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连心得体会参考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为他人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写心得我们可以记录自己的感受,提升思考能力,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英雄连心得体会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英雄连心得体会篇1
每逢春节必回老家,“年”的味道总让我异常兴奋。可是今年的春节,却因一场可怕的疫情变了“年味”,虽没有了聚会聚餐,没有了走亲访友,但我在《英雄之城》中至少有“三个感动”,深刻体会到“大爱情怀和社会责任”。
?英雄之城》中的第一个感动,来自在前线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生这份职业是最辛苦的,当面临疫情时也是最危险的。在这个特殊的战场,很多医护人员,甚至有的已经踏上返乡过年的医护人员,得知医疗支援的号召后,义无反顾地成为一名最美“逆行者”,面对新冠疫情,她们冲锋在前,坚守抗疫一线,舍小家顾大家,舍小爱成大爱,不辞辛苦、连续奋战,“不想成为英雄,也不想成为网红”。有两张图片让我感动之极,一张是医护人员一天连续守护10多个小时,脸上被戴着口罩压出很多血印;一张是医护人员就在医院房间地板上躺着休息。这一刻,我对鲁迅那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英雄之城》第二个感动,来自一名84岁高龄的老人钟南山院士。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钟南山这个名字再次被刷屏整个网络,他就是非典时期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人,这次,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亲征、操心劳力,他是告诉所有人千万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第一时间冲去前线的,在除夕坚守新冠肺炎第一线,他的发言和提醒,困难面前微笑面对,淡定从容,说到疫情和人民,红红的眼里泛着泪花。这一刻,我想这是钟南山老人对中华民族的深沉的大爱和民族灾难的同情,至少在我心里钟老是真英雄。
?英雄之城》第三个感动,来自在关键时刻大家都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展迅猛,病毒的肆虐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计划没有变化快”,响应呼吁,“全中国人民都在家过春节,不要走亲访友,不是人情淡薄,是生命第一。”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因为爱是桥梁。在人们待在家里团聚的同时,有一批批的守护者,默默无闻坚守岗位,正因为他们,我们的生活才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正因为他们,才有我们春节里的万家灯火、暖意融融;正因为他们,我们更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一刻,我想这就叫“勇担社会责任”,就叫“大爱”,就叫“担当”,这就叫“众志成城”。在这关键时刻,“不出门,就是为抗疫做贡献”,我们和他们一样,我们都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虽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年味”,但在春节的这场“战疫”中我们还是强烈地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年味”。每个人都在坚守,每个人都相信,这场“战疫”一定会胜利,待严冬离去、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再相聚。
英雄连心得体会篇2
这个暑假很热,我每天在家里都没有出去玩过,于是呢,我就读了几本课外书。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小英雄雨来》这本书。
读了《小英雄雨来》这本书,让我深受感动。内容是晋察冀边有一条小河,名叫还乡河。旁边有个芦苇村,12岁游泳本领很高的雨来就是这个村里的一位少年。几天后,鬼子来扫荡了,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不幸被捕了,狡猾的鬼子,先是用谈会和金戒指诱骗雨来,雨来不说,鬼子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对于来又打又抓又拉。雨来还是不说,鬼子气的没办法,就想把雨来拉去枪毙。机智的小雨来,趁鬼子把他拉到河边,准备枪毙他时,他却跳到河里逃走了。可恶的鬼子不停的潮水中开枪,见没有反应,只好走啦。等鬼子走后,雨来从水里游了上来,村民知道了后连连夸雨来机智勇敢。
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部分孩子都是父母的手中宝。可有时常常玩游戏的孩子互相出卖。如果我们活在战争时代,可能早就把李大叔给出卖了,战斗力如果耍些小花招互相欺骗,战斗就不会胜利,就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因此我们要向雨来学习,学习他的勇敢精神。在紧要关头,不惧危险。使自己将来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英雄连心得体会篇3
时光流逝,时间一转眼就来到了六年级,我读过的英雄传奇故事也越来越多。而让我最敬佩的是一部反映了冀东人民抗日战争的英雄传奇故事,《小英雄雨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管桦叔叔。(1922-20xx)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代表作有小说《小英雄雨来》,《将军河》等。由他去作词的儿童歌曲有《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等,传唱至今。
这本书讲了一个冀东里的小村子,那里长满了芦花,叫芦花村。里面有个小孩叫雨来,因为他当时生活在抗日时期,所以孩子们的梦想就是当上八路军,拿上枪,把日本鬼子统统打跑,赶出中国。雨来也不例外,可因为年龄不够还当不上,可他那机灵的头脑和那不屈服于鬼子的爱国精神,让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为他感到骄傲。他在敌人军官的威逼利诱下,坚持不说出地下党李叔叔在哪里,最后跳河自救。他看到八路军叔叔受伤,让他披上羊毛,躲过了鬼子的搜查。他冒着生命危险,跑老远送十万火急的信。他被敌人抓住,生病了,也不说出八路军的秘密,敌人打也不说。我们能在小英雄雨来身上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为祖国争光,不让祖国受到耻辱!
