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实验作文最新8篇
养成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时有更多的例子和事实可供引用,增强文章的可信度,作文是培养我们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有趣的实验作文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趣的实验作文篇1
今天,我又上作文课,老师进教室就对我们说:“今天我们做一个实验,《纸片提水杯》。”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你们觉得可以吗?”大家异口同声:“不可以!”唯独我一人说:“可以。”老师问我:"那怎样才可以呢?"老师这么一问我就说不出话了,老师笑着说:“那我们试一试,看看可不可以。”
老师进厨房准备材料:一张厚纸板、一些钉子、一团线、一根蜡烛、一个水杯、一盆水。老师先剪下一张纸板,钉子在上面中间钻一个小洞,用线穿了过去,再一端打了个小结,接着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着,倾斜蜡烛,滴了几滴蜡油在纸片上,把洞的隙空填满。然后,把水杯装满水,只见老师把纸板放在杯口,压了压,把空气排出去,小心翼翼地提起来,大家屏息凝视,只见老师抓住细线提了起来,可是失败了,一连试了好几次都失败了,可是老师还是很耐心,继续试验,有两个同学自己去厨房做实验了,过了一会儿,她们两个兴奋地叫“成功了。”原来她们把杯子提起来了,可只一瞬间纸片又脱落杯子掉了下来。虽然只有这一瞬间,但是这让大家信心十足,更加认真了地围过来了,看老师做实验。
突然,听到尖叫:“啊!起来了。”原来老师也把水杯提起来,可是也只一会儿。这让老师更加细心,只见这一次老师小心翼翼的捏着细线,水杯紧紧的地吸住了纸片。在空中旋转起来,在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成功了,纸片真能提起水杯。
这一次实验让我体验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努力,做什么事都会成功。
有趣的实验作文篇2
今天科学课上,老师带着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名字是“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刚进入实验室我就发现老师桌子上有一个装有蓝色颗粒的瓶子,我很好奇它是什么东西。老师站在讲台上笑眯眯地说:“大家都看到我桌子上的瓶子了吗?这是硫酸铜颗粒,等会儿我们就会用它来完成今天的实验。”接着老师讲了这次实验有几点注意的事项:①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两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并记录下来。②注意铁钉不要全部浸入液体中,这样可以和铁钉的原样进行比较。
实验开始了,我先把老师调好的硫酸铜溶液用玻璃棒搅拌一下,让它充分溶解,再把硫酸铜溶液分成两杯,接着用镊子夹着铁钉的一端,将另一端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浸入硫酸铜溶液的那一端铁钉上面产生了一些红褐色的覆盖物。两分钟后,杯底产生了一些沉淀物,硫酸铜溶液颜色变浅,并且有些浑浊,像绿宝石一样。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和同学们谈论了起来,老师看我们谈论的那么兴致勃勃,笑着说:“这属于化学变化,大家如果观察仔细,肯定会发现硫酸铜溶液中有些沉淀物,这是新物质。
可铁钉上面那一层覆盖物是什么呢?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浅,变得有些浑浊呢?这些问题让我产生了兴趣,为了寻找答案,我专门翻开了科学书,终于在资料库找到了答案,我恍然大悟,原来是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被置换出来附在铁钉上的结果。同样,也有一部分铁钉中的铁进入了硫酸铜溶液中,好像铜与铁进行了交换,才产生了这种现象。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了解,我们应该认真观察,多留意身边的事物。
有趣的实验作文篇3
只见他在台上面目狰狞,两手紧紧捏着一张“冒牌报纸”。告诉你,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超级实验”——一张纸能折九次吗?让我们开始实验吧!
老师给每人都发了一张长方形纸,听完老师的规则,我们早已跃跃欲试了。“开始吧!”一声刚出口,我们就将纸对折、对折、再对折……等到第六次时,我们开始紧锁眉关、咬牙切齿,显得格外吃力。但最后,还是以第八次为失败告终。
真理不是千万次实践行动揣摩出来的吗?因此我们没有放弃,开始继续实验。
这次,老师换了一张大报纸,请了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只见他的脸上挂着自信的目光,用手指轻轻将报纸对折,那种神态,好像这次必胜无疑,十成把握。
随着纸的厚度增加,硬度也在增加。同学已不像以前轻松了,眉头开始微微皱起,嘴开始“咝咝”地抽着凉气,好像在想:嗯?这咋回事儿?这不符合逻辑思维!
经过又捏又捶一番折腾,终于折到第七次,可同学说:“兄弟们,我尽力了!”我们顿时一齐“唉!”
