供的商品很满意;20%的人对爱家超市的商品持比较满意的态度,58%的人对商品的质量感觉一般;12%的同学对爱家超市商品的质量较不满意;剩下10%的人对该超市提供的商品质量很不满意。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爱家超市的商品质量没有什么感觉,少数人觉得爱家超市的质量很好或很不好。由此可以得出爱家超市可以在商品的质量上进行适当的改进,多提供优质的产品。
3、商品种类:12%的被调查者认为爱家超市的商品种类很齐全,16%的人认为爱家超市的种类较齐全,18%的人认为该超市提供的商品种类一般般,14%的人认为爱家超市提供的商品较不齐全,剩下的44%的人认为爱家超市的商品种类很不齐全。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于爱家超市的商品种类都不是很满意,认为种类太少。由此可以看出爱家超市可以增加商品种类,扩大商品种类规模。
(三)、超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与超市环境。
1、超市工作人员态度方面:0人认为超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热情,20%的人认为爱家超市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较热情,48%的人认为爱家超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一般,20%的人认为爱家超市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24%的人认为爱家超市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很差。从这些数据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大多数的人对爱家超市的服务态度都不是很满意,由此可知爱家超市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热情。2、超市购物环境方面:14%的人认为爱家超市的购物环境很舒适,28%的人认为爱家超市的购物环境比较舒适,40%的人认为爱家超市的购物环境一般,16%的人认为爱家超市的购物环境较差,剩下2%的人认为爱家超市的购物环境很差。由此可得爱家超市的整体购物环境还是比较舒适的,但是也可以在一些明显的不合理处改进。
(四)、商品促销对大学生顾客购物的'影响。问卷调查统计数据为:22%的人经常关注,有促销就会去买,30%的调查对象不关注,需要时才会去超市购物,17%的人不刻意关注,但遇到了就会去,28%的人反感,并认为促销的大多不是好商品。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半的人会由于促销而盲目购物,而另一半的人则不会受促销影响。这从一方面来说当代的大学生消费观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像以前一向盲目购物,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爱家超市的促销手段还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它的促销并未吸引大多数人前来购物。
(五)、其他。包括学生顾客到爱家超市购物的时间点、爱家超市吸引学生顾客的地方以及最后学生顾客对爱家超市(学府店)所提的意见。从收集上来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顾客由于空闲时间比较多对于什么时候去爱家超市没有特别的喜好,早中晚都可以去超市逛逛。而吸引大学生顾客去爱家超市购物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种类比周围的小超市丰富,规模比较大这两个原因。当然还有少部分人是由于爱家超市的品牌效应和价格低廉。大多数被调查者对爱家超市的意见是降低价格、多搞促销活动、扩大规模,改善销售环境。
四、建议
(1)针对大学生顾客群体购买力普遍不高的问题,爱家超市可以增加中低档商品的储备,特别是副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
(2)针对商品:
1、商品的价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适当下调,以此吸引顾客,薄利多销。
2、商品的质量:爱家超市应该对超市内的商品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统计分析,下架质量不好的商品,销售质量好的商品。
3、商品的种类:爱家超市应该增加商品种类,使超市内的商品更加丰富、多样化,特别是水果、熟食等。
(3)针对超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与购物环境:
