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张富清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4-04-28 18:10:13 分类:学生总结

实践中的成功和失败都是心得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的心得体会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过程,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观张富清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观张富清心得体会7篇

观张富清心得体会篇1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20__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无论是战争时期、和平时期还是离休以后,工作在变动、生活在变化,但张富清的初心始终不改。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他,在和平时期挑最苦的工作干,过往的荣誉对他来说是宝贵的财富,但他却甘愿平凡。扎根基层,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是时代的印记,是国家的荣光。

观张富清心得体会篇2

最是初心动人心!直到2018年底,湖北来凤县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大家才看到了这位战功赫赫的老英雄张富清,他不仅是“人民功臣”,是“战斗英雄”,更是一名承载着初心和使命的共产党人。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如今,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唱响“中国好声音”,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联通了世界,更贴近了世界人民心与心的距离;13亿中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走出“中国自信”的步伐。看到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成绩显著,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要学习张富清老同志,“深藏功与名”,始终以党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将党的使命作为我们人生的奋斗目标,不忘吾之初心、牢记吾之使命,在新时代砥砺奋进。

纵观现实,有些党员干部缺乏理想信念,不积极作为,我们要牢记,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更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道德堕落、生活腐化。

要勇担职责使命,保持为民初心。伟大梦想指引正确方向、伟大斗争昭示担当精神、伟大工程锻造领导力量、伟大事业宣示道路旗帜,“四个伟大”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也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勇担职责使命,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指引了方向。在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更要勇担使命,提高为民服务的职责担当,敢于承担责任、迎难而上,学习张富清老同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团结带领人民在新时代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伟力。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我们要勇树英雄旗帜,涵养“功成必定在我”的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华之复兴献出一份力量。

观张富清心得体会篇3

奉献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要求,更是落实为人民服务的一条途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甘于奉献,要无怨无悔,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职业的圣洁,用行动来诠释为民服务的真谛,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党员干部要不断进取,像老英雄那样任劳任怨、对党忠诚。党员干部肩负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要增强公仆意识,认真履行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牢记党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作为共产党党员就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我们的党员干部是要干事,特别是要干成事,就应该像剑客行走江湖一样豪气、霸气,明知自己不占上风,也要敢于亮剑。为此,我们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善不善干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

“讲奉献、有作为”是由中华儿女优良品质决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中国人对这句话都不觉陌生,可以说这种担当的精神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共产党人作为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更应该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甘于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观张富清心得体会篇4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现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离休干部,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__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张富清老人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必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来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争做新时代先锋,争做来凤楷模。

在了解了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后,除了向张富清同志致敬外,我更多的是感恩,感恩他们的付出,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劳苦而功高,却隐荣而清誉,风骨气节高山仰止。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模范,居功不傲,低调做事,真正的共产党人!

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出生,陕西洋县人,1948年3月在陕西瓦子街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月转业到来凤县,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1985年1月离休。张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我们要向他学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他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了革命军人驰骋疆场、果敢坚毅、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我们要向他学习胸怀大局、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他像革命的一块砖,数十年如一日,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干一行爱一行,不务虚功、开拓奋进,体现了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矢志奉献的优良作风。

我们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始终挺身在前,自觉对标对表,真抓实干,务实进取,普通群众要牢固树立“来凤命运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打造来凤品牌;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正己修身处,始终坚持严以用权、严以修身、坚持严以治家,争做新时代来凤楷模。

我们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增强党性上,切实坚定政治忠诚、涵养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书写更加坚定的来凤自信;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服务人民里,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厚植人民感情、凝聚人民力量,为来凤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看到了他的伟大和崇高,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他的事迹激励着我和我的同事们。

张富清同志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同样,在我们的工作中决定胜败的关键也是信仰和意志。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榜样是资源,凝聚着力量。张富清同志就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以榜样为动力,学习榜样精神,坚持以榜样为镜,牢记使命、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观张富清心得体会篇5

部队军营,战功赫赫。1948年,24岁的张富清离开陕西汉中洋县的家,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的一名战士。先后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子战场冒着枪林弹雨,不顾自身安危保家卫国,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退役转业,低调奉献。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他克己为国,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张富清首先动员的,竟是自己的妻子;他辗转多个岗位,一直默默地做着一颗螺丝钉;他年逾八旬截肢,自己锻炼用义肢走路,没给国家添过一份负担。

