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的梦作文8篇
好的作文能够让我们学会用更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篇好的作文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引起共鸣,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十五岁的梦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十五岁的梦作文篇1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愁。”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中秋时节对兄弟姐妹表达思念的诗句。“月亮”从古至今都代表着“团圆”,所以使得那些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文人墨客们纷纷对月寄情。而我是幸运的,能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这难道不是无比幸福的吗?
今年八月十五,我们一家人为了能看到月儿,便早早地派我和弟弟来到楼顶。虽说是被“派”来的,但这待遇也不差呀!这不,我和弟弟各拿着一个圆圆的月饼坐在凳子上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和弟弟吃得悠闲,天上的月儿也没闲着,正努力挣扎想要赶快挣脱重重迷雾,将那最纯洁最轻柔的月光洒向大地。
我和弟弟嬉闹了一会儿,便不约而同再次将视线重新投向天空,只见天空中乌云密布,黑黝黝的一片,咦,月儿呢?还是没有看到她美丽的倩影。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祷:月儿啊月儿,你赶快出来吧,我们全家人都等着观赏你那惊鸿之姿呢!你可不能就这么半途而废啊!这些乌云算什么?你才是夜的主宰呀!我想你也是这么想的吧!我相信你不会抛下天下的有情人的。
思绪回到天台,我对着月儿重重地点了点头,似乎她能听懂我的话。可月儿还是如原先一般无动于衷,就像没听见一样,我不由得轻轻地发出一声叹息,转身牵着弟弟准备回家了。
就在这时,忽然一缕缕洁白的光芒向我射来,转瞬间将我和弟弟包裹。一会儿她又躲进乌云里,一会儿又钻出来,像是在跟我捉迷藏。我和弟弟瞬间喜上眉梢,脸色不由阴转晴。我俩落在地上长长的身影似乎也在和风中舞蹈。月光照进我的心房,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无瑕。我转身面对月儿,大声地叫着:“哈哈,月儿,你是在让我留下吗?”
我们全家人都来到了天台,满头银丝的爷爷奶奶拿着甜甜的月饼,细细的品味着;年轻力壮的爸爸妈妈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和弟弟追逐嬉闹;可爱的我依偎在爷爷奶奶的身边,轻声低语着。月儿也不忍躲进乌云,圆圆的高高的静静地悬挂在空中,默默地看着我们,为我们穿上了一件如水的纱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着月儿,虽然我年纪尚小没经历过什么,也没值得惆怅的,可还是莫名其妙的沉浸在这种气氛,或许是已故的亲人?或许是远方朋友、师长?
十五岁的梦作文篇2
“淅淅沥沥”,雨依旧不停地下着,望着窗外一道道雨帘,我的愁绪又加深了一层。
大街上,行人很少,偶尔有几个也都是步履匆匆地往家赶。店铺都关了,和以往比起来,少了几分喧哗,却多了几分静谧。
今天是中秋节,本该是温馨美满、全家团圆的日子,但我家却不能团圆。
奶奶生病了,发高烧,还不停地咳嗽。妈妈陪奶奶去了医院,家里只剩下我和爸爸、爷爷三人。桌上的菜很是丰盛,都是奶奶忙了一上午做的,可是下午奶奶就病倒了。
对着一桌子的好菜,我却丝毫没有胃口,心里一直惦记着奶奶。“吃点吧。”爸爸夹了一只我最喜欢的螃蟹给我。我点点头,知道这是爸爸疼爱我。剥开蟹壳,如白玉鲜嫩的蟹肉立刻露了出来。蟹黄十分鲜美,可在我嘴里却少了以往的滋味。雨渐渐小了,天空依旧一片昏暗,不见月影。爷爷端来一盘石榴,眼里满是关切,轻轻地拍了我的肩:“奶奶没事的。”我拿了一粒石榴放入嘴中。石榴虽甜,却不解我心苦。唉!
