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教案最新5篇

时间:2024-09-24 09:10:12 分类:学生总结

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能够更好地整合和应用各种教学资源,想要在教学中取得更好成绩,教师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在教案上,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班会教案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班会教案最新5篇

班会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视频一个;

2、溺水图片若干;

3、模拟溺水急救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看,图片里的是谁?他怎么了?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引导孩子观看动漫视频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小组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进行总结: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说案例,小孩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引导孩子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年龄小、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三、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要告诉孩子只有大人可以下水救人)

小孩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

孩子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孩子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教师详细讲解急救步骤: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

第二步:控水。

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120送医院或者向附近的大人寻求帮助。

四、安全总结

1、孩子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孩子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不和哥哥姐姐等小孩去危险的池塘、江河、水库,不单独跑到危险的地方玩水。

五、活动延伸

请家长利用周末时间,查找书籍、上网等方式让孩子深入了解防溺水的知识,并编成故事。

班会教案篇2

一、班会主题:

搞好班级卫生,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

二、班会目标:

1、通过本次班会,明确搞好卫生的重要性。

2、制定出具体的搞好卫生的计划、措施。

3、让班级教室,卫生区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三、班会方式:

合作讨论,各抒己见。

四、班会过程:

板书主题:怎样搞好班级卫生

(一)导入:

1、看小品:放录像对比:

(1)、放一个环境整洁的教室:一个班级课桌整齐,窗明几净,地面洁净无物,一尘不染。同学们个个精神焕发,活泼可爱。

(2)放一个垃圾场镜头:污秽之物流淌,废纸遍地,尘土飞扬,蚊蝇乱飞。蛆蛹遍地。(画外音,恶臭难闻,令人作呕)

2、评录像:

(1)、说出教室整洁的情况。

(2)、说出垃圾场的肮脏情况。

(3)、两相对比,哪种情境适宜人生。

(4)、谈出感受。

(二)展开:高潮。

1、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2、主持人讲名人讲卫生的事例:作家老舍先生虽有腿病。但每天坚持打扫室内、院子,槁子中有废掉的,宁肯起身走几步丢进纸

蒌。

3、学生举出名人讲卫生的例子:毛主席很讲卫生,他烟抽得很厉

害,但从没乱丢一个烟蒂,甚至烟灰都不掉到地上。

4、谈出本班室内、卫生区现状;

(1)成绩方面:地面干净……

(2)不足之处:维持干净的时间短……

5、指名说出个人的卫生状况(习惯方面)

(1)卫生习惯好的同学,方雨同学个人卫生搞的好:衣服之间整洁,头、手、脸干净。尤其对班级卫生认真负责。从不乱丢纸

屑……

(2)卫生习惯差的同学(不点名),衣服上有油渍、脖后有灰……

下课经常乱扔废纸,食品袋……

6、集体交流、总结:

(三)结束:

1、各人根据交流,整理出适合自己实施的具体措施,条款。

2、卫生委员整理写出倡仪书,张贴教室。号召同学从我做起,搞

好班级卫生。

(四)总结:

同学们,这次班会开得非常成功,同学们发现了优点不足之处,并制定了可行的措施。愿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搞好我班卫生。

班会教案篇3

一、班会目的:

①通过学生确立明确的期末考试目标和期末奋斗宣言,增强学生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让学生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的道理;

②以名人名言等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克服自暴自弃的思想,努力向前,为期末迎考做好动员和准备。

二、班会准备:

①让学生围绕班会主题结合自身的认识写成演讲稿;

②约定有拼搏精神、竞争意识的学生作典型发言;

③让操行分落后的同学回答主持人的提问回答正确加分回答不出来可以找人帮忙;

④提供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

1、在一个美国的教堂,快过圣诞节了,人们都很想得到圣诞礼物。的确,礼物很多。不过,牧师的礼物更加诱人,他说,如果能够把的一章(比较长)背诵下来,而且一字不差的话,就会得到去离此地很远的地方的大教堂去观光。很多人跃跃欲试,但是,也有不少人背诵了几段就放弃了。最后,是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9岁的小男孩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当牧师问他是怎么样做的,他说,"我是竭尽所能了"。

这个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比尔·盖茨。

2、居里夫人,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在家中最小,父母给她起了个名字叫玛丽·斯可罗夫斯卡。波兰人喜欢用爱称,所以,小时候,全家都亲热的喊她“玛妮雅”。小玛妮雅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但她学习非常刻苦,小学时,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883年6月,她才15岁,便以获得金质奖章的优异成绩中学毕业。毕业以后,她对学习有着特殊的爱好和强烈的兴趣,从不放过一切学习机会。她利用空余时间读了许多书,处处表象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她大学毕业后,仍勤奋学习;结婚后确定了研究方向,用坚韧的意志,从事科学研究。她有一句名言:“我的最高原则时,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她正是靠着这种顽强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镭,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3、有一本书叫做《奇特的一生》。书中讲述了苏联昆虫学家柳比谢夫珍惜时间、毕生献身科学的事迹。他在科研活动中,几乎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了。散步时,他捕捉昆虫;在冗长的会议上,他演算习题;出门旅游时,他读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他的英语就是利用时间的“下脚料”学会的;在实地考察俄国欧洲部分各种害虫的“空闲”时间里,他搜集了35箱13000只共计300种地蚤标本,比动物研究所的标本还要多出5倍。由于善于利用时间,他一生中发表了70部学术著作,写了12500张打字稿的论文和专著。这些著述内容除昆虫学外,还涉及遗传学、进化学、植物保护、农业、科学史、哲学等众多的科学门类。