他正是时代最需要的人,克己奉公,兢兢业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全体党员干部要奋勇朝前,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将政策做细、做小、做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们呼唤更多的改革先锋、汇聚更多改革力量,接棒继续跑好伟大复兴的接力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学习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张富清事迹学习感悟。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他是时代最可爱的人,谦逊,务实。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向老英雄张富清学习,立足当下,充满斗争精神,永怀爱国情怀,为国家披肝沥胆,奉献一切。

观张富清心得体会篇6

今年 95 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 359 旅 718 团 2 营 6 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 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 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 年,张富清退役转业, 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 生。60 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 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 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心有信仰,行有力量 这位 90 多岁的老人,历经风雨,遭受困厄,仍旧甘守 清苦,深藏功名,不矜不伐。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

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 做点工作。” 今年 95 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 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 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 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 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 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 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 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 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 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 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 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 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 索取。88 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 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 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的一款。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 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 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初心不改,绝对忠诚 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一位党龄 71 年的老战士、 老党员,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

在张富清老人眼里,敢于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生命,那 才是对党“绝对忠诚”;在祖国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应做到 “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不讲条件、 不计得失,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认 为,做这些,只是共产党员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显 摆”。军功章,他压进了箱底,就连对至亲好友都不曾提及; 干工作,遇到困难和委屈,想想牺牲的老战友,他什么都释 然了。

新中国走过了 70 年的风风雨雨,张富清老人的岗位、 身份也一再改变;不变的,是他对党的“绝对忠诚”。从老 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70 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烧的共产党人,克服了千 难万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缔造了新中国;在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共产党人以同样坚定的理 想信念,和同样不畏任何艰险的豪情,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学习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张富清事迹学习感悟。

今年 95 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 359 旅 718 团 2 营 6 连战士,现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离休干部,在解放 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 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 荣誉称号。1955 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 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 多年来,张富 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 年底,在退役军人 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 们面前。

张富清老人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榜 样,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 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必将以“功成不必在我” 的精神境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全身心地 投入到来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争做新时代先 锋,争做来凤楷模。

在了解了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后,除了向张富清同志 致敬外,我更多的是感恩,感恩他们的付出,如果没有他们 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劳苦而功高,却 隐荣而清誉,风骨气节高山仰止。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模范, 居功不傲,低调做事,真正的共产党人! 张富清,男,汉族,1924 年 12 月出生,陕西洋县人, 1948 年 3 月在陕西瓦子街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 1948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 年 1 月转业到来凤县, 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 行工作,1985 年 1 月离休。张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 斗中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 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

观张富清心得体会篇7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张富清转业到湖北省来凤县后,就做了一方的父母官。造福一方就是造福于人民,在张富清的记忆中,带着乡亲们修路是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因为这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高洞管理区地处湖北与四川交界处,全部村寨都在四面悬崖的高山上,不通电、吃水难、路难走,是来凤县出了名的艰苦地区。每天一大早,张富清就和所有修路的村民一样,提着自家的农具,开始一点一点挖山修路。开始还有村民会特别留意这位“上边下来的领导”,可是没过两天,张富清就彻底和村民融为了一体。当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要大公无私,要与民相知,深入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造福于民。

为官一方不仅要造福人民,还要有奉献精神,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如果想当官又想发财,那是十分危险的,有些人当了官,就以权谋私,结果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张富清同志隐藏军工,默默无闻六十载,正体现了这样的为官之道。

为官还要清廉。当官做领导,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因此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总会比一般人大。但是,李甘霖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他得知张老要去武汉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他嘱咐老人:“您是离休老革命,医药费全部报销,可以选好一点的晶体,保证效果。”后来老人做完手术回来,李甘霖发现老人只选了一个3000多元最便宜的晶体。张富清说:“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做贡献了。医生给我推荐7000多元到2万多元的晶体,我听到同病房的一名农民只选了3000多元的,我也选了跟他一样的,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如果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上不成为榜样,就无法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

张富清的为官之道不仅值得当代政府官员学习,也值得我们年青一代,正要踏上仕途的人学习,张富清精神将会一直鼓舞着我们前进。

《观张富清心得体会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