正当我发愁时,门响了。脑海里突然掠过一个念头,奶奶回来了。我心中一紧,立刻飞奔过去,打开门,真是奶奶。“奶奶!”我冲上去一把抱住奶奶,眼泪不由自主地滴落下来。奶奶搂着我摸了摸我的头,笑着问道:“有没有担心奶奶啊?”我抬起头看着面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精神却有所好转的奶奶,用力地点了点头,激动使我久久说不出话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个中秋虽然始终不见月圆,但是我们一家却终于团圆了。
十五岁的梦作文篇3
你见过这样的日记吗——每一篇都是短短的几行,又大又方的字歪歪扭扭地排列着——这是我偶然从一大堆废纸中翻出的几本小学时代的日记本,它告诉我自己从前曾经的光辉形象:一个人有气无力地趴在桌子上,皱着眉头,二目无神,盯着笔尖,费了大半天力气才凑出一句话来,恶狠狠地落在纸上,还差点把纸划破。好多字不会写,就用汉语拼音代替。每一篇都是汉字加拼音的组合,看上去煞是好看。实在想不出写什么的时候,就拿出一本《小学生日记起步》翻上半个多小时,但往往最终仍是无奈地把它扔在床上。书与床亲密接触时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总是会引来老妈的一阵唠叨。那焦头烂额、愁眉苦脸的`样子当时觉得真难熬,可现在想想却总是忍俊不禁。
仔细阅读日记里的内容,不禁会心一笑(老妈说我是自我陶醉型,的确没错)。那时,都是写老爸带我去哪玩啊,花了多少钱啦;再不就是过马路,我不小心摔倒了,同学把我扶起来,我很感动了等等。一件事,换个人、换个地点,变动一下细节,翻来覆去地写。
这些文章的确是太幼稚,老掉牙了。但奇怪的是,现在的我读起来却并不感到矫揉造作、无事空叹,反而觉得那时的自己很“有才”,很“可爱”。或许,那本该就是个无忧无虑的年龄,唯一的烦恼就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绞尽脑汁”。而在十五岁的我的眼里,那种烦恼也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实实在在的淳朴与童真。
沉重的东西往往给人一份沉积的厚重感,但这些文章却让我感到清新和晶莹透亮。也许,文章内容对其他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感染力,只是因为,这童稚的文笔触动了自己内心那一个纯洁的角落吧!
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美,怀念童年就像欣赏一幅美丽又可爱的画卷,纵使时光远去却总是令人倍感温馨。
十五岁,我多了一份对童年的怀念……
十五岁的梦作文篇4
秋高气爽,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是我们全家人都喜欢的节日,因为中秋节这天,月亮特别的圆,象征团圆,又叫团圆节。我们全家人能聚在一起边赏月边吃月饼。
昨天是八月十五,因为受台风的影响,我们没有赏到皎洁的明月。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天是八月十六,我想该可以赏到皎洁的月亮了吧。
吃过晚饭,我和表弟早早就来到我们小区花园的亭子里,准备边吃月饼边赏月。习习的凉风吹来,好凉爽啊!我们俩站在小区花园的中央,抬着头仰着脖子看那天上的月亮,一开始,月亮被重重的乌云包围住,周围一片黑暗。不久,月亮慢慢地挣脱开乌云的包围,升上了天空。我高兴地叫道:“看啊,这边的月亮升起来了!”表弟也大声叫道:“月亮升起来了!”好大好圆的月亮啊,它是一轮明月,又是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月光之下。好伟大的月亮女神啊,她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映着皎洁的明月,我和表弟流连忘返。我们兴致勃勃地在花园
里边赏月,边朗诵着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诵着诵着,我突然又想起了一句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正是全国各地人民全家团圆的好日子。此时此刻,我想远在他乡深圳的小舅舅一定非常想念我们吧。我也非常想念他。我还想起了远在家乡川石养病的奶奶,不知她的身体好些了吗?不知她中秋节过得快乐吗?皓月当空,我在月光下许愿,愿疼我爱我的奶奶身体早日康复,早日回到我们身边。
今年的中秋节,真是让人难忘啊!但愿明年的八月十五,我们一家人能团圆,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圣洁的月亮女神,祝福我们吧!
十五岁的梦作文篇5
俗语说得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的月亮却特立独行,偏生到了十七才展现出全部的光彩。
或许是今日的星星不敢与明月媲美!或许是因为人间灯火璀璨!如漆似墨的天空中除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外,再也无法凭借肉眼搜索到其他事物的踪迹。
只见那月亮圆润无比,怕是连圆规都要自叹不如。明月散发出柔和又明亮的银芒,即温润如水又锐利如刀,恰似水银泻地般连绵不绝,让人们一点也不怀疑“斜光到晓穿朱户”的真实性。
都说黑夜的月亮宛如太阳,可信亦不可。虽然,日月的作用极为相似,但是,夜晚的月亮比白天的太阳更为世人所喜爱。太阳的光芒若是太过强烈与热情,怕是没人愿意去领略它的`风采,但是,在品味月亮的时候人们都巴不得要月亮更明亮一些吧!