1、超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爱家超市应该对在岗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改善员工的服务态度。
2、购物环境:货架的之间的距离尽量拉开,货物摆放不要过密、过乱,商品分类摆放。
(4)针对商品促销:多搞促销活动。利用宣传海报、发传单、网络电视广告进行促销宣传。
(5)针对其他方面:在资金足够的条件下可以扩大超市的规模,适当进行一些抽奖活动,背景音乐放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歌曲等等。
总而言之,爱家超市要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外部环境,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2024毛概调研报告篇2
县物价局根据省物价局《关于下调固定电话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上限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局,认真展开了调查,现就电信资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基本情况
县现有111个村,8个居民委员会,62191户,其中农村住户49700户,总人口为19.5万人,乡村人口15.71万人;年农村人平总收入4142元,农村人平纯收入3318元。在本县范围内经营固定电话业务的企业仅中国电信集团湖北电信有限公司分公司。该分公司面向用户主要提供固定电话、夷陵通、宽带等语音和数据业务。目前固定电话已实现了“村村通”。分公司在县内设有九个营业网点,现有在册职工48人,固定资产总额9865万元,现有固定电话及小灵通用户4.3万户,其中固定电话2.62万户,农村固定电话1.54万户,宽带用户3700户;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36万元;全县人均电信消费为110.9元。
二、年固定电话本地网收入情况
从电信分公司财务报表所反映情况表明:年该分公司电话月租费收入259.31万元,占总收入的25.28%,本地网通话费收入403.70万元,占总收入的39.35%,其中区内(本县范围内)通话费收入160.94万元,占总收入的15.69%;区间通话费收入241.56万元,占收入的23.55%;上网通信费收入1.12万元,占总收入的0.11%。现行的固定电话收费标准执行的是鄂价房服[]87号文所规定的标准,具体月租费标准:鸣凤城区15元/月户,乡村住户10元/月户。县内通话费标准:首次三分钟0.22元,续次0.11元/分钟,区间通话费标准依照宜价经费[]81号文规定按0.5元/分钟的标准执行。经测算若县内通话费标准不变,将固定电话区间通话费上限标准下调60%,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比例为:6.8%。
三、电信资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电信事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广大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固定电话月租费标准制定不够合理。原因有二,其一是国家为了扶持电信事业的发展,在电信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出台一定的固定电话月租费标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此项政策已运行多年,作为电信部门的增容投资早已收回;其二、如今夷陵通电话在全宜昌市范围可以和移动电话功能等同,但收费标准与固定电话相同,许多农民对此很有意见。建议固定电话月租费标准应该下调。
(二)固定电话区间通话费标准下调空间较大。现行移动电话区间通话费标准为0.2元/分钟,而固定电话区间通话费标准为0.5元/分钟,农民用户认为这一标准很不合理,应大幅下调固定电话区间费标准,建议与移动电话相同区间费标准保持一致即0.2元/分钟。
(三)话费支出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农民用户反映,现行的话费支出,只能从电话中查询余额数,但要查询具体的支出名细很困难,电信部门只能告之长途话费清单,无法告知本地网电话费支出名细,他们认为应该改变这一状况,希望能清清楚楚缴费,明明白白消费。
(四)宽带用户建议使用专线上网。随着电脑逐渐进入农家,宽带用户也在逐年增多,仅上半年就新增用户850户,一些农民用户过去已将固定电话取消改为夷陵通或移动电话,可现在装上了宽带网,固定电话又要装上,既要缴宽带月租费,又要支付固定电话月租费,实属不合理。对利用电话线上网的,不应强迫用户须用固定电话,增加重复缴纳月租费的负担。
2024毛概调研报告篇3
建始县旅游??
