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艺术领域活动方案8篇
活动方案的细节性有助于确保一切有序进行避免混乱,活动方案的成功评估需要对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跟踪和评估,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艺术领域活动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在竹筒上进行装饰。
2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新的能力。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喜爱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打算:
颜料笔竹筒范例。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空心树,实心芽,千年不结子,年不开花。
师:今天啊,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谜语,小朋友细细的听好喽!(幼儿自由猜)
2出示旧竹子。
师: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猜出来了。老师这里啊有一些竹子,你们觉得好看吗?
“怎么让它变的好看呢?”(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师: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办法,老师觉的都很好,今天呢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绘画方法------竹筒画,就是在竹筒上话画画。
3出示范例。
师:瞧,好看吗?你们知道老师用什么办法来装饰的吗?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竹筒(点线面)
------这几个竹筒又是怎么装饰的呢?(风景房子春天)
------再来看看这个竹筒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上下对称)
------还有一个呢?我们看看(色块)
(欣赏过程中,有区别的引导幼儿进行比较观察)
师总结:哦,原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画线描画的方法用点线面来装饰,还可以把我们自己喜爱的图案风景关于春天的一些故事画上去,也可以用对称大色块的方法进行装饰。
4幼儿构思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师:假如你来装饰的话,你打算怎么装饰呢?(个别幼儿进行简单回答)
师:我知道每个小朋友都很想去尝试了,但在小朋友装饰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竹筒画和在纸上画画不同,把它竖起来画,边画边转。
在装饰时,要注重颜色的搭配。
肃静的在自己的座位上画画,不要走来走去。
5作品欣赏。
师:你觉得哪个竹筒装饰的美丽?为什么?
6拓展活动。
师:竹子不但可以用来画画,还有很多用处,你们知道吗?我们可以用她来演奏歌曲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铅笔花纹的多样性,初步学习用各种线条、图案装饰铅笔外壳,提高自我表现的愿望。
2、能与同伴协调合作,友好交流,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老师自制铅笔图示5幅,大张卡纸5张,剪刀、双面胶若干,装饰材料若干,毛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铅笔,感受铅笔花纹的多样性。
1、打招呼入座,3个幼儿一组出示铅笔:老师手上有什么?(铅笔)平时用铅笔干什么?(写字、画画等)
2、仔细观察铅笔的花纹
(1)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铅笔,都不大相同,等会每个幼儿自选一支你最喜欢的铅笔,看看图案有什么不同?
(2)每人一支铅笔,说说你的铅笔上有什么图案?幼儿说,教师出示图片。
(3)出示老师制作的铅笔图示、
二、小小设计师这些铅笔都是别人设计的,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来设计铅笔。
1、观察提供的材料,该如何制作?(按图示剪下圆锥形粘成帽子,然后进行装饰;卡纸两边剪下两个圆,模特手臂从里面伸出来;设计师开始在模特身上画画)
2、讨论:谁愿意做设计师?谁来做模特?提醒幼儿:一个好的设计师如果没有一个模特来穿,再好的设计也没用。
3、幼儿三人一组,分工合作。
提出要求:毛笔蘸一种颜色后不能蘸别的颜色,如果要换颜色,毛笔洗干净后再蘸别的颜色。、
三、铅笔秀(音乐:快乐崇拜)
一组一组出场展示走秀,让幼儿说说设计的图案。
一起感谢给你们掌声的观众,铅笔展示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光临!
幼儿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与教师或同伴进行有趣的歌唱问答,尝试仿编简单的歌词。
2、能跟随伴奏有节奏地演唱,感受歌声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事先教会一个幼儿演唱歌曲《小鸡在哪里?》。
物质准备:小鸡、小狗、小猫、小鸭等几种常见小动物的头饰各若干;亲子手册《领域活动·小鸡在哪里?》。
活动过程:
1、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随音乐自由走入活动室。
2、欣赏与学习。
(1)教师戴上母鸡的头饰,以故事的方式导入。
教师:鸡妈妈出去捉虫,可回到家里一看,小鸡宝宝不见了。顽皮的小鸡宝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你们快来帮忙找找吧!
