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好人好事事迹材料精选7篇
事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事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符合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镇安好人好事事迹材料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镇安好人好事事迹材料篇1
她,82岁,省吃俭用,将自己仅有的房子卖掉,只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没有钱请保姆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却将积攒下来的一万元在国家首个扶贫日捐助给了20名残疾康复者。
她,就是拉巴卓玛,一位平凡普通却又让人心生敬爱和尊重的老人。
初见老人,是今年10月17日在区残联办公室。当问及为何要为一位老人、一万元举办一场专门的捐赠仪式时,区残联理事长黄建国感慨地说:因为我们全体职工、康复中心的全体残疾康复人员,都被拉巴卓玛老人这种无私的大爱深深地感动。82岁的老人家不图名不图利,靠着一分一分积攒下来的积蓄来帮助别人,这种善心值得尊重,更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学习……
捐赠仪式上,受捐的残疾人康复者们纷纷自发地给老人家献上哈达。可在接受了一条哈达后,老人婉拒了后面的哈达,理由很简单,一条就可以了,多了浪费。老人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让人顿时觉得鼻子一酸。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不愁吃不愁穿,节约下来的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这让我很开心,很满足。他们都还是孩子,我这一点点的帮助希望能让他们开心一点儿、幸福一点儿。当在场的人向老人鞠躬以示感谢的时候,老人笑着说。
其实,说起老人的爱心故事,要追溯到20xx年。20xx年汶川大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爱心人士的关注。作为第一建筑公司的退休职工,拉巴卓玛老人当时并没有太多积蓄,就捐了100元钱。这件事情以后,老人一直感觉很歉疚。那么多人没吃没喝没地方住,我却只能捐出100元,我每天都很自责。为此,我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把单位分给自己唯一的住房卖了,卖房的10多万元钱委托给自治区红十字会,通过红十字会同志的帮助,一笔一笔捐给有需要的人,直到用完为止。说起卖房的这一举动,老人没有半点悔意。
走进老人租住的屋子,映入眼帘的一张小床、一张小桌子和一台老电视机。房租是我目前最大的一笔开销。根据我的情况,本来可以到养老院生活,但是我身体还很硬朗,不想给政府添麻烦,所以就一直自己一个人住着。我每个月的退休金有20xx元,我还要继续攒钱,到1万元就捐出去给有需要的人。老人一边忙着给我们倒水,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听到老人的话语,随行的同事终于难控情绪哭出了声:一个都需要别人照顾的人,却时时惦记着别人。听到同事的哽咽声,老人走过来,抱着她笑着说:我身体好着呢,多做好事,心情好,身体就好。这可是我健康的秘诀!
眼前的一幕,让记者想起一个朋友曾经说过的一个典故:相传,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只有每年秋分时节会有一米长的阳光照下来,传说被这一米阳光照到的人就能拥有美丽的爱情。现在在记者心里,老人就如那一米阳光,而被她帮助的人恰如被阳光照耀的人,相信他们必将有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镇安好人好事事迹材料篇2
张,女,2001年12月出生,现在中心小学五三班就读,学校广播员,曾荣获市、县、校级“三好学生”和校级“十好标兵”荣誉称号。
她,肩负着梦想前行,用四年时间完成五年的课程,每到一个新的集体总能很快地融入、成长。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总散发自信、健康、阳光的气息,能很好的继承并展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等传统美德,又能践行新时期少年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热爱自然等新的社会主义美德标准。她,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弘扬着社会美德,用自己的心灵在纸墨书香中感知社会美德,这正如她的名字——张书颜。