如何借助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即将建成通车、省委省政府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国家扩大内需等机遇,以旅游景区和小城镇为依托,加快发展适合我县特色的乡村旅游业,促进全县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局于4月8日—5月5日,组织专题调研工作专班,深入到业州、高坪、红岩、花坪、景阳等乡镇实际调查走访,并到恩施、咸丰、利川等旅游业发展较快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学习考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建始县乡村旅游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一、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概述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进行观光、度假、娱乐或购物的一种旅游形式。从乡村旅游发展上而言,其主要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对于我县而言,在加快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村就业岗位,提高农村居民收
入,有效扩大内需及拉动消费,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以旅促农、以旅带农、以旅富农、以旅富农,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普遍青睐,成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二、建始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我县自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旅游资源开发起步较快,这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显现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
1、自然生态资源丰富。丰富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植被,宜人的气候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我县山岭纵横、河谷幽深、流泉飞瀑、植被繁茂、景致众多。这里有闻名全国的南方最大的落叶松基地——长岭岗林场,有原汁原味原生态的野三河,有清江画廊之称的景阳河,有奥陶纪石林代陈沟,有山水风光独特的大沙河等等。县内最高海拔2090米,最低海拔308米,立体气候明显。加之我县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70%,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地,有湖北后花园之称,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的民俗民间文化是打造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我县除了拥有“建始直立人”这一世界级特质旅游文化品牌外,这里还有蜚声中外的民歌《黄四姐》,有收入《中国名胜辞典》中的石通洞、石柱观等名胜古迹,有被誉为土家交响乐的丝弦锣鼓、闹年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政要吴国桢故居、朱和中故居、五阳书院等一批历史古迹。同时,我县属于少数民族集聚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善良纯朴、率性耿直、热情好客的民俗民风,是乡村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交通区位条件凸显。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即将建成通车,318国道、209国道、清江黄金水道贯通全境,全县已构成立体型交通网络。我县已融入了恩施州一小时经济圈,建始大部分的乡村距县城都在一小时车程内。乡村旅游的客户群主要是大都市生活人群,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将为建始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气,从而为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4、地域人文环境优越。我县广大农村生态良好的田园风光,山清水秀的乡野村落,风格独具的农家小院,慢节奏的农家生活方式,绿色环保的农副产品,风格独特的农家饮食,热情好客的乡村居民,这些都是极好的乡村旅游资源,适宜打造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
(二)旅游景区开发起步较快,发展平台初具
我县旅游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野三河景区由武汉志顺房地产公司投资开发,规划总投资2.2355亿元。该景区地跨花坪、景阳、高坪三个乡镇,规划总面积155平方公里。野三河景区现
已步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计划于2011年试营业,2012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业界认为是湖北省最具成长的旅游景区之一。云雾灵山景区由恩施今大集团投资开发,规划总投资1.32亿元,规划总面积100多平方公里,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计划2011年底试营业。该景区是恩施州最具后发优势的城郊公园,景区所在的代陈沟村已申报为湖北省旅游名村。长岭岗林场则是最具开发潜力的度假旅游圣地。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必将为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
(三)乡村旅游发展业已起步,发展势头良好
我县通过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发展观念得到了较大的转变,一部分农户依靠自家的基础条件,开办起了农家乐,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便应运而生,成为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形式。2000年,业州镇就与旅游局共同发起在野韭池村办起了农家乐试点。随着城里人到乡下休闲娱乐渐成时尚,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对应城区休闲需求的“野韭池农家乐”、红土坪的“泳丰山庄”等,对应景区观光游客食宿的“黄鹤桥农庄”、对应新农村建设的高坪“八角人家”、“偏沟湾农庄”等。为引导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高坪、花坪等乡镇还召集各农家乐主协商制订服务规范,举办农家乐从业人员培训等。据统计,我县现有农家乐100多家,每年农家乐综合接待收入近千万元。农家乐
