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萝卜小萝卜教案6篇

时间:2024-11-29 09:10:25 分类:教师总结

一份清晰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教案的设计需要灵活应变,以便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萝卜小萝卜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大萝卜小萝卜教案6篇

大萝卜小萝卜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过渡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所以根据小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师更应注重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学中玩、玩中获得发展。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同时向前跳,发展双脚向前跳的能力。

2、通过玩“拔萝卜”游戏,让孩子们懂得有些事情光一个人努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努力,才能做成一个人不能做成的事情。

活动准备:

?兔子舞》音乐、小兔头饰、萝卜头饰、小花狗头饰、小花猫头饰、《拔萝卜》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教师带领孩子一块在《兔子舞》音乐背景下跳兔子舞。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游戏活动氛围,注意力迅速集中,愉快的进入活动情境,使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充分活动,增强机体机能工作能力。

二、活动过程

1、角色分配和装扮

老公公一般由男孩装扮,在鼻子下面贴上白胡子,老婆婆由女孩系上围裙装扮,小弟弟、小妹妹没有什么特殊的装扮要求,有儿童随意处理。小花狗小花猫这两个角色可有儿童戴上头饰装扮。教师将萝卜放在地上当萝卜地:“菜地里的萝卜丰收了,我们怎样去拔萝卜去好呢?

2、拔萝卜

(1)掌握面部表情变化:拔不动(发愁)------拔动了(有点高兴)------萝卜拔出来了(拍手、跳跃、欢呼)。

(2)注意跟随音乐节奏。

(3)表现团结起来一起抬大萝卜欢快的心情。

三、结束部分

几名幼儿开车将萝卜送回了家。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游戏,提高了双脚向前跳的能力,并且培养了团结意识。

大萝卜小萝卜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第一组加减,帮助幼儿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2.复习6的组成,练习用数的组成、分解知识进行6的加减运算。

3.培养幼儿从小敢于尝试、敢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小兔拔萝卜"图片,算式卡片(6—1=6—5=6—2=6—4=6—3=)2.人手2份6格纸条3.分隔点图人手一份、记号笔4.人手一张"苹果"算式卡。

活动过程:

一、准备练习(1)拍手对数:(复习6的加法)老师拍手和幼儿拍手数合起来是6下(2)开火车:(复习6的减法)火车开的时间就是算式的得数。"我的火车就要开,(几点开?)如6—2=你来猜6—2=4(4点开)二、尝试练习1.操作探索问题。

启发幼儿根据组成6可分成5和1,在黑板上示范、列出算式。

(出示分成6格的纸条,涂掉1格)师:今天,我们根据6可分成5和1这组分合,列出算式来,能列出几个算式,越多越好。

2.幼儿操作练习,老师巡回了解幼儿的列式情况。最多列出以下4道算式:

1+5=66—1=55+1=66—5=13.相互交流、讨论。

你是怎么涂的又是怎样列出算式的。

三、教师讲解加法以"小兔拔萝卜"应用题出现。(出示图片)列出算式:5+1=61+5=6比较:5+1=6和1+5=6有什么异同。

教师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加号前面和后面两数可以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减法以"小兔送萝卜"应用题出现。(出示图片)列出算式:6—1=56—5=1教师小结:我们知道6可以分成5和1,6减5等于1,6减1就等于5。

四、游戏

1.游戏"送苹果"。

小朋友每人有一只"苹果",反面有算式,如:4+2=6;6—2=4等。

算出得数是几就送给几号运动员。

五、幼儿练习幼儿主题数学p11页

大萝卜小萝卜教案篇3

设计意图: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让孩子们感受故事带来的乐趣,让他们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人多力量大”的意思,体验同伴之间互相帮助的快乐,同时丰富孩子们的语言。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2、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习简单的角色对话,丰富词汇“拉”、“拔”

3、“初步感受“人多力量大”的意思,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及各角色图片各一张(可粘贴);

2、各角色的挂饰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愿望

出示萝卜的教具,“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萝卜是长在什么地方的?”等待孩子的回答。老师给予肯定回答。

二、教师利用道具完整讲述故事

1、生动地讲述故事;

2、提问“故事里的萝卜是怎么样的呀?”“老公公在拔萝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啊?”

