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观后感500字8篇

时间:2024-06-04 14:10:03 分类:学生总结

好的作品总是会让观后感去写观后感的,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与他人交流并比较不同的电影观点,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们的观后感500字8篇,供大家参考。

我们的观后感500字8篇

我们的观后感500字篇1

01年申奥成功,08年实现华夏百年奥运梦想,22年续写双奥传奇,我的成长伴随着奥运,我在最好的时代遇到了它,并非常荣幸地成为了小雪花们的一员。虽然并不能进入赛场,不能亲自看到赛场上刺激紧张的角逐,但我依旧能感受到冬奥的精彩,并有决心与信心服务好首体!

我的岗位是赛事服务领域的客流管理,主要的职责是服务观众,引导观众。软性的服务可以让观众们有更好的心情去观看比赛,当赛场被观众点燃,我相信那时的冬奥一定处处充满精彩。

那么如何使观众有更好的体验感,这就需要我们熟悉场馆和岗位,并以观众的视角行走于场馆之中,了解观众们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各种存在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问题:厕所怎么走?我们要做的是指出最便捷道路并以柔和的方式告诉他们厕所位置,让他们体会到冬奥传递的温暖。同时热情是志愿者领域最基础最应该具备的,所以我们要以热情饱满的态度欢迎观众们前来首体观赛。只有服务好观众,才能向他们更好地展现首体,展现中国冰雪的魅力,讲述冬奥的精彩。

正式开赛时,我的第一个岗位是为观众发放手摇旗并指引他们方向,“您好,欢迎您来首体观赛,祝您新年快乐!”当手摇旗被接过,并回复谢谢时,门口吹来的寒风也不再寒冷。我感受到培训的成功以及训练的必要性。

“到了场馆你们就是兵!你们就是在无烟的战场!”每每上岗都会想起杨主任强调的话,服务好展现首体的第一班,就是我们对冬奥的讲述!

我们的观后感500字篇2

又是一个暑假,又是一年毕业季。转眼间,我已然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时间匆匆,无奈似水流年,无力去感叹,却又要备战中考。

早早做完作业,在网上流连,看见八月长安的《最好的我们》。封面上,“我和你坐同桌,三年。你的影子和粉笔灰交织在一起,黑白分明,在我的记忆里面转圈。我想,那时候的我们,是最好的我们。”扣人心弦,毫不犹豫的把它购了下来。

耿耿,一个看似头脑简单但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的女孩,糊糊涂涂地考上了万年第一都没敢报的重点高中——振华中学。开学那天,在偶然中看见了新生分班的红榜上,她的名字右边赫然写着“余淮”……

余淮,一个情商并不怎么高,但是理科成绩却异常出类拔萃的高材生,成了耿耿在开学报到第一天偷拍的对象,随后两人渐渐熟络,鬼使神差的和其做了整整三年的同桌……

耿耿、余淮……这两个名字,注定了他们需要走过一段和普通的高中生相似而又不同的青春。两个一样简简单单,神经大条的人类,却犹如火星撞地球般相遇了,在彼此心里埋下种子。尽管顶着高考的压力,学习的紧张,依然在每日看似雷同而天天鲜活的时日里,不断努力,度过着不管怎么样,还是会浪费掉的青春。

高二分科时,为了一年前的承诺,理科差生耿耿毅然抛弃了对自己有希望的文科,选择了陪伴在余淮的旁边。但是高三生活的嬗变在他们小小的认知里翻起一片风浪。余淮物理联考竞赛失败了,就算在耿耿特定的强心剂下,最终也只是拿了个全国二等奖,失去了保送清华的机会。为了踏踏实实应对高考,平日语文课里埋头苦写数学练习册的他,坦然的在语文的试卷上的排比句练习上写下“如果我是阳光,就温暖一方土地;如果我是绿树,就庇护一群飞鸟;如果我是清风,我一定弄死心相印。”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纯情的少男少女,终于还是分道扬镳,走上各自的道路,从此没有了交集……

回看自己的历程,从小学到现在,为了上一个优秀一点的中学,从小参加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培优班,终于考入第二实验后,当初的斗志却越发暗淡,再也寻不回当年学习的纳冲动与热情。幸而在这个暑假看见这本书,为时不晚,一切如死灰复燃,瞬时元气满满。

想想耿耿、余淮,他们的抽屉里永远是满满的练习册,从来不嫌多。而我呢,无非就是漫画,小说……

拿出一张纸,写下“我们曾经那么好”。每天看看这短短的七个字,告诉自己。曾经那么好,现在一样好。

回忆是时光里,带着温暖的雨季。最好忘了吧,最坏不过守上这世界的门。伸出了双手,拥抱当时的我们。

我们的观后感500字篇3

自我得知2024年冬奥会要在北京举行之时,心中的激动便已难以抑制。漫长的时光里,我曾不止一次幻想过冬奥开幕时的盛景,而今日,我终于坐于电视前,与家人一起,与世界人民一起,共同迎接冬季奥运会的到来。

