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优秀事迹8篇

时间:2024-05-21 13:10:38 分类:学生总结

事迹材料能够激发我们的社会公德和道德观念,学习他人的事迹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白人生的真谛和意义,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时代楷模优秀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时代楷模优秀事迹8篇

时代楷模优秀事迹篇1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张桂梅老师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的这段讲话让我热血沸腾,眼眶湿润。

一心执着为学生。“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为孩子们多做点事。”朴实无华的语言,蕴含着张桂梅老师对山区贫困学生最深沉的爱。女孩辍学在贫困山区较为普遍,为了让更多女孩能返回学校读书,家访成为张桂梅老师生活的常态,走访1500多户家庭,为的`是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她把那些姑娘一个一个往回“捞”,哪怕是她自己掏钱,也一定让她们读书。

朴实纯粹为事业。常有人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桂梅老师总是笑着说:

“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孩子的“妈妈”,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她多次受到中央、省、市、县的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中。

张桂梅老师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那坚韧执着、无私忘我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同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从张桂梅老师身上汲取到了很多力量,今后,我一定将张桂梅老师的精神落实到工作的每一处,脚踏实地工作,用专业的水平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去教育学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时代楷模优秀事迹篇2

严玲,女,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主任,“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辽宁最美女性、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所在的鞍钢造船用钢团队荣获“鞍山市优秀创新团队”称号。

严玲同志从事科研工作25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鞍钢集团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0多项,主持研发九大系列200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项独有关键技术,53个关键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国内和全球首发产品6项,累计创效4.6亿多元。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壁垒,不仅有力解决了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和建造各种超大型船舶急需的特种高端钢材,而且大幅度降低建造成本,保障了我国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增强了我国造船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我国海工钢制造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严玲同志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勇担“钢铁强国”使命的优秀基层科研工作者,是新时代心系“国之大者”、勇担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重任的巾帼尖兵,是敢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创新典范,是严谨认真、坚定执着、善带团队、把工作当事业的奉献楷模。

为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决定授予严玲同志鞍山“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先进为榜样,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在新时代鞍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程中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楷模优秀事迹篇3

时代楷模优秀事迹篇4

乌云密布、狂风怒吼、暴雨如注。8月10日凌晨,第9号台风“利奇马”突袭,导致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广德、绩溪等地受灾严重。这场超强台风不仅留下了满目疮痍,而且带走了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年仅33岁的宝贵生命。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以李夏同志为榜样,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发展好、维护好群众利益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在郎溪县纪委监委机关召开的学习李夏同志先进事迹专题会议上,委宣传部负责人吕昂深有感触。

“李夏同志的不幸遇难,让人感到十分痛惜。这几天我通过各个媒体不同角度的宣传报道,感受到了他那份赤诚的初心和质朴的奉献,不愧为当代青年的楷模。我将以李夏同志为标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准“90后”的郎溪县飞鲤镇民政所所长许易军,更加坚定了将青春扎根于基层的信念和决心。

8月15日,宣城市委面向全市印发了《关于追授李夏同志“宣城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向李夏同志学习,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扎根基层的公仆情怀,恪尽职守、担当作为的敬业精神,以及不怕吃苦、勇敢无畏的优良作风。

“榜样的形象最直观,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榜样的力量最强大,感人肺腑、慑人心魄。”宣城市纪委监委驻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组长江艳表示,接下来,将围绕“学榜样守初心担使命”主题,组织各综合监督单位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向李夏同志学习活动。

作为革命老区的泾县,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的步伐。县纪委监委专门研究制发《关于开展学习宣传李夏同志先进事迹的工作方案》,就当前和下一阶段的学习宣传事宜作出细化安排,确保真正将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发扬光大。

“squo;心之所向,素履以往squo;。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狂风暴雨威胁时,李夏同志不惧艰险、奋勇向前,展现出 squo;我将无我、不负人民squo;的为民情怀,这给刚踏上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岗位的我上了生动一课,带来的是无限的动力。”泾县云岭镇纪委干部左鸿感慨。

“榜样其实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李夏同志与我们是同龄人,但他身处基层一线,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任务,都比我们要恶劣得多、繁重得多。”“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要主动向李夏同志对标看齐,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用美好的青春诠释初心和使命。”近日,旌德县借助青年学习型组织“慢城漫谈”,开展了一次李夏同志先进事迹专题讨论活动,4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干部踊跃发言。

