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5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态度和价值观,以达到教学的重点目标,书写教案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仿编出x x | xx x|的节奏型。
2、能创造性的使用身边的物品打出乐曲节奏。
3、能与同伴合奏,体验节奏乐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用生活中的事情仿编节奏型。
活动难点:找出生活中的乐器—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并按图谱演奏。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自制乐曲图谱一个、皮筋若干、各种常见的身边物品积木、橡皮泥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利用声势问好并做律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一)用声势向老师问好
(二)创设充满童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做律动
教师引导幼儿扮小皮筋,随音乐做小皮筋的动作进行律动。
二、感知“库乞乞”的节奏,体验节奏的特点。
(一)借助故事情节,复习“库乞乞”的音乐
1、 出示“库乞乞”乐曲的一段图谱,并用声势打出“库乞乞”的节奏:
x x | xx x|
提问:1、“你还能用这个节奏说说其它的事情吗?”
重点指导幼儿用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说出:洗 洗 |洗头 发;唱 唱 |唱支 歌等。
2、“你能用声势打出这个节奏吗?”
重点指导幼儿用自己身体上的各个部位打出x x | xx x|节奏。
2、出示整首库乞乞音乐的图谱,指导幼儿按意愿为图谱创编动作。
重点指导幼儿贴动作图时对应好x。
三、利用生活中的乐器指导幼儿按创编的图谱演奏
(一)启发幼儿发现寻找生活中的乐器
提问:“找一找活动室内哪些东西能打出声音做乐器?”(如:小椅子、橡皮泥等。)
提醒小朋友在使用生活中乐器时力气要小,注意打出的声音要美。
(二)指导幼儿按创编的图谱集体演奏
重点指导小朋友合奏时注意听别人乐器的声音。
活动延伸:
1、音乐区:将图谱、乐器投放在音乐区,鼓励幼儿尝试用其它身边常见的器物及自己编出的图谱进行库乞乞的演奏
2、操作区:指导幼儿尝试用沙子、豆子和饮料瓶制作沙锤。
3、科学区:指导幼儿将玻璃瓶内装不同容积的水,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
设计思路:
我们现阶段的主题是《春天的歌》,这一段时间,我们已经给幼儿丰富了许多关于春天的知识和歌曲等,幼儿也不同程度地对春天有了许多的了解,也充满了兴趣。一直以来,我对幼儿的音乐教育比较重视,因为音乐教育能够丰富幼儿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纲要指出: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其次,我们幼儿园是陈鹤琴教育基地,今年陈研会的重点是研究幼儿艺术教育,所以,我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这次我选择的《顽皮的小杜鹃》,不仅结合主题,而且歌曲活泼、欢快,也有一定的挑战性,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的兴趣。活动中,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再次尝试采用图谱记忆的方式让幼儿记忆和了解歌词,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充满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整个活动,我以情感渗透为主线,充分尊重幼儿,注重让幼儿感受与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丰富关于杜鹃鸟的一些知识2、图谱(图文并茂)3、幼儿已认识“远方”“不理”“咕咕”“顽皮”四个词语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语言导入师:春天是个怎么样的季节?(幼儿自由回答)我们学过很多赞美春天的歌曲和舞蹈,你们想唱哪首歌来表达你对春天的喜欢?我们怎么样才能唱得更好听?(要求:用好听的声音、抒情优美地演唱)2、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二、欣赏并学唱《顽皮的杜鹃》
师:小朋友动听的歌声吸引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它是谁?
1、出示杜鹃鸟的图片:
(1)师:原来是快乐的杜鹃鸟,它的叫声可真好听啊!谁能模仿一下杜鹃鸟的叫声?
(2)简单了解杜鹃鸟叫声的特点。
师:杜鹃鸟“咕咕”的叫声和别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不一样,它的“咕咕”的叫声第一声比第二声怎么样?(第一声比第二声声音要高,仿佛在唱歌一样。)2、欣赏歌曲《顽皮的杜鹃》。
(1)师:今天金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很有趣的,关于杜鹃鸟的歌曲,我们先来听一下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第一遍,欣赏歌曲录音,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清唱,边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歌曲里哪一句话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出示图谱:
(1)提问:
师:这首歌曲有点难,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尽快学会呢?
