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向志的英雄事迹通用6篇
事迹材料的撰写过程是一个不断成长和提升自我的过程,优秀的事迹激励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为工作和生活注入动力,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赵向志的英雄事迹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赵向志的英雄事迹篇1
2月12日晚,早过了下班时间的急诊科护士王欢欢脱下防护装备,正用手轻揉自己的脸,想缓解一下长时间穿戴隔离面罩在脸上磨出的印记。虽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里仍透着刚毅与坚定。
在疫情期间,王欢欢不仅承担急诊科的本职护理工作,还是医院发热门诊的专职护士。春节前她就进入发热门诊值守,连续在一线奋战十天,整个春节假期都没有休息。有同事关心她“别这么拼,休息一会”,她笑着反问“没事,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老家的亲人曾问她“春节还回来吗?”,她只能推说工作上忙可能还回不来。她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自己在“危险”的地方值守,对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连年夜饭也只是在医院匆匆对付。
每次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王欢欢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为了减少防护装备的穿脱次数,她时常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工作,毫无怨言。
她因为基础扎实、技术到位,还同时承担起发热门诊护理带教老师的职责,指导进入发热门诊增援的护理人员及收款处非医人员如何做好防护、规范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时间耐心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发热门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细心的她还发现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大多非常紧张、害怕,她就主动和患者聊聊天、说说话,安慰他们。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导下平复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松后的神情,她都感觉工作没有白费,自己心里也暖呼呼的。
在与疫情的正面交锋中,发热门诊的一线医护人员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他们奋战一线,尽己所能,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着自己的专业力量。
赵向志的英雄事迹篇2
含着脉脉深情,我读完了《黄继光》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闭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黄继光那光辉的形象怎样也挥散不去。忆往昔峥嵘岁月,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耳边又回响起嘹亮、威武、雄壮的红色摇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家乡,打败美帝保卫和平,我们的先辈去朝鲜打仗,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脊梁,鸭绿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嘹亮地军歌在耳边回荡。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黄继光就是无数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好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数弹的他像暴风雨中的巨人一样顽强地站起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趁势攻克了敌人的阵地,夺取了胜利。这真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多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啊!当我读到“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句话时,我浑身发热,黄继光是多么主动呀。但是我连妈妈交给的的任务都不做,比如说妈妈常常对我说,长大了,能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就拿扫地来说吧,一天,妈妈叫我扫地,我随便扫了一下,很不干净,妈妈见了,批评我说:“戴健,你连这点家务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妈妈就要我重新扫地,我找了一个借口,跟妈妈顶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一切,我多么不对呀。
当我读到“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句时,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泪水无声地滑落下来。黄继光,这个伟大的战士,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忍着伤痛,像巨人一样冒着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黄继光,一个普通志愿军战士,却有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他呢?哦,是最光荣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促使他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我呢,却连一点小小的磨难都经受不起。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试发下来的试卷,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错了好几题,马马虎虎地应付修改,然后拿给爸爸看,爸爸
耐心地讲解,我听得不耐烦,生气地说:“你没完没了,真烦。”爸爸严厉批评我,说:“遇到难题就绕道走,你这是逃避困难。和革命先烈相比,你还差得远呢!”是啊,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虽然谈不上战争时代浴血奋战,但连起码的学习困难都不敢去战胜,我是多么渺小啊!
同学们!当你读了这篇文章,你不感到黄继光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吗?黄继光不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无数志愿军烈士永远长眠于朝鲜半岛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这正是英雄“山草离离兮掩我骨,沧海荡荡兮浸我尸”的豪迈绝唱!
“斩尽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正是这支由无数个黄继光组成的、高举毛泽东旗帜的人民子弟兵,他们铁血军魂所铸就的钢铁长城,忠勇耿耿,精忠报国,纵横无敌,谁与争锋,打败了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帝野心狼,保卫了新中国摇篮,保卫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奠定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自古英雄出炼狱,拓马长枪定乾坤!”我们的幸福这天,正是英雄们在昨日以生命热血创造的明天,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这天的一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青年一代何惜百死报家国,要为祖国、家乡的富强崛起而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青春儒钢的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夜深了,我仍无困意。我在想:今后怎样去生活,才无愧于我们的先辈呢?
