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作文5篇

时间:2024-06-25 10:10:48 分类:学生总结

作文的素材可以从生活中获取,要多观察多思考,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江南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江南作文5篇

江南作文篇1

“渡口城郭桥上驿,马蹄疾;粉墙黛瓦画楼依,唱几句……”乌篷桨声摇渔歌,悠悠地南去,夕阳已斜,晚意枫林的乌啼。野路边,暖风细,招摇酒家旗,小酌一席,迷醉了江南的回忆。

总觉塞外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壮丽,不及江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旖旎。

漫步江边,两岸垂柳丝丝缕缕挽住游人思绪,粼粼波光迷离,青泥沾湿鞋底,不知不觉漫溯半里,又见妇人轻歌浣衣,“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风光……”鸭群也归来,啄起串串水珠梳洗,潇潇水渐迷离,晚照江波影。

那青瓦白墙似是清秀的.姑娘,内敛、羞涩,尽管在悄悄躲避,也遮不住她的秀丽。多少人想踏这一方土地寻她踪迹,她却但笑不语,只是执笔,轻叹,点醒纸上的惋惜。

江南的雨,淅淅沥沥,没有狂风,没有急躁,似是山野的温言软语,拂过掩映于青山绿水中的篱落,细细摩挲黛瓦幽邃沟壑。若是恰逢花开,定会一夕之间飞花漫天,遍地十里红妆。风追烟花雨,一点一点氤氲了诗意。

江南的城,红袖满楼,蝶舞莺啼,青石板路密密匝匝,铺就长街人群熙熙攘攘,偶有几家店铺前的小桥流水粉荷清风诠释南国模样,只有翘起的檐角才道明了过去的离殇。多是谁家犬吠,谁家鸡鸣,谁家炊烟袅袅绕。有那么一刹,华灯初上,自己站在长廊着襦裙转身回望,看街道两旁雕花窗棂透出微微泛黄的灯光。

多少年前,有人圈点勾画,细细描摹出江南美丽倩影于墨色晕染的山水画卷里,留下了永久的印记,留下了唯美的回忆。

江南啊,墨色山水里,你委婉又含蓄,我提笔扬诗长短句,句句都是你,你的山色水韵,你的满城翻卷飞絮……三千弱水,我为你取意地命题,再寻你,你却藏身江南故事里回避。

江南作文篇2

江南,已然不只是一个地域而已。

所以那便摊上一幅中国地图在你面前使你圈画出这江南一地,也只能迟迟茫然,因为江南在众人心里,早已作化一个意象,就像水乡里的一叶扁舟,古城里的一支红烛,驿道里的一杯清茶,只是丝绰约的影像,探不着虚实,弄不清真假,却实实在在地在你的心间占下一席之地。

那如画的江南,它的背后永远是依依杨柳,潺潺流水,还有那悠悠一抹斜阳,轻轻一缕微风,这些风景你可能在生活中不经意d地一瞥而过,那样的景致就几近已有一股江南的意味了,只因为那是惊鸿的一瞥与难能可贵的偶遇,同样风景,人工打造的园林可能更在工艺上趋向完美,但多了一股世俗的味道,便也失去了我们追求的,在天地间清新自然的那一处江南,江南是所有人心目中剩下的一抹干净之地。

江南的美,似一点墨华开,浓淡分明,点点相映,接着是直接的线条温婉的勾勒,可能绘出的是一株杨柳,又或是一间木屋,更有甚者是一个俊俏的少年,秀美的姑娘,所以行文至此总算点到正处了,江南的吸引,绝不只是有山山水水的单调如一,让人心往神向的是千百年来那在江南小镇的故事,流传至今都令人心动。

那少年一身青色儒服,悄然立在榕树之上,极目眺去,水榭歌台之上,女子披了件紫织锦的衣裳,手上触着琵琶的琴弦,幽幽奏出华美又清丽的乐声,青青子衿,幽幽我心,彼时十年春秋,少年功成名就,回到这烟雨江南,那一处水榭歌台,佳人如期,嫣嫣一笑,眼波流转,道尽十年含辛相思,而后凤冠霞帔作了新嫁娘,一生相守相濡以沫。

