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家》教案精选8篇

时间:2024-07-20 13:10:30 分类:教师总结

富有情感的教案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案中是否包含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资源,能够显示出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语文《家》教案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家》教案精选8篇

一年级语文《家》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熟练记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能区分形近声母、韵母及间近整体认读音节。

3、乐于记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有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准备教师拼音卡片

学生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拼音家族为了你们吵得可厉害啦!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都说是你们的老朋友,争着要来和你们见面。结果还是智慧王子阻止了这场争吵。智慧王子说:孩子们认不认识你们还不一定呢?我建议你们设置声母关、韵母关、整体认读音节关,让孩子们来闯关,过关了就封他们为智慧王,表示他们认识你们,大家看怎么样?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都同意了。孩子们,你们同意吗?看看哪一组的同学会是智慧王?

小组内先认一认,记一记。

二、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声母关。

1.分小组按声母排列顺序读声母。

2.开火车看老师手中的拼音卡片读。

3.区别形近的`声母: b-p b-d b-q p-d p-q d-q q-g f-t h-n n-m。

4.小结闯关结果,颁发智慧星。

[活动二]

韵母关。

1.分小组按韵母排列顺序读韵母。

2.指名读老师手中的拼音卡片。

3.区别形近的韵母: ei-ie ui-iu un-un an-ang in-ing en-eng。

4.小结闯关结果,颁发智慧星。

[活动三]

整体认读关。

1.分小组按整体认读音节的排列顺序读整体认读音节。

2.指名读老师手中的拼音卡片。

3.区别形近的整体认读音节: zi-zhi ci-chi si-shi yin-ying。

4.小结闯关结果,颁发智慧星。

[活动四]

风险关。

开火车读读一读的内容。都读对了有两个智慧星,读错了要减去一个智慧星。小结闯关结果,颁发智慧星。

[活动五]

总结。

总结:评出智慧王。

三、学习效果测评:用拼音认一认同学的名字。

一年级语文《家》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a o 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四个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 o e的四个声调。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三格,能在四线三格里正确书写a o e。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情境图、读儿歌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a o 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儿歌,老师朗读儿歌:

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

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2.老师向学生讲解学好拼音的作用及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学好汉语拼音的坚定决心。

二、学习单韵母a

1.看图引出单韵母a,板书a。

2.老师示范发“a”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嘴巴张大,舌头居中,舌位低,嘴唇呈自然状态(不圆唇),发音过程中口形不要变。

3.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啊”让学生读准a的音;可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

4.再引导学生看图:小女孩的头部像a的形,小女孩张大嘴巴发的就是a的音。(张大嘴巴a a a)

5.学生反复练习发a的音。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单个练习。(开火车读)

三、学习单韵母o和e(方法同上)

1.发“o”音时,嘴半开半闭,嘴唇圆拢,舌尖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把“喔”的音拉长,口形舌位不变,接着呼气发音。(拢圆嘴巴o o o)

2.教学“e”的发音。这个韵母不是“鹅”的音,是第一声e,“鹅”是二声。发音时,口形要变扁,半开半闭,舌头后缩,舌根稍微抬高一些,嘴角往两边咧开,露出牙齿。(嘴巴扁小e e e)

四、学习声调

1.认识声调符号,结合手势和儿歌学习。

“”是第一声,“”是第二声,“”是第三声,“”是第四声。

①课件出示顺口溜帮助记忆: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②指导观察课文插图中小汽车的走势,巩固练习。

汽车平走ā ā ā,汽车上坡á á 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 ǎ ǎ,汽车下坡à à à。

2.练习读a o e的四声。

练习带声调朗读,教师引导用带声调的a o e组词说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游戏):找房子。

2.老师引导学生将课件展示的12个迷路带声调的韵母宝宝送回家。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学生每说一个,老师点一下该韵母宝宝,若对了,韵母宝宝就会蹦蹦跳跳跑回家。

二、教写a o e三个单韵母

1.认识四线(从上到下)三格(上、中、下)。

提示:拼音字母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在四线三格中,要按一定的规格书写。

2.指导书写。

①教学ɑ。书写左半圆(c),从第二线下一点儿的地方起笔向左贴上第二线写半圆,下面贴上第三线,到第三线上一点处收笔,充满中格。再写竖右弯(),从第二线挨着左半圆的地方起笔向下写竖,与左半圆下方相接后向右弯。

②教学o和e。(方法同上)

3.学生自由练写。

三、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用拼音卡片复习三个单韵母读音及带声调的韵母读音。

2.师总结:现在我们学习了三个单韵母,还会给它们戴上声调帽子,课后大家还要多多练习这三个单韵母二声和三声的发音哟!