赵向志的英雄事迹篇3
一曲胡笳救孤城
在中国历史上,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陷入重重包围的军队转危为安的人,屈指算来,仅有几个。而西晋时的刘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刘琨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将领、音乐家和文学家,也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西晋末年,匈奴骑兵经常南下騷扰中原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刘琨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和好友祖逖一起,闻鸡起舞,发愤图强,希望能收复失地,还老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
公元307年,刘琨带领部下一千余人离开洛陽,历经艰难险阻来到晋陽(今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陽由于战乱频仍,已是一座空城。刘琨到了那里,安抚流民,加强城防,重视农业,发展生产。很快,晋陽城恢复了活力,到处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匈奴骑兵再次兴兵南下,围攻晋陽城。一夜之间,五万匈奴兵把晋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刘琨一看,大事不妙,一面赶紧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出城去,请求救援;一面在城内严防死守,各个要塞都增加了兵力,以抵御匈奴人的`进攻。
刘琨深知晋陽城的士兵根本不是匈奴大军的对手,便守城不出。虽然匈奴人数次骂阵,刘琨都置若罔闻。他希望以拖延时间的方式来等待援军。恼羞成怒的匈奴人却等不了,他们数次攻城,但都被刘琨带领的守军顽强地击退。匈奴人见久攻不下,索性就驻扎在晋陽城外,坐等刘琨弹尽粮绝,那时再攻城就不费吹灰之力。
刘琨在煎熬中又过了几天,援军还是未到。已是深夜,刘琨还在四处巡查。此时的他千钧重担在身,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登上城楼,看着一队队的巡逻士兵走过,心里稍感安心。但凭楼远望,不远处就是匈奴骑兵的营地,虽然灯火通明,却寂静无声,显然,匈奴人已经睡去。
刘琨深知:现在晋陽城内,粮草仅能维持半月;原本守军才不过两千,匈奴人几次攻城,又损兵折将不少;援军迟迟未到……想到这里,刘琨忍不住一声长叹,抒发心中的抑郁之情。
突然,远处的匈奴营地里传来一阵騷乱,似乎被刘琨的长叹声惊醒。看到这,刘琨灵机一动,想起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的四面楚歌所慑,不战自败的故事。他赶紧命人拿来胡笳——匈奴人最喜爱的乐器,站在城楼上吹奏起来。
刘琨忘情地一遍又一遍地吹着匈奴人最熟悉的曲子。忧伤的胡笳一路呜咽着传到了匈奴营地,好似慈祥的母亲在呼唤久别的游子,又似温婉的妻子在思念离家远征的丈夫。渐渐地,匈奴营地里騷动起来,许多士兵走出营地,急切地寻求声音的来源。有的情不自禁地低声吟唱,有的则黯然泪下。连年背井离乡的征战,久攻不下的城池,已经让匈奴士兵备感疲惫。在这异域他乡,突然听到熟悉的乡音,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士兵中间蔓延开来。
刘琨吹了一夜的胡笳,吹得自己泪流满面,吹得匈奴士兵归乡心切。
第二天一大早,探马来报,匈奴已经撤兵北归。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昨夜刘琨的胡笳曲,让匈奴人军心大乱,士气低落,许多士兵结伙乘夜逃亡回家。匈奴首领见状,不得不下令连夜拔营起寨,退回老家。
就这样,刘琨不费一兵一卒,解了晋城之围。从此,“一曲胡笳救孤城”成为流传千古的美谈,刘琨以他面对强敌时的勇敢和智慧,留名青史,被后世称道。
赵向志的英雄事迹篇4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患者体征的轻微变化,还是一个造成污染的漏水点,都有可能潜藏着危机。每一次化险为夷的背后,都有一个关于责任感和专业精神的故事。
赵童:那一刻我只想着救人要紧
正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查房的人叫赵童,是河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医生。几天前,看到这位80岁的新冠肺炎患者情绪低落,他和主治医生反复询问,但老人始终表示自己只是有些乏力。
赵童判断老人表现出的体征只是冰山一角。经初步诊断,老人虽仅有腹胀表现,但符合“急腹症”特点,急需进行ct检查,以确定是否有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危及生命的病症。没想到刚做完ct回到病房,老人的情况突然恶化,各项指标开始报警。
目前老人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截至目前,在赵童和队友们的努力下,他们负责病房的大部分危重症患者已经转为轻症,30名患者治愈出院。
