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桥教案7篇
教案中的合作学习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工作精神的培养,教师们在写教案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六年级语文桥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语文桥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赏析感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哀而不伤,悲而能壮”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人的怀才不遇,以及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熟悉李白吗?都知道关于他的哪些方面?能说说吗?预测回答:从他的诗歌,从他的为人??那大家知道李白的爱好吗?——喝酒!李白嗜酒闻名天下,有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为了能喝酒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也要典卖身边值钱的东西,有诗为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可是,这样一个酒仙,也有面对美酒佳肴喝不下去的时候,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行路难》这首诗,寻找答案! (老师板书“行路难李白” )
二、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请大家大声朗读这首诗,看看能否读准字音和节奏。自由读——点名读——评价——点名读——提示节奏,后齐读(可能出现需要集体纠正的读音:太行山、箸、冰塞川3个读音为什么? )请大家再读诗歌;
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2.对文中的疑难处做好标记,然后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学生自由读,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协助)大家还有没有交流以后也没弄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难点预测;
1、行路难?乐府古题??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一下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吗?(用自己的话说说好吗?)好像有点难度,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诗歌的写作背景,看看能不能帮助我们? (师读)
2、那你根据背景现在能说一下了吗? ——就是诗人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
三、解读诗歌,感知“难”点这首诗中有几个“难”字?
请你找出来,用笔画标注一下。预测学生回答:诗中2个;加上题目中的“难”字,一共3个有人说啊,这首诗歌既有明处的“难”,也有暗处的“难”,其实诗歌处处是难,字字都包含着“难”,请同学们用慧眼来发现隐藏在诗歌字里行间的“难”,好吗?我从诗歌中的什么地方(字、词语、句子),读到李白暗含在心中的“难”,我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把赏析重点放在前三句上面)学生思考,预测学生回答(各抒己见);
1、不能吃,是难,一定结合诗句来说明,一说到第二句就出示;(多训练品味读,示范,指导)
2、过不去河是难,登不上山是难;(多训练品味读,示范,指导)
3、等伯乐来发现自己是难(典故要说明白)(多训练品味读,示范,指导)
4、直接感叹:行路难,是难!歧路,是难!今安在,是难!(多训练品味读,示范,指导)
5、最后一句的“破”,是难! “停”“投”“拔”“顾”“欲渡”“将登”??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的关键问题提示:假若一上来学生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问:李白这是想去哪里?黄河和太行特殊含义(学生的自我理解说出来)?——胸有大志,未实现,从高处跌入低谷歧,选择多,才难,美酒佳肴,不吃才难,在茫然之下,让人揪心处还体现在动词??茫然,不知所措,你有过吗?此处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评说。
这是一条什么路?这么难?——预测回答:政治路,人生路??可否说他既没有当官,也无仕途可以走呢?
看资料(幻灯:公主引荐、供奉韩林、御手调羹、贵妃捧砚),你得到什么信息?生活好,地位高,可是内心呢?依旧不满面对奢华和高调,却是内心郁闷,为何?他的目标没有实现——拥有自己政治蓝天,他的诗中就用黄河和太行来书写大志向,少有志向,想着成为帝王之师,是他的性格,更是他的志向,决定了李白44岁的时候——:幻灯:“上书玄宗、赐金放还”这首诗就是李白在离开长安的路上所作,可见这一路走来心怀多少难以诉说的“难言之隐”啊!让我们用声音——朗读,来体会难以言说的心情吧。 (这个过程注重,边赏析,边引导朗读,并且多种朗读形式交替进行)
四、品读诗歌,赏析
“歧”路这条路越来越难行,诗人在诗中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条路?——歧路歧,是什么意思?(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归纳:岔路,李白面前到底有哪几条路呢?预测学生回答:学生各抒己见“歧路”还是可以扣住“渡”与“冰塞川”;“登”与“雪满山”——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李白想着离开长安,但是??李白想着留在长安,但是?? 总结:去——违背志向;自己不甘心留——违背原则,在诗中有体现:哪一句体现想留下,还是对“仕途”寄予希望?——“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典故)去留两难,内心纠结这真的是:(幻灯:“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覆间。”)——白居易《太行路》有时候,“人心的反复抉择”才是最难啊!此时李白的心,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去时而留,此时的李白真的是—— (幻灯:“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把自己当成李白,设身处地的体会作者的心情,齐读前四句学生会不由得读到“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老师打断,大家不由得就发出了“行路难”的感慨啊!看看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三个字一句,并且是感叹号,改成都好不行吗?你读读试一试老师有时候喜欢“弄斧到班门”,我在行路难后面加上一个“啊”字,听读,你有何感受?
