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军的事迹心得6篇

时间:2024-04-27 16:11:27 分类:学生总结

为了向读者传递积极健康的思想,我们写事迹材料之前一定要认真准备,事迹材料能够激发我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钱海军的事迹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钱海军的事迹心得6篇

钱海军的事迹心得篇1

钱海军平时负责慈溪市内近6万户居民的用电服务工作,包括用电咨询、故障报修等12项服务。大家都说家中碰到电力故障,只要打电话找钱师傅,保管“马上到、马上修、马上好”。

1999年,“闲不下来”钱海军开启了志愿服务生涯,这一干就是23年。

发现管辖社区里有很多孤寡老人后,他做了数百张名片,利用社区排查和服务的机会一一送到老人手中,方便老人们联系自己。

数年前,陈文品肺气肿发作,钱海军接到电话后,便立马驱车80公里送他就医。忙里忙外的钱海军,还被医护人员误认为是老人的.“亲儿子”。

渐渐地,钱海军的电话成了老人们解决各类生活难题的“专属热线”。换灯泡、修电磁炉、修洗衣机……钱海军的抽屉里装着几千张碎纸条,每张纸条上都记录着姓名、电话和地址。

23年间,钱海军完成了2.5万个小时的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的老人有100余户,年纪最大的108岁。平均每周,他要为孤寡老人上门服务二十多次。

钱海军的事迹心得篇2

怎样才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志愿者、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钱海军服务过的老人中,有一位名叫赵金伏的新四军老战士,他曾经这样对钱海军说:“当年,我打仗的时候是扛着枪冲在前面,现在你是拎着工具箱冲在为人民服务的前面,我们都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这句话,一直铭记在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职工钱海军的心里。工作30年、成为社区电力义工23年,穿上“地电蓝”,他是为人民供好电的“电力110”;套上志愿者红马甲,他就是老弱病残身边的“亲兄弟”“亲儿子”,是无人不识的“万能电工”;带上一群“钱海军”,他就是新时代服务群众的红色“聚能环”。

23年来,他用3种身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诺言,“走千户、修万灯、暖人心”,用实际行动架起党群“连心桥”,带领团队特别是电力系统广大党员和青年职工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照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

灯暖千万家,架起党群“连心桥”

开春时的大凉山,地里的积雪还未化尽,就又下了一场大雪,气温有些低。家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日嘎村的残联专委吉子友伍心里却一团火热,他盼着一个人和他的志愿团队的再次到来。那个人就是钱海军。

钱海军的事迹心得篇3

千家万户的“点灯人”

2015年,钱海军在走访排摸慈溪生活较为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后发现,线路老化、线头裸露等用电隐患较为普遍。

要让家家户户都安安稳稳地“亮起来”——在钱海军的建议下,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启动“千户万灯”残疾人贫困户室内照明线路改造公益项目。

每年完成500户残障人群用电线路改造;每年培养一批乡村电工,重点培养残困家庭孩子;打造“千户万灯”乡村电器赋能站……项目从宁波铺开,而后实现了浙江全域覆盖。

钱海军决定将“千户万灯”带到更远的地方。西藏日喀则仁布县,平均海拔4870米。钱海军和志愿者克服高原反应,为当地百姓送去太阳能移动电源,装上多功能自发电灯,安上新的漏电保护器……

“我以前放牧的时候,手机只敢拿出来报平安或紧急联系,现在充电都不成问题了。”仁布县村民旦真群边说。

7年间,钱海军带着志愿者行程20余万公里,铺设96.75万米管线,为西藏、吉林、贵州、四川等地的6047户百姓送去光亮。钱海军和同事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来自宁波的点灯人”。

志愿者们的“灯塔”

善小常为、聚沙成塔,是钱海军坚持了二十多年的信念所在。

2012年起,钱海军所在单位先后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志愿服务中心,1200多名志愿者发展出25支志愿服务分队,辐射300多个社区,累计开展服务3万余次,服务时长超21.3万工时。

家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日嘎村的吉子友伍在受到钱海军团队的帮助后,拜钱海军为师学习电工技术,期待着未来能为乡亲们服务。

钱海军的妻子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来一同上门看望老人,感受到丈夫坚持的不易与意义。“海军是个有担当的人。他一直很努力,希望把正能量带给更多的人。”

“我愿意一辈子拎着工具箱,走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钱海军说,“哪怕若干年后我老了,走路颤颤巍巍不能爬上爬下,但只要能给人递个插线板、想个小点子,那也是一种幸福。”