(2)简单讲解图谱上的图文:(共有两张,一张代表一段歌曲,共有两段;要求幼儿讲话完整)(3)教师清唱一遍,让幼儿再次熟悉歌词。
(4)幼儿尝试有节奏地根据图谱念歌词(适当加入动作提醒幼儿)。
4、幼儿学唱歌曲:
(1)师:我们先跟着flash,试着用慢的速度唱这首歌。(幼儿轻声跟唱)(2)解决问题:
师:歌曲中还有哪句话唱起来有点困难?(难句练唱)(3)幼儿跟着图谱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提醒幼儿跟着钢琴的节奏、听清前奏,唱准第一句)(4)幼儿再次演唱歌曲师:你们喜欢杜鹃鸟吗?那我们应该怎么演唱这首歌?
(要求:唱出喜爱杜鹃的感情;轻快、跳跃、有感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5、教师介绍歌曲。
师:这是一首外国的非常有名的童谣,名字叫《顽皮的小杜鹃》,以后我们再来学习其它好听、有趣的外国童谣,好吗?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音乐活动中运用多种乐器演奏带来的听觉感受以及音响效果。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2。充分感受这首描绘性极强的标题音乐中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的多种手法:春风般柔美的旋律代表公主温顺优雅的仪态;由弱变强的三角铃声则代表载着商人的骆驼由远而近的单调脚步和随风飘荡的驼铃;非常嘹亮的男声合唱以及令人亢奋的进行曲风格,更令人想到众人列队走过集市时,平稳庄重的行进步态。集市中轻捷俏皮的“魔术师”主题,流畅活泼的“玩蛇艺人”主题,亦被鲜明地表达出来。最妙的是曲尾,公主整装准备回宫时,突然响亮的音乐中全曲结束,以对比强烈的静止来表示集市的结束,听来一气呵成。
3。培养幼儿的乐感以及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通过上、查询书籍资料等方式让幼儿对神秘的波斯、以及波斯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2。听过《一千零一夜》的童话故事中关于阿拉丁的故事;
3。乐器:鼓、碰铃、三角铃、双响筒、摇铃;
4。音乐《波斯集市》cd;
5。活动室里有关于波斯的文化、商品、服饰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辨别不同乐器声音做不同动作;
2。辨别强弱做不同反应动作;
3。复习《芦笛舞曲》,根据音乐性质区分aba段并区分强弱。
二、正题欣赏
1。通过回忆阿拉丁的故事引出课题。
2。第一遍欣赏音乐《波斯集市》,教师配乐器及解说故事。提问:说说你的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哪些音乐形象?分别是在什么样的音乐中出场的?