添一添,悟感情学生评价,多人试读,可以加不同的语气词,还可以放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字,品读(多找几个学生,不要解释,只听朗读!)
五、悟读诗歌,共鸣“情”怀
总结过渡:(学生加字读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朗读方式,却有着同一种的心情,那就是:壮志难酬,彷徨无奈!内心如此茫然的李白,对生活,对未来彻底绝望了吗?没有!有诗句为证(齐读最后两句)你怎么理解这两句?预测学生回答:——会有时,小时候理想终究化为现实——化用诗句(结合课下注释) ——不拘与格式,再难也不弯腰——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前进——与前文联系,要前行,才会难同学们请看:联系前面的难以下咽,难以施展,难以选择,无论他的人生路怎么行,我们都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预测:真实、坚定、不屈服、不放弃、独立、一身傲骨、洒脱?? 总结:这是一个虽然怀才不遇,但在豪迈中不乏豪迈气概,是一种仍怀有希望的李白!
幻灯: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面对权贵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思念亲情时: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他赞美友情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人生失意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同学们:历史的天空中,总有一些响亮的名字,如恒星般绽放无尽的光辉,给人力量、催人奋进。李白,就是这样!他离开我们已经1300多年了,但他却依然鲜活生动、永葆青春,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灵里、血脉中。今天我们重新开启了一扇认识李白的大门,希望大家课下多读读李白的诗歌,吸取那里面释放出来的一切正能量,通过自己的积极进取,在我们这个大好的时代,争做出彩的中国人!加油~!让我们齐诵这首诗,带着对李白的崇敬和我们那挂云帆,济沧海梦想——扬帆远航!
六年级语文桥教案篇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酶、碳、析、揭、磁、陨”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讲的?最后得出的结论
是什么?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
3.通过阅读,感悟出写这类文章的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2.激发学生质疑、释疑的兴趣。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精彩两分钟:
一、正确认读音下面的词语,注意带横线的字的读音。
磁场抵御猜测观测陨石枯萎稀薄银河系冥王星厌氧菌摄氏度二氧化碳嫦娥奔月酶
二、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
三、有感情地把下面的句子读两遍。
1.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一种好的习惯,一辈子用不完它的利息,一种坏的习惯,一辈子偿还不了它的债务。
新课
一、导入新课。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告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识。
二、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抓住“谜”让生解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明确学习目标,请生读阅读提示,让生明白学习本课要完成的知识目标。(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
四、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和批注。为小组交流做准备。
五、小组交流。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情况,为集体交流做准备。
六、班上交流。
讨论作者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哪些内容?
生述后(展示课件)
(1)天体上生命存在具备的四个条件;
(2)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3)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4)科学家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了近距离的观测,揭开了火星神秘的面纱
(5)人们至今尚未能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
七、重点研读。
1.重点研读4、5、6自然段,分析哪些星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1)生命存在至少具备哪四个条件?
(2)反复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太阳系中为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画出来,然后和小组内同学交换一下意见。
2.重点研读7、8、9自然段,说说能否确定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其科学依据是什么?
八、交流,课文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小结。
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的问题,人类从有时候就有思考,发展到近代,科学家们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但从落入地球上的陨石中包含着有机分子的情况看,我们仍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他们在哪里呢?有待我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去进一步探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哪些内容?
二、新课。
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讲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先提出问题(地球之外的有没有生命存在)然后进行分析(生命存在至少有四个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测,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是火星——研究证明火星表面还没有生命存在,但仍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有生命存在。最后得出结论,这仍是一个谜。
三、作者在讲这些内容时,用上了哪些方法?
四、交流学习本文后的感受。
五、拓展训练。
请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结合“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展开想象,写一篇与环保或飞往太空有关的作文,题目自拟。
六年级语文桥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4个二类生字,会读古文中重点字的字音。
2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喜欢学习古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与体会。
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其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并说出每句话的意思,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孔子的资料。
2.收集有关《论语》这部书的资料。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论语大考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立,()而不惑,()而知天命,()而耳顺,()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
你还知道哪些名句?