[教学板书]

1aoe āáǎà

ōóǒò ēéěè

[教学反思]

?aoe》是汉语拼音的第一课,上好了第一课,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今后学习拼音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借用课文情境图,让拼音教学化难为易,激发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更为浓厚,课堂上教师利用好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学习,学生很快就懂得了图跟拼音的音形的联系。

2.多样形式,保持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不持久。说顺口溜,做小游戏,既可以使他们时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对发音口型的记忆。

一年级语文《家》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训练。

2、赏析语言美: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独特感受的写作手法,品味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并进行仿写。

3、理解古诗句,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4、品味文中哲思,领会作者感情以及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准备

ppt。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训练朗读。

2、品味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文章背后的哲思。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预习

1、查阅作者背景,了解作者。

2、熟读课文,画出写得好的词句和不理解的语句。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

疏通字词

让学生举出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

(菊花:坚贞;梅花:高洁;牡丹:富贵;雏菊:天真单纯;百合花:冰清玉洁;玫瑰:爱情;四叶草:爱和幸运……)

展示图片,让学生对丁香花的形象有所了解。

2、人文初探“丁香结”

(1)看题目,“丁香结”是什么?让学生带着两个任务散读全文:

读准字音;画出与丁香结相关的句子。

(2)与丁香结相关的句子都集中在文章哪部分?后半部分。

从而引出对文章结构的关注,

3、理清写作思路

(1)提问: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什么?

引导学生试着划分文章结构,说出理由:

1—3丁香花(色彩和姿态———花色花香—三棵白丁香树)?赏花

4—6对丁香结的思考和感悟??悟花

理清课文脉络。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

答: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等方面描写,赋予了丁香灵动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

4、赏析优美语句

先让学生找一找他们觉得好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试着赏析。

再用提问法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味语句,解读文本,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障碍。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拟人和比喻。将丁香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将小花比作星星,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目的特点。

(2)第三段,积雪、莹白实际上是什么?代替丁香,有什么好处?

首先,避免反复提到丁香而带来累赘感。

其次,修辞手法:积雪是借喻(借用喻体来替代本体,不出现喻体和本体),莹白是借代(借用事物的特征来替代事物本身)更直观更鲜明地突出丁香的特点:积雪不仅白,而且多而纯净、轻柔;莹白不仅白而且光洁、令人眼前一亮。

文中你还能找到那些句子用了借喻或者借代吗?

(2)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照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第四段,雨中丁香有什么特点?怎么理解作者把雨中的紫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为什么说“丁香确实应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先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想象雨中丁香的画面,再反推印象画的特点,最后准备印象派画作加以印证,解释朦胧、模糊的艺术美感)

5、学生朗读全文,读出丁香的娇俏和雨中丁香结的美感。

6、板书设计

丁香结

宗璞

1—3丁香花(色彩和姿态———花色花香—三棵白丁香树)赏花

4—6对丁香结的思考和感悟悟花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借喻、借代

7、作业

抄写本课字词4遍;字帖;思考“思考探究题”

三、积累拓展四。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课时知识点:文章结构、修辞手法。

2、介绍宗璞和其行文风格

宗璞的散文诗特点:清新轻盈,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之上进行散文创作。(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如何写作)

3、 总结主题内涵

围绕丁香结的意象展开梳理。

(1)出示丁香花蕾图和中式衣襟盘扣图。解释丁香结名字由来。

(2)结合拓展积累第四题,让学生了解丁香结常出现在表达愁思的作品中。

(3)结合思考探究题三,思考文中的丁香结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寄予在丁香中的情感是什么样的?你怎么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作者的人生态度?

4、 写作思考:睹物联想。由丁香的色形味等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将生活的小体会、人生的大感悟与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既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又富有内涵、耐人寻味。

5、板书设计

丁香结解不开的愁怨

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

睹物联想

6、作业

语文练习册;选择一种喜欢的花草,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个小片段,200字以上。

一年级语文《家》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圈画重点语段,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积累语句。

3、领会和学习作者由丁香花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句,领悟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品味精美的语言,感悟积极豁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图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几种花卉的图片,引出丁香花

大自然的花卉万紫千红,俗话说,各花入各眼,同学们最喜欢哪种花呢?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出示丁香花图片,找同学说说对丁香花的看法和感受。作家宗璞窗外的三棵白丁香与她朝夕相伴,又让她产生了怎样的情思感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宗璞的散文《丁香结》,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导入新课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由几种花的象征意义导入新课,为学生学习本篇课文做准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基本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2、积累生字词:(结合教材课后读读写写,适当补充拓展,注意正音)

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参差斗室朦胧恍然

?设计意图】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打好学习的基础。

三、初读文章,梳理“丁香之结”

1、自由散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且圈划出描写“丁香结”的句子。关注这些句子出现的位置,划分层次。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丁香花,后三段写的.是丁香结。

2、作者在两部分中,围绕“丁香”各做了什么?尝试添加一个动词,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课文前三段写的是“赏丁香”,后三段写的是“悟丁香”。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走近文本,探究丁香结。

四、感知文章脉络

1、文章的题目是“丁香结”,圈画文中提及“丁香结”的句子,看一看主要出现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圈划、思考并回答)

预设:文中提及“丁香结”的句子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后三段。

2、既然“丁香结”出现在文章后三段,那么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哪些内容呢?

