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的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24-08-27 17:10:11 分类:教师总结

一个明确的教案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框架,确保课堂顺利进行,提前准备教案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茶的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茶的教案精选6篇

关于茶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颜色与颜色之间变化的乐趣。

2.对三原色原理的感兴趣,并产生探究的欲望。

3.了解三原色的原理。

活动准备:

ppt课件、视频、量杯三个、量杯盖子6个、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通过绘本,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幼互动讲述绘本,幼儿初步了解三原色之间的.关系。

二、观看三原色原理的视频,引导幼儿理解三原色的原理

出示三原色原理的视频,教师解释三原色的原理,引导幼儿理解三原色之间的关系。

三、提供实验材料,激发幼儿的实验兴趣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并提供实验方法,并说明实验注意事项。

四、幼儿实验、观察

幼儿根据视频中的提示准备材料,并进行实验、观察,从而获得知识经验。

关于茶的教案篇2

一、作者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家,科学近代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他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语和汉语在内的14种语言。有人称他为20世纪世界上学识最渊博的人之一。他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和谐地集于一身,成为罕见的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相结合的典范。

二、解题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三、字词积累

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坏事)。

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

四、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试给课文分出3部分,并归纳各部分大意。

可按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引论部分抓住“两件事”这一中心;本论

部分抓住对科学的态度;结论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

引论(第1-3节)强调“必须记住两件事”,要正确对待东西方科学;

本论(第4-9节)论述研究科学,必须有科学的态度;

结论(第10节)提出“希望和前景”。

五、问题探讨

1、前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例证法:古希腊因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独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例子。事实胜于雄辩。(用意是什么?)告诫那些排斥东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辙而要引以为戒,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2、仔细阅读本论部分(第4-9节),完成以下练习。

(1)试分析这一部分的结构特点。

(2)论述“我们必须谦虚”时,用了怎样的论据?论述走向实证科学的极端时(离开东方的人文理念,正确思想指导下的“科学方法”——实验科学的方法,会有局限),含而不露地写到了怎样的论据?

第一问,答案在第5段。

第二问,答案在第6段。

3、“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的含义?

光明从东方来,东方是双关、隐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人文主义的理念是东方文化所具有的。东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则相结合必然会使世界文化呈现异彩。

4、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作者从什么角度论述了东方科学在发展人类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评了某些偏见的?

东方科学和思想思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计。作者将自己多年研究科学史得出的结论,告诫某些带有民族和地区偏见的西方人,要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进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关于茶的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以“树根”为题,写了人们对它的不同态度:老太太把它抱回家做柴烧,木匠认为它可以做成小凳,而艺术家却把它做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表明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启迪人们学会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终于”在课文中的意思。

(2) 懂得去发现美,创造美。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去发现、总结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蕴含着美的价值。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课题

1. 教师演示课件:

这是一棵普通的树根,被人丢弃在荒野上,很久很久没有人理睬,可是有一天,它被人捡起来,从此,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3. 板书课题:树根。

二、 创设问题,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1. 精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 出示小黑板,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2) 指名汇报交流。

(3) 比赛朗读。学生评价。

(4) 指导背诵。

2. 精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找出描写艺术家雕刻树根过程的词语。理解“仔细琢磨、精心雕刻。”

(3)句子对比朗读:体会“终于”在课文中的意思。

(4)指名背诵。

3. 拓展延伸,熏陶感染。

(1)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称赞”

(3)当人们看到这件优秀的根雕作品时,会怎样称赞?

(4)美读全文,讨论课后题:

老太太、木匠、艺术家的想法为什么不一样?你赞成哪一个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什么?

(5)背诵全文

三、启发激励。

1.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蕴含着美,只要你用美的心灵 去审视他们,你就能发现美;而我们的双手,正是创造美的巧手 。

2. 欣赏作品

四、板书设计

老太太 烧 饭

木 匠 (用)树根 做小凳

艺术家 做根雕

关于茶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讲讲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猫咪的情绪变化。

2、愿意在大人忙碌的时候自己游戏、寻找快乐。

活动重点:

能分辨小猫三次不同的叫声,愿意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

尝试积累自己寻找快乐的方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猫叫声录音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环节意图:引起幼儿对猫咪局部的观察,为活动的开展做铺垫,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出示ppt1,问:

1、猜一猜,这是谁的眼睛呀?

2、你见过的小猫咪有什么特别的?

过渡语:原来,你们都见过小猫咪啊!今天我们这里也来了一只小猫咪,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

二、小猫咪找朋友

(环节意图:通过分段倾听、观察、辨别小猫咪三次不同的叫声,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小猫咪的情绪变化)

(一)叫声一——撒娇

1、看看,老奶奶手上拿着什么呀?

小结:是呀,奶奶要给家里的宝宝织毛衣,织毛衣是件很花时间的事情,要认认真真才行。可是奶奶刚开始织毛衣就听到……

2、小猫咪好象在说什么呀?

3、小猫咪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啊?(引导孩子学学小猫咪的叫声)

小结:是呀,这是撒娇的.声音。

过渡语:可是奶奶说:“小猫咪别叫了,奶奶要给宝宝织毛衣。”这回……

(二)叫声二——生气

1、这次的叫声和第一次撒娇的叫声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小猫咪为什么生气呀?

过渡语:原来是这样啊!但是奶奶说“你不要吵,你不要叫,奶奶没空陪你玩,自己去玩吧。”

3、瞧,小猫咪找到了哪个朋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呀?