二、出示曲阜孔子庙的图片,介绍孔子。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代是最动荡也是特色的一个时期。就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在鲁国诞生。他就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三、读文,扫清阅读障碍。
四、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
1.课文翻译:
?论语》开宗明义告诉我们应该开心的两桩事情:“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还有一桩不应该生气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愠。”
孔子说:“学习能够经常反省,实践不断获得新的收获,内心里不是很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而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理解你,而你一点也不怨恨,这难道不是君子的风度吗?”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2.有关课后“为学”名言的理解: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春秋]孔子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2)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
(学业的精深造旨得之于勤奋,在玩耍与游戏中荒废了。)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战国]荀子
(还没有刻完就不刻了,这样半途而废,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断;坚持不懈地刻镂,哪怕是坚硬的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句话强调的是坚持不懈。)
五、作业:
背诵你喜欢的《论语》中的句子。
板书设计:
?论语》四则[孔子]
?论语》纪录孔子及其弟子语言的语录体散文集。
重点字:说乐愠罔殆
六、课后小结:
六年级语文桥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窗明几净、不绝于耳、司空见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感受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从现在起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培养珍爱自然、善待自己家园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从现在起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法
选择讨论法,合作学习,提问法。
教学具准备
电教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
设计目的
由学生熟悉的文本引入,利用情感的迁移,让学生很容易把握住本课的情感基调,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打一个基础。
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独立学习课文,让学生尝试怎样将一篇文章读懂,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中心话题引领学生自主阅读,已阅读激发学生情感,以情感促进学生的朗读,在读与讲中升华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将学生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慨边做自身的实际行动,体现文本与生活相连,语言与行动相连,激发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关于人与动物的课文我们学过哪些,谁来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片新课文,同样也会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妙和谐。板书课题《人类的朋友》。
同学们猜一猜:人类的朋友会是谁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理解的词。
②自由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
(2)检查自学效果
(3)学生轻声试读文章。
(4)逐节指名读文章。
(5)学生尝试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围绕重点,细读品味
1、生边默读边深入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朋友关系?尝试在字里行间写下自己的感受。
2、体交流收获:
预设点:
a、之间各种鸟儿从远处飞来,自由的进出,着实饮水,打闹嬉戏。鸟儿为我们带来大自然最美的音乐——天籁。
b、草地上兔子追逐,树林里松鼠吵架,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c、我看到前面树林里有一只鹿在哪儿悠闲的吃树叶,它发现我时,只是抬头看了看,照吃不误。动物的自由透出世界的祥和,生活的宁静——一种悠然自得的美。
d、大雁是小孩的宠物,小孩也成了大雁的宠物。
e、他们过马路时,像飞行时那样一个挨一个,排成单行,汽车过来了,他们毫不理会,荏苒摇摆着身子向前走,直到最后一个走过去,车才开走。
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
你觉得出现这样和谐的画面是谁的功劳?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作业:
针对文章最后作者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写一份“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六年级语文桥教案篇5
教学目标
⒈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⒉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写童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准备与诗同行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活动1——自己动手写写诗。
⒈师:读了许多名篇佳作,领略了诗中丰富深厚的内蕴,让我们收获颇多。我想,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其实,大诗人也一样是逐步尝试而有所成就的。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同龄人的诗作。
⒉学生自由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⒊学生交流感受。
⒋学生说说自己比较喜欢的一首诗,并简述理由。
⒌教师小结:原来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就能发现一般人不能发现的趣味,写出有趣的童诗。
⒍课件展示补充的诗歌,学生赏读。
⒎师:书中还有另外三首诗,你喜欢哪首诗,读一读,试着模仿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生动,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⒏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写的诗。互相评议、修改。
⒐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二、活动2——举办诗歌朗诵会。
⒈师:读一首好诗,如饮一杯美酒;读一首好诗,如品一杯香茗。诗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丹青”的浩然正气;诗中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盎然生机;诗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友情;诗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旷达胸襟,诗中情诗中意让我们在诵读吟咏中升华感情,陶冶性情,收获快乐。那么。让我们在诗歌朗诵会上倾吐我们的诗情吧!
