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绘画花教案8篇

时间:2024-03-04 09:11:27 分类:教师总结

通过教案的充分准备,我们可以思考好教学策略和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份成功的教案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美术绘画花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美术绘画花教案8篇

中班美术绘画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报纸条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并用彩纸设计,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2.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水族馆、幻灯片(五彩鱼范例,五彩鱼半成品范例)、录象、报纸、彩色纸、双面胶、剪刀、轻音乐、小鱼儿游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范例,了解制作方法

1.播放ppt水族馆,引导幼儿欣赏鱼的形状和花纹。

2.教师放幻灯片,这是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出这样的鱼?(报纸搓成纸条卷成鱼的外形,彩纸装饰鱼的眼睛,身体鱼鳍,鱼尾等)

二、加深了解,学习制作

1.观看制作鱼的录象,了解制作步骤。(第一步:用报纸作成鱼的形状,第二步:装饰鱼)

2.难点讨论:出示幻灯片,半成品的鱼,讨论:这鱼少了什么?怎么做?

出示幻灯片(1、用细纸条贴在轮廓上,再把眼睛贴纸条上。

2、剪鱼眼睛时两边各留出一段纸条,直接贴上)

三、幼儿制作。

播放ppt供幼儿参考

四、欣赏、交流

1.选一、两个幼儿介绍自己的鱼。

2.游戏:小鱼游呀游。

教学反思:

1.导入部分提到了颜色、形状,在指导幼儿制作的时候也应该围绕颜色和形状来进行。

2.活动的开放性应该更强一些,让幼儿更多自主创作的机会,允许幼儿有不同的创意,更好的体现鱼的多样性。

中班美术绘画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感受画面传达的情感,引导幼儿善于观察和大胆表述。

2、增强幼儿对作品中花朵的方向、色调及构图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梵高画展、梵高故事视频、各种花朵ppt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感受画的意境,善于观察和大胆表述。

活动难点:能够初步理解梵高的《向日葵》所要表达的意境;大自然的花是向着所有人开放的,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活动过程:

一、 认识梵高,观梵高画展

1、 出示梵高自画像

师:今天李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著名的画家,他叫梵高,非常喜欢画一种花。

2、 观画展

师:想不想欣赏一下梵高的画,跟着李老师一起去看梵高的画展吧。

提观展要求:排队安静的欣赏,认真欣赏每一幅作品,找找你最喜欢哪一幅?

3、 谈论最喜欢的作品

师:刚刚欣赏了梵高的很多幅向日葵作品,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呢?(ppt幼儿讲述理由)

二、理解故事《梵高画向日葵》

1、讨论

师:参观了画家梵高的画展,你们知道梵高最喜欢的花是什么?(向日葵)

2、欣赏故事《梵高画向日葵》

*师:为什么梵高最喜欢画向日葵?(因为梵高家里很穷,只能买最便宜的黄色颜料,所以找到了黄色的向日葵来作画。)

*师:梵高在画向日葵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花儿是向着大家开放,它不会永远朝着一个人微笑!)

*师:我们一起找一找,向日葵都朝着哪些方向?(向上的、向下的、向左的、向右的;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并指出不同方向的花朵。)

*师:你们来想象一下,不同方向的向日葵对着谁微笑?(向上,好像对着太阳微笑;向下,好像正在微笑地点头;向左向右,好像和旁边的朋友聊天说笑呢!)

*师:故事中大家是怎么评价梵高的向日葵的?(引导幼儿说“佩服”)

小结:梵高发现向日葵有着不同的方向,是向着大家开放的,它不会只向着一个人微笑!

三、感受作品

1、 色彩感受

出示ppt

师:(1)在这幅画里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颜色?(黄色)

(2)这些黄色都一样吗?为什么有的黄色深?有的黄色浅?

(3)这些不同的黄色给你什么感觉?

(4)如果用同一种黄色你觉得好看吗?为什么?

小结:不同深浅的黄色可以表现不同的向日葵,成熟的向日葵是较深的黄色,比较稚嫩的向日葵是浅黄的,深黄和浅黄搭配起来才使画面更加协调、舒适!

2、 构图感受

师:(1)梵高是怎样在很小的画面上画出许多花朵的?(用重叠的方法)

(2)想象一下梵高先画哪一朵向日葵?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

出示ppt:不同方向的插花,幼儿自由选择一种,找到一朵花一朵,试着用重叠的方法画出对着每个人微笑的花朵。

活动反思:

儿童的艺术是儿童生命本能的自然凸现。因此在欣赏中教师和幼儿的对话是平等的,尊重幼儿对作品的感觉和表述,而不是以自己的权威压制幼儿。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不必过分强调最终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点放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现上的差异,以积极评价为主,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达。从而不断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这种个性化的注重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孩子学会自尊和尊重别人。

中班美术绘画花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竹筒不同形状,运用多种材料大胆地在竹筒上进行创意装饰。

2、体验竹筒创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工具:颜料、毛笔、瓶盖、纽扣、吸管、毛线、塑料袋、竹筒、双面胶、剪刀等。

2、范例:花竹筒。

活动过程

1、认识竹筒,简单介绍班里用竹子做成的生活用品,如:竹垫子、竹篮子、竹盘子等。让孩子了解竹子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

2、谈话导题。“老师想用这些竹筒来打扮我们的教室,可是觉得就这样又不好看,怎么办呢?”