(2)教师与已会演唱的幼儿合作表演,全班幼儿欣赏。
①教师扮演母鸡,表演的幼儿躲在一椅子背后扮演小鸡,教幼表演对唱。
②提问:"鸡妈妈是怎么找小鸡的?小鸡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回答:"叽叽叽叽在这里。"
3、教师当鸡妈妈,全体幼儿做小鸡,师幼用语言与歌声互动。
(1)教师说问句,幼儿说答句。
(2)教师唱问句,幼儿尝试边唱边用有节奏地动作表演回答。
4、分角色演唱。
(1)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唱问句,一组唱答句。
(2)幼儿交换角色分组演唱。
5、引导幼儿仿编歌词演唱、表演。
根据幼儿的音乐能力,鼓励幼儿将"鸡"改成"鸭"或其他名词及对应的象声词,仿编歌词。幼儿熟练后再将"在这里"根据名词仿编,如"飞机"对应的是"在天上","小鱼"对应的是"在水里"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将头饰投放在音乐区,让幼儿自由演唱。
2、家园共育:引导家长在家中利用亲子手册与幼儿对唱。
幼儿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篇4
活动时间:9月1日上午
活动地点:小一班教室
主持:马逸黄红娟董明娣
活动参加者:小一班全体幼儿及家长
活动流程: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幼儿及家长,并进行简单的问候。
2、给幼儿挂胸卡,让家长带着孩子根据学号去认识自己的柜子、毛巾、茶杯、床位等。
3、幼儿自主选择区域内的材料进行室内游戏,教师可以适当地指导。
4、指导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二、早操
1、组织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到户外进行活动,学习模仿操,教师注重与幼儿的有效互动。
2、早操结束后,组织幼儿有序回教室,教师介绍入厕、洗手的要求及方法。
三、点心
1、用儿歌或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洗手、吃点心等生活常规训练。
2、、保育老师站在盥洗室指导并帮助入厕洗手的幼儿。
3、盥洗结束后,引导幼儿握住自己的小手。保育老师分发点心,茶水。
4、幼儿愉快地用点心。
5、点心结束后,指导幼儿把自己的茶杯放到指定地方。
四、集体活动
幼儿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篇5
活动目标
了解有关动物的习性,对食物链感爱好
尝试在色纸上作画,涂色用力均??
对使用色纸作画产生爱好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动物和动物之间生存关系,对食物链感爱好
难点:在色纸上进行作画均匀地涂色
活动打算
经验打算:简单了解有关动物的习性,会画猫头鹰等夜间活动的动物
材料打算:已经上好黑色的幼儿画过的画纸,油画棒,范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让幼儿体验色纸画的特征效果,引起幼儿作画的愿望。
1、“这幅画与我们过去画过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2、“这样的画看上去有什么感觉?”
3、解释色纸的由来,让幼儿体验到废物利用的好处,懂得要节约纸张。
“这些画纸都是你们以前用过的,老师在上面涂黑色,让你们再来画画。这样,一张纸我们可以用多次,减少了浪费。”
二观察画面内容,提问:
月光下,黑夜中,动物们会在干什么?谁会在活动?谁又在歇息?在活动的动物它们又是怎么活动的,和谁一起活动?(让幼儿自由讨论,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教师参与的讨论让幼儿了解动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提出作画要求
大胆地画出夜间活动的动物;色纸作画时涂色要用力均匀。
四幼儿练习
教师边巡视边提醒幼儿作画的要求,对于难以达到满足效果的个别幼儿,可做个别示范。
六讲评
让作者互相讲讲所画的小动物在于什么。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搜集夜间活动的动物资料;在美工角中提供色彩不一的纸,供幼儿作画,使幼儿尝试不同的色纸作画的效果。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月光下”是个范围很广的美术活动,基本上是让幼儿自己进行想象和创新。幼儿在作画之前的自由讨论中,了解了动物之间所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为后面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幼儿喜爱亲近兔子等小动物,厌恶大灰狼和老虎等食肉动物,他们不了解食物链。本次活动能使幼儿知道食物链,动物中有肉食动物,有草食动物也有腐食动物,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好坏之分。另外,选择了幼儿用过的纸覆盖上颜色来作为幼儿的作画材料,从本次活动题材考虑选用了黑色――黑夜,这样幼儿能够理解,也能够接受。当然,目的不仅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表现主题,取得良好的画面效果,而且也为了对幼儿进行节约纸张的教育。考虑到食物链和环境有关,节约用纸也和环境有关,两者的结合是很不错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效果分析
从幼儿所作的20张作品中可看出,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展示了多种不同的生物之间的联系,表明幼儿已懂得动物之间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不是人为可以破坏的,假如其中的一个环节有所损坏,将对很多动物产生影响。在讲评作品中通过幼儿自我介绍,进一步丰富了有关食物链的知识。色纸的运用,也提高了幼儿的作画爱好。