⒉全班分组讨论开好诗歌朗诵会的有关事宜。
⑴确定内容。⑵商定形式。⑶组织分工。⑷确定时间、地点。⑸确定评委。
三、活动3——合作编本小诗集。
⒈师:在前面的.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一些诗作,赏读了我们喜爱的作品,还小试牛刀当了回小诗人,/article/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个个五彩缤纷的贝壳,那么就让我们来编本诗集,把这些贝壳串成一串美丽的项链吧!
⒉小组合作编辑,讨论注意事项。
⒊展示成果。
四、活动4——诗歌知识竞赛。
⒈师:我们在诗海中遨游,有的同学“水性”深一些,有的同学“水性”浅一点,我们可以用比赛的形式来比一下“水性”,看哪些同学“功力”深厚。
⑴师生一起根据班级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⑵搜集竞赛题目:可以是诗句接龙、诗谜竞猜、诗歌常识、诗人简介等。
⑶题型设制: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
⑷制作课件。
⒉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⒊评出优胜团队和个人,颁发奖品。
⒋教师小结:通过这次诗歌竞赛,我们比出了“水性”,决出了优胜者,希望同学们不辍阅读,以达到更高境界。
五、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⒈师:在“轻叩诗歌的大门”系列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摘取了生活中的浪花,到诗海中拾贝,与诗歌同行,受益匪浅。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点滴的收获总结一下,为以后的活动打下基础。
⒉结合教材,让学生明确总结的写作要求。
开展情况——收获——反思——建议
⒊学生结合活动前拟订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过程中随时记下的点滴收获和体会学写总结。
⒋全班交流活动总结。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
⒌评选出优秀总结。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诗歌教学,与诗同行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年级语文桥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优秀演讲视频片段,演讲稿例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观看视频,明确话题
1.播放优秀演讲视频。
2.学生交流观看体会或感悟。
3.师生交流:你演讲过吗?有什么感受?(指名交流)
4.小结导入:演讲就是围绕一个话题,用讲述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写演讲稿,在班上开展一次演讲活动。(板书“口语交际:演讲”)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优秀演讲视频,回顾自身演讲的经验,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对演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板块二 确定话题,拟定题目
1.选择话题。
(1)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科学 读书 家乡新貌 健康饮食
(2)指名交流:你对上面哪个话题比较感兴趣?
(3)拓展:除此之外,你们还有没有感兴趣的话题?
预设:环保、和平、运动、旅行……
2.指导拟题。
(1)教师引导:在写演讲稿之前,要根据选择的话题以及演讲内容,拟定演讲的题目。你准备拟定一个什么题目?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3)出示题目范例。
课件出示:
·读书的快乐
·远离垃圾食品,关注身体健康
①提问:你们觉得这个题目好吗?为什么?(题目完整,观点明确)
②小组交流:拟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题目表达的主题要具体,题目要完整,观点要鲜明。
③学生修改自己的演讲题目。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范例,搭建学习框架,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演讲话题,自主探究该如何拟题目,并完善演讲题目。
板块三 梳理方法,写演讲稿
1.教师介绍:这是一位同学围绕“读书”这个话题写的一篇演讲稿,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
我在读书中享受艺术美,享受其带来的无穷乐趣。我可以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坐着轻舟在三峡中勇进,去感受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广阔的草原上,去领略王维所点燃的直冲云霄的孤烟,欣赏那动人且让人流连忘返的`“长河落日圆”;还可以欣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般壮阔的景象。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的倾听!
2.引导交流:你们觉得这篇演讲稿怎么样?能说服你吗?为什么?
(1)指名交流。
(2)提问:什么样的演讲稿才有说服力呢?
课件出示:
·观点要鲜明。
·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
·要有感染力,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3.学生根据自拟题目,试写演讲稿。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充分利用例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写演讲稿的方法和要求,并迁移运用试写演讲稿,为后面的演讲打好基础。
板块四 练习演讲,互动评价
1.教师引导:同学们的演讲稿写完了,怎样讲才有感染力呢?请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
·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2.学生自主练习。
3.组内练习演讲,填写评价表。
课件出示:
演讲者:
演讲题目:
评价标准
得几颗星
我的建议
语气、语调适当 ☆☆☆
姿态大方 ☆☆☆
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
4.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
教师引导评价:你觉得他的演讲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你有什么建议?