过渡语:可是突然,传来了奇怪的叫声……哎呀,发生什么事情了?

(三)叫声三——求救

1、原来,小猫咪真的是被毛线绕住了,它在喊什么?

2、奶奶听见了小猫咪的求救,赶紧一道一道把毛线解开来。小猫咪的哪里露出来了?

小结:奶奶抱起小花猫,轻轻拍拍它的头:“你呀,真是个小淘气。”

三、情感迁移

(环节意图:完整欣赏故事内容,尝试懂的关心大人,愿意当大人忙碌的时候自己游戏寻找快乐。)

(一)完整欣赏故事

(二)我会自己玩

1、你们喜欢这只小猫咪吗?

2、你们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会做些什么玩些什么呢?

小结:是啊,大人在忙碌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找一些开心的事情,自己玩。你们果然都长大了,懂事了!

关于茶的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练掌握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

2、会按物体的数量匹配圆点。

二、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圆点卡、各种水果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过生日。

1、今天有许多叔叔阿姨来看小朋友上课,幼儿园里真热闹。还有一个地方也非常热闹,小朋友想去看看吗?(想),今天森林里的大树爷爷要过100岁生日,森林里呀可热闹了。

2、听说大树爷爷要过生日,小动物纷纷前来庆祝,我们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

3、(出示小松鼠)问:这是谁呀?(小松鼠),来了几只小松鼠呀?(1只)。

4、(出示小鸟)问:谁来了呀?(小鸟)有几只小鸟?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5、小朋友猜猜还有谁会来呢?(出示小山羊)问:谁呀?(小山羊),来了几只小山羊呀?我们右手食指伸出来数一数?

6、最后到的会是谁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呀?(出示梅花鹿)问:这是谁呀,小朋友认识它吗?(梅花鹿),来了几只梅花鹿呀,我们伸出手指数一数?

(二)送礼物。

1、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还给大树爷爷准备了生日礼物呢?是什么礼物呢?

2、小动物们给大树爷爷准备了许多水果。小松鼠给大树爷爷带来了1个大大的梨。

3、小鸟会给大树爷爷送上什么水果呢?(出示苹果)是什么呀?(苹果),有几个呢?

4、小山羊会带什么水果来呢?(出示桃子)是什么呀?(桃子),请座的好的小朋友告诉我,有几个桃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是不是3个?

5、梅花鹿在后面等的可着急了,它很想把准备好的水果送给大树爷爷了,我们看看梅花鹿会送给大树爷爷什么水果,(出示西红柿),是什么呀?(西红柿),有几个?我请上课认真的小朋友来数数看?全班小朋友右手食指伸出来数一数?

6、大树爷爷收到了小动物的礼物真开心,很想谢谢它们,它也为小动物准备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呢?(出示圆点卡)原来是一些卡片,这些卡片上画了不同的小圆点,大树爷爷想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来帮它送这些卡片给小动物。

7、2个圆点送给谁,1个圆点送给谁?

8、现在大树爷爷要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来帮送卡片了。(个别幼儿操作。

9、他送的'对不对呢?(对了)小动物说谢谢小朋友和大树爷爷。

(三)甜甜的祝福。

1、今天是大树爷爷100岁生日,小动物送了这么多的礼物给大树爷爷,我们小朋友要不要送些礼物给它呢?(要),为了庆祝大树爷爷的生日老师特意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糖果,可是这些糖果还没有包好,现在就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为大树爷爷包4颗糖送给它好吗?只能包4颗哦,不能多包也不要少包,包好一个数一个,包好以后送到老师准备的礼品盒里。

2、(小朋友包糖),小朋友包好了吗?(好了),好,包好了请爸爸妈妈回去吧,请把你包好的糖送到礼品盒里吧,送的时候要告诉大树爷爷说,“大树爷爷,我包了4颗糖送给你。”要不然大树爷爷不知道你包了几颗糖,所以送的时候要说:“大树爷爷,我包了4颗糖送给你,祝你生日快乐!”

(四)唱响生日歌。

大树爷爷收到小动物和小朋友送的礼物真是太高兴了,现在让我们唱响生日歌开着小火车一起去大树爷爷家里吃蛋糕吧!(播放生日歌)

关于茶的教案篇6

教学内容

1、学习吹竖笛。

2、欣赏《飞来的花掰》、《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竖笛独奏一首乐曲,并学会与他人合奏。

2、认真聆听两首欣赏歌曲,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教学过程:

1、教师手持竖笛向学生展示,简介竖笛知识。

2、教师亲自为学生演奏一段轻松、活泼、优美、抒情的小乐曲,也可以播放竖笛演奏的录像,激发学生对学习竖笛的兴趣。

3、学习吹竖笛,从5、6、7、1四个音学起,先练习吹长音:5―――、6―――、7――-1―――反复练习。

4、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对着书上的曲谱,练习吹奏。

5、分组练习,教师指导,互相学习,切磋技艺。

6、请学生为大家吹奏小乐曲《回忆》,其他同学可以随着旋律作指法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7、师生合作演奏《颂祖国》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吹奏竖笛,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和合作意识。

8、欣赏《飞来的花瓣》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规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令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

(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生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变化。学生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8)学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早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

课后记:

本节课开始学习吹奏竖笛,各班都有部分学生接受较慢,教师还要多关心他们,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因此,可以增加一课时。

《关于茶的教案精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