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助老志愿活动总结7篇
我们在写活动总结的时候都是要将自己的头脑梳理清楚的,通过活动总结的写作,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市助老志愿活动总结7篇,供大家参考。
市助老志愿活动总结篇1
今天,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情暖中秋·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感受非常深刻。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内涵。看着那些曾经为人父、为人母,曾经为自己的孩子撑起一片天的老人们,我在心中默默地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曾经,他们是强壮的父亲,孩子们心中的榜样;曾经,他们是温柔漂亮的母亲,是孩子们心中避风的港湾。而如今,他们满头白发,身体单薄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甚至有一些老人连端水杯、握筷子这样的小事都不得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此情此景,我最想说,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可爱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换取孩子的成长,他们将心力毫无保留地倾注给自己的家。而现在,当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却日渐衰老。
?孝经》中讲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铭记:敬老光荣,忤逆可耻。羊羔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我们更应该学会感恩,学会体贴老人,尊重老人。我们的父母终有一天也会老去,面对父母渐白的头发,我们更应该去努力,成为一个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让父母为之骄傲。曾经他们手牵手教我们走路,而后在他们老去的时候,我们应与他们手牵手,像他们曾经对我们那样去呵护、照顾他们。
市助老志愿活动总结篇2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空巢老人队伍日益庞大,出现在空巢老人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桂林乡结合当地实际,扎实有效地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应急救治、法律援助、精神文化等关爱服务,对维护辖区社会和谐与稳定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桂林村桂林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7.4平方公里,辖11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88户,人口2295人,目前桂林村在乡人员只剩1100人左右,且以中老年人口居多,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612人,而无子女照顾的60岁以上空巢老人有16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3%,占留乡人口的15.3%,其中特困空巢老人有7人,残疾空巢老人有3人。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生活质量差、安全隐患多、文化娱乐少、心理负担重、精神空虚等诸多问题。为扎实推进关爱空巢老人服务活动,进一步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该村开展以“奉献一片爱心、参与志愿服务、温暖空巢老人”为主题的服务活动,有效解决空巢老人休闲娱乐、生活照料、身心健康、权益保护等问题,积极为空巢老人排忧解难。起到了“爱暖空巢,促一方和谐”的良好效果。
一、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
关爱行动主要以村党支部为依托,采取乡村干部划片包干,党员干部唱主角,热心群众同参与的方式,按照就近就便和以农村党员志愿者为主、其他志愿者为辅的原则,组织志愿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等定向结对帮扶的方式,为空巢老人开展志愿服务,积极为空巢老人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为了方便老人与帮扶人员联系,村里专门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将包片干部的身份信息、电话号码予以公开,同时注明警民联系、医疗救助和应及求助电话,发放到每一位空巢老人手中,服务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每位空巢老人都可以随时与结对干部和有关部门联系。志愿者定期对分片负责的空巢老人关心走访,确保及时掌握每一位老人的情况,及时满足老人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
二、建立健全信息台帐