日前,受灾最为严重的宁国市,党员干部都全力奋战在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白天,他们奔赴各自联系点发放救援物资、督促施工进度、帮助清扫淤泥;晚上,他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学习李夏同志先进事迹,分享新感悟、新思路、新点子。“跟李夏同志比起来,我们吃的这些苦压根儿算不了什么。”这已成为宣城市参与抗灾救援的党员干部的共识。

时代楷模优秀事迹篇5

偶闻云岭张桂梅,起初内心并无太大波澜,但在看完她的第一个故事后,又忍不住一个接一个地看。从普通教师变为一名校长,再成为一位身兼数职的“校工”,她把自己的生活、生命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云南华坪县的教育事业,换取华坪大山深处女孩们的光明未来,留给福利院孩子们温暖的回忆,即使生命的灯火日渐微弱,她仍旧没有停下奉献的脚步,撼动之余我更多的是自愧弗如。

奉献这个词没有艰涩难懂的含义,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亲身体验,很多人在做,也有很多人在看,也可能还是一些人的诗与远方,而在张桂梅这里,它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困局里,靠初心唤起力量,只为“用教育救一代人,不管多少”。张桂梅来华坪的初衷,本也带着一个平凡人最朴素的奉献意识,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让自己的教学生涯能做更多事。但当她接触到那些大山里失学的女孩们,那颗质朴的心里萌生出更大的梦想:要改变低素质的`母亲、低素质的孩儿。几番思量,认为这么好的事情肯定会有人支持,相信三五块钱累积叠加定能集腋成裘,每年假期外出集资成为她业余时间的主要项目,她“乞讨式”的办校计划几年下来也才筹到一万多元。徘徊无助之际,偶然的机缘,媒体的力量帮助她获得了来自各方的支援,华坪女子高中落成,并迎来第一批100名不用交学费的女生。在接下来的开局之痛、升学之难里,她用入党誓词和红歌凝聚了师生们共克难关的决心,传承着中国独有的红色文化。华坪女子高中的建校初衷以及后续的运营,是张桂梅将小爱汇聚成大爱,用一颗爱心凝聚成百上千颗爱心的过程,无论是这爱,还是这颗心,都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滋养和成就。

坎坷中,“再坚持坚持”,把教育扶贫事业越做越大。学校落成,逐渐步入正轨,华坪县越来越多大山里的女孩,在这里实现了从大山跨进大学门的梦想,改变了从今往后的人生。作为旁观者,说起这件事,也深感到不容易,更何况是促成这一切的张桂梅。每当遇到困难,她都会说“再坚持坚持”,为学校筹资筹不下去的时候,在最初学校里的老师、学生留不住的时候,在她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时候,在福利院孩子遇到大难题的时候。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说要做的事业再大再难,只要有心就能办成。这个有心,并不只是说事业仅剩最后一步就成功了,还有可能是事业正遇到大坎坷、瓶颈期,对于要不要继续、如何度过这些阻障的坚持。何况张桂梅的事业是完完全全为他人。作为福利院院长,她说:“孩子们失去什么,我就弥补什么”,作为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吃住在校的她因身体原因不能当老师,便担负起其他力所能及的琐碎工作。她的“再坚持坚持”,正是对这样一种完全利他的事业的坚守,是想尽己所能把云南华坪县的教育扶贫事业做到最大,无论她将面临什么,她都选择坚持下去。

她的奉献,不止于倾囊而出,是拿出今生所有,唤醒更多人对教育的思考和支持。她对于华坪女子中学所做的一切,是切实的教育扶贫事业,但是她从不愿提起“贫困”二字。她说:我们没有提贫困两个字,是觉得贫困对女孩儿来说,也是一种隐私,我们就叫大山里的女孩儿。她是一名老师,教给学生的不限于应试的知识,也教给世人什么是德艺双馨,什么是毫无私心的尊重。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已有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入大学,对于知晓这一切的人,都知道这一切离不开张桂梅的坚持和付出。如今她身患骨瘤、血管瘤、肺气肿等17种疾病,曾数次病危入院抢救,面对考出去的学生是否回来看望她的问题,她却说:不需要孩子们感谢她张桂梅和女子高中,只希望他们能够感谢党和政府。她如此豁达,是因为她认为共产党员就应该人人是雷锋,甚至应该比雷锋更要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在自己的岗位上拼尽全力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她用自己的血泪、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入党誓言。