5.观众评审团评议,评选“最佳演说家”。
6.教师点评,评价颁奖。
?设计意图】通过“个人练讲—小组试讲—全班展示”的学习过程,借助“小贴士”的提示,引导学生学习演讲的技巧,通过师生多个回合的评议,不断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演讲
写好:观点鲜明 选材合适 引用生动
讲好:语气适当 姿态大方 强调要点
【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演讲稿,二是进行演讲。所以在本次教学设计中,重在把两者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我在教授演讲稿的特点时,没有枯燥地进行讲解,而是通过看优秀的演讲视频和优秀例文,让学生自主发现写演讲稿的秘诀,从而习得方法。在指导演讲时,我紧扣“小贴士”的要求,通过“个人练讲—小组试讲—全班展示”的教学流程,借助师生共评的形式,循序渐进地渗透演讲的技巧。相信通过这次口语交际的训练,学生的演讲水平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六年级语文桥教案篇7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第一单元的前三篇课文,我们已经随作者进行了一场奇异的游历,我们探访山中的好友;聆听了大自然美妙的音韵;参观了草虫独特的住宅。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曹敬庄,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去探寻那里的独特的美景。(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
同学们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你第一次看见课题时,曾产生过什么问题?(归纳并板书:怎么野?)你们很会发现问题。那这样一来,我们要在课题上加一个大大的问号了。谁再来读一读课题。
既然我们有问题,那我们就在文章中去找答案吧!
二、疏通字词,理清文章脉落。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再次把文章读通、读顺。
2、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课文,我们一起检视一下,看大家有没有和文章中的字词交上朋友。(出示幻灯片,齐读字词,重点纠正亘、宨、璞。)
3、通过初读课文,索溪峪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篇文章的结构很清晰,作者是通过哪几方面去写了索溪峪的`“野”?
三、引学第2自然段。
俗话说“有山皆成画,无水不文章”,我们就以山开头,看看作者是怎么写出索溪峪的山野之趣的。我们学案当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第二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山之野的?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四人小组讨论的结果。(板书:惊险之美、磅礴之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之美)
师:惊险什么意思呢?惊险就是不安全,索溪峪的山哪点让你感到不安全呢?课前哪个小组对惊险之美感兴趣,主要学习了这一部分的,请你们汇报一下,你们找到了哪些重点词语,体现这种惊险之美的?
四、自学第3、4、5段。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看罢索溪峪的山,我们一起去赏索溪峪的水。
1、学习第三自然段
关于水野这部分,哪个同学来汇报,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板书:野孩子)你们抓住了“蹦跳、绕着山奔跑”等动词来体现索溪的活泼,灵动之感。哪个同学来扮演一下这个野孩子,以第一人称介绍一下自己。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关于物野这部分,哪个同学代表他们学习小组汇报一下。课文第四自然段,
作者通过写索溪峪的猴子,特别是通过描写小猴子这一恶作剧,使读者领略了山上野物的。你们找得真不错,从这一处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出,索溪峪的猴子果然调皮。师:索溪峪的山水如此之美,猴子如此可爱,可是却有人把他们告上了法庭,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现在他们想请律师为他们辩护。二审马上就开始了,你们能帮助他们吗?生:想
师:下面小猴子的命运就握在你的手中,你可以保持沉默,但是你的每一句话都关系他们的命运。只有感情是不够的,法律更相信证据,能运用你们的课本和资料。
学生辩护。
师:我宣布撤消原判,重新宣布:索溪峪的猴子无罪。
3、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正因为这里的山水是野的,物是野的,就连来到索溪峪的人也野了起来。哪个小组的同学想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什么叫返璞归真?文中都有谁返璞归真了?张家界作为一个景区,每天去游玩的人成千上万,为什么作者着力去写老人,姑娘呢?
试想想还有些什么人会在索溪峪返璞归真呢?
4、同学们,在我们的学案上还有这样一个问题:仔细观察文章各段的写法,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本文在布局谋篇时,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的野的特点后,再分山、水、物、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每一方面的描写也采用同样的方法。
五、小结
看来同学们真是读懂文章了,我们课前的问题也解决了,刚才那个问号也该擦掉了。读课题。你们想不想去,再读,你们有没有想到那只淘气的小猴子,再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