三、利用教具,一边复述故事一边提问

1、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他一个人拔起来了吗?老公公找了谁来帮忙呀?

2、老公公和老婆婆两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

3、老公公、老婆婆和小姑娘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姑娘是怎么叫小黄狗来帮忙的呀?小黄狗是怎么回答的?

4、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黄狗是怎么叫小花猫来帮忙的呀?小花猫是怎么回答的?

5、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花猫是怎么叫小老鼠来帮忙的呀?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

6、大萝卜有没有拔出来?是被谁拔出来的呀?他们高不高兴呀?

7、为什么老公公一个人拔不动萝卜,很多人一起就把萝卜拔出来了呢?

四、表演故事

请小朋友表演故事。给小朋友们带上挂饰,设计情景。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讲述故事,再一次感受作品。

大萝卜小萝卜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尊重幼儿个人的意志,给儿童自己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自由”。大班幼儿节奏感较强,而《萝卜谣》让幼儿自选乐器伴奏和自由创编节奏词,充分给了幼儿自由表现音乐的机会。这首节奏儿歌简单、明快,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拍打,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自由选择节奏乐器,产生不同节奏的声音,从而有兴趣地创造性地来表现音乐。

活动目标:

1、感受节奏儿歌的韵律之美,尝试自编相应节奏动作及儿歌伴奏有趣、诙谐的特点,提高幼儿音乐 节奏能力。

2、学习自编节奏词,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若干。

2、多媒体课件。

重难点:学习自由创编节奏词

活动过程:

一、课件引出节奏儿歌。

故事:有一只兔子叫跳跳,它呀最爱吃萝卜了,中午到了跳跳该吃中饭了,它来到菜地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回到家打开水龙头,跳跳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洗干净了,就把萝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然后放在锅里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不一会儿,萝卜就炒好了,跳跳就美美地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

二、请幼儿一起说儿歌,并配上自编的动作。

1、这个故事有趣吗?哪些地方有趣?

拔萝卜|拔萝卜|拔拔|拔0|

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0|

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0|

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0|

吃萝卜|吃萝卜|吃吃|吃0|

2、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是“拔、洗、切、炒”最后大家一起说“吃萝卜”,边说边做相应动作,教师指挥幼儿练习2遍。

三、用打击乐器为儿歌伴奏。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边说儿歌,边按节奏齐奏。

2、幼儿分成四组,每组按“拔、切、洗、炒”打节奏一次,最后一句“吃萝卜”一起打节奏。

四、鼓励幼儿自由创编歌词,并配上相应节奏

大萝卜小萝卜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通过玩具弹萝卜、操作分萝卜等游戏形式感知4、5的分成。

2. 能大胆参与活动,表达不同想法。

3. 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重难点:

通过多种游戏形式感知数的分成。

学习用记录表对不同分法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猜想板、笔和记录表人手一份、自制萝卜和兔子若干、ppt、玩具弹力器、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看ppt1:这是一年当中的'什么季节?雪地上出现了什么?你们看到萝卜会想到谁?

2. 看ppt2:今天老师讲一个好听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兔子分萝卜》。

3.你们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你能用完整的话来告诉老师吗?

二、讲述故事

1.看ppt3-5,教师讲述故事至“今天终于可以美餐一顿了”。

2.看ppt6:于是,小兔子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第一次分萝卜

1.看ppt7-9兔爷爷扔了几个萝卜?小红和小绿该怎么分这几个萝卜呢?

2.出示弹力器,用弹力器分萝卜并记录。

3.还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请幼儿操作分萝卜并学习记录结果。

四、第二次分萝卜

1.看ppt10-12:兔爷爷这次又扔了几个萝卜?小黄和小蓝该怎么分这5个萝卜呢?