胡晟民:用年轻的肩膀担起责任
医务人员想方设法救治患者,消防员们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力以赴。洪湖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是当地7个定点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之一,由于排污系统设备老化,医疗废水无法处理和排出,外溢风险很大。洪湖市消防救援站的7名90后消防员组成了“医疗废水输转党员突击队”,承担起每天医院的医疗废水清运、处理任务。
正和队友一起爬上6米高储罐罐顶的小伙子叫胡晟民,今年刚满22岁,他的爸爸和爷爷都是消防员,从小耳濡目染,如今接过接力棒的他,每次任务也总是冲在前面。设备连接好,抽水开始,这也是最容易出现漏水和喷溅的时候,之前还发生过意外。
后来胡晟民和队友们顺着水线找到了水带上一个极小的漏水点,才排除了隐患。从那以后,他们在抽水作业时也更加谨慎。
强忍着恶臭味,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抽水作业,近20吨医疗废水全部抽进了环保污水运输槽车,胡晟民和队友们再将这些医疗废水输转到9公里外的污水处理点进行处理。而这样的输转,他们每天要重复两到三次。截至目前,胡晟民和队友们已累计输转医疗废水500多吨。
赵向志的英雄事迹篇5
“00后”战士陈祥榕,写下过这样的战斗誓言“清澈的心,只为中国”,他才18岁,干净、纯粹,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有着实现一切的可能性,但是他却把这份初心贡献给了祖国的山河大地,把年轻的热血撒在了高原的风雪边关。陈母说:“我只想知道榕儿在战斗的时候勇敢不勇敢”。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爱国和忠勇是他们身上最美的光辉。那些戍边战士,那些解放军人,他们也有家,他们是谁的儿子,是谁的父亲,是谁的爱人?他们在保家卫国的时候,是他们的家人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们为国家主权,为领土安全,为社会安定身先士卒,英勇无畏,戍边英雄事迹感动了全国。
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尽管已经立春,但喀喇昆仑高原依旧冰封雪裹,气温最低时接近零下30摄氏度。面对极寒缺氧的恶劣天气,万千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
指导员张志鹏:“英雄的事迹精神,极大鼓舞了边防官兵的战斗意志。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全体官兵卫国戍边的热情高涨。我们宁肯高原埋忠骨,决不丢失一寸土。”
喀喇昆仑高原虽然高寒缺氧,因为戍边官兵的坚守,有了生命的色彩;虽然古老苍凉,因为驻训官兵的到来,有了火热的气息。
一代代边防军人,把青春挥洒在喀喇昆仑,也把最纯粹的忠诚镌刻在喀喇昆仑。誓死捍卫这片土地,成为他们最崇高的使命,最坚定的信念。
赵向志的英雄事迹篇6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90周年了。90年以前,战火纷飞,那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力堵枪口的黄继光;英勇牺牲屠下的刘胡兰,更让我忘不了的.是:“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东北西南齐仰手,珠河亿载漾东风。”打开书本,一页又一页的记叙着赵一曼同志生前的伟大英雄事迹,其中让我感动的是赵一曼所说的一句话:“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硕,可以把人剁成烂泥,但你们磨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日寇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抽她的伤口 她不哭不叫,忍耐着疼痛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着日寇的暴行。赵一曼这种行为让人感动,令人敬佩。“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苍松脆柏堪慰逝后英灵。”虽然他们已经逝世,但他们那种爱国情、报国志永驻我们的心间,而她也会永远被我们所铭记。
战士们的英雄事迹震撼了我,他们用他们的热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让我明白了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明白了崎岖小路已踏平,金光大道要靠我们开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所以,中国,你的明天是否阳光明媚就看我们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