也许是心理作用,亦或不是,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空中,虽然浑身散发着清冽的冷芒,但还是吸引着人们不由自主地靠近。我们好似可以看到婀娜多姿的嫦娥、灵巧活泼的玉兔、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和清冷富丽的广寒宫……一切的一切都令人着迷。
我想,今夜失眠的人一定不少。
那轮明月,不知被多少人吟咏,或诗歌、或散文;不知被多少作家记录、描绘,附以情感;不知被多少画家定格在画布上,成为永恒的美丽;不知被多少摄影家用镜头捕捉下来,让更多的世人欣赏……亦不知,被多少不能归家的游子寄托相思与思乡的愁绪。
十五的月亮,十七圆,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和情趣。
十五岁的梦作文篇6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到了晚上,在美丽的月光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在大香案上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然后切开团圆月饼一起品尝。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都流传甚广。中秋节的习俗也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中秋佳节,祝愿所有的人中秋快乐!
十五岁的梦作文篇7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关于元宵节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等是元宵节里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在元宵节这一天,我们学校举行猜灯谜活动。每班选10名同学参加,共分两轮,我被选中。走进猜谜现场,已经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这瞅瞅那瞅瞅,嘿,还真让我瞅到一个自己会。它谜面是“两个胖子”(打一个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心里美滋滋,急忙跑到领奖地方,可他们说这个谜语已经被人猜过。唉,真是让我白高兴一场。
我继续瞅,不一会儿又看到一个。这个谜面是“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我仔细想想,然后一拍脑袋,不就是“蒜”字嘛!我赶紧兴高采烈地跑过去说出谜底,嘿嘿,这回我总算是第一个猜出来!
我又四处张望寻找,无意中看到一个谜面:《聊斋志异》。咦,这是啥意思?也没个提示。我对这道谜语很感兴趣,不觉冥思苦想很久。哈,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一个成语——鬼话连篇!这《聊斋志异》岂不就是全篇讲鬼故事嘛!我过去一试,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对!
晚上回到家里,我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吃元宵,特别开心!吃完晚饭,我们在客厅里闲坐,等待电视里直播元宵焰火晚会。八点到,晚会准时开场。一会儿,放焰火,“嘣”,一条巨龙呈现在眼前;接着,鲤鱼跳龙门;再来一个,水上跳芭蕾,看,跳得多欢乐……我兴奋地说:“妈妈,我也想去放焰火。”妈妈说:“去玩吧,别伤着。”
我和爸爸来到后院准备放焰火。爸爸点燃“变色龙”,红、黄、蓝……霎时间天空里五彩缤纷,真美啊!我们小孩子挥舞着烟花棒走来走去,小烟花像无数美丽萤火虫在一闪一闪地跳舞。接着爸爸放“雨花”,金色“花雨”从天而落,就像仙女散花一样。“小蜜蜂”也来凑热闹,“嗖”一声高高飞上天……夜幕中,家家户户焰火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漂亮,一家比一家稀奇,真有趣!
放完焰火,四周渐渐安静下来,我依然沉浸在元宵节热闹与欢乐之中,兴奋得久久不能入睡。
十五岁的梦作文篇8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节终于来到了,又能吃到香甜可口的月饼了,又能看到又圆又亮的月亮了!一想到这,甭提有多高兴了!
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起床,让奶奶带着我去菜市场买菜。菜场里真是人山人海、络绎不绝!有推着车来购物的、有驾着车来进货的,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卖鱼的、卖虾的、卖肉的、卖菜的……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讨价还价的不厌其烦。看来人们都在为这个喜气欢乐的中秋节准备着、忙碌着。眼前,还有几个调皮的小孩在人流中来回穿梭,你追我赶,乘着这股喜气,卯足了劲儿撒欢。看到大家大包小筐装得满满的,我和奶奶也赶紧加入了者购物的狂潮中。不用多说,我们家也是满载而归哦!中午这顿饭,那是相当地给力呀!
到了晚上,瞧!月亮出来了!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渐渐地露出了她的小脸庞。又像是刚刚学会爬行的小宝宝,一点一点地慢慢往天上爬,越来越高,越来越亮,越来越圆,变成了一个大金盘。我呆呆的望着月亮,仿佛看见嫦娥在月宫里正翩翩起舞,玉兔在旁边痴痴地看着,欣赏着天下最动人的舞姿。想到这里,我不禁吟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啊!中秋真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