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钓鱼的教案优质5篇
实用的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任务,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猫钓鱼的教案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猫钓鱼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与同伴交流,共同讨论如何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情绪变化。
3、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制作活动。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有制作连环画的经验。
2、幼儿有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
3、《小猫钓鱼》故事磁带、录音机。
4、白纸、彩色笔、油画棒等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教师:《小猫钓鱼》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谁呢?
二、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你认为制作一本《小猫钓鱼》的连环画需要几幅图呢?每一幅图上可以画些什么?
教师:制作一本连环画,还需要有些什么?(封面、封底、页码)你想和谁一起制作连环画?
三、播放故事,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表现主要角色和情节。
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教师:你们小组是怎样合作的?
四、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教师总结评价。
教师:看一看、哪一组的连环画做的最漂亮,最能表现故事情节。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是通过幼儿扶台闭眼的状态下倾听故事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专注的、清楚的听故事。并经过一问一答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接着我用视屏图像《小猫钓鱼》的图像展现给幼儿,在次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在幼儿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复述故事这个环,有四分之一的幼儿能连续生动的讲故事,小部分幼儿还是不敢讲,我想我对幼儿的启发、鼓励方面可能还需加强吧。
小猫钓鱼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并能在小朋友面前表演故事。
2、初步理解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含义。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知道一心一意的含义
难点:幼儿绘画。
活动准备
背景图、录音机、磁带、小猫钓鱼课件、白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过程:
1、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观察
2、师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二、欣赏并学习故事
1、师放录音请幼儿欣赏一遍故事
2、师播放课件请幼儿用感官来熟知故事
3、师提问幼儿:谁和谁在干什么?小花猫是怎样做的?蜻蜓蝴蝶飞来后小花猫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4、师生讨论:我们应该向谁学习?为什么?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含义。以后我们做什么事儿都应该一心一意的道理。
6、请个别幼儿在小朋友的面前表演故事。
三、活动延伸:
绘画《小猫钓鱼》
1、师生谈话:小朋友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让我们一起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这个故事好吗?
2、教师为幼儿提供绘画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
3、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发挥想象力。
4、作品展示,并投放到美术活动角供幼儿欣赏。
设计背景
人和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周围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知道做什么事儿都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的道理。
小猫钓鱼的教案篇3
2.教学流程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导
一、
活动一:小猫钓鱼
1.话引入: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师:对,做事要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今天我们也要举行一个钓鱼比赛。听清要求:小组里的四个小朋友扮成小猫,把钓到的鱼放在桌面上,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钓的最多。
2.自由活动
汇报:时间到,比赛结束了,小组内说一说你钓到几条鱼?可以用几来表示?有没有同学一条鱼都没有钓到?
3.师问:这个小朋友一条鱼都没钓到,又用几来表示呢?
师小结:真聪明,知道一条鱼都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0和1、2、3……一样,都是一个数,在这里表示一条鱼也没有。
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相应的数。
听小猫钓鱼的故事,从中收集信息。
按要求进行钓鱼活动,收集结果数据。
尝试用不同的数表示结果。
感知并理解0是如何产生的,以及0的意义。
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以他们熟悉、喜欢的童话故事来创设情境,使孩子通过亲自参与钓鱼比赛这个有趣的活动,自然进入新知的学习,从而让孩子知道几条鱼可以用向来表示,当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时,无法用前面学习的数来表示,就引出了所学的新知:一条鱼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
二、
[1][2][3]下一页
小猫钓鱼的教案篇4
活动名称:
小猫钓鱼(故事)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把我作品中角色的特点与对话。
2. 感受故事中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猫妈妈、小猫、蜻蜓、蝴蝶头饰各一只。
2.课件。
活动过程:
1. 教师带小猫头饰,喵喵喵,谁在叫呀,哦原来是小花猫在叫,小花猫说他肚子饿了,那么你们说说小花猫最喜欢吃什么?(小猫最爱吃鱼,但是小猫家里没有鱼,该怎么办呀?)
猫妈妈说,今天带你到河边去钓鱼,那么小朋友看看小猫是怎么钓鱼的?
2. 出示课件请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图片又有谁。 教师进行提问。小朋友观察的很好下面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你们要认真的听好吗?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的这个故事名字叫《小猫钓鱼》
3. 教师边讲边看图。
(1)提问:猫妈妈带小猫去干什么? 他们两正在钓鱼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2)小猫放下鱼竿,去干什么? 抓谁?蜻蜓抓到了吗? 为什么?
(3)小猫接着在钓鱼的时候,谁又飞过来了?小猫又怎么做的?
(4)这时猫妈妈怎么啦?小猫是怎么问的?
(5)妈妈是怎样教育小猫的?
(6)为什么后来小猫钓到鱼了呢?
(7)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样才能钓到鱼?
(8)教师小结: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只有一心一意,认真仔细,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4. 教师与个别幼儿复述故事对话(出示课件)教师评价幼儿。
5.小组内自由分配角色,用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6.结束部分:现在你们来当小猫,老师来当猫妈妈,我们一起去钓鱼好吗?
小猫钓鱼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作品中角色的特点与对话。
2、感受故事中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活动准备】
图片“小猫钓鱼”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 引出话题
一起做手指游戏,然后问幼儿“三根手指变成了什么?”(小花猫)
二、认真倾听教师讲故事,讨论故事内容,理解角色的行为与对话
(1)故事《小猫钓鱼》主要讲的是谁?
(2)小猫和妈妈都钓到了吗?
(3)前面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
(4)最后小猫钓鱼时又发生了什么情况呢?
三、安静、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四、讨论:感受故事中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当小猫没有钓到鱼的时候,他心里怎么想?说了些什么话?说话时会是什么口气?你能表演一下吗?
【活动延伸】
1、思考我们做什么事情要一心一意。
2、采访家人,收集整理有助于一心一意的方法。
【活动反思】
中班是幼儿的注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的重要时期,以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一心一意与三心二意对生活的影响,避免了空洞的说教,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活动反思】
中班是幼儿的注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的重要时期,以故事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一心一意与三心二意对生活的影响,避免了空洞的说教,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