信仰,在战争年代让共产党人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鲜血。和平年代里,张桂梅用“我将无我,不负初心”的宽阔心胸与博大情怀所诠释的奉献,正是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的共产党人应该学习和践行的。

时代楷模优秀事迹篇6

黄大年同志身上体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起了一个时代标杆,他的事迹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典型性和时代性。

一、黄大年同志心怀大我、爱党爱国、至诚报国,把祖国需要作为毕生追求

他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1982年1月大学毕业时,他在毕业纪念册上给同学留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88年1月,在留校任教期间,他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在入党志愿书中写到:“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1992年,黄大年同志获“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资助,受学校选派出国学习。1996年从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科学系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997年又经批准赴英国开展科学研究。在国外工作的18年里,他拥有了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但始终没有忘记祖国,始终密切关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无论是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讲学,他招之即来。他曾说,“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国家“_”),旨在从海外引进一批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高层次人才归国效力。当时,黄大年在英国剑桥arke_地球物理公司任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带领着一支包括外国院士在内的300人团队,长期被同行作为跟踪和赶超的主要对象,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数产品已应用于世界多个国家的石油公司,他也成为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生活上,黄大年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收入丰厚,家庭生活十分优越。拥有位于剑桥大学旁的花园别墅,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学医的妻子在伦敦开了两家诊所,女儿在读大学。2009年4月,接到吉林大学邀请他回国工作的邮件之后,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安逸生活,以最短时间辞去国外一切职务,说服妻子卖掉经营多年的诊所,留下还在读书的女儿,自费购买了昂贵的科研仪器,在2009年圣诞夜那天回到祖国,回到吉林大学,成为我省引进的第一位、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位国家“_”专家。妻子在卖掉自己苦心经营的两个诊所那天失声痛哭,“她是学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但为了黄大年的祖国梦,妻子放下了个人的梦想。

说起回国的原因,黄大年毫不犹豫地说,“很简单,就是情结问题,就是惦记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过程中,需要很多很多我这样的人回来参与建设。” “回国的选择,我没有后悔过。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他办公室里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国家“_”专家的合影,他说:“我的办公室只挂这张照片,每天都能看到国家领导人鼓励和关注的目光,激励我们为实现强国梦想拼尽全力”。2016年11月28日晚,黄大年从北京去成都开会,因为急着赶航班,没顾得上吃晚饭,喝了一杯冰可乐就上了飞机。飞行过程中,他因腹部痉挛昏迷,但他却一直死死地抱着笔记本电脑。他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摸了摸怀中的电脑,然后长舒了一口气,对空乘人员说:“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他病重期间进手术室前唯一的交待,是嘱咐家人一定要保护好书房电脑硬盘里的资料,万一他有什么不测一定要交给国家。

二、黄大年同志刻苦钻研、敢为人先、无私奉献,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殚精竭虑

他立志科技报国,始终把敬业拼搏和鞠躬尽瘁,作为默默坚守的道德境界,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带领科技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为党的事业、吉林振兴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英等国家已使用航空重力梯度仪进行军事防御和资源勘探,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上,没有研发整套装备的能力。回国后,他组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把航空重力梯度仪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方向。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和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带领由院士、大学校长、研究所长等400多名高级别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协同攻关,在科学技术上弯道超车。

黄大年以一股“疯魔劲”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事业,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不知疲倦地求索挑战。他惜时不惜命,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数十次地往返于各个科研机构,最多的一年出差160余天,几乎没有休过完整的寒暑假和节假日。他白天开会、洽谈、辅导学生,晚上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为不耽误白天的工作,节省有效时间,他出差经常选择最晚一班飞机往返。黄大年办公室所在的地质宫大楼每晚10点关大门,可这条“禁令”却对黄大年不起作用。他经常在办公室里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离开。有时候出差回来,还要直接赶回办公室,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楼下看门的大爷总被黄大年敲门声叫醒,就和老师同学们抱怨,让大家劝劝黄大年早点下班。后来时间长了,看门大爷对黄大年产生了敬意,让学生们转告黄大年无论多晚进出,喊他一声就行。