英雄连心得体会篇4
他们不是不害怕,但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前,所有人都可以后退、躲避,但医者使命和责任感让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逆行向前;他们不是不想家,但为了万家安宁,他们必须守在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他们不是不喜欢自由,但在全民抗“疫”的路上,只有他们的坚守才能离胜利更近一步……疫情面前,他们不一样,不能做曾经寻常的小事,但又都一样,都身在抗“疫”战场!
他们不再是17年前的他们,他们依然是逆行奋战的他们。
17年前,非典爆发,67岁的钟南山站出来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17年后,已经84岁高龄的他重新披甲上阵;17年前,7个昼夜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级传染病医院小汤山,17年后,10个昼夜“火神山”正式交付,24小时,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变身“方舱医院”;17年前因为sars,高考选择了临床医学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何德全,17年后,他代替前辈们迎战新型冠状病毒;17年前,曾倾尽全力奋战在全国抗击“非典”一线的战士,在17年后的今天再次毅然请战……17年前和17年后,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薪火相传。17年前的那些坚毅的身影又再一次显现,他们在抗“疫”战场挺身而出,逆行奋战,在危难中坚守,用行动彰显抗击新冠肺炎的必胜决心。
他们不再是父母、儿女,他们依然是守护万家安宁的他们。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誓师会,没有请战书,只因一声呼吁,一纸通知就到岗到位。他们告诫所有人不要外出,也有亲人牵挂,但却义无反顾走到疫情防控一线,去排查、去宣传。他们就是广大的乡村基层干部和志愿者,是群众和组织的联络人,也是默默无闻的“战疫人”。他们没有警服、救援服、隔离衣,只有一支最普通的口罩和一张村民都熟悉的面孔,每天走街串户排查信息,变身“代购”“送菜员”“大喇叭”,将“为人民服务”做到细致入微。他们顾不上照顾家里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他们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执行各项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废寝忘食,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守好社区第一道“防波堤”。
他们不再是出入自由的他们,他们依然是热爱生活的他们。
这一段时间,是全国人民经历过的一个最难熬的春节假期,对武汉人来说更是如此。在武汉“封城”后,武汉人民并没有自暴自弃,他们选择了从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环境最复杂、挑战最严峻的地区唱响国歌,为武汉加油,为自己打气。“方舱医院”的患者们在空闲时间,拼魔方、做操、读书、打拳、和医护人员一起跳广场舞……他们的生活比我们想象中更丰富。这些都传递出武汉人民的乐观和誓将战胜疫情的坚强决心,他们勇敢面对严峻的疫情,面带笑容,迈向春暖花开。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如今各路英雄相聚,力量相汇,相信他们完全有能力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来夺取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抗“疫”战场上,有人剪去长发,有人收拾行装,有人立下铮铮誓言……他们都不一样,又都一样,在这场全民战“疫”中,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凝聚起全民战“疫”的磅礴力量!
英雄连心得体会篇5
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叫《小英雄雨来》的书。雨来只有十二岁,只比我小一岁,就可以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用自己的智慧与好水性摆脱了日本鬼子,这令我佩服不已。
故事是这样的: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被日本鬼子追到了雨来家,雨来帮助李大叔藏在地窖里,然后飞奔向外,引开了日本鬼子。不幸的是,雨来被日本鬼子抓住了。扁鼻子军官先是用糖诱惑雨来,但雨来没有上当。又用金子来收买雨来,雨来还是没有说出李大叔藏的地方。扁鼻子军官气急败坏,打了雨来几下,但雨来还是没说,最后扁鼻子军官暴跳如雷起来,嗷嗷叫到:“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不过,雨来没有死,他在开枪之前,就趁鬼子不注意,一头扎进了河里,远远地游走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很佩服雨来的坚强不屈、机智勇敢。雨来的年龄和我差不多,那时生活条件还那么艰苦,但雨来却一点都没有抱怨,反而成为了一位抗日小英雄。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一定要懂得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全是用抗日英雄的鲜血换来的。
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我们还是要学习雨来的精神,把生活中的困难当做敌人,和他们斗智斗勇!