一是组织村干部对全村的空巢老人进行全面的排查摸底,全面掌握空巢老人的各项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辖内空巢老人进行造册登记,详细记录空巢老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成员、生活现状等资料,为空巢老人建立详细的信息档案,通过摸清各村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了解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经过调查摸底,确定全乡169名空巢老人为关爱对象。二是依托卫生院医务人员对全体空巢老人进行义诊活动,并结合义诊活动开展空巢老人健康体检和普查,全面掌握每位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精神状况等健康信息,并建立健康信息台帐,根据不同老人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救助和精神慰藉救助等关爱措施。
三、组建关爱服务机构
设立关爱空巢老人服务站,并成立关爱空巢老人理事会,设顾问2名,由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担任,设会长1名,副会长2—3名,成员若干,理事会成员主要由离任村主干、老党员或清正廉洁,办事公道,遵纪守法,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群众代表组成,理事会成员党员比例在90%以上。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动员农村党员、离任村干、村民小组长、人大代表、中心户长、热心群众以及青年志愿者参与到关爱行动中,由这些人员与空巢老人进行就近就熟结对帮扶,进行日常照看和日常陪护。
四、完善关爱活动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空巢老人”生活保障制度。充分发挥低保、社会救济金的效益,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满足空巢老人,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特困空巢老人救助机制,对家庭比较困难的空巢老人,建立空巢老人安全、医疗、生活、维权等困难帮扶服务机制,减免或优惠困难空巢老人医疗费用,开展对空巢老人的法律援助和维权援助,保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空巢老人”结对帮扶制度。组织开展“亲情牵手”活动,号召社会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对子,使生活不能自理或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实现100%有人监护联络。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把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和综治维稳的重要考核内容,奖励一批在关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做好关爱行动的资料收集和经验总结,处理好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改进工作的不足之处,推动关爱活动的良性、高效、长期开展。
五、亲情服务,“六大”关爱贴紧民心
一是生活照料,让空巢老人“称心”。村干部至少每周“一登门”,群众志愿者做到每天“一敲门”,并且所有空巢老人都与帮扶结对干部和志愿者进行了电话“十户联防”业务捆绑,遇到应急情况只要按下“#加9”键,服务人员便能在第一时间上门,让空巢老人享受到更为便捷的服务。二是心理抚慰,让空巢老人“舒心”。不定期地为精神寂寞和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开展精神关怀服务,通过给空巢老人打问候电话、上门走访慰问、为老人读报纸、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过生日、陪伴老人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空巢老人进行心理辅导,帮助空巢老人摆脱心理寂寞和精神孤独,保持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三是健康保健,让空巢老人“暖心”。每季度开展一次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和义珍,对空巢老人免费提供保健咨询、健康体检。同时,为每一位空巢老人建立一份健康状况信息档案,确保每一位空巢老人都能享受到全面周到的`健康保健服务。四是应急救助,让空巢老人“贴心”。根据空巢老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应急救助情况,向空巢老人提供便民服务、警民联系、医疗救助、困难救助等服务,确保空巢老人难有所帮、急有所助、病有所救。五是法律援助,让空巢老人“安心”。组织具有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采取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提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涉及子女赡养、财产继承、林权纠纷等提供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有效维护空巢老人的人身权、财产权、赡养权等合法权益。六是文化娱乐,让空巢老人“开心”。依托村文化活动室、老年健身活动设施等,每年组织空巢老人开展体育、娱乐等群体活动。极大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桂林村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组织社区志愿者、低龄老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家庭志愿者和医疗卫生、法律、文体志愿者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不同的服务形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志愿帮扶活动,为老人提供包户、定期、接力式亲情服务,真正实现了解心声、排解忧虑、解决困难的帮扶目标。