节目一开始,映入我眼帘的,便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图文清新雅致,美轮美奂。紧接着便是“惊蛰”,随着时间的流逝,景色与节气不断变换,屏幕上的倒计时也不断减少,最终定格在“立春”。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立春,在二十四节气之首,不仅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更预示着万物的更新,在这一年伊始之际,冬奥会正式开幕了。

小孩子将蒲公英吹散,漫天的蒲公英种子飘向空中,在天空显现蒲公英的焰火;一滴冰蓝之墨,化为绵绵不断的黄河水倾泻而下……一幅幅画面深深震撼了屏幕前的我,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唯恐错过每一个美丽瞬间。

当五环破冰而出的那一瞬间,我的心中已然是热血沸腾,激动之情汹涌澎湃。打破隔阂,相互走近,这不正是我们,是世界人民所希望的吗?通过体育的纽带,将世界相连,在竞技中增进彼此情谊,我想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所在。

回望过去,在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来到中国,为世界留下了别样的中国记忆。

立足现在,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再次为世界准备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惊喜。

展望未来,中华文化必然会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世界会因体育变得更加团结一心,交流互鉴。

“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已做好了准备。”

我们的观后感500字篇4

今天我和妈妈看了2024年冬奥会举办地揭晓仪式,当听到北京这两个字时,我非常的兴奋!因为我们的祖国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我为她而骄傲。

我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天出生的奥运宝宝,2024年,我已经从奥运宝宝成长为青少年,为了迎接绿色奥运,我要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我们点点滴滴的努力,道路两旁的大树会更绿,鸟儿飞翔在蓝蓝的天空上,鱼儿畅游在清清的河水中。景色将会美不胜收。

不仅如此,那时已经14岁的我一定要去北京为祖国的奥运健儿们加油,因为妈妈跟我讲,中国的冬季运动项目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曾经有很多金牌得主是我们哈尔滨人!听了之后我对2024年冬奥会的期盼更加强烈了。

2024年,我14岁了。我要诚心的祝愿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我们的奥运健儿取得好成绩!

我们的观后感500字篇5

今年的《同上一堂课》在湖北大学录制,当天邀请了三位男神老师――史铁林、徐川、邓鹤翔上台授课,诠释我们的价值观。

信仰是什么?信仰有什么用?如何确立信仰……作为广受学生喜爱的网红老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80后徐川,将枯燥的党课讲得比段子更入心入耳。他以为信仰而活为主题,用一贯幽默的方式,讲解了从传统文化中的姓氏,到和平年代的爱国精神之中蕴含着的信仰和价值观。

我的梦想是什么?兴趣是实现梦想的催化剂。武汉大学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85后邓鹤翔与大家分享了其在科研上的经历和感悟,用他的亲身感悟诠释了历久弥新的雷锋精神。

追古朔今,上下五千年,人类从不缺少梦想。有伟大的、渺小的、高贵的、卑微的……正因为梦想,先祖改变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获得火的力量,开启人类文明;正因为曾经梦想,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我们才有了翱翔蓝天的飞机;正是因为曾经梦想千里传音,我们才有了电报、电话……

我也有许多梦想:我想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我想当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我想当一名律师,为正义的一方辩护……可是有了梦想,并不代表你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有梦想的人固然很多,但是能实现梦想的人又是那么的寥寥无几。

我们的观后感500字篇6

冬奥梦,是一个怎样璀璨的梦?

冬奥梦是冬日暖阳写进青史的理想,是寒夜里训练的血液的滚烫,是自我挑战路上的最美的高墙,高墙的那一方,就是冬奥梦的彼岸,冬奥梦为无数奥运健儿搭建了飞跃的舞台,创造了他们与冰雪共舞的机会。冬奥梦是国家梦,也是我的梦,我的梦融进在国家梦里,我的生命在讴歌国家的不凡,国家在冬奥里为我们所有中国人书写华章。我是一个小学生,我在新闻上看到冬奥会只剩下几十天的时候,我会和爸爸妈妈分享我的喜悦,因为,冬奥不是一个小小的运动会,冬奥是很多运动员哥哥姐姐的梦想,我在电视上能看到很多很多的运动员努力训练,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冬奥快要到来的喜悦,也许,大家都在等这朵梦想之花绽放吧。我听我的爸爸讲2008年的奥运会,非常的宏伟磅礴,我希望,接下来的冬奥也能让我们看到辉煌的奥运会,这是我的一个小小的冬奥梦。

