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心得体会5篇
体会是指当我们的内心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之后,所写的一种书面材料,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心得体会才是有价值的,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奋进新时代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奋进新时代心得体会篇1
奋进新时代心得体会篇2
劳动是人类走向文明最重要的一部分,有了劳动才有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而劳动既需要脑力劳动者,也需要体力劳动者,他们都有贡献意义。
以前,我在小区见过一位公厕管理员,一次,他发现公厕旁的排粪坑的粪便满溢在即,他挽起袖子,拿起旁边的铁杆,把阴沟盖一块块撬开,将手伸进粪沟内打捞堵塞暗沟的脏物,粪便直往他身上溅,他也全然不顾。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快溢满的粪沟疏通了,曾有人问他,觉不觉得这个工作很不体面?他说:“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没有什么好丢脸的。”只有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不会被别人看不起。
疫情这段期间,我也用劳动证明了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生活,一天早晨,我迷迷糊糊的睡醒,爸爸在开早会,妹妹还没起来,我突发奇想,大步向厨房走去,顺手打开冰箱,拿出我需要的食材,洗菜时,我抓起菜打开水龙头,用力擦着菜上的脏物,心想:“这个菜怎么这么难洗啊?”
我几乎使出了吃奶的劲才把这个菜洗干净、切菜时,我不小心切到手流血了,我急忙出去拿了一个创口贴,贴在了受伤的地方,我记住了这次教训,小心翼翼的切起了菜,经过一番努力,面条终于煮好了。
我端起热腾腾的面条,这时妹妹醒了,她看见面条,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她打了一碗面条,三下五除二就把面条吃完了,看她吃得津津有味,我觉得我的辛苦都值得。虽然这只是我为小家做出的小小劳动,但我也很自豪。
俗话说:“劳动创造一切,劳动者创造一切。”我希望长大可以用劳动为祖国的明天增添光彩!
奋进新时代心得体会篇3
今天的阳光像春天一样温暖的照耀着我们,没有一丝凉风。吃过午饭,我想拥抱一下这久违的阳光,竟不知不觉的在阳台上睡着了,醒来时,发现已经快要迟到了。
因为走的匆忙,鞋子都没有穿好,头发也乱的像鸟窝一样。我想:都快迟到了,还在乎什么形象呀?匆忙奔到了学校,我刚准备进校门,却看到镜子里自己狼狈的样子,突然想到仪容仪表之礼。我自言自语地说:“我可不能就这样进学校呀!如果我这样进学校,肯定少不了老师的一顿批评,而且这也不是新时代的小学生该有的形象啊!”我赶忙整理了一下头发,提上鞋子,走进了班里。
星期一开校会,因为天气很冷,有很多同学都戴上了帽子。既然大家都戴上了帽子,肯定也不多我一个人。于是我也毫不犹豫地戴上了帽子。突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老师教给我们升国旗仪式时,要脱帽的礼仪。我立马脱帽,到同学们敬队礼的时候,我敬了一个标准的队礼。那时我的嘴角微微地往上翘,可心里却在为刚才的失礼而感到羞愧。
六礼六仪这个新时代的名词,将给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带来无穷益处,我们要做一个新时代的懂礼、用礼之人。
奋进新时代心得体会篇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亲爱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富强了,人民富裕了,祖国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速发展着,迎来了繁荣昌盛的新时代。我们的生活也在悄悄变化着。
听爷爷奶奶说,他们儿时不仅吃不饱还要起早贪黑,帮助家里干农活。那时物资短缺,早晨吃一顿饭,贪黑去学校上学。那时学生都用树枝在地上写字,写完后用脚一抹,继续写,中午不吃饭,下午放学回家后再吃饭。为了节省粮食,他们一天吃两顿饭,而且每次都是清汤寡水的,一点也吃不饱。
爸爸妈妈小时候,饭可以吃饱了,只是天天都是面条,很少蒸米饭,也没有什么菜,冬天只有白菜和萝卜,还是提前储存的。衣服都是兄弟姐妹轮流穿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有新衣服。爸爸儿时自己背着书包去上学,铅笔用到很短很短才舍得换掉,学习用具兄弟姐妹轮着用。
到了现在,我们的生活物资充裕且种类丰富,衣服经常换新的,炸鸡、火锅、烤肉、牛排、汉堡想吃随时就可以吃到。我们的教室又宽敞又明亮又干净,桌椅都是新的,教室有多媒体设备,在这样的教室里我们快乐地学习文化知识。老师时常给我们讲法律法规、生活常识、健康知识。我们的学习用具更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
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祖国的未来寄托在我们身上。如何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把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好呢?我们只有从现在做起,树立远大的理想,学好文化知识,强身健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朝着理想脚踏实地奋斗。加油吧,少年!