2.请幼儿用猜想板操作分萝卜并在记录纸上做好记录。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

4.小结5的分成方法。。

五、想办法分萝卜

1.看ppt13-14: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分到萝卜?最小的一只兔子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2.看ppt15-16, 小结:人多的时候排队才是又快又安全的方法。

大萝卜小萝卜教案篇6

设计思路: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从优美的童话作品中,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萝卜回来了》是一篇讲述小动物们相互关心的童话故事,故事是以小白兔在下雪天找到两个萝卜,而后把萝卜送给朋友分享为线索展开的。情节不复杂,但充满了童趣,让孩子们透过童话本身体验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就找到自己的快乐。因此《萝卜回来了》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教材。

故事采用反复式的结构,类似情节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其中描写小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既有重复,又有不一样的内容,既易于为幼儿掌握复述,又对他们有一定的新鲜感,这种方式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因素,符合中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因而可以很好的为幼儿接受。《纲要》中还指出:“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关心、互助的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班孩子,他们的交往热情日趋高涨,并已逐渐学会了交往,这时候,给他们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态度,对他们今后的为人处世都将起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我选择了《萝卜回来了》这个故事为活动内容,希望通过故事中善良、生动的人物形象来激发孩子们关爱他人、互相分享的意识。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发展的线索

2、学习复述描写小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

3、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复述描写小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

难点:理解萝卜回来的原因,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认识故事中所涉及的动物以及食物。

物质准备:与故事配套的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疑问。

1、演示雪景幻灯片,创设雪天寒冷的氛围。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季节?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这样的天气给你什么感觉?

2、看!雪地里有什么?这么冷的天,小兔子出来找东西吃,它看到萝卜会怎么做呢?下面张老师就跟小朋友分享一个好听的故事,让我们听听故事里的小白兔是怎么做的?

二、边听故事边随机设疑,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并学说描写小动物心理活动的话。

1、教师讲故事:“雪这么大……小白兔吃掉了小萝卜,把大萝卜放在桌子上。”

教师提问:‘

(1)小白兔找到了萝卜,它怎么做的?

(2)小白兔吃掉的是什么萝卜?留给小猴的是个什么萝卜?

(3)小白兔在找萝卜的时候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2、教师讲故事:“这时候小猴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鹿在家里,一定也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

教师提问:

(1)小猴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听清楚了吗?我们一起来学学这句好听的话吧!

(2)继续讲故事:“小猴扒开雪……它想了想知道是好朋友送来的。”

3、小猴家的萝卜是哪儿来的?小朋友猜猜看小猴收到了萝卜他会怎么做呢?

继续讲故事:小猴说:“把萝卜也带去,和小鹿一起吃。……小鹿在雪地里一面找一面想”

提问:

(1)请看着图片猜猜看,小鹿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来学学这句好听的话吧。

(2)继续讲故事:“小鹿扒开雪……知道是好朋友送来给它吃的。”

提问:小鹿看到窗台上的萝卜它会怎么做呢?

4、继续讲故事:“把萝卜也带上……小熊在雪地里找呀找,他一面找一面想”

教师:“让我们学着小熊的样子把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雪这么大,天气这么冷,小兔在家一定也很饿,我找到了东西去和他一起吃。”

5、继续讲故事:“小熊扒开雪……至故事结尾”

三、结合送萝卜路线图,进一步理解故事,感知故事中情节的发展顺序,并为故事起名字。

1、教师提问:故事里有哪几个小动物?这个大萝卜是哪儿来的?

2、天这么冷,雪这么大,小白兔好不容易找到的萝卜,它为什么没有吃?它把萝卜送给了谁?小猴为什么也没吃?它又把萝送给了谁?(引导幼儿感受小动物舍不得自己吃掉,要和好朋友分享的心理活动。)小鹿也舍不得吃掉大萝卜,它把萝卜送给了谁?小熊舍不得吃它又把萝卜送给了谁?

3、给故事起名字。

教师:这个故事还没有名字呢?你来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四、体验、迁移故事情感,分享图书,结束活动。

1、教师提问:你喜欢故事中的小动物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知道要关心朋友,有好东西要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2、教师:“现在你们已经是我的好朋友了,我这里就有《萝卜回来了》这本书想给你们分享,可是只有一本书,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办法真好!好朋友就是要互相关心、相互分享的。现在我们一起回教室分享这本书吧。

《大萝卜小萝卜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