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风扬家训活动总结7篇

时间:2022-10-29 15:08:59 分类: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的写作是为了帮助我们积累活动中的经验,通过这一次活动,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大家写活动总结时一定十分顺利,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传家风扬家训活动总结7篇,感谢您的参阅。

传家风扬家训活动总结7篇

传家风扬家训活动总结篇1

家是成长的港湾,修复残破的帆船;家是海上的避风所,保护雏鸟躲避暴雨的拍打;家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使迷失的我重新找到方向。

而家风,则是港湾的基石,是避难所的屏障,是星月的光辉。

父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直铭记心头。

那时我刚刚升入小学读一年级,懵懵懂懂的我步入全新的环境。面对那么多陌生的脸,我于是把自己武装的无懈可击。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即便自己是友善的也是好意的。记得有一次,当下特别流行玩摩尔庄园的小游戏,我自然也不例外,并且我对那个打工挣金币的环节特别感兴趣。所以整日里和同学谈的说的全是这些,可是好像大家都不太感兴趣,但是我不死心还是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讲述其中的种种,终于招来了同学的反感。我感觉很委屈,这么好的东西他们都不感冒。放学回到家也是闷闷不乐的,被细心的父亲觉察到了。问我其中缘由我便把事情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父亲笑了笑,温和的对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观点,你认为好的值得拥有的别人可能不屑一顾。你喜欢这个本身没错。但如果把这种喜欢横加与别人身上,就是你的不对了。”用句专业的话说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当时不是很理解真正的含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增加对这句话的意义是越来越透彻。也使我明白了与人交往的真谛。

“己所不能勿施于人”是最可靠的基石,是最安全的屏障,是最耀眼的光芒。我的人生不再迷茫。

家训伴我成长并长成。

传家风扬家训活动总结篇2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中宣部、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习。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传家风扬家训活动总结篇3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朝阳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朝阳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习。”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传家风扬家训活动总结篇4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或者社会都要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个准则。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用这个准则约束自己的言行,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定。家规就是家风,可家风是什么呢?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尊老爱幼、孝老爱亲、勤俭节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良好的家风家规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

我的父母都是乡下人,父亲75岁,母亲74岁,他们没有上过一天学,虽然他们不善言辞,但是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优良传统,如勤俭持家、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其中与人为善是我感受最深刻的。在我印象中,我的大伯母是那么尖酸刻薄,我们没有看过她的一次笑脸,没有听过她一句温暖的话,更不要谈关爱了。对于我们来说,她完全就是陌生的。爷爷的晚年几乎是在我家度过的,吃喝拉撒她从不过问,死后却哭得比谁都悲痛欲绝,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她有多孝顺呢?殊不知这些只不过是做戏罢了。虽然我不信什么善有善报,但是事情却就偏这么邪门,晚年的大伯母居然瘫痪。在外人看来,这是罪有应得,可是母亲表现的大度却让我由衷佩服,在堂哥一家没有时间照顾大伯母时,母亲经常给她送饭,这让年幼的我们十分不解,不过当我为人父母时我明白了。母亲是在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对他人要有包容之心。

母亲和邻里的关系十分融洽。正因为如此,每天晚上我们家屋子里总是坐满人,邻居喜欢来我家喝茶,聊天,感觉他们和邻里有说不完的话。对待那些子女放弃不管的老人,母亲对他们更是格外照顾。虽然母亲年纪大,可总是心系他人。20__年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回到母亲那里帮忙做豆腐。一个_岁左右的邻居来串门,这是一个无人照管的老人,儿女与他已是形同陌路,他已经独自一人生活6年了。在他脸上写满了孤独无助。母亲留他在家中吃饭后,还送了一些豆腐给他过年,出门时还反复叮嘱。我把这一幕看在眼里,鼻子不禁一酸,父母独自在乡下,本身就需要子女关爱,可是他们却十分体贴我们,从不抱怨。他们在尽量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不忘乐于助人。向他们这样的农村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现在的我已是一个17岁孩子的母亲,我始终牢记父母教给我的优良家风,并且把这些也传承给我的孩子。孩子的表现让我十分欣慰。在他的身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时刻展现。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天他在外面玩耍,回家来对我说:妈妈,我把今天的零用钱送给奶奶了。接着他告诉了我真相,原来他在路上玩耍,看到奶奶步行去姑姑家,他就把零用钱送给奶奶做车费了。我听了后给予他高度赞扬,并且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现在的他和身边的朋友相处也十分和谐,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对他的影响吧!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家风是每家每户的座右铭。有了它,小家才能够和谐;有了它,由千千万万小家汇集的大家才能够安定;有了它,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够自立,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走得更远!铭记优良家风,传承优良家风,我们的人生的步伐才能够更坚定!