3、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4、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打扮竹筒,老师也设计了自己的花竹筒。瞧,好看吗?你们知道老师用什么办法来装饰的吗?”(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装饰方法)

一个是用颜料画的图案装饰的:另一个是利用生活材料装饰的。

5、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创意制作——“花竹筒”,教师观察指导。

明确活动要求:

(1)颜料不要蘸太多:

(2)装饰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3)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卫生:

(4)安静地在自己位置上装饰,不要走来走去。

6、作品欣赏。

延伸活动:和幼儿一起用“花竹筒”打扮教室。

中班美术绘画花教案篇4

中班美术活动:快乐的新年

1.通过说说、看看,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表达新年里开心的事。

2.大胆有创意地画出自己新年里开心的事,运用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大胆地构图,表现自己新年里的开心事。

3.乐于与同伴一起创作、作画,体验绘画的乐趣。

1.幼儿绘画材料人手一份。

2.范例。

一、儿歌引题,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想念一首儿歌给你们听,希望你们听了以后能告诉我:儿歌里说了些什么事?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3.引导幼儿讲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事?这些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4.你们能把自己新年里发生的事告诉老师吗?

二、通过说、看,引发创作的欲望及积累绘画技能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新年里一些开心的事。

2.听了你们那么多新年里开心的事,老师也开心,所以,我要送给你们一些礼物,看看是什么?

3.教师出示8张范例图片,引导幼儿一起边看边说。

4.现在我想,你们是否也想动手画一画自己新年里的开心事?

三、幼儿动手画出自己新年里开心的事,体验绘画的乐趣

1.现在老师请你们到为你们准备好的位置上去画自己新年里的开心事,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适宜指导

四、欣赏、交流作品,进一步感知新年里开心的事

1.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做品展示在展板上,互相欣赏自主交流。

2.和幼儿一起欣赏交流幼儿的作品。

3.我们把自己画的新年里的开心事去拿给小班的小朋友看一看,也让他们开心开心好吗?

中班美术绘画花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关注人物面部的颜色和形状,体会人物面部的一个千变万化。

2。尝试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大胆改变大师的作品,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准备:

米罗的人物画若干、展板、实物图片(正反面)、蜡笔、人物脸型

教学过程:

(一)介绍大师米罗,欣赏米罗的画,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这是米罗,是个了不起的画家,你们认识吗?你们想不想看他的画?

师:猜猜画家画的是什么图?

师:觉得这些小朋友画得怎么样?觉得很好玩?哪里好玩?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像的脸、手等部位,感受米罗画的夸张和有趣。

(二)出示不同造型的实物图片和反面的各种脸,感受变化的乐趣。

师:如果李老师也带来各种可爱的脸,你能把它变成好玩的脸蛋吗?

出示苹果、树叶、方片面包等,对照实物图片请幼儿说说自己是什么样的脸型?

师:它们能不能变成可爱的小脸蛋呢?

翻转实物图片,展示装饰好的脸蛋。

师:你喜欢哪个脸蛋?为什么?学一学表情。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着重观察颜色和五官的形状、大小等。

(三)操作

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很多可爱的'脸,待会选自己喜欢的可爱的脸,在脸上画上各种各样的眼睛鼻子嘴巴。这里还有报纸,可以扭一扭啊,做成头发,待会做好以后可以放在相应的画像上。这样画家爷爷的画和我们的画变成同一张了。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讲评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美术绘画花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对借形想象画的兴趣。

2、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胡萝卜、土豆、黄瓜、茄子等切成不同规则的块、各种颜色颜料、七士进阶音乐。

活动过程

实录

一、跳集体舞《小老鼠打喷嚏》进场。

“小朋友们今天跳的舞真好看!今天也有许多蔬菜宝宝也要来参加今天的舞会。”

二、介绍蔬菜宝宝,看都有什么形状的切块。并提出舞会的要求。

1、教师问:小朋友门看今天都来了哪些蔬菜宝宝。幼儿答:“茄子、黄瓜、胡萝卜、土豆……”

那你看它们都有什么形状的呢?“三角形、半圆形、扇形、圆形……”

2、“今天蔬菜宝宝来参加舞会但是有一个要求,小朋友要仔细听音乐,有一段音乐是我们小朋友跳,有一段长音的时候是蔬菜宝宝蘸着颜料在纸上跳,短音一响蔬菜宝宝就停止跳舞,你选的蔬菜宝宝可以随便更换。”舞会要开始了,你们要注意听音乐。

三、舞会开始,并让幼儿根据音乐来跳舞,舞蹈结束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问:“好了,跳完舞了,小朋友看蔬菜宝宝跳完舞在纸上留下了什么?它们都想什么?”