黄大年为节省时间,中午饭经常吃苞米代替,但他只吃烤苞米,因为吃煮苞米会滴水,会耽误时间、影响工作。黄大年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他着急,他急科研的进展,急人才的培养,急我们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他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曾吃着救心丸参加重大项目评审验收答辩。有人称他“拼命黄郎”,说他是个“疯子”,他却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黄大年正是怀着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恨不能一分钟掰成八瓣儿用,把自己的生命发挥到极限。有同事说“你这是拿命在做科研啊!”他却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说:“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2016年教师节,在外出差的黄大年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感叹:可怜老妻一再孤独守家,周末、节日加平时,空守还空守。回国6年多,妻子“从灿烂到忧郁”“从微笑到焦虑”。他总是安慰妻子说,“再有一年就忙完了”,但他却一年比一年更忙。他的妻子张燕老师,曾多次给吉林省委组织部打电话,哭着让部里同志劝劝黄大年,注意多休息、工作的节奏放慢一点儿。省委组织部邀请黄大年参加专家健身联谊活动,专门安排黄大年休假疗养,可他参加活动也不休息,仍然把工作放到第一位。

就这样,黄大年只争朝夕、争分夺秒地带领团队辛勤奉献、顽强攻关。在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短期内就迅速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创造出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他研发的多种重力梯度仪原理样机进入国际前沿水平,实现了跨代研究的设计目标,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路;以他的团队研制出的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配备自主研制的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软件系统为标志,我国深部探测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让国际学界惊叹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有外国媒体报道说,“黄大年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三、黄大年同志以德育人、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把为国育人作为倾尽心血的职业理想

他始终把为国家培养人才、建强团队作为重要任务,他常说,“中国正努力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而这段并不平坦的进程需要几代人去完成。”身为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科学家,虽然工作繁忙,却把大量时间花在学生身上,回国不久就主动担任吉林大学“李四光本科实验班”的班主任。他经常出差,却从不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出差前安排学习任务、研究项目,出差过程中还要召开视频会议,帮学生分析研究遇到的难点;查看批阅学生通过邮件发来的学习笔记和读书报告。在他最后生病住院治疗期间,在病房中他一边艰难地举着输液的手,一边为学生答疑。他以德育人,激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抱负,叮嘱学生们,“一定要出去,出去了要回来;一定要出息,出息了要报国”。他充满爱心,用父亲般的慈爱呵护着每一个学生,经常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有时热心帮助患重病的学生家长解决治疗问题。他目光高远,为学生和团队成员创造接触世界最前沿科技和先进设备的条件,他给本科班学生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他主动为团队成员提供与院士等国内外顶级专家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出国开阔视野,先后支持资助同事和学生26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黄大年身体力行、殚精竭虑地履行为师之责,取得了累累硕果。他指导的44名研究生中,有1人获得了国家地球物理学会颁发的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1人获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3人获吉林大学研究生优异成绩最高奖“李四光奖”,1人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8人获国家奖学金;他的团队成员中,有1人被学校破格晋升为教授。

时代楷模优秀事迹篇7

学习李夏对党忠诚的崇高品格。李夏能够在危难时刻响应组织号召,挺身而出绝非偶然,李夏殉职时年仅33岁,但却把最高宝贵的8年时光奉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在最后时刻体现的无私无畏,既可以从他平时工作表现中窥见,更能从他坚定的信仰中探寻,是他对党忠诚品格的自然展现。学习李夏对党忠诚的崇高品格就是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在急难险重面前挺在前面,始终立场坚定、经受考验。

学习李夏舍己为民的大爱情怀。正是怀着对群众的真挚情感,平时这个穿凉鞋还怕有沙子硌脚的“城里娃”,变成了一个爬坡上坎的“本地干部”。正是始终心系群众,面对肆虐的台风、山洪,李夏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群众安全。学习李夏舍己为民的大爱情怀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带领人民。

时代楷模优秀事迹篇8

看过不同栏目的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每一次都很感动,12月11日又看了中央一台的“时代楷模”发布活动,发布云南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委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

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根据省委、市委要求,中心全体老师、党员、妇女都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

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

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

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

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学生,心系职业教育,根据现在生源质量问题、社会现实问题,改变一些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时代楷模优秀事迹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