这时,一位“绿衣使者”上前拿住报纸用力用手上的肌肉用力一按,顿时,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我们期待着……
“耶!第八次成功!”我们欢呼着。可,第九次没希望了。
真理是靠多次实验取得的,实践,是取得真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趣的实验作文篇4
一个周二的下午,汤老师决定带我们去上科学公开课,我们可开心了。
半个小时过去了,汤老师夹着课本走进来,让我们去整队,准备出发。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迅速地出去站好了队,汤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向公开课教室出发了。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达了公开课教室。
大家一到教室门口,二话不说,就争先恐后地往里跑。不一会儿,教室门口发生了严重的“堵塞”。直到汤老师来了,“堵塞”才平息下来。
进了教室后,过了二十分钟,后门走进了许多老师,坐在了事先放置好的椅子上。这时,汤老师往我们的桌子上摆满了东西,纸条、布条、塑料纸、点滴管、水、放大镜、烧杯、夹子、支架……看得我眼花缭乱。
1分钟后,上课铃打响了,“好,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水的学问。听到这儿,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大家七嘴八舌地抢着说:“水有什么学问呀?水中有什么秘密呀?……”发“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今天的内容,请大家把夹子固定在支架上,然后,依次把布条、纸条、塑料纸用夹子夹住,再观察有什么变化。”我们就照做了,发现纸条和布条触到水后,水会往上“爬”,我惊喜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汤老师,汤老师好好地表扬了我们,不一会儿,这节快乐的科学课结束了。
这节科学课可真有趣。
有趣的实验作文篇5
今天,第二节课的语文课,是写有趣的实验这篇作文。邓老师拿来两杯水和一个鸡蛋,邓老师说:“都是白开水,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邓老师问道,同学们都说没有特别之处,然后,邓老师说:“一个鸡蛋放进水里,会不会沉下去?”有一位同学说:“会。”另一位同学又说:“鸡蛋尖的那里放下去,就不会沉,圆的放下去就会。”这为同学说完,邓老师就先把鸡蛋尖的那里先放在水里。
结果,还是沉了下去,然后,邓老师就把鸡蛋圆的那里放在另一杯水里,没想到,居然浮了起来,我们都很惊讶,然后,邓老师吧尖的圆的都放在另一杯水里,都沉了起来,有一些同学说:“鸡蛋肯定是有问题,我们都没检查过。”然后关睿同学忍不住就用手指沾了一滴水,再舔一舔,她说:“咸的。“这是唐家伟同学说的,邓老师说:“知道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吗?因为半杯盐的重量比一杯水重,所以,放在盐水里的东西就浮起来。”
我们终于知道为什么鸡蛋放在水里会浮起来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发现更多的知识,为祖国献出贡献。
有趣的实验作文篇6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篇文章《在水里的鸡蛋能浮起来》。在水里的鸡蛋怎能浮起来呢?向来喜欢寻根究底的我不禁感到纳闷。
我苦思暝想,可是却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这时,我忽然想起科学老师的话:“同学们,当我们对生活中的一些光怪陆离的现象感到好奇或疑惑时,可以通过实验,那时你们会发现世界真奇妙。”对,我豁然开朗,还是通过实验来揭开这个谜底吧。
我按书上所写的,找来了一个盛着清水的杯子,一只新鲜的鸡蛋,一个勺子和一包盐。有模有样的开始了我的实验。
我先把鸡蛋轻轻放入杯子里,只见鸡蛋像潜水艇一样钻了下去……看鸡蛋好久都没有浮上来,我想大概是鸡蛋重而水轻的缘故吧。于是我倒进一勺盐,用勺子搅拌,可鸡蛋还是不听使唤,半天也没浮上来。我顿时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但是我还不想放弃这次实验。我继续陷入沉思:鸡蛋为什么不能浮起来呢?可能是撒的盐不够多,水的密度小的缘故吧。我再多撒些盐,说不定它会给我一个惊喜呢!说干就干,撒盐,搅拌……我仿佛看到过鸡蛋慢慢地浮上水面。
啊!实验成功了,我顿时欣喜若狂。看,鸡蛋在水面上荡漾起伏,好像欢快地跳着迪斯科呢。
实验成功完成了,我终于相信有时在水里的鸡蛋也能浮起来。可是旧的问题刚解决,新问题又接踵而来。在水里的鸡蛋为什么能浮起来呢?我又开始了新的探究,找资料,和同学讨论……后来终于在读高中的姐姐的启发下,明白了原来是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的道理。
感谢书籍,它让我产生疑惑,又让我获得真知!
感谢生活,它向我们展示神奇的魅力,又显示丰富的情趣!
感谢实验,它释放无穷的趣味,又将我引向真理的彼岸!
有趣的实验作文篇7
你们听说过火柴会走吗?有人可能说:这不可能,可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不信你看!
今天上课时,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一个实验——《会走的火柴》。首先老师准备了这些东西:火柴、小刀、肥皂、笔、尺子、水。我心想:这个实验一定很精彩。我和同学拿来一根火柴,先拿把尺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拿笔开始画火柴。把火柴分成四等分,取其中的四分之一开始切割,记住一定要小心。然而拿来肥皂,用小刀把肥皂切一个小薄片,记住要薄,把那个小薄片放入切好的火柴里,要塞均匀,还要塞满,“记住放火柴的同时不要超出了那四分之一”听到老师的嘱咐,原本小心翼翼的我顿时变得紧张起来,生怕超出那四分之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还真能体现在我身上,差一点就超出了那四分之一,我心想:或许会失败。接下来就更加小心了,等水平静下来,我小心翼翼的把火柴放了进去,结果竟然成功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水上面的水分子受到水的作用产生了表面的张力,而肥皂的溶液会减弱分子的表面张力,这样就造成火柴棒的部水的表面张力大于尾部水面张力。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动心了吧!还等什么,赶快实验吧!
有趣的实验作文篇8
一次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有关蚂蚁的知识,老师留给我们一个问题: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还让我们查一查试一试。
于是我从图书室借了一些书籍去查阅。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我想小小的蚂蚁真的这么聪明吗?
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准备亲自动手试一试。我先准备了一个细小棍,在小棍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停下来用触角碰了碰又停下来像是在闻一闻。我赶紧将木棍截下一部分,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一次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我高兴极了,哈哈!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了?原来它们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