该生进取心强,勤奋好学,小学一年级起就表现优异,二年级分班后一直担任班长职务,每年都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三年级分班后很快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三年级全部课程和四年级上学期课程,在三年级下学期开学初直接进入四年级就读,学习效果良好,成绩一直位于班级前列。
该生爱好广泛,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在惠民书法学校每期都获得一等奖,小小年纪已通过国家古筝六级考试,还代表学校参加县里组织的古诗文经典诵读表演获得一等奖。
该生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力所能及为父母分担家务,勤俭节约,自理能力较强,对父母心怀感恩,父母为她做的事情,都会说声谢谢。
该生真诚善良,汶川地震不但在班级踊跃捐款,还到红十字会设置的捐款点奉献爱心。同校的小女孩得了白血病,她将仅有的三百元压岁钱全部捐出。每次爱心捐献都能起到带头作用。在她的建议下,从前年起,整个家庭一直在捐助丫山完小的一位贫困少年。
该生举止文明,敬畏自然,爱护环境。红灯停,绿灯行成了习惯,不随地吐痰,做事认真,待人热情,彬彬有礼。课余时间经常和同学一道在校园里拾捡垃圾,维护校园的清洁。
该生从小喜欢阅读,儿时起在奶奶的怀抱中听《小手撕不破》的故事,稍大些,自己阅读图文并茂的故事书,现在已经尝试阅读古典名著。在古文化的浩瀚海洋中汲取知识的甘露和美德的力量。在《十万个为什么》中感知科学的无穷魅力,对科学的孜孜探求养成了活跃敏捷的思维。
该生不但用少年真实的心灵感知美,践行美,还力所能及的弘扬美德,作为学校广播站播音员,时常将校园内外的好人好事进行传播,不仅自己受到熏陶,还美化全校师生的心灵。心怀美德,一路快乐前行。
镇安好人好事事迹材料篇3
生活中,王蕊十分乐于帮忙一些有困难的人。还记得不久前的一个周末,得知一位孤寡老人生活十分困难,家里又养着许多小兔子,于是,她和另外两名小伙伴主动帮忙这位老人利用自我的休息的时间卖兔子,他们整整叫卖了一午时,将卖兔子的钱丝毫不取全部归还给了老人,虽然辛苦了一个午时,但看到当她把钱给老人时她那感激的目光,听到那一声发自肺腑的多谢,王蕊感到十分的满足。
即使自我付出得再多也是值得的。还有一次,王蕊放学回家的路上,她看到一位腿脚不灵便的老人正吃力地走着,手里还拿着满满一袋子鸡蛋,而此时正下着蒙蒙细雨。于是,王蕊毫不犹豫地走到他的旁边,和他共用一把伞,老人很感激得说了声多谢。
虽然当时很冷,但因这声多谢,使王蕊体会到帮忙别人的感觉,真好!也正因如此,王蕊同学越发的发现助人为乐也能使自我感到欢乐,所以她以“我为人人”为本,发扬一个优秀团员的光荣传统,努力学校和社会上帮忙他人,不断完善自我的优秀品质。
镇安好人好事事迹材料篇4
20xx年10月22日晚上6时许,我学院国贸(1)班杨帆等四名同学在杨树浦路大连路附近发现两名外地籍男青年盗窃路人财物,随后及时拨打“110”报警,并在这其中协助警方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扭送至平凉路派出所。后经派出所民警进一步审查之后发现,这其中有一名嫌疑人系网上通缉逃犯。
平凉路派出所民警在得知这一实情后将整个事实经过电话告知了学院团委,并在一周之后寄了一封表扬信至学院办公室,派出所民警在信中这样写道:“我们对杨帆等同学能够见义勇为、协助警方抓获违法犯罪分子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希望贵校能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希望能够涌现出更多像他们一样有正义感、社会责任感的好学生。”