从一产生就显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三、建始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认识不到位,思想解放不够。根据调查走访,目前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上,对乡村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县现有的农家乐,基本上都是农户借助自己家的优势和基础条件,自发的发展起来的,乡镇政府和旅游职能部门缺乏强有力的引导和指导,在发展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不足,忽视了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点,盲目引进都市化的旅游产品形式,盲目建设现代化的接待设施,出现了建筑城市化、活动简单化等趋向,乡土特色不明显,致使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出现了盲目趋同发展的现象。
二是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不到位,缺乏科学指导。我县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上,主要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目前还处在散乱状态,绝大多数农户一般是在原有基础设施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出现了无序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不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不到位,发展活力不强。近几年来,我县乡村旅游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从目前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而言,仅仅只能提供餐饮住宿、娱乐为主的短线经营服务。
2024毛概调研报告篇4
一、调查目的
本项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合肥师范附小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和特征,从而为寻求富有针对性的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策略奠定基础。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
我们采用《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问卷》对合肥师范附小的全体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主要从教师的基本情况,对职业的认可度,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教学交流和教科研活动及需要学校所创造的条件等多个方面着手的。本项调查收回有效问卷为83份。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合肥师范附小教师以女性居多,占全体教师的80.7%,男性教师占19.3%。
教师的年龄分布比较平均,既有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队伍,又有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从整体上看,20-30岁的青年教师比重偏高。其中26-30岁年龄段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27.7%。偏年轻化的年龄分布表明:教师思想比较活跃,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比较容易被教师接受。
从学历层次看,教师中以本科学历居多,占62.7%;具有大专学历的占被调查对象的33.7%;仅有3.6%的教师学历在大专以下。这表明我校教师整体学历较高,教师的主动学习,持续发展的意识较强。
就职称结构而言,中学高级3人,小学高级占72.3%,小学一级占16.9%%,小学二级占7.2%。由此可见,学校教师的职称层次总体偏高,这给教师的职称晋升带来了困难,也把“如何保持高级教师的专业进取精神”的问题摆在了学校管理者面前。
(二)教师对职业的认可度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校教师选择这一职业的初衷,以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居多,占总数的32.5%;其次是因为受父母和老师的影响,占25.3%;另外,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也是吸引在校学生从教的重要原因之一,占总数的21.7%。
被调查的教师中,喜欢或非常喜欢教师职业的人占77.1%,说明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认可度比较高,工作的主动性较强。但是,也有8.4%的教师不太喜欢教师职业,2.4%的教师非常不喜欢本职工作。可见,部分教师存在职业倦怠。如何调动这些教师的工作激情,提高职业的成就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师对职业的不认可,主要原因是收入较低70%及工作压力大54.2%,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也是教师不满意这一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34.9%。为提高教师对职业的满意度,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需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待遇水平,为教师过高的工作压力“减负”,并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才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的行列。
(三)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认为在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方面有较高的自主权,如选择教学方法76%,选择教学内容35%,确定教学目标25.3%,选择评价手段19.3%。只有少数教师认为可以参与学校的管理3.6%和规划自身职业的发展4.8%,说明多数教师对自己职业前景没有明确的计划。