钱海军的事迹心得篇4

“我愿意一辈子拎着工具箱,走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作为扎根基层一线的电力工人,钱海军用23年的执着付出,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成为老百姓最信赖的“点灯人”。

换灯泡、修电表、修电器、通马桶……365天“在岗”,24小时“开机”,被100多位孤寡老人当成“亲儿子”,完成2.5万个小时志愿服务。心无旁骛淬炼技能,一心一意奉献社会。从电力服务出发,又不止于电力,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小小工具箱,浓缩的是日积月累的精湛技能,凝聚的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无论风华正茂,还是头发花白,为民服务的精神不老、情怀常新。在奋进新征程的伟大时代,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有发光发热的机会,都有成才、出彩的舞台。“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正在中国大地得到源源不断的生动注解,将被来自火热生活的无数鲜活故事接续谱写。

心中有人民,肩上有担当。立足本职岗位,心系万家灯火,将“小我”融入服务民生福祉的“大我”,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位劳动者都可以成为促进共同富裕、人和社会全面发展道路上的“点灯人”。

钱海军的事迹心得篇5

钱海军,男,汉族,1970年2月生,中共党员,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社区经理。

1999年5月开始,钱海军坚持用一技之长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电力维修服务18年,服务用户达1万多人次,结对帮助100多位空巢、孤寡老人,每周 20多次,被居民亲切地称为“万能电工”“电力110”。

1999年5月,社区文书找到钱海军,问他是否愿意当社区志愿者,免费帮居民排除电力故障。钱海军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从此一做就是18年。为更好地服务社区的老年人,他还自学电磁炉、洗衣机等常用家电维修。“用电有困难,请找钱海军”,是居民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也成为钱海军的服务品牌。居民家中碰到电力故障,只要打电话找钱师傅,保证“马上到、马上修、马上好”。有时候,钱海军一天能接到20多个电话,还经常占用节假日,但无论多繁忙、多麻烦,他从不抱怨、从不嫌烦,因为这早已经成为他的日常习惯和生活乐趣。

钱海军在为一些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提供电力维修服务的同时,还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2008年,他在给一位老人修电磁炉的时候,看到他年过七旬还要照顾40多岁患有智力障碍的儿子,就把老人当作重点服务对象。此后,他定期帮老人检查家里的电器、线路,陪老人话家常。逢年过节,钱海军还和妻子买上衣物去看望老人。对于钱海军的付出,老人觉得过意不去,一再感谢他。钱海军却说:“我就是您的儿子,这是我的分内事。”一位80多岁的老人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钱海军在2010年上门帮她修过一次台灯后,就经常去看望她,帮忙买米买油,做些体力活。为更好地帮助孤困老人,他做了500张名片,利用在社区排查电力隐患、提供维修服务的机会,把名片送到老人们手中。

钱海军所在公司为更好地发挥他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他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服务班、共产党员服务队、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志愿者开展“千户万灯”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此外,他还带动妻子和女儿加入助人为乐的队伍中,一家人先后捐助22名贫困学子。

钱海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

钱海军的事迹心得篇6

日嘎村的阿能么土外身患眼疾、耳疾等疾病,是位多重残疾人,家里只有一盏小台灯。之前她觉得反正眼睛看不清,装灯也没什么用,就这么“将就”吧。直到钱海军一行来到她的家中,重新拉电线、把裸露在外的电线用绝缘材料包裹起来,重新安装、固定电灯开关……晚上7点多完工后,77岁的阿能么土外忽然感到眼前闪了一下,她已经很多年没感受过这么明亮的夜晚了。“以后每天晚上都能这么亮吗?”她问道。“当然,今后每天都是亮亮的。”钱海军回复说。

灯亮了,心就暖了。大凉山“点灯”之旅的成功,离不开“千户万灯”项目在慈溪的探索。2015年9月,在钱海军的积极推动下,慈溪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和慈溪市慈善总会共同发起,并联合地方民政局、残联、爱心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启动了“千户万灯”困难残疾人住房照明线路改造项目,为慈溪2742户残疾人贫困户进行家庭用电线路改造和维护,排除安全用电隐患。

这是一个没有人做过的项目,钱海军却愿意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没有先例,我们可以摸着石头过河。”钱海军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尽己所能,确保他们的用电安全。”而随着项目经验的不断积累,钱海军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钱海军的事迹心得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