近年来,我院在对学生素质的教育环节中将法制教育推向首位,教育学生在懂法知法的同时更要维护法律,实现法治化进程不仅仅需要宣传守法知法,更需要社会公民肩负一种责任感,正义感,并且能够正确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及他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杨帆等同学系我院国贸(2)班学生,维护及参与这次事件的四位同学分别叫薛宗敏、吴罡、李昀。他们均为同班同学,这四位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就具有一定的正义感,他们经常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院组织的志愿服务及各项公益活动中,在宿舍里也有着独特的个性,不爱慕虚荣,有着无私的精神,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他们认为: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责任,当代大学生在遵纪守法的同时更要懂法知法。从他们的行为中,使我们感受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与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正义感认识的逐步提高。
这件事情在学院学校范围内也引起一定的关注,杨帆等四位同学在获得学院优秀团员的同时也被评为本年度社会工作积极分子,平凉路派出所的民警一再表示对我院学生的感谢,他们认为大学生在协助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中着实需要体现出大学生所应具有的素质。
镇安好人好事事迹材料篇5
“向上”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同学有着强烈的“向上”追求。她追求的想法。从咿呀学语到理解家庭启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她一直在追求一种向上的思维:“做一个好孩子,做一个好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纪守法,待人礼貌,自觉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她受到邻居、父母、老师和同学的高度赞扬。进入小校园后不久,通过学习,当她了解到少先队组织是孩子们的先进组织时,她始终把自己置于组织的约束之下,严格要求自己,锻炼少先队员的先进性,向上学习。她在学习上一丝不苟,有一种可贵的动力和韧性。她追求全面发展。她兴趣广泛。除了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她还喜欢阅读、绘画、体育和音乐。
她有责任感。在学校里,她努力成为老师和学生的好助手。当她工作时,她总是奔向最脏和最重的工作。她从不懈怠,善于观察,好学,好问。根据她的想象,她经常在家里做些小东西,种植一些小植物。实践使她吸收甜蜜,有丰满和丰满的翅膀。
镇安好人好事事迹材料篇6
舒建军,男,37岁,退伍军人,20xx年11月3日入职厦门吉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任巡检班长一职,禾山派出所红袖标巡逻队平安志愿者。
吉红茂,男,34岁,20xx年3月2日入职厦门吉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任巡检员一职,禾山派出所红袖标巡逻队平安志愿者。
20xx年1月30日晚18点58分左右,吉家商场b馆商户应女士像往常一样独自一人提着手提包走向自己的车,一直在广场伺机作案的犯罪嫌疑人谷某某与同伙两人见其为单身女性又手提名牌包包,认定有利可图又便于下手,便分头尾随其后。当应女士用遥控器打开车门,刚准备进车时,谷某某及同伙带着手中的铁棍追了上去,一人抓住应女士,一人直接开始夺包。应女士惊恐挣扎之余,拼命大喊抢劫啦!抢劫啦!。此时,正在周围照常进行安全巡查的吉红茂听到了呼喊声,立即用手中的对讲机呼叫同事支援并循声追过去。犯罪嫌疑人得手后分头跑开,一人往金湖路方向跑去,而谷某某则带着抢来的包往场馆方向逃窜。退伍军人出身的巡检班长舒建军一听到对讲机内容,一刻也没有多想,马上边跑边用对讲机与吉红茂确认位置并指挥全班参与围堵。当跑到出口附近时看见有两人往他的方向跑来,较后的一人凭身形可以看出是自己的同事吉红茂后,舒建军判断较前跑着的那个人即为抢劫人员,他马上加快速度与吉红茂前后包抄。狭路相逢勇者胜,尽管犯罪嫌疑人谷某某携带着铁棍,但是舒建军凭借在学的擒拿术三下五除二就夺下铁棍,将其制服在地,与从各个岗位奔赶至现场的全班成员一起把谷某某带到c馆大门口。为防止其死命挣扎,全班人员围成人墙,将其团团围住。此时,距离事发仅大约2-3分钟,禾山派出所的警车已开至进口。舒建军和吉红茂与众人一起将犯罪嫌疑人谷某某交给迅速赶来的警方过后,又继续照常执行商场安全巡查任务。