幼儿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篇6
活动由来
小班幼儿对于数量的比较,没有一定的方法,多数是通过直观的观察得来的、而要将两组物体的数量在头脑中进行比较,这对于小班幼儿而言是不现实的,而一一对应的排序方法是比较物体多少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本次活动我们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来判断出两种物体之间多、少的关系、通过活动初步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多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目标
1、能找出较多的物体,比较多少、
2、知道一一对应的方法,并能运用在活动中、
3、体验抢凳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图片3张、纸偶2个、记号笔、铃铛、凳子
2、经验准备
抢凳子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课题、
师:“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汪汪狗,一个是跳跳兔”
二、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师:“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1、出示图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颗?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2、出示图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
哪个小朋友知道3个蘑菇多,还是4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3、出示图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幼儿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音乐,感受歌曲激昂奔放的民族风格。
2、鼓励幼儿和着音乐大胆尝试创作性的击鼓,体验击鼓的欢快情感。
二、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大胆尝试创作性的击鼓。
三、活动准备:
一只大鼓、四只腰鼓、若干鼓棒等。
四、活动过程:
一、复习
1、舞蹈《欢迎舞》(创作性的进行舞蹈)。
2、歌曲《来了一群小鸭子》(能唱出鸭子的神气样)。
3、歌曲《小鸭呷呷》
1、语言启发,引导幼儿集体演唱歌曲“小鸭呷呷”。
2、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轮唱歌曲“小鸭呷呷”。(边听边唱)。
3、引导幼儿进行轮唱。(边听边奏)。
二、新授活动《小小男子汉》
1、初步欣赏乐曲《小小男子汉》
1、幼儿初步欣赏音乐。(要求:和以前听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畅谈感受。
3、教师小结:(有力、神气)。
4、幼儿用动作体验乐曲节奏。
2、教师示范击鼓
1、教师示范击鼓。(要求:引导幼儿感受鼓声的浑厚、有力,发现击鼓时的节奏和力度。)
3、引导幼儿大胆击鼓
1、个别幼儿尝试。(引导幼儿大胆击鼓)。
2、幼儿轮流击鼓。(引发幼儿进行创造性地表现)。
3、教师观察并给予激励。
4、师生共舞。(体验欢快情感)。
幼儿艺术领域活动方案篇8
活动目的: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学习设计名片。
活动准备:教师——“名片树”两棵,上面悬挂各种各样的名片。
幼儿——每桌上放有铅笔、模板、彩笔、卡纸、剪刀;学习书写数字、名字。
活动过程:
一、总结故事中名片的功能
1、提问:小老虎来到森林以后,是什么帮助它认识了那么多的新朋友?后来,小老虎生病了,又是什么帮助它请来了河马医生?
2、小结: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认识许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据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地址与朋友保持联系。
二、欣赏名片树上的各种各样的名片
1、提问:小朋友,平时,你们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
2、我这里也有名片,还有两棵名片树呢!(出示名片树,幼儿观察名片的形、色、装饰方法)
3、小结:名片树上有各种各样的名片,都装饰得很漂亮。
三、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和设计名片的要素。
1、提问:刚才,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名片,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用?
2、小结: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
3、请幼儿当设计师为自己设计名片。要求幼儿不忘名字、电话等设计要素,还可以写上自己的班级。
四、幼儿设计名片
教师巡回指导:名字、电话号码是否写清楚;是否会使用模具剪各种形状的名片;装饰得是否漂亮。
五、相互交流
1、提问:你想把名片送给谁?为什么?(提醒幼儿可以把名片送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
2、幼儿,教师之间相互交换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