教师点评:小作者选取三个时代,展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自豪之感洋溢在字里行间。语言亲切,娓娓道来,结尾点明了自己的美好愿望。愿你早日成才,把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好!
奋进新时代心得体会篇5
以“三心”“三力”致敬71年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今年10月1日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一周年纪念日。1949年的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天,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迎风飘扬,这是一个值得被大家永远铭记的日子,正如一曲《歌唱祖国》中所写,“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勤劳勇敢、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了一切困难,赢得了解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七十一周年,是风雨同舟、携手同行的七十一周年,是守正创新、奋勇争先的七十一年,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七十一年。71年,我们遇到过风险挑战,也书写着发展进步,昨日风雨兼程,明日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一定以“三心”“三力”致敬新中国成立七十一周年。
坚定信心,筑牢一以贯之的思想力,做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梦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饥寒交迫到吃饱穿暖,再到决胜全面小康,这一历史性巨变,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幸运,更不是别人施舍的恩赐,而是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做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梦人”,就是要坚定信心,保持政治定力,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和使命,筑牢一以贯之的思想力。一方面要坚定“四个自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好思想“总开关”,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另一方面要强化理论学习,
锤炼恒心,提高干事创业的执行力,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圆梦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圆梦人”,就是要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勤学苦干、锤炼恒心,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执行力。一要领会“书山有路勤为径”的要义,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努力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着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着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二要保持“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气神,要强化担当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始终秉承新发展理念,敢于冲破层层阻力障碍,在新时代体现新担当、新作为。三要展现“敢为人先立潮头”的党员风采,要克服胆怯和畏难情绪,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手的山芋,把工作做紧做实、做出成效。
注重理论创造、理论研究、理论宣传,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重要经验。一部党史、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先后创立,生动记录了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理论思维。
读史明智。党史、新中国史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历史智慧、政治智慧、管理智慧,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可以使人养成历史思维、具备历史眼光,为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提高党的执政本领提供历史滋养。
要解决上述问题、化解风险挑战,必须练就高强本领。提高执政本领有很多途径,其中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就是重要一条。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屡屡化险为夷、化危为机,累积了大量攻坚克难的办法,有丰富的事例可供后人参考,也即党史、新中国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党治国治军智慧。比如治国理政方面,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再比如治军方面,坚持党指挥枪,强调从严治军等。把党的历形成的大智慧传承下去,自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学好党史、新中国史,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滋养,再结合新的实际不断发扬光大,就一定可以提高执政本领。
@党员干部 “双节”当备“四重礼”
今年的国庆节与中秋节同一天,一般来说要19年才重合一次,因为难得,所以我们当更加珍惜,要紧紧抓住“双节”这个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涵养家国情怀的绝佳时机,让“双节”更有意义,更有“节”的味道。笔者认为,对党员干部来说,今年“双节”要备好“四重礼”。
舍弃“小家”站好岗,把“忠”这份礼献给祖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党员干部来说,逢年过节值班是常有的事儿,道路交通、卫生健康、安全应急、文化旅游、防汛减灾等单位因行业领域的特殊性从未因任何节假日而休息,其他即使按规定正常放假的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除了安排干部值班值守外,大部分党员干部都是待命状态。因此,党员干部们不能因节假日而松懈,要牢固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精神,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站好每一班岗,全面考虑节假日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情况,用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过好“双节”,用忠于职守的特殊方式为伟大的祖国庆生。