(学生思考、概括并回答)

预设:文章前三段写的是丁香花,重点写丁香花的色彩、形貌、气味、姿态。

3、仔细圈画前三段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思考这三段对于丁香花色、形、味的描写是否重复?还是各有何侧重呢?

(学生默读、圈画、思考、朗读并回答,教师从旁引导、归纳)

总结:由此可以看到,文章前三段描写丁香花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写丁香,逐渐转到写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丁香,丁香与“我”越来越近,情感越来越深。

前三段对于丁香花的描写,与后三段所写的“丁香结”是如何建立起联系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深入文本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读读写写的生字词,明默。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左右。

要求:要能写出个性特征,能对景物进行具体的刻画。

?设计意图】

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教学随笔

丁香结

宗璞

一、(1—3)丁香花赏花

二、(4—6)丁香结悟花

一年级语文《家》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点击放大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有一首《咏鹅》,谁记得?还有一首《画鸡>,谁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揭示课题1草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练读课文3遍。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

四、读诗句,识字

1.第一行(指名读)

识字:离原

教师解释:“离离”是讲草长得茂密。“原”是宽广的`野地。

出示图,观察地上的草长得怎样?(让学生从画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样子。)

指导读句:离离/原上/草,

2.第二行(齐读)

识字:岁枯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

教师解释:“岁”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样了?(枯黄,像落叶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发芽、生长)

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提示:两个“一”声调不同)

3.第三行(指名读)

识字:野火烧尽(注意读准“烧”的音。)

解释:“尽”就是“完”的意思,从哪儿说明烧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齐读)再次观察画面。讲述生长的原因,地里的草根还在。

识字:吹又(注意“吹”翘舌音)

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想象原上草的样子。

2.反复练习朗读,达到背诵要求。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含要认识的字)。

2.完成课后练习3。

3.用“春风”说一句话。

一年级语文《家》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并认识本课出现的5个要求会写的字,能认识5个要求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那种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课文中感受美与想象的新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5--1)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看课件。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井”字,请同学来读。同学们,也许你们曾经在农村、公园里或一些旅游景点中见过井,你能说说吗?是啊,井里的水很深,而且水面平静。有一个年纪和你们相仿的小朋友在夜晚看天空,看着,看着,他就被吸引了,而且还写了一首小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课题,读题。课件出示课题“古井”,我们都看过“井”的图片了,你们知道什么是“古井”吗?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着很多年历史的井,很神秘。这个小朋友感觉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

3、再读题目。你们想去看看这好像古井的夜空吗?

二、感知课文,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看清每个字,用心听。

2、给同学机会,让你们亲自去看看古井,感受它的神奇与魅力。

同学们,请你借助书上的拼音来读课文,认真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在文章中找出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仔细拼读并用圆圈画出来。

三、识字、解字并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

本课识字教学量小,要求会写生字为2个,会认生字只有“很”,运用随文识字法学习本课生字。

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诗,我们要先来认识三个字宝宝。

1、“夜”夜晚的天空。

谁找到这个字宝宝藏在哪行诗句中了吗?你能读一读吗?

出示生字字卡,一组开火车读字音,整读音节。

谁能组词?再读诗句“夜晚的天空”

说话训练:你能说说,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吗?

2、“很”,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这个小朋友看到夜晚的天空觉得它像什么呢?找到这行诗了吗?谁来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诗句: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出示字卡“很”,拼读字音,就是十分、非常的意思。

再来读读这行诗吧。

3、诗句“我丢下去的白石子,变成很多很多的星星。”在晴朗的`夜空中,我们以常会看到有很多很多的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和说,你觉得天空中的星星像你什么?这个小朋友感觉星星是什么呢?找到相关的诗句读一读。小作者认为在上的星星是自己丢在像古井一样的夜空中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4、“久”,“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出示字卡“久”,拼读字音,教师讲解含义:形容时间长。教师领读诗句。指生读诗句。为什么小朋友没有听天回声,你们知道吗?

四、再读古诗

1、生自己练读。

2、指生读全诗。

3、男女生合作读诗句。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5--2)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诗歌。

4、说一说“你觉得夜晚的天空像什么呢?”