3。第二遍欣赏(配解说),幼儿再次验证自己听到的音乐形象是否准确,是通过哪种性质的音乐来表现的;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有什么样的效果。
4。第三遍欣赏,听音乐用自己不同的动作辨别音乐中的强弱变化,区分乐段,区分想象不同的音乐形象。
5。互动环节。让幼儿分段感受音乐,并自由想象表现美丽公主、凶恶的贾方、骆驼商人、乞丐、艺人等形象。
6。第四遍完整欣赏,幼儿自由选择能表现不同音乐性质、音乐形象的乐器,随音乐演奏1—2遍。
三、结束活动
1。教师简单介绍音乐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相关知识。
2。游戏“巨人和矮人”结束。
活动重点:
感受音乐的音响效果以及不同音乐性质表现的鲜明的音乐形象
活动难点:
用乐器、语言以及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形象
活动反思:
?波斯集市》是英国作曲家ketelbey(凯特尔贝)的一首“入耳即溶”的“轻古典”小品。(所谓“轻古典”即是那些通俗易懂、旋律优美的管弦作乐品。)是凯特尔贝众多描绘性极强的管弦小品中最著名的一首,特别是音乐中的形象和幼儿喜爱的阿拉丁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因此我认为具有很强的欣赏价值。通过这次活动也证实了这点。
在活动进行之前,我认真地查阅了有关《波斯集市》的相关知识,并反复倾听了音乐,根据我班孩子的现状制定了音乐欣赏活动计划。在课题组说课时,大家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特别提出了应该充分做好环境创设方面的准备,以及欣赏重点的确立应该是重在欣赏而非表现,应给幼儿独立倾听欣赏音乐的空间。于是,我重新整合了自己的活动计划,并进行了实施,对活动实施过程的反思。
首先,这首音乐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每听完一遍孩子们都强烈要求再听一遍,包括平时会注意力不集中的杨荣涛和赵彭安可、刘子俊在听音乐的时候都没走神。
第二,音乐中的音响效果给孩子们带来的听觉感受是很深刻的。a段中的三角铃由弱渐强,柔美旋律与步伐性音乐在听觉上的反差,特别是结尾的重音让所有的孩子都兴奋异常,有的说“吓了一跳”,有的孩子还准确的说出重音是代表结束的意思。因此在最后自选乐器表现音乐形象是孩子们的选择基本都是切合的,强弱表现和区分乐段也很清晰,达到了欣赏的目标。
第三,孩子们在欣赏音乐后都能用较丰富的语汇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如描述公主的美丽以及官员们的样子,有的孩子还能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如梁
舒瑶、熊嘉荃小朋友表现公主的仪态万方、涂荔丹、廖席宇表现的乞丐......
音乐给孩子们带来的美的感受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活动当中怎样给孩子们更多的东西,让孩子们增强自我欣赏的能力还是急需加强的。如孩子们用语言来描述音乐形象以及内心感受的能力还不够强,教师如何引导孩子更好的倾听音乐,带着目的去欣赏,去挖掘音乐中的要素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能产生情感共鸣;在欣赏前的环境准备方面还应进一步深入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等等。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黄梅戏,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2.学会哼唱黄梅戏的曲调,能大胆地把诗歌改成黄梅戏进行演唱。
3.喜欢黄梅戏,体验表演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谁料皇榜中状元》视频、伴奏。
2.幼儿已学会儿歌《我家小池塘》。
活动过程:
(一)欣赏《谁料皇榜中状元》,初步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教师:你们喜欢看表演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好看的表演。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表演?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刚才这个演员是怎么唱的?
(二)学唱黄梅戏曲调,能跟着旋律哼唱。
1.跟着视频学一学黄梅戏的曲调。
教师:她表演得好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一唱吧!
2.能用"啦"来哼唱黄梅戏。
(三)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诗歌:《我家小池塘》
1.回忆诗歌,尝试改编。
教师:黄梅戏真好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诗歌来编吗?