市助老志愿活动总结篇3
近日,共青团秀英区委员会、海口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公益海南》栏目、海南慈爱慈心义工社组织社会爱心人士、青年志愿者,到东山镇敬老院开展“情满东山爱暖夕阳”敬老志愿服务活动。
“爷爷奶奶,您们好!”一入敬老院,志愿者们就亲切的和老人们打招呼,老人们看着这群青春活力的志愿者,仿佛见到了自己的孩子,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在食堂里,志愿者们早早就忙开了,有的给老人清洗着水果,有的和老人亲切的唠着家常,有的设置着节目的道具……。一首《送你一首吉祥的歌》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志愿者柔美的歌声配合着老人们的掌声,祥和热闹的氛围蔓延开来。在《美猴王变脸》中,志愿者神奇的变脸技术,老人们看得如痴如醉,个个脸上挂着疑问。
“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怎么有这么多张脸?”一个个问题从老人惊叹的神情中发出。志愿者们一共精心准备了13个节目,到位的表演、优美的舞姿、洪亮的歌声博得老人们满堂的欢笑与掌声。在节目进行期间,理发、剪指甲等志愿服务也同时穿插进行,特别是“猪八戒”扮演者边逗老人开心边把老人的脚放到自己的怀中,就像伺候自己的母亲一般精心修剪脚指甲。
在节目结束之余,烹饪的志愿者端上了自己的拿手菜,与老人聚于一桌桌,一边唠着家常一边开心的吃着饭。一种浓厚的爱在此间传递,一种温馨的家的感觉就此生来。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离别之时,老人们都站在房间前面,挥手向志愿者们告别,说“谢谢你们,有空多来看看!”。志愿者们都感叹:看到老人脸上的笑容,自己心里也感到很欣慰,今后要坚持参加微志愿,传递爱与温暖。
市助老志愿活动总结篇4
今天学校组织学生志愿者来到敬老院开展“情暖中秋·关爱老人”志愿活动。通过活动,我体会到很多原来并不理解的道理,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
根据敬老院的王院长介绍,住在这里的老人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生活能够完全自理,其余的基本都患有老年病,看到他们躺在床上向我们投来的慈祥的目光,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我们首先为老人们打扫了房间,然后坐在他们的床边,拉着手和他们聊天,排解他们内心的寂寞。
院里的老人大多都耳背,我们凑到老人的耳边,尽量把声音放大,使他们能清楚地听到我们的话。原本以为来这里居住的老人都是没有子女的,但是一个老奶奶告诉我,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我问老奶奶为什么还要来敬老院,老奶奶的回答让我心中猛地一震:“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很忙,我就别给他们添麻烦了。”一句话让我的鼻子发酸,眼泪差点流出来。我们是否该认真地反思,我们的父母无怨无悔地将我们养大成人,成家立业。看到孩子们结婚生子、事业有成,他们才能放下那颗已经操碎的心。晚年本应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是为了不拖累孩子们,他们选择了养老院,与陌生人居住在一起,这就是父爱母爱的无私,这就是光辉的人性。
我对老奶奶说,只要别总是想着给孩子添麻烦,您开开心心的,健康长寿就是孩子们的幸福。老人高兴地点点头说:“有这么多人关心我,我一定要多活几天。”
老人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他们在困难的年代用脊梁撑起了我们的国家,如今他们老了,应该受到原本属于他们的尊重和照料。让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积极行动起来,关爱我们身边认识和不认识的老人,给与他们体面的晚年生活。
市助老志愿活动总结篇5
好高兴呀!我们终于盼来了寒假,哪个学生不喜欢寒假呢?可是,这个星期天,带着“特殊”任务的我们(30多人)在少年宫郭老师的带领下,悄悄地来到了普陀佛国养老院。普陀佛国养老院坐落在东港小学旁边,入住的老人约有60余人。
过了几十分钟,我们乘着车来到了养老院,普陀佛国养老院每间房间布置都如同宾馆一般,每间房子都有空调,我们轻手轻脚拾阶而上,来到六楼的活动室,刚想舒展一下歌喉……“嘘”别出声!老人们还在睡午觉呢!看到敬老院的地面有些脏,同学们二话不说,自觉拿起扫把,扫了起来。为了不让老人受惊、打扰他们睡觉,同学们扫地轻声,不说太多的话也尽量不让灰尘四周乱飞。不一会儿,地扫干净了,同学们看着扫干净的地心里像劲爆玉花……开心的不得了。
忽然,老人们起来了,同学们变活跃起来:有的同学帮老人捶背,有的同学给给老人跳舞、唱歌;还有的帮脚残疾老人推车等等……同学们干得很起劲儿。我和丁心圆、丁诗樱、李弘渲给老人跳四人印度舞,当我们穿上单薄的舞蹈衣服,准备就绪的时候,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心疼地说:“孩子,别着凉,穿着棉衣跳好了,不用脱衣服啊,”我们笑了笑,还是把棉衣脱了,开始跳舞的时候,我觉得很冷,但是我的心里暖洋洋的,我们出色地舞蹈赢得了老人们热烈的掌声,那位老奶奶看得津津有味,不时竖起大拇指夸夸我,我心里开心得不得了,当我们跳完,老奶奶立刻叫我穿上棉衣。再看看别的同学,他们有的唱京剧,有的跳蒙古舞;还有的给老人讲故事。
今天虽然很累,但是看见老人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时,心里总有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在活动中,我们让孤苦伶丁的老奶奶们得到了像亲人一样的关怀和帮助。一想到这些,就让我们觉得我们的辛苦是值得的。所以,今天我在这儿要感谢少年宫的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因为为老人服务,是我最大的乐趣!