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状况满意度呈两级分化的状态。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教师占总数的43.4%,同时也有43.3%的教师选择“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考研#
有近半的教师认为:内因是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如选择自身努力占44.6%,个人天赋占20.5%;学校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外因之一42.2%,其次是外出学习38.6%。
60.2%的教师认为校内同行是对自己专业成长帮助最大的人,说明校内教师有互帮互学的良好教风。其次,教育的主体——学生对教师的成长也起到较大的作用,占被调查的教师25.3%。另外,教育名家及著作也给教师以教学的灵感和智慧的启迪,占24.1%。
(四)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从调查结果看,多数老师非常重视教育科研知识45.8%和课程开发知识的学习44.6%,说明我校以教科研促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30.1%的老师认为欠缺任教学科相关的知识,19.3%的教师希望能对学生及其年龄特性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只有7.2%的教师认为自己欠缺一般教学法知识。
教师目前最想学习的知识依次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知识44.6%、与教学方法、技能相关的知识43.4%、有关学生身心发展和评价知识33.7%、与担任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22.9%、与教育科研有关的知识15.7%和其他2.4%。
在教学中,教学参考书依然是教师最广泛运用的教辅材料68.7%;有45.8%的教师经常电视、广播和网络资源辅助教学,说明我校作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教师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过,仅有6%的教师经常使用社区、生活资源,说明教师比较缺乏将教育融入生活的意识,不能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学中,多数教师经常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如57.8%的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37.3%的教师经常使用录音机、录像机。另外,传统的纸质挂图因为使用方便,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具,占51.8%的教师经常使用。
被调查的教师中,有43.4%的人认为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尤其是非班主任的任课教师,很少有时间和机会与学生做较深层次的交流;41%的教师认为需要增强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组织加工的能力;20.5%的教师认为欠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的能力;另有的18.1%教师需要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活跃学生的思维:73.5%的教师喜欢组织学生讨论,将每一个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之中;66.3%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8.6%的教师鼓励学生阅读有关教学指导书籍;仅有13.3%的教师经常组织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如何开展教学科研感到困惑,43.8%的教师认为自身缺乏教科研能力;38.6%的教师希望能加强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的学习;30.1%的教师希望提高学科的信息接纳的能力;教师对如何评价学生表现得比较自信,只有一人认为自己欠缺这项能力。
绝大多数教师在评定学生学习情况时,采用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占总数的69.9%;22.9%的教师较多地使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有19.2%的教师将考试与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相结合。这说明,我校教师的评价手段比较多元化,但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后,最常使用的后续策略是和同事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选择此项的教师占总人数的51.8%;其次是在脑子里回顾一下38.6%和在教案后面写几行25.3%;12%的教师会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只有10.8%的教师会系统思考并写下来,说明教师比较缺乏总结教学经验并记录成长历程的意识。
2024毛概调研报告篇5
了解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及咖啡市场的现状,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温州、杭州、南京8个城市的2465名近3个月曾经喝过咖啡的普通市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并按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分配名额。
主流产品——速溶咖啡
数据: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喝过速溶咖啡,这个比例高达92.2%,过半数者(58.4%)喝过三合一袋装咖啡。16.8%的人喝过焙炒咖啡,29.4%的人喝过其他咖啡饮料。在问及被访者对于某一类咖啡的消费频率时,每天喝速溶咖啡的为6.0%,经常喝的为38.4%,在“偶尔喝”的咖啡种类中,三合一袋装和速溶的消费频率已很接近。而表示经常喝三合一的则只占13.1%。