二、指导书写生字。

“夜”为上下结构,“久”为独体字,教师要范写。

三、完成课后题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读一读,诗歌《春雨》

注意读好植物们说的话,认识表示说话的标点。冒号,引号。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种子、桃树、麦苗渴望成长的急切盼望心情。省略号的停顿要处理好,给人留有遐想的空间。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背诵诗歌。

3、课后题:涂一涂。

教学反思: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悟了课文的大意,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生字书写较漂亮。

看地图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到祖国的美好,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积记生字。

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祖国的辽阔。

第一课时(5--3)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想到每个国家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实现这个美好的梦想。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听准字音。

2、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轻音节读准音。

3、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4、“经验小交流”,你喜欢哪个字?你是采取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

5、学习一个新的部首,“立刀旁”。

6、生汇报每个字的学习方法。

7、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乡”。

三、练习:多音字(乐)

四、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5--4)

一、复习生字。

1、游戏,小小火车开起来。比一比哪列火车读得快。

北京、江河、和平、图画、宝岛、名字

2、这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能认识吗?

二、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江、利,其中“江”左窄右宽,“利”左宽右窄。

2、上下结构:公、宝、京,注意每个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点。

三、讨论

看地图会给你带来哪些乐趣?

四、完成书后练习。

1、读词语,做游戏。

先请同学试着读一读,然后指名读,再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让学生按照数字顺序做游戏。

2、填标点。

世界上最深的洋是太平洋()

在祖国的地图上()这找到了可爱的家乡()

3、小组做找国家的活动。

五、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查字典。

教学反思: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悟了课文的大意,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生字书写较漂亮。

学习查字典(5--5)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兴趣,会正确使用字典

教学重点:

学习查字典

教学过程:

1、背诵拼音字母表。

2、读读拼音表。

3、做找朋友的游戏。

4、唱拼音歌。

5、在电脑键盘上做找拼音的游戏。

6、学习查字典:京、机、加、尖、江、交、阶、今

7、做拼音字母游戏。

第四单元测试题1(5--6)

一、读拼音写词语

rì rì yè yè chàng chàng jiǔ jiǔ huí yīn xīng kōng gǔ jǐng

( ) ( ) ( ) ( ) ( )

二、照样子写一写

很深很深、长长久久、黑漆漆

( ) ( ) ( )

( ) ( ) ( )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夜空( )的水井

( )的石子( )的星星

四、试着把成语补充完整

春回( )地( ) ( )齐放

泉水( ) ( ) ( ) ( )争鸣

第四单元测试题2(5--7)

一、读拼音写词语

yè kōng hěi jiǔ fā yīn gōng píng

( ) ( ) ( ) ( )

běi jīng jiāng hé bǎo shí lì yòng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春天(chūn cūn )世界(shì sì )

乡村(xiāng xāng )宝岛(bǎo dǎo )

三、读一读,组成词语

工( )乡( )夜( )九( )立( )名( )

公( )相( )叶( )久( )利( )明( )

四、读一读,填一填

一头( )一本( )一只( )一把( )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一片( )一条( )一棵( )一座( )、

五、按要求填空

1、“利”一共有( )画,第五笔是( )。

2、“音”字是( )结构,共有( )笔。

3、“江”字的偏旁是( ),表示与( )有关。

一年级语文《家》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咏柳》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春天的故事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快乐自学

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激励导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四、总结本节课内容: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五、轻松练测: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春日》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古诗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快乐自学,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激励导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内容。

五、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古诗。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背诵古诗。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快乐自学: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4、书写练习。

三、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四、轻松练测:

1、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见教材中)

3、比一比,再组词。

咏 泳 妆 装 裁 栽 紫 柴 剪 箭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咏柳 春日

绿丝绦 万紫千红

一年级语文《家》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青草、红花、游鱼”等词语,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了解春天的特征。

3.学会留心观察四季中的自然现象,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会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四季特征及现象,积累相关词语。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入情境

1.出示儿歌,引入课文。

春天到,春天到,小草探头问声好。夏天到,夏天到,大肚青蛙呱呱叫。秋天到,秋天到,苹果柿子枝头闹。冬天到,冬天到,小伙伴们穿棉袄。

2.同学们,儿歌中提到了哪几个季节?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板书课题“春夏秋冬”,用红色粉笔圈出“春”字)

3.跟老师读一读,背一背刚才的儿歌。

二、看图识词,感知春天

1.同学们,现在是春天了。你们发现春天都有哪些变化吗?(学生举手回答)

2.出示课文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再来说一说刚刚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根据学生的回答,相继出示课本中的.词语: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3.教师引导学生读词语,让学生找出词语中的生字。

(游、池、花、飞、入)

4.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着重引导学生记忆“花、飞、入”三个生字。

5.指导学生齐读词语,点名读词语,举手读词语。

6.词语读熟后,教师讲解词语所表示的春天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会有哪些变化,有哪些现象,并让学生再次说一说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说说他们眼中的春天。

三、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出几个春天出现的事物。

如:燕子、草芽

2.指导书写生字“花、飞、入”。

3.请用“花”字组几个词语。

《一年级语文《家》教案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