市助老志愿活动总结篇6
为了提高社区党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同时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老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帮助社区居民更好地应对心理健康问题,2017年6月15日,大明宫街道锦园新世纪花园社区志愿者服务站针对社区老年人实际情况,特邀请到心理专家文秋玲老师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了一次"关爱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培训讲座,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和老人共60余人参加了培训。
讲座围绕老年群体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现状、讲解成因、现场提问等形式为社区中老年居民介绍了老年人的心理现状、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疾病的预防等方面内容,同时通过举例分析,为社区老年人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和空巢老人实行的是一对一的帮扶制度,平时会定期走访空巢老人,与老人沟通聊天,关心、帮助空巢老人,此次培训讲座既教会了老年人如何进行自我心理疏导,也让志愿者们学会了如何对他人进行心理疏导。
活动最后,老年朋友们一人一句发言,居民王振福还自愿发表了一段感言,说出了老年人的心声和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此次培训讲座,使社区老年人对心理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学会了在生活中适时调节自己,从而活得更加精彩;同时让社区内的老人们感受到了社区与党员志愿者的温暖,达到了活动的预期目标,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肯定。
市助老志愿活动总结篇7
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走进敬老院顺利的展开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收获。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但是仍然为了此次活动做了充实的准备,和敬老院联络并商谈所需物品,分工负责委员,采购物品等等。
进入敬老院前,首先是分小组(2—3人一组),再次和参与人员强调相关注意事项,当我进入敬老院后,感觉的不再是紧张和陌生。熟悉的分发物品,和老人聊天的同时,打扫卫生,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当然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认证部副部王灏淼为老人表演了戏曲,博得阵阵掌声,连老奶奶本行都不住的夸奖。脸上绽开那久违的笑声。当忙完打扫卫生后,坐在老奶奶床边仔细的为老人剪了指甲,真的是第一次,那长满茧的手经历了多少沧桑,指甲剪剪得非常吃力,甚至都想放弃,不过老奶奶在一旁对我叙说,自己老花眼看不到喽,没办法自己剪,你们真好,这样就会卫生多了。一边说一边还欣慰的看着我,旁边同学还开玩笑的说我做的这么有经验可以认干奶奶了,可是回想起来,自己却并没有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剪过一次指甲,哪怕一次都没有,心理很愧疚。
活动就快要接近尾声后,一位老爷爷突然握住了我的手,紧紧地握住。我知道这一定是不舍,就在松开的那一刻,他又握住了我的手,并且叮嘱我们下次还要再去看看他们。我在心里更加坚定了一个道理,老人需要的不是吃的,用的,而是温暖,我们的青春让他们总会想起过往。让他们觉得祖国的希望。
回来的路上,听到参与人员的交流:“以后不想进敬老院,太孤独了”。听到这里,心里很不是滋味,是呀,当我们走后,老人又会回到沉寂的生活,他们在数着日子,没有期待么。我想会有。
最后,活动的举办还是有不足的,比如人员的具体分配,时间的把握,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希望下一次在举办活动时,不会因为人员的增多而有点手忙脚乱,具体落实任务。
经过此次敬老院之行,我对敬老院的生活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此行使我们知道社会生还有许多老人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帮助。每位志愿者在这次活动中都表现得很好,我们不仅仅给老人带去了欢声笑语,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一次不同的经历。我们衷心的祝愿老人们能够愉快的度过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