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联想教案5篇

时间:2024-07-06 17:11:30 分类:教师总结

一份详细的教案是需要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写的,合适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图形的联想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图形的联想教案5篇

图形的联想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手形的联想

1、重视学生个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手形的联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手形的联想

2、重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

3、评价标准体现多维性和多极性,以鼓励为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教学内容:通过对手形的观察,激发学习兴趣和引起对生活中相似事物的联想;通过手形作品的欣赏,理解作业要求和表现形式。手形的联想

2、教学目标:

a:认知: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手形的联想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b:情感: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c:能力: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与组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观察感知不同姿势、角度的手形,手形的联想探索以手形与身边熟悉事物的联系进行联想,研究手形的装饰与组合。

四、学习材料

教师:

学生:水粉或油画棒或黑色水笔

五、教学活动设计

(1)激发兴趣,揭题。

以手形引发对手的联想。

a:伸出手看看,这是什么?

b:再看看,在光线下做个手形,这又是什么?

(2)观察联想

a:试一试。在投影仪前观察影子,说说像什么?想到了什么?还能变成什么?

b:结合观察,想想,这些形状像什么?小组探讨这些形状和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相同?

(3)欣赏感受

a:欣赏手形装饰绘画

手形变成了什么?

用了什么方法?

还能将手变成什么?

b:印自己的小手,进行图色想象。

c:想象手:不仅可以整体想象,还可以局部想象。(如:拇指、手指、手与手之间)

(4)愉快表现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手形表演与联想。

(5)学生作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成功展示:

表演展示与欣赏展示相结合。

六、教学评价:

能否对手形大胆地进行联想。

能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

能否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意见。

能否对活动进行准备,并在结束是进行收拾整理。

能否与同学合作。

图形的联想教案篇2

第7课手形的联想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重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合作能力。重视对传统艺术的认识,融合世界多元文化,让学生在多样性的文化艺术中对社会生活进行理解创造。学生自幼儿时期就知道手的本领是非常大的,他们对于手的造型感觉非常愉快,喜欢用手摆各种手影,但是对于把手形的联想画出来学生还是不善于向这方面挑战。本课让他们非常轻松的体味创造的成就感,体味快乐,这种体味是审美的摇篮。

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2.能力目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与组合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装饰美化生活的态度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感知不同形态及角度的手形。

难点:探究手形与身边事物的联系,研究手形的装饰与组合。

学习材料:

多媒体计算机、、手电、手套、音乐、水粉用具……

教学过程:

一、手语:

1.舞蹈动作中的手语。

2.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手势。

3.小结:手是人的第二表情。

教学意图:了解手的重要性。

二、手形:

1.师生共同做各种收的造型。

2.在黑板上画一画各种手的造型。

教学意图:感受各种手的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表现手形的欲望。

三、联想:

1.板书:手形的联想

2.根据手形进行联想。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创作:

1.提出作用要求:在作业纸上画出各种手的造型,根据造型进行手形的联想。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

五、展示: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谈谈创作体会。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欣赏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图形的联想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媒体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在自己印制的手形上添画出新颖的形象。

2.鼓励幼儿想象、大胆尝试,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视频转换仪各一台。

2.自制软件一份

3.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哥哥、姐姐的画,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大屏幕上展示作品) 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原来这些画都由各种手形变成的。)

二、玩一玩、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

1.让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引导幼儿讲述:我把两手握一握,并一并,翘起小指变成小猫……

三、多媒体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手形画:

1.展示手形

(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孔雀的?孔雀的身体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体,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头和颈就变成了美丽的孔雀。)

(2)这个手形能不能再变成其它的呢?(展示刺猬)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刺猬的?手掌是小刺猬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刺猬的什么呢?(手掌是小刺猬的身体,胖胖的,手指是它的刺,长长的,还挂上了一个个果子,多可爱)。

2.展示手形二 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展示鸡) 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鸡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脚)

四、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

2.指导幼儿在纸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笔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个手指,启发幼儿添画并进行装饰。

五、用视频转变仪展示作品,清幼儿介绍,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

简评:此活动设计的最大优点是: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关系,既给幼儿留有较大的想象创造空间,又能帮助幼儿解决绘画技能上的难点。 开始部分,通过欣赏作品和手形变化游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帮助幼儿积累创作素材。 中间部分,教师抓住了如何"将幼儿的想象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这个重难点。

