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活动教研总结6篇

时间:2023-01-23 13:08:36 分类:教师总结

在教研总结要写出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方向,随着一场教研工作结束,大家在吸取不少经验的同时需要写好教研总结,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活动教研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活动教研总结6篇

小学活动教研总结篇1

本学年我校根据校本培训总体要求,以抓师德为动力,抓学习课程标准转变观念为契机,结合课题研究,加强了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培训,切实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较好的完成了校本培训任务,现将相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基点,加强课题管理工作

本学期,学校加强了对立项课题的管理,关注课题组对课题研究的资料的收集和积累状况,并持续关注这些立项课题的研究的进展情况。为学校课题进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教研活动为平台,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我校继续按校本培训的要求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和年级学科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求集体备课有准备有主题有记载,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组内教师广泛参与。

“一人一课”活动,即每位教师承担一节组内公开课和评课任务。这种教研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草根论教”活动是我们学校教研活动的一大特色。“草根论教”展示的项目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往前拓展是教材解读、设计阐述;往后延伸是专题评课、活动反思、过程记录阐述。参与“草根论教”活动的老师们得到的是课堂外的另一种锻炼。

小学活动教研总结篇2

在元旦期间小学数学教师们迎来了20xx年的最后一个数学教研。这次数学教研活动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张组长就这学期的工作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并简单陈述了一下下学期的数学工作安排,接下来是在数学教学中比较有特色的数学教师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成功经验,最后是老教师精彩的说课、上课评课。

对我们刚工作的教师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数学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本来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都有足够的能力去教好我们的小学数学课程。但是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这远远不够。人无完人,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加强。如提高口算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应该说每一次数学教研活动,我们都会从中汲取很多好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很多数学老师在平日繁重的教学过程中,都在不断地的学习,琢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虽然我们的课本不变,但是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改变、完善。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注重实效。在教学中我们都追求一个目标——让学生学会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不能只搞花样,而没有实效。

重视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

数学并不是简单的计算一下,比较一下后就此结束,而是一个综合体

学生学的每一单元内容都是有思想的,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材料,我们应该让学生接受到数学的情感教育。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

小学活动教研总结篇3

一学期以来,我们xx小学紧紧遵循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以课改为契机,深入发动全体教师广泛参与,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以教科带动教研,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现根据本学期教研活动作出以下总结。

一、以教科带动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校紧紧围绕“中小学课堂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评价研究”两上课题展开教育科研工作,以这两个课题为切入点,引领教师广泛参与,每位教师有自己的研究专题,写出研究方案,定期组织教师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采用案例分析、课题中期小结、教学反思、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的研究,让教师从理论上得到充实,从理念上得到更新,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外出培训学习、外出听课、外出研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师的视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定期进行集中教研,为教师创设研究平台

为了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每周定期组织集中教研活动、分学科、分时间、分地点举行。教研活动形式多样,集中理论学习,了解教研动态;观看优秀教学录相,并进行讨论评析,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开设教学研讨课,集中评课,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学经验。由于有了这些平台,教师可以展示处人风采,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价值的经验得以推广、研究,不完善的地方得以改进,学校教研气氛较浓。本学期我校共开设语文教研课10节,数学教研课10节。促进派了教学研讨的实效性。

三、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力求向管理要质量。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及作业批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跟踪检查,期末对教案进行归纳整理,按学科、年级分类,存入学校教案资源库,并评选出优秀教学设计,给予奖励。

规范日常巡课制度,定时巡课与不定时巡课相结合,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前沿动态。建立推门听课的制度。校级行政领导、教导处不定时下班听课,与执教教师共同切磋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活动教研总结篇4

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工作作用,我校结合本校实际,以培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让校本教研成为老师成长的阵地。如今一学期过去,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教研制度

为避免以往教研活动“教而不研”“形而上学”上课教师疲于应付,听课教师陆陆续续的不良倾向,调动教师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学期,我们致力于教研制度的完善,教导处经过协商以及征询教师代表的意见,实行教研课考勤制度,对不参加教研活动、不能按时出席教研活动的教师实行了一票否优制,保证每个上课老师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

二、改革听课方式

传统的听课以“记”为中心,课堂上,听课老师将精力集中于记教师的教学流程,记精彩的组织语言,记学生的课堂发言。教师记得辛苦,根本没时间来消化吸收。我们认为:听课应该以“听”为中心,听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听学生精彩的个性解读,听课堂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思”为归宿,思精彩背后的教学理念,思解决问题的种种策略,思课堂教学的更多规律。为此本学期听课时,我们只要求教师记下精彩教学环节,并且针对精彩环节及时记录下自己对这一环节的评价,同时可简单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改正措施,极大提高了教师的及时评价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三、教研与课题相结合