英雄连心得体会篇6
在晋察冀边区北部,有一条飘满芦苇的还乡河。还乡河旁有一个芦花村,芦花村里有一个机智勇敢,善良热情,英勇果断的十二岁男孩。他热爱他的祖国,每时每刻都记住“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他就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
雨来虽然只是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子,但是他机智勇敢,积极地进行抗日斗争。一天鬼子进村,交通员李大叔藏到了雨来家的大缸下。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依然守口如瓶。于是,敌人决定枪毙他,但他趁敌人不注意之际,跳到河里逃走了。瞧!小雨来是多么机智、勇敢、临危不惧呀!要是换了我,可能忍受不了这种痛苦。
雨来聪明伶俐,胆大心细,他想出妙计,让八路军伤员反穿羊皮袄混在羊群中巧妙地转移出敌人的包围圈。雨来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地把十万火急的鸡毛信亲手交到了队长的手上。雨来爱憎分明,不怕牺牲。被敌人抓住后,能想方设法逃跑,还敢抢敌人的枪。连敌人都说他:岁数虽小,可是厉害哪!天不怕地不怕的。最后,在敌人的心脏里,他又和敌人英勇地展开了斗争,他身负重伤还时刻不忘战斗。
雨来在那么艰苦的年代,那么恶劣的生活环境下,还坚持在豆腐房里上夜校。读到这里我很感动,同时也感到很惭愧。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拥有温暖的家,拥有明亮的课堂。生活中,父母处处关心我们,不仅供我们上学,给我们吃好的,穿好的,还很宠爱我们。学习上,老师对我们无私奉献、倾心教育,学校对我们关爱备至。在如此良好的条件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英雄连心得体会篇7
这也不是森林消防英雄特有的情况,根据《人民公安》报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截止20xx年。就已经有609名消防官兵牺牲,全国牺牲消防官兵平均年龄24岁,最小的仅为17岁。
所以有媒体指出,我国消防员是一个十足的“弱势群体”。
这里的弱势是指,这个群体面临的复杂、危险、难以预测的任务最多,但却基本都存在年龄小、经验不足的现象。
从消防队伍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精神的身体力行,在木里火灾中用生命来为我们诠释了这十六字的'内涵;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每一位为国家利益献出生命的英雄,都值得敬仰。无论接英烈回家,还是举行哀悼仪式,都让全体国人读懂了生命的尊严,读出了国家的温情,感受到国家鲜明的价值坐标。因为,在这些庄严的仪式中,传递着国家敬重生命的价值导向,体现了xxxx守卫xxxx文明的制度努力,也彰显着社会进步的清晰刻度。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从立法增设烈士纪念日,到施行英雄烈士保xxxx,这几年,一系列制度安排更鲜明地标注着国家对英烈的态度。正因如此,每到清明,向英烈致敬成了社会自觉,祭祀英烈成了全民行动。
“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对于英雄来说,他们也许并不需要彪炳史册,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却长久镌刻在人们心中。他们用小我成就了大我,必定万古流芳。呼唤他们的名字,铭记他们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这是我辈责任。
英雄连心得体会篇8
?小英雄雨来》讲的是在晋察冀边区的芦花村里发生的故事。芦花村里芦苇十分多,有条还乡河。12岁的雨来就住在那儿。雨来水性十分好,游起来像条鱼。他一口气能游很远,喜欢玩水,但他妈妈不允许。小雨来只上过夜校,在他好朋友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是东庄学堂的女教师教的。但事情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有一天中午,小雨来正在炕上背诵着晚上学过的课文,忽然听到外面咕咚咕咚的响声,他连忙把书夹在怀里就往外跑,正撞上了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随后便听到了日本鬼子唔里哇啦的声音。李大叔躲到了地道,叫雨来对谁也不许说。鬼子军官想出种种办法诱惑雨来说出来,但雨来无论如何也不说。鬼子军官要把他拉出去枪毙,小雨来趁机跳进了还乡河里。鬼子忙向河里射击。听到枪响后,老人们都很悲痛,但他们都替雨来骄傲,夸他有志不在年高。等鬼子走后,他们到河边一看,没尸体也没血。他们沿着河找下去,发现雨来利用游泳特长,死里逃生了!
李大叔是那种贪生怕死的小人,我认为他还不如一个12岁的少年,如果他敢拼杀就好了。雨来的确是一个类似王小二的英雄,敢于牺牲。但在安全的角度,我认为有伤口上不宜游泳的。
我觉得如果人人都像雨来那样就好了,天下太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