在方法上,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注入式、封闭式为教师点拔、幼儿创造的启发式、讨论式;在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将幼儿的想象以动感的画面展示,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观察、比较、判断的机会,找准了由手形添上什么变成什么这一技能上的关键,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结束部分,利用视频转换仪,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同伴面前,便于幼儿参与评价,促进交流。

图形的联想教案篇4

课 题

第7课:手形的联想

教学时间

4/4一(2) 4/5一(1)

教学目标

1、感知手形变化与组合,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探究装饰和组合的美感。 2、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3、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和组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探索以手形与身边事物的联系进行联想。 2、研究手形的装饰和组合。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激发兴趣 1、伸出手看一看,这是什么? 2、想一想,在光线下做个手形,这又是什么? 激发兴趣。 观察联想 1、试一试,能否用手形做一个跟生活中相似的物体?说说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想到了什么? 还能变成什么? 2、结合观察,想一想,这些形状像什么?如果它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在投影仪前观察影子)小组探讨这些形状和生活中哪些物体相同? 联想并说出手形与生活中相似的物品。 感受欣赏 1、欣赏手形装饰:手形变成了什么?用了什么方法? 2、欣赏手形绘画:这里有手吗?谁能将手变成什么? 3、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 欣赏欣赏想像、交流 观察联想 愉快表现 作业要求: 1、用自己的手画成你认为像的形象。 2、对手进行联想,画到纸上。 3、将这些形象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发生的事情画下来。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与联想,并画成一幅画。 找到货想到适合自己的制作方法。 成功展示 比一比看谁变的最好。 1、你认为他们的画哪儿有意思 ?为什么? 2、请说一说你的想法和看法。 3、请你为你的作业做一个表演。 比一比看谁变的最好。大胆发表意见,成功展示自我。

板书

7、手形的联想

摆造型

涂颜色

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都很高,在教师的引导下,都想到投影仪前来摆造型,但新奇的造型还不是很多。在看到老师准备的手影动画的时候,学生们都惊叹于我们的双手,原来只要多动脑和多实践,可以表现这么多的优美画面。教师列举生活中的物体,学生想办法找出与手形的联系是难点,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课 题

第7课:手形的联想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感知,能认识一些简单的物和形,在本课中,通过不断变化的手形来引导孩子们进行丰富的联想,并能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对孩子进行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训,让他们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充分体现艺术的价值。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助于学生成为积极的评价主体,提高评价能力。

通过学习使孩子们充分认识到手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自我,关注他人,体验合作的乐趣与“友爱”精神。

教材分析 1、感知手形变化与组合,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探究装饰和组合的美感。2、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3、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和组合。

教学目标1、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探索以手形与身边事物的联系进行联想。2、研究手形的装饰和组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图形的联想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地进行手形想象并在自己的小手上彩绘。

2.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教学课件,绘画工具及材料,辅助小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绘画主题

1.引导欣赏手形彩绘画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请你仔细看一看: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画在了什么地方?

2.介绍手形彩绘的定义

师:原来,人们不仅可以在纸上画画,也可以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并在上面进行绘画,这就是手形彩绘。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它是画在哪只手上的?用左手做手形、右手来画比较容易。

3.继续欣赏手形彩绘画

师:下面还有几张手形彩绘的图片,都是画在左手上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讲解示范,知道绘画步骤

师:看了这么多手形彩绘的图画,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老师也想来变一变、画一画。我想画一只漂亮的孔雀,应该怎么做手形?拇指、手指并拢,其他手指伸直,先画彩色羽毛,我用蓝色、再换绿色,翎毛最漂亮,画上各种颜色,最后贴只眼睛。看!怎么样?

三、鼓励尝试,进行手形彩绘

1.出示绘画工具,交代彩绘要求

师:第一,先想一想把小手变成什么,再做一做手形;第二,要记住手形,不然画了一会儿不知道怎么摆了就画不下去啦;第三,涂色时要注意把手上皮肤和指甲的颜色都盖住,这样画出来才更漂亮。

2.幼儿进行彩绘,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开始吧。

四、组织展示,体验成功乐趣

请幼儿上前展示自己的手形彩绘,也可请同伴、老师猜一猜自己画的是什么,体验成功的乐趣。

《图形的联想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