传家风扬家训活动总结篇5

为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实质内涵,根据潍坊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锦绣学校利用春节期间再次开展“优秀家风家训”征集活动,让同学们再一次潜移默化地接受“ 诚信 友善 勤俭 节约”等优秀家风家训的熏陶。孩子们回到家与家长一起挖掘自己的家风家训,共同回顾之余感受家风家训的重要意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春节期间,全校师生在学校德育处的倡导下,开展了“我的优秀家风家训”系列活动,各年级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分别设计不同的家风家训征集方式:一二年级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我的家风”和“优秀家风”小故事进行展示,这种形式契合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闲暇时间都愿意对小朋友讲讲自己家的温馨故事;三年级进行“我的家风”绘本设计,孩子们用简单的绘画展示自己的家风,每一划线条、每一笔色彩中都洋溢着盎然的童趣,让欣赏人忍俊不禁;四年级、六年级进行历史名家“优秀家风征集”,这些名人的家风让孩子们在震撼中回想自己的过往,在感动中修正自己以后的言行;五年级进行了“我的家风”征文活动,通过“我的家风家训”征文,孩子在了解家风家训的基础上抒写出自己对家风家训的认识,优美的语言中无不蕴含着真挚的情感。

学校还通过“国旗下讲话”,加强友善、孝敬、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积极倡导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促进全校师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主题班队会的召开,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发奋向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守道德的参与者和践行者。班会课上,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理解的家风家训以及历史名家家风家训小故事。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广大师生明确了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的家风家训应该是体现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谦虚礼让、诚信友善的,有了良好的家风,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开学后,德育处对各年级“我的家风家训”活动情况进行汇总,整理了部分优秀作品,并对各年级展现出的优秀学生及家长进行表扬,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传家风扬家训活动总结篇6

你最不能忍受的声音是什么?有人回答:“只要是大声说话我都不爱听,因为我害怕。”别人的音量一上来,我就下意识地想要躲,因为我脑子里萦绕的全是妈妈从小到大对我大声嚷嚷的情景。我一度怀疑妈妈不喜欢我,甚至讨厌我,不然为什么总是对我大声说话?从父母说话的音量中,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是不是真的爱自己。大声吼叫、大声责骂,怎么能让孩子相信你是爱他的呢?

柔声细语,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胡适,与鲁迅齐名的一代大师,他说:“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胡适的母亲性子温和、宽宏大量,跟谁说话都是轻声细语,从没说过一句伤人心的话,即便吃了亏,也从没和人吵过一次架。胡适犯了错,母亲从来不在外人面前骂他一句、打他一下,而是到了夜深人静时,关上房门,心平气和地跟胡适摆事实讲道理,跟他说:“你要踏上你父亲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丢他的脸。”胡适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母亲的柔声细语,是胡适最好的言传身教。在他以后的人生中,与人起了矛盾和冲突,他都能不急不躁,温和化解。很多时候,温和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抵御世界的诋毁和恶意。

大声说话,就像一把无情的利刃,刺伤了家人的心,让家人陷入不安和恐惧中。控制自己的音量,对家人温柔地说话,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开始,也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传家风扬家训活动总结篇7

良好的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为深入实施“亲子共成长”工程,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下同)学生中广泛开展“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对象

全市中小学生(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下同)及其家长。

二、活动内容

1.召开一次主题班队会。寒假放假前,各中小学要组织召开一次“我最喜欢的家风家训”主题班会,师生人人讲一个自己家庭的、自己喜欢的历史上或现实中的广为认可的家风家训,增强对家风家训的认识。

2.开展一次假期实践活动。各中小学要通过家长会、倡议书等形式,以“全家一起讲述家风家训”为主要内容,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一次“我讲我们的家风家训”活动。通过活动,讨论提炼自己的家风家训,并形成文字,展示在家庭醒目之处,每天由家长和孩子一起温习,相互监督,认真践行,传承良好的家风。

3.组织一次“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主题展示交流活动。新学期开始后,各中小学要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为主题,从班级、年级、学校等不同层面逐级开展一次主题演讲或展示活动,交流寒假主题实践活动成果。各单位要将活动情况形成总结,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4.开展一次“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活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将联合有关媒体,开展一次“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活动。各县市区、各直属学校要广泛宣传,认真组织,积极发动中小学生及家长参与征文活动,并遴选优秀作品参加市级评选。

5.做好总结表彰。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对报送的作品汇总后,组织专家评审,并将优秀作品在媒体予以发布。各县市区、各学校也要认真筹划组织好总结表彰活动,大力宣传优秀作品、优秀家庭、优秀组织者和先进单位,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关注、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各直属学校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将其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环境的重要载体,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2.准确把握活动主题和要求。紧扣“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主题,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形成良好的家风家训有机结合。要认真总结发生在自家的有关家风家训的动人故事,形成文字材料,字数一般不超过2000字,可附1-2张活动照片。

3.及时报送优秀作品。各县市区、各直属学校要在3月6日前将优秀作品及作品汇总表电子版(附后)报送至市教育局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件作品一个文档,在作品题目与正文之间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家长作品和学生作品要分类报送。

4.报送数量。每县市区推荐家长、学生作品总数不超过50篇;各直属学校推荐家长、学生作品总数不超过20篇。要求作品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对抄袭他人作品的,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并通报批评。

《传家风扬家训活动总结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