又或是有那翩翩白衣的少侠,提了宝剑,剑眉星目,风流一生,终于在那红杏飘香的街口遇着了那位垂髻轻笑的女子,便安定下心中的漂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鼓瑟吹箫,相忘于江南。

江南的故事永远那么悠远,你似要抓住一丝尾巴,却发现那些人或事就像浮云一般在天际,风吹过便散了,那一丝存在的神明又不知飞向了何处而当风好容易停驻下脚步,却又早已经过了几个轮回,所以倒不如把那江南就永远存放在自己心里,适时在雨巷中,在流光里,掏出来阅读一番,便也就觉得此生不换了。

燃一炉幽香,读一段传奇,打开一卷古色古香的旧书,置身于一个虚幻而华美的世界,你也不必执着的想要寻得那方臆想中的山水。

江南,早在你思念之时便一瞥惊鸿。

江南作文篇3

为一方烟雨,幻一息炊烟;为一洼落叶,镀一刻清浅;为一角雨巷,撩得片刻懒散。却只不过,只为江南。

——题记

雨巷,是江南的符号。

说起江南,就不由得聊起雨巷。烟雨朦胧中,乳白色的轻烟在云端变幻,为这幽深的雨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天,我来到了雨巷。入眼,一捧鲜翠欲滴的蔷薇正悄悄绽放。如此曼妙的生命,难怪连千百年前的李清照也嗟叹“怕郎猜,奴面不如花面好”。

雨巷,是江南的符号。

蓦地,一阵轻快的流水声传入耳中,我连忙寻找声音的源头,就在一扇斑驳的木门前停住了脚。随着“吱呀”一聲,我轻轻推开虚掩的门。入眼,是一位年轻的江南女子正在天井边打水洗衣。古老的棒槌、青色的衣衫,恍如千百年前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细细观察这座江南庭院:斑驳的柴门,青苍的地面,乌黑的房檐,久睡的太阳掠过沉睡已久的白墙,院前的松柏青翠依旧,墙上爬满了爬山虎。这满眼的绿意和扑面而来的古朴之风顿时让我持续深呼吸。如此雨巷,如此江南……

雨巷,是江南的符号。

不忍再打扰这份美好,我轻轻退出门去,继续走向小巷深处。门前,有两位老人正在对弈,他们身后站着三位正在品茶观战的老人。他们定是这雨巷的陪伴者,同他们手中的茶一样不浓不淡、不沉不浮、从从容容、淡泊致远。如此的江南老人,守护着如此的雨巷。

城市浮华虽似眼前氤氲的雾气一般缠绕,但最终还会消散,还老人一份清幽。想到这儿,我不禁也放松下来,心也随之沉淀。正是这静心、安逸的雨巷,成就了这般醉人的江南……

雨巷,是江南的符号;静心安逸,是雨巷的符号。

江南作文篇4

以前从未去过江南,但却总会在梦中步入那个美丽的胜景。多少次梦到江南,就会有多少次的激动和遗憾。

而这次,终于有机会踏上那片令我魂牵梦萦的土地,亲临江南,去寻找“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的历史痕迹,去欣赏“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中如梦似幻的迷人景致,去聆听那片氤氲的水泽中湿润的吴侬软语,还有那如水的昆曲。

两千多年的历史足够苍老,但苏州却如一妙龄女子般妩媚秀丽,让人难以相信她的年龄。纵横交错的水道,错落有致的树木,风格迥异的古今建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沉淀和岁月沧桑,不仅未在苏州身上镌刻下什么苍老的印记,反而为艳丽的苏州平添了一种朴实无华的美。这种美,让我深深迷醉。

随车来到寒山寺。这里,承载着一个民族诗意的记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从小就耳熟能详。曾经多少次在脑海中出现过这样的一幅画面:夜月、古刹、流水,定格的画面中突然传来阵阵钟声,亦动亦静,有声亦无声,本来很矛盾的东西却完美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因得这首诗,虽是生平第一次来到这里,竟生出一种重回故地的亲切、熟悉之感。古刹、河流仍在,而在它们的身上,不知又发生了多少的历史和传奇。