分析:喝过速溶咖啡和三合一袋装咖啡的百分比最高,在“偶尔喝”的调查里这两者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这说明速溶和三合一咖啡在初级消费者领域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目前市场上的咖啡饮料尽管具有口味纯正、饮用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饮用时亦缺乏咖啡文化所体现出的高雅、温馨的情调,因此,绝大部分消费者只是偶尔喝一喝。
主要人群——中青年人
数据:各年龄段对咖啡的喜爱程度不同,其中表示非常喜欢咖啡的人群中41~50岁占了24.0%,20~30岁占了18.0%。
进一步调查表明,喝咖啡的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比例。在所有受访者中,喝咖啡的男性为55.1%,女性为44.9%。
分析:咖啡作为一种口味独特的饮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中年人和青年人是咖啡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同时男性消费者的人数远远超出女性消费者,购买者中也以男性居多。其原因在于咖啡属烟糖类产品,更多为男性所关注。而且作为一种嗜好品,更易受到男性的青睐。
主要因素——味道诱人
数据:消费者在选购咖啡时哪些因素是他们所要考虑的呢?本次调查采用10分制让消费者对各种购买考虑因素打分,分数最高的代表其重要性越高。调查结果显示,味道以8.3分位居第一,其次是饮用方便性,为7.4分;保存期、品牌知名度等各项分值也较高。
分析: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味道是极为重视的,毕竟咖啡是一种饮品,好味道的咖啡才会广受欢迎。同时作为一种饮品,饮用的方便性与否对消费者来说也是购买时考虑的一大要素,咖啡的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可以多考虑如何不断改进其味道和如何使咖啡更便于携带,使消费者在饮用时更方便。
主要信息——电视广告
数据:在众多获得咖啡信息的渠道中,电视广告以86.4%的比例成为消费者获取咖啡信息的首要渠道。另外,以促销活动、广播、杂志、报纸等一系列的传播渠道也是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进一步调查消费者想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咖啡的信息,发现有37.3%的人想通过传媒报道来获取信息,免费试用、传媒广告、朋友推荐等几项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分析:电视是众多媒体中传播覆盖率最广的一种,电视广告属于立体广告,而广播、杂志、报纸等一些媒体则属于平面广告,两者相比较,后者不如前者生动、形象,不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为何消费者普遍认为电视广告是获取咖啡信息的主要渠道的重要原因。
促销活动是许多商家都喜欢用的一种宣传方式,也成了消费者了解咖啡信息的一个渠道。从数据来看,免费品尝或者适用这一类的直接获取信息的方式还是很受咖啡消费者欢迎的。
结论及建议
速溶是目前咖啡的主流,口味是咖啡的关键
目前咖啡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为速溶咖啡和三合一咖啡,它们以方便、经济等一系列的优点成为新兴阶层的主要选择。对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口味是选择咖啡的主要依据,在此方面速溶明显优于三合一。值得注意的是,三合一咖啡的主流消费者不是咖啡的稳定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应该兼顾速溶咖啡和三合一咖啡的两大市场。
广告起着影响消费的重要作用
广告对于消费者选择咖啡品牌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调查结果显示,咖啡的价格、原料产地、工艺技术并不为大多数消费者看重。消费者一方面认为咖啡的口味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却并不理解决定咖啡口味的因素有哪些。这种认识欠缺对于厂家而言是一种市场机会,在广告策略中既有渲染情调的内容,也有宣传产地、工艺等决定咖啡口味的内容。建议两种内容应在不同主题的广告中出现,但共同点是强调品牌,以形成广告优势。
瞄准都市上班族
中国咖啡市场的升温源于一定的需求空间。据调查,咖啡的主要消费群体为都市上班一族。这部分消费群体也是社会时尚的引领者,他们对外国的饮食文化感兴趣并易于接受。就经济实力而言,他们也能够承担这部分花销。伴随着咖啡消费,咖啡文化也应运而生,而咖啡馆则成了咖啡文化的孕育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咖啡文化也促进了咖啡消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人群。因此,生产企业的目标应该瞄准这一主要市场。
咖啡产品的推广应该富含“文化气息”
咖啡作为一种舶来饮品,对中国人来说,每天饮用的人毕竟还属于少数,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新兴消费阶层(如年轻白领、学生)对其有很大的兴趣,但他们属于消费较不稳定人群,也就意味着不太会构成持久的消费能力。咖啡的稳定消费者主要还是以中年男性知识阶层为主,但他们的品牌忠诚度较高,对新品牌的选择机会较小。事实上,对于国内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咖啡的饮用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更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品位的象征。因此,针对国内咖啡市场的消费者更应该耐心进行咖啡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宣传咖啡的历史文化,才能在国内拓展市场。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咖啡市场表面上看似稳定,极少出现大的变动,而事实上,这一市场不仅存在行业内部各咖啡品牌的竞争,还面临着与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等相关产品的竞争。在大型超市中,我们可以看到咖啡专柜上只有雀巢、麦氏、摩卡、哥伦比亚等几个国外品牌,相比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专柜的庞大阵容显得略为单薄。另一方面,市场价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咖啡的销量。我国咖啡成品90%是从国外进口的,需交纳进口关税,而剩下的10%的国内生产的咖啡由于种植面积少,总产量很低。这些因素无形中提高了咖啡成品的市场价格。据调查,三合一咖啡平均每消费一次最低需要1元,速溶咖啡最低需要人民币2~3元,至于炒磨咖啡,最低也要10元。在高档咖啡馆,一杯咖啡最少也得近20元。而果汁和碳酸饮料价格相对于咖啡要便宜得多。所以,对于相当一部分消费人群来说,可乐、果汁和茶饮料就成了他们的首要之选。因此,要提高咖啡的市场竞争力,价格也是一个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