(1)复习诗歌,能跟着图谱有节奏的朗诵。
(2)尝试改编。
教师:这首诗歌真美,你能把它唱成黄梅戏吗?我们来试试。
2.大胆演唱《我家小池塘》
(1)幼儿尝试学唱。
(2)教师范唱。
(3)完整学唱。
(4)难点练习。
(5)大方表演。
教师:嗯,真像小演员,我们再表演给客人老师看看。
(四)提出要求,结束活动。
教师:客人老师给我们鼓掌,高兴吗?这首诗歌《我家小池塘》还有两段呢,我们回去以后把它唱给更多的人听。
活动延伸:
区角游戏:提供演出戏服,能在表演区自主表演。
家园合作:与父母一起搜集各种戏曲,了解中国的戏曲文化。
活动反思:
孩子们能够体会到《我家小池塘》这首诗歌所带来的美,更突出了小池塘的美丽,同时也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歌读起来也非常的爽口。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整个活动分成三大环节,第一环节是观察图片,分段梳理,初步感知诗歌;第二环节是完整学习,多种形式朗诵;第三环节是绘画讲述,诗歌创编。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凑,逐层递进。这首诗歌的创编比较难,因为要同时创编两个,所以,我根据我们大班幼儿的实际,没有一下子让幼儿进行创编,而让幼儿先画,有一个铺垫,再进行创编,我觉得非常适合幼儿的特点。
紧接着我又问:“这么美的池塘,白天除了小鸟和彩云来照相,还会有谁和谁来照相。晚上,又有谁和谁悄悄捉迷藏呢?”在教师的提醒下,大部分幼儿的画也完成了,我又要求幼儿用诗歌里的话说一说。又给了孩子一次讲述的空间,鼓励孩子用较连贯的语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表述不太清的孩子委婉的给以引导,用清楚规范的语句反馈给他。通过对部分幼儿创编讲述,幼儿有了一定的创编兴趣。最后再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完整的创编活动。
通过本节活动下来,我感觉语言活动是非常带有童趣的,不是那么的乏味。同时中我也渗透到了科学以及艺术领域,如科学领域中让家长配合活动进行观察:“水中的倒影”让幼儿验证推理的合理性;在朗读诗歌的时候也为诗歌配上了相应的音乐,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以及在创编活动中进行绘画,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等。
音乐幼儿园大班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过马路要看看灯》,知道领唱和齐唱。
2、在歌声和游戏中乐于遵守“交通信号灯”的交通规则。
二、活动准备:
场地模拟马路上十字路口的情境,布置人行道等,表示信号灯的自制玩具,一教师扮演警察
三、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模拟画面:一个人站在马路边准备过马路,马路中间有警察)
教师:看看我们的教室地面有什么不一样?
你看到过的马路是怎样的'?马路上有些什么呢?
今天钱老师来到了马路口想过马路,可是怎样过马路是安全的呢?
小结: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你们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呀看呀看看灯。这样安全真安全,真安全。
价值取向:以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引发孩子的思考。并且在总结的时候教师有
意识的用歌词来总结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二、学唱歌曲:《过马路要看看灯》
1、欣赏教师表演“过马路要看看灯”。(两遍)
教师:原来有了信号灯就能帮助我们安全的过马路。有一首歌曲:《过马路要看看灯》,也是这么唱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注意休止符的唱法,对于幼儿要夸张一点。)
2、理解歌词
教师:歌词里你听到了些什么?(教师用歌曲里的歌词进行清唱小结。当幼儿没有听清楚的时候教师可以再表演一遍。)
教师:警察叔叔一个人唱的叫“领唱”,警察和小朋友一起唱叫“齐唱”。
3、幼儿学唱(注意最后两句要让幼儿区分快慢速度,以及唱准切分音符。)
4、集体跟老师伴奏演唱。
价值取向:新授歌曲是这个活动的重点,所以我们有目的在让幼儿理解歌词的
基础上学习歌曲。
三、音乐游戏:
教师:我们都已经学会了看交通信号灯,让我们一起到人行道上走一走吧。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模拟马路上十字口的情境,请一名幼儿做交警,其他幼儿做行人,由小交警指挥交通,行人看信号灯行事,违规者表示出交通事故受伤,停止游戏一次。
1——7小节:幼儿在人行道上来回走动,交通警察指挥交通,举绿灯。
8——15小节:“警察叔叔”领唱到最后一小节,警察举红灯,小朋友就站在人行道上不动。(警察举红灯——红灯亮停一停。警察举绿灯——绿灯亮,快快穿过横道线。)
16——19小节:警察和小朋友齐唱,举绿灯。
(1)、请一组示范。(在老师引导下,使幼儿形象性地进行游戏,从中让幼儿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
(2)、再请几组进行表演。(2——3遍)
(3)、集体进行游戏表演。(2遍)
价值取向: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巩固对歌曲的记忆,而且大班的孩子能够换
位思考了,在游戏中需要遵守游戏规则,那么在生活中也必须要遵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