通向寒山寺的街道两旁,是正在修缮的古式长廊,人造的古色古香与墙壁上镌刻的古人诗词搭配在一起,或多或少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奇怪感觉。秋雨纷纷无伞可遮,我只得从长廊下迂回过去,终于到了寒山寺的正门。一面黄赭色的壁上刻着“寒山寺”几个大字,游人纷纷在此合影留念,我转而走向对面的桥边,独身站在一株柳树下,望着眼前的小桥流水出神,桥很小,是座拱型桥,水稍有些浑浊,在不远处,停泊着几只小船。

耳旁突然响起阵阵钟声,穿透周围喧嚣的人声和淅沥的雨声,直入我的灵魂深处。这低沉的钟声,仿佛穿越了历史的回廊。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回到了千年之前,不由得生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慨来。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入寒山寺。寺内香火很是旺盛,烟雾缭绕,烟气与雨气冗合在一起,置身于其中,顿时有种腾云驾雾、如临仙境的感觉。对面即是大雄宝殿。这是整个寒山寺人最多的地方。人们手捧着香烛,或立于大雄宝殿内,或立于殿外大鼎之前。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很是虔诚。院内,鼎沸的人声仿佛突然减弱。入耳的,只有导游们千篇一律而略显沙哑的讲解声,还有淅淅沥沥的雨声。

穿过大殿,便被眼前大红大紫的强烈色彩对比给冲击到了。定睛看时,原来在每一棵树上,都挂着许许多多的许愿结。走近看,有祈求爱情甜蜜的,有祝愿家庭和睦的,有希望学业有成的,有期盼事业兴盛的。我不禁哑然,缓步向前方耸立着的高塔走去。

这是一座十多米高的佛塔,看塔身上的匾额,其名为“普明宝塔” 。塔身共有四层,在佛塔底座的四角,分别铸有一尊貔貅铜像,铜像让人们摸得锃光瓦亮。传说这貔貅是龙的第九子,只进不出,摸摸它会带给人好运。于是,我也忍不住将之一一摸了个遍。

长廊的墙上,是许许多多的石刻拓片,有佛经,有佛像,但更多的,则是历代文人墨客所留下的诗句。在俞樾诗碑旁拍照留念,之后,便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座千年古刹。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本就是梦里的江南。

江南作文篇5

乌镇是有名的江南水乡,以三大特点为名,即水、屋、桥,这也给古朴的乌镇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乌镇的水十分清澈,里面有许多不知名的小鱼。水面上常常有船夫摇着橹,载着游客经过,划出一道道碧波。走到一座桥上,看见了许多特别大的锦鲤,大多是金黄色和黄偏红,只有少数是白色的。水一直绵延,穿过了整个乌镇,走到哪里都有水的环绕,它径直连接着京杭大运河。这使我十分惊讶。

屋乌镇的房屋十分古朴却又清新脱俗。走在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抬头看见灰黑色的瓦片的边缘正在缓缓地滴着水。水滴落在石板路上,发出悦耳的响声。石板路十分错综复杂,让人辨别不出方向。坐在游船上,看两边的房屋更有韵味,一条布满青苔的石阶直通向水里。每家每户都有这样的一小段石阶,听说是以前用来蹲在石阶边洗衣服的。两岸灰白色的房屋墙壁上布满了爬山虎,一阵微风吹过,绿色的爬山虎轻轻摇曳,好像是微风吹出了一阵绿色的波浪。

乌镇的桥也有很多年的历史,最老的一座桥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呢。还有一座桥中桥,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为什么它叫桥中桥呢?因为在桥缝中长出了一棵树,所以叫它桥中桥。而这棵树也得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真是一棵古树呢。走在石板路上,会不时的遇到几座小桥,在这里走着,感觉上下桥是很好玩的事。

属于江南水乡的乌镇很有古风古韵。并且感觉走在里面,不仅看到了江南水乡之美幻,也暂时抛掉了城市的嘈杂和喧闹,回到了最纯真的时代和地方。

《江南作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