抽出“空档”回回家,把“孝”这份礼带给父母。“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寄托着亿万家庭对团圆和睦的向往,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和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党员干部由于工作繁忙,平时多以电话问候方式给父母报平安,真正坐下来陪父母的时间很少,人间真情常常在遥远的距离中被淡化,在日常的忙碌工作中被遗忘,在日夜的奋斗拼搏中被忽略。中秋节是万家团圆的重要节点,党员干部当统筹兼顾,安排好时间,回家看看父母,陪父母摆摆龙门阵、吃吃饭、散散步……听听父母过去的故事,谈谈今天的幸福生活,聊聊自己的人生规划,给父母带去他们最期盼的却是最宝贵节日礼物,用这种最普通却是最难得的尽孝方式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
管好“手口”把住关,把“洁”这份礼留给自己。“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重大节日期间,是对干部作风的重要检验,近年来中央纪委抓月饼、抓烟酒、抓蟹卡,看起来是小事,实则释放出紧盯节点纠“四风”的强烈信号,是持续保持严抓作风的重要之举。“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作为党员干部,要把“双节”当成传承家风的绝佳平台,话家风、谈家训、说家教,时刻把廉和洁刻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浸润于家风中,坚持从自身做起,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教育和引导家人,自觉抵制市场化侵蚀,严格管住“手口脚”,坚决拒绝月饼、烟酒、土特产品等“小便宜”,甚至现金、消费券、蟹卡等“重礼”,坚决拒绝吃请、旅游、健身、娱乐、棋牌等活动,始终坚持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的优良传统,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健康生活情趣,让清风常伴节日,清廉常在心头。
@党员干部,“双节”将至,你要敢于亮身份树标杆,自觉带头弘扬好的传统,传承好的家风,传播好的作风,在涵养家国情怀、感受传统底蕴、享受家庭幸福中,清清爽爽过节,风清气正过节。
@党员干部 这个“双节”我们应该这样过
今年难得国庆节和中秋节汇合在一起,国庆节是纪念“国”新生的法定节日,而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当“国”之节与“家”之节拥抱在一起,是对“家国”的最好诠释。因为有“国”作坚强后盾,我们的“家”才能安宁幸福。如果没有“国”之独立、自主、富强,何谈“家”节?正因为有新中国的诞生和崛起,才有了今天花好月圆、举国同庆之岁月静好。笔者以为,在这个月光皎洁、欢呼雀跃的“双节”里,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忆苦思甜,筑牢团结奋进、爱国抗战的精神。
举国同庆之日更忆岁月艰辛奋力抗战之不易,在“国庆”中夯实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历了怎样的奋战,才迎来了今天的“家国”团圆?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短短4个多月,东北128万平方公里全境沦陷;整整14年,丧心病狂的日本人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烧杀抢掠,大半中国被践踏在日军的铁蹄之下,中华民族被逼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在最险峻的关头,中华民族这个曾经饱受欺凌的古老民族,不屈不挠地抵御着日本法西斯的猖狂进攻,歼灭日军155万多人,创造了一个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远逊于对手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抗战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在民族患难的时代,正是这勇于抗争、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砥砺着炎黄子孙“血战到底的气概”;这是这抗战精神坚定着神州赤子“光复祖国的决心”;正是这抗战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赴汤蹈火殊死奋战……今天,我们举头邀明月之时,更应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在缅怀抗日先烈的丰功伟绩中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不断砥砺前行,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花好月圆之时需记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之壮举,在“月圆”中凝聚团结力量。“团结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能够举国同庆,举杯邀月,离不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面对滚滚硝烟和枪林弹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迎来了曙光;面对一穷二白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封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实现了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新发展、新跨越。71载岁月里的日月兼程,是全国亿万同胞的共同努力,没有这份齐心协力、团结一心无法凝聚出壮丽山河的画卷。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得住一个团结的民族,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这份团结一心的力量,让世界看到中国发展的速度;正是这份团结一心的力量,凝聚出抗疫的磅礴之力。中华民族在小米加步枪的战争年代靠着团结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在一穷二白一片荒芜中靠着齐心协力迎来发展;在病毒恣意猖獗中靠着全民的团结一心取得抗疫的伟大胜利。可以说,今天的花好月圆依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代代相传的团结之力,这是这份带着民族自豪、自强的爱国和抗战精神,让全国人民在困难面前能够众志成城毫不退缩,面对疫情我们中国共产党能够一呼百应:群众以听话呆家不乱跑支持抗疫,志愿者们不畏艰辛做好保障,基层干部日夜坚守筑牢防线,医护人员舍生忘死与死神搏斗……。中国抗疫之战的胜利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这就是团结的精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5篇《学新中国史奋进新时代心得》,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