幼儿答:“这些连在一起的圆形像毛毛虫。这个像米奇头。扇形的在一起像蝴蝶……”

请幼儿给做示范画。

四、幼儿动手操作,借形想象。

现在小朋友看看自己的纸上,蔬菜宝宝留下的脚印都像什么?你也把它们画出来吧。

教师巡回指导,可以通过其他孩子的作品给其他孩子提示。并给幼儿的作品加以肯定。

五、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好了,小朋友画的都非常好,想象力也很丰富,下面有谁愿意和小朋友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呢?

小朋友们都这么棒,那你把你画的什么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吧!

六、和自己的作品留影。

中班美术绘画花教案篇7

核心导读:

活动内容:

中班艺术领域——美术《牛年画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绘画技能。

3。学习小牛的拟人画法,能为画面添加上喜庆的色彩。 活动分

活动内容:中班艺术领域——美术《牛年画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绘画技能。

3。学习小牛的拟人画法,能为画面添加上喜庆的色彩。

活动分析:重点——学习小牛的拟人画法。

难点——掌握好牛的比例关系。

活动准备:物质——教师范画、每人一套36色油画棒、黑色水笔一支。

知识——简单了解牛的外形特征,知道什么是“唐装”。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引入主题,出示教学范画。

提 问:今年是什么年?小牛长的什么样?(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介绍牛的外形特征)

过渡语:今天有位牛宝宝为小朋友们送来了礼物。(出示范画)

二、展开:

1。根据牛的特征,示范牛头的画法。

指导语:先画牛的大鼻子,像颗摔倒的大花生;鼻子上面画牛脸,宽宽大大立中间;从上到下来添加,头顶画牛角,牛耳分两边,眼睛瞪得大,哞哞叫的欢。

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示范小牛的拟人画法。

中班美术教案:印染丝巾

中班美术绘画花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幼儿巩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名称,能正确辨别水果的颜色,如:紫紫的葡萄,红红的苹果等。

2.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图,能完整地说一句话,如:“我用红红的苹果做娃娃的脸”。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根据图片大胆地说话,能完整地表达一句话,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空间准备 幼儿座位成弧形排列,操作台呈框式置于活动室四周。

物质准备 水果娃娃贴画一幅,水果贴片若干,毛毛虫玩具一个,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毛毛虫果园丰收了)老师引导:孩子们,毛毛虫果园丰收了,它邀请咱们一起去玩耍,你们想去吗?(想)带领孩子们观察图片,提问:1.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2.说说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用“红红的苹果”说一说。

二、 故事导入说话练习。

老师躲在毛毛虫后面,模仿毛毛虫讲它给孩子们制作礼物(水果娃娃贴图)的过程,老师边讲述边做礼物,最后把礼物呈现给孩子们。

提出任务:毛毛虫想把礼物送给能用一句完整地话描述娃娃的孩子,咱们先听听毛毛虫是怎么描述水果娃娃的。(幼儿倾听,录音呈现句子)

“我用红红的苹果做娃娃的脸。”

“我用黄黄的香蕉做娃娃的嘴。”

“我用紫紫的葡萄做娃娃的头发。”

幼儿自由说,老师引导,帮助困哪的孩子(说悄悄话让孩子复述,让小朋友帮助等)。

三、 制作水果娃娃

老师:毛毛虫告诉我,孩子们已经会说完整地话,它很高兴,可是它只来得及做一个娃娃,它知道每个宝宝都想得到礼物,所以托老师给大家带来很多水果,让宝宝自己做喜欢的娃娃。咱们一起去试试吧。

带孩子到操作台贴水果娃娃,在孩子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说说用什么水果做娃娃的哪一部分,巩固本次活动的重点句子。

四、 老师带孩子们与水果娃娃一起到区角玩耍,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水果娃娃》是我根据《水果屋》改编的中班语言活动。在活动进行中,我发现孩子们兴趣很高,对于他们喜欢的毛毛虫提出的任务,非常乐于去完成。虽然这个活动孩子们要掌握的句子“我用……做娃娃的……”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点儿长,但结合图片,大部分孩子掌握比较好。他们敢于开口说,乐于主动说,课堂气氛很好。我觉得这种创设情境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很适合孩子,在今后的活动组织中,我会更多的尝试这种模式。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说话不够完整,对于较短的句子表达还可以,可以对于长句子的表达比较欠缺。为了训练孩子们说完整的话,说比较长的话的能力,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中班美术绘画花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