本学期,教研活动我们在继承以往的“定时间、定专题、定人员”“三定”的基础上,注重突出专题研讨。我们将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将学校的课题分解为若干个小板块,分工落实到每次教研中。

本学期我校申请了《数字化环境下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升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究》这一课题,为了将这一课题顺利完成,我们将校本教研与课题紧密结合。而这一学期教研的主题就定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能力上。为此我们主要从四大板块进行:探讨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数字化环境之我见;观看课例;校本培训。在这样一学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老师们对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有了深入的理解,极大提升了老师们的教研水平,为课题研究做好了铺垫。

小学活动教研总结篇5

昨晚的雪花还是羞羞答答的不肯露面,到了后半夜却撒了欢儿似的从天而降,早上5点多就接到王校长关于学生停课的通知,学生不用到校了,我们就可以静下心来做一些自己的工作了。

下午窗外漫天的雪花还在飞舞,整个学校都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寒冷的天气里,我们的教室里却是一片火热的场景,全校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围绕“减负、增效、高效复习”期末复习进行了大教研活动,各个年级代表分别针对本年级的情况进行了复习方法的分享。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一)归类知识,突出重点。

抓重点、抓关键点、抓融会贯通点。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知识。对字词句篇标点等各种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的标准要清楚,严格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二)“大语文观”引领。

做到语文与生活相结合,语文与阅读相结合,语文与写作相结合,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复习要以课文复习为主,并做适当的扩展。以课文为主,通过复习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把方法转化为比较熟练的技能。复习课文要给学生新鲜感,在方法上:一、迁移重点训练项目;二、变换课文类型的训练。如把略读课文变为精读课文,把精读课文变为略读课文。

(三)以学生为本,注意劳逸结合,控制作业量,关注差生成长。

1、洞察学生心理。

复习阶段作业量多,学生感觉很累,心中难免抱怨,及时有效地减轻他们的压力,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开展复习,不要整天要么就是讲,要么就是单一的练习。要根据学生复习过程中的心理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和设计相应的复习内容与形式。

2、变换教学方式。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教”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教不是单一的老师的讲,而是学生在教师不断变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内化知识,进一步提升语文能力。

3、发挥学生主动性。

只有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复习省时高效,收到最佳的复习效果。应努力求“活”,就是在复习中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不要相信老师讲过了,讲过了不一定掌握了。

4、精选训练题目。

机械重复是复习的大忌,应该努力避免。

(四)切忌忽略写字训练。

在复习阶段仍要强化写字训练,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写字习惯。

小学活动教研总结篇6

一学期来,我们xx小学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实施“教育强市”工作目标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认真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大力开展校本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校教研组的辐射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以下是我校此次教研活动总结。

一、认真抓好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

1、一学期来,学校能加强新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为抓手,以课堂教改为重点,组织全体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摸索、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模式。全面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继续开发校本课程,办出特色。

2、加强校本教研的力度,着重在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师生评价制度的改革等方面作出深入的探索,坚持每周业务学习的制度。

3、加强艺体卫管理,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4、强化质量意识,基础学科的教师能认真做好阶段性检测、分项检测、基本技能检测等质量监测工作,学生作业、教师批改等常规性工作好于往年,基础学科的教学质量有明显地进步。

二、认真抓好抓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1、继续开展“一师一课”活动,集中进行评课,并做好评课记录。本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进行业务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教育讲座、资料包、教学录像等。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来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业务学习做到“五有”:有安排表、有主持人、有考勤、有交流、有活动记录。

2、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发挥集体备课活动的作用,在语文、数学学科中首先采用单元备课负责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学习理论,钻研教材,实现自我增值。在课余时间认真总结教学心得及理论创新,积极参加各级论文评选、业务技能竞赛。

3、能认真落实并开展好“四个一”活动。本学期,认真落实“教学反思、课改理论学习、教学案例、学生访谈录”四个环节,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4、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共同探讨教材的教法和学法,努力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强化教育科研,提高课题实验研究的质量

我校能充分认识到骨干教师培养对提升全体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本学期,我校继续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尽可能多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各级各类研究会和课题研讨活动,以获取先进的教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面对我校实际,在不能满足让所有教师参加高一级培训的情况下,通过教师返校后把学习精神带回来与全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小学活动教研总结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