舒建军与吉红茂同志作为平凡的商场巡检人员,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能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这样的见义勇为行为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积攒的结果。在商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二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日复一日的安全巡查工作,却始终兢兢业业,台风中,暴雨中,处处都在为商场的公共安全保障添砖加瓦。由于表现优异,二人曾先后获得公司颁发的优秀管理明星、优秀服务明星等荣誉。
舒建军与吉红茂同志在人民群众处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当地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广大当地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厦门电视二套及厦门晨报、厦门日报均有相应报道。
镇安好人好事事迹材料篇7
他的名字叫侯明华,今年59岁,是阳泉市矿区马家坪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主要负责平潭街西社区的日常警务,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片警”。从警20多年来,他不仅仅是一位大家公认的好警察,还成了37位老人的“好儿子”,在他看来,民警也好“片警”也罢,说到底都是给咱老百姓解难的人。
老侯的一天是从平潭早市开始的,每一天早上他都会早早过来巡查治安,顺便再买点菜,这些菜是买给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的。早市结束,街上的人渐渐少了,侯明华回到社区警务室,接待完办事的居民后打了一个电话。
中午下班,老侯没有回家,而是来到离警务室不远的一栋三层楼房,还没上完楼梯,一位老人已经迎了过来,84岁的李黑小就是那个与他通电话的人。李黑小老人无儿无女,孤身一人,7年前,侯明华在一次户口排查中发现了他,那时的李黑小腰部扭伤、腿部浮肿,生活无法自理,侯明华先带老人去医院做了检查,之后就天天定时定点来为他做按摩、洗被褥、处理大小便,直至老人好起来。
老人原先的房子一碰到下雨天、下雪天就会漏水,老侯就干脆给他租下了警务室旁边的小房子,还为他添置了澡盆、被罩和电话机。在老侯的悉心照顾下,老人的双腿渐渐康复了。
晚上8点,老侯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又匆匆走上了一条通往虎尾沟的小道。今年83岁的李文彩是侯明华照顾的另外一位老人。1996年,李文彩的儿子被判了无期徒刑,老人对周围的一切一下子变得十分冷漠。听说这事后,侯明华就赶来看望老人。
谁料几个月后,李文彩的老伴悲痛去世,女儿也得了脑梗,一下了没了亲人的关怀,老人的心境更是极度低落。老人爱吃饺子,侯明华就买来馅和老人一齐包了吃,他给老人做饭、缝衣服、洗被单,遇到老人生病,就干脆住过来。老人渐渐接纳了侯明华,现如今更是离不开他了。
侯明华的细心照料让两位老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20多年来把侯明华当儿子看待的远不止一两位老人。
78岁的刘如荣是侯明华在澡堂洗澡时偶然遇到的,老人因为脑梗后遗症行动不便,侯明华就主动帮他擦身搓背。除了日常的照料,侯明华帮忙老人洗澡的习惯一向没变,在侯明华的警务室里挂着一沓子澡票,这是他专门为他照顾的老人们买的,每次他都带着一位老人去洗澡,成了老人们的专职搓澡工。
人们口口相传,让不少人都认识了侯明华,在老人们的介绍下,侯明华还接手了不少他辖区外的老人,自行车到不了的地方他就坐公交,每一天忙碌于不一样地区、不一样的老人之间。做饭、收拾家务,或者给老人唱唱戏,陪老人聊聊天。从警25年,他长期照顾过的老人有37位,没图过什么名利,却收获了至亲的感情。
这些年,老侯的事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辖区内的水电工和老侯结成对子,帮老侯给老人修理水电工具,社区不少热心居民主动要求成立爱心团体,推选老侯为领队人,社区工作人员送来了缝补工具,还有居民送来了米面菜,要和他一齐照顾老人们。
一份爱心和热心,把一个59岁的民警和37位孤寡老人紧紧地联系在一齐,今年年底侯明华就要退休了,他说,照顾老人这件事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职责,他会坚持下去,也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老人、关爱老人的队伍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