我的梦,也是冬奥的一个小梦。当我看到可爱的冬奥会吉祥物的时候,我就被可爱的小熊猫吸引了目光,可爱的吉祥物代表了我们的精神气,我也有一个小小的冬奥梦,我希望我能去观看比赛,能够为中国奥运健儿们呐喊助威,带着小熊猫吉祥物一起为中国加油。为了迎接冬奥的到来,我也参加了运动,我每天都要跑一会步,锻炼自己的身体,早睡早起做运动,认真做好早操,学习有关运动的知识,在家里看运动员的电视节目,看运动员们滑雪,他们从山顶飞跃而下,像一只老鹰,很帅气,我长大了也想要做一名为国家争光的滑雪运动员,这是我的一个小小的冬奥梦。

冬奥梦,我的梦。我们小学生要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也要有强健的体魄,好好学习,积极锻炼,将来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我们的观后感500字篇7

同上一堂有关信念的课,雷锋告诉我们:信念是远方的灯塔,把远航的迷途照耀得金黄;同上一堂有关大爱的课,雷锋告诉我们:大爱是无形的养分,在生活的每分每秒都不可或缺;同上一堂有关坚持的课,雷锋告诉我们:坚持是不败的宝剑,斩断遥遥征途上羁绊的荆棘。

雷锋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雷锋精神不止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责任。

在第53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为贯彻落实上级通知精神,秉承雷锋精神,净化校园环境,创建文明校园,推动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华泰中学3月7日下午在王校长的主持下,由政教处牵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全校4000多名师生一起收看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广电台联合推出的《同上一堂课:雷锋伴我成长》专题电视课堂节目。

节目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旋律中响起,整个节目一共分三个版块:第一个版块为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讲述了当代我们身边的雷锋,以雷锋精神在哪里为线,讲述了许多的荆楚雷锋,尤其是陈忠贵救人的那一幕,深深的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我们身边那些干着普通工作的普通人,在危难来临时,就是一个个的'活雷锋。第二个版块为坚守心中的梦想。董宏猷老师讲述了自己造梦、追梦、实现梦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抱负的人,就应该从当下开始努力,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第三个版块是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讲述了身边的同龄人陈鹏、毛晓羽的感人事迹。这些学雷锋的先进榜样让同学们明白了学雷锋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身边实实在在的事。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雷锋精神是一种坚守和坚持;雷锋精神是一种奉献和责任;雷锋精神是一种传承和接力。

很多同学都被节目中的人物事迹感动得留下了眼泪。观看后,各班进行了以学雷锋为主题的周激励会。周激励会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小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雷锋精神是什么?学生要向雷锋学习什么?有的班级还组织学生写参加同上一堂课,雷锋伴我成长实践教育活动的观后感,从多方面让学生了解雷锋故事、理解雷锋精神、认识身边雷锋式的先进榜样,引导学生以学雷锋为切入点,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追忆雷锋故事,传承雷锋精神,在校园中形成人人学雷锋的社会道德新风尚。

我们的观后感500字篇8

《最好的我们》这部电视剧是我认为所有的国产青春片中,最能真实反映我的青春的一部作品。我们的青春里,更多的是平淡无奇,有看中成绩的老师和家长,有高考的压力,有做不完的习题,看不懂的知识点,和青春里暗恋的那个他。

中考超常发挥的耿耿和失常发挥的余淮一同考进了振华中学,并阴差阳错的成为了同桌这个理科很优秀的男生会主动给耿耿讲数学题,因为耿耿上课没有听懂,主动请求老师再讲一遍。那时的余淮是最好的余淮,他张扬活力,头脑机灵;那时的耿耿是灰头土脑的耿耿,她为成绩焦虑,为前程担忧。但青春里最好的时光,他们都有彼此的陪伴,一起参加篮球赛,一起军训,一起大合唱,一起备战高考,他们分享了彼此的快乐和痛楚,他们将隐秘的爱慕埋藏在心底。是啊,我希望在我最美好的时光遇见你,但是,只要能遇见你,哪怕是我最落魄的时光,我也觉得非常开心。

然而,十年后。耿耿成为了一个会发光的人,她是知名摄影师,此时的余淮为母亲的病而奔波,他已不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幸亏耿耿一直坚守在原地,终于在余淮消失10年后,等到了他,并愿意陪在他身边,给他力量,陪他勇敢地面对生活。耿耿说:“余淮,多年以前,那么好的你喜欢那么好的我,现在,轮到我了。”

所以,就算我没有能够在最好的年华里遇见最好的我们,我们也可以彼此相伴,鼓励对方成为最好的那个人。

《我们的观后感500字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