4、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家里的衣架上、橱框上、床头上乃至窗帘上、镜子上、墙壁上,到处贴着各种小纸条。他在这些纸条上写满了美妙的词语、形象地比喻,以及各种各样的资料。他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睡觉前、起床后、刮脸时、室内踱步休息时,他也必定把它们装进自己的衣袋,目的是随时都可以掏出来看一看想一想。这样,他就有效的利用了分分秒秒的时间,从而为世界文学宝库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5、金字塔,只有两种动物可以去到它的顶端,一是老鹰,一是蜗牛

如果你不是天才的老鹰,那么请你做一个勤奋的蜗牛

因为所有的事情必须从基础开始抓起

在没有长出翅膀以前,必须像蜗牛一样辛劳的在基层积累知识,慢慢的向上爬

6、礼拜六上午,一位牧师正在苦思明天的布道辞,妻子出去购物,淘气的儿子在旁边搅得他心烦意乱。他实在不知该如何让儿子安静下来,忽然看见身旁的一本杂志,灵机一动,扯下了封面,这是一张背面是人像的世界地图。他把它撕成了很多块,然后交给淘气的儿子,让他到一边把已成碎片的世界重新拼接好,允诺如果拼好了就给他一美元。

父亲以为这件事足够儿子忙乎一阵子了,可是才不过十分钟,就响起了敲门声。儿子站在书房门口,手里拿着的正是他从碎片中拼起来的世界地图!

父亲惊异于孩子的速度,问他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儿子很是得意:“我先按人像来拼碎片;然后翻过来就是地图了。只要‘人’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父亲心中一动,把一美元给了孩子,说:“儿子,感谢你的提醒,你使我想好了明天的布道辞:只要人好了,世界也就好了。”

不要抱怨世界怎样,关键在于人本身。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很美丽、很可爱,一个自尊、自爱、自强的人应该是每时每刻都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

班会教案篇4

一、活动目的:

召开“绿色环保,从我做起”主题班会,通过赞环境、忧环境、护环境和对身边环境的观察等形式,使同学们了解学校的环境现状,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并激发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绿化,宣传环保活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活动方法: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讲授、活动与视频观看相结合,在自由、轻松地氛围中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发出倡议,保护环境。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讲话:同学们,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而现在,我们这第二个家已经遭到了破坏,我们的学校现在随地可见垃圾,公共设施被破坏也是经常的事,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是“绿色环保,从我做起。”同学们将在这个班会中感受到我们学校的环境现状,并学会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第二个家。

(二)视频观看: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一个关于学校环境的破坏的视屏。

主持人:看完了视屏,现在就由同学们说说从这个视屏中,看到了或是说感受到了什么?学生1:我看到了学校随处可见垃圾,而没有同学捡起来。

学生2:我看到很多的公共设施被学生人为破坏,学校中的花草被拔起,阶梯教室的凳子被毁坏,厕所的门被弄烂,我感受到一些同学对我们的第二个家——学校的破坏和不负责任。主持人:所幸的是“爱护学校环境”已成为全校大部分同学的共同呼声,受到很多同学的重视。校园中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保护学校环境的行列中。现在经常能看到用同学主动捡起垃圾了,这是我们应该感到高兴的。

(三)同学发言:看完视频,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想或怎么保护我们学校的环境。学生3:我们在校园中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来,要主动将不用的水龙头关掉,不随地扔垃圾。

学生4: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同时也要宣传环保、监督他人。

主持人:既然同学们都看到了学校环境的破坏,也感受到了要保护学校坏境和怎么保护,那么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今天班会的主题变为现实,让我们四班同学一起做到“绿色环保,从我做起”吧!

(四)主持人:“本次班会到此结束。”

班会教案篇5

一、设计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虽然热切盼望清明小长假,但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他们认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扫墓则是出游的幌子,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他们知之甚少。因此召开此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传统民族文化、增强感恩思源精神。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地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地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增强学生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三、活动准备

1、组织观看爱国电影《冼星海》。

2、学生课前搜集、整理与清明节相关的知识、图片、故事。

3、布置每位同学书写“致已故的亲人或某位自己崇拜的人物的三行情书”。

4、每组选若干名学生参加“清明知识知多少” 比赛,准备竞赛的题目。

5、制作ppt课件。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3月30日(周五)下午14:10——14:50,预初(5)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1、开场

主持人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静默的节日,我们纪念远离的人。

主持人乙:再过几天就是清明,三点为清,日月为明,我们追思逝去的人。

主持人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清明,感受传统”吧。

主持人乙:那么,对于清明,你究竟了解多少呢?

主持人甲:下面让我们进入“竞答交流”环节,让大家一起来说说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吧。

2、活动:竞答交流——说一说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

学生交流:1、简述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略)

2、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并讲述清明节的由来更能让学生深入领会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主持人甲: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最主要的还是祭祖扫墓。

(播放清明节习俗活动影像资料或展示有关图片,最后播放一组民间扫墓、祭祖图片或影像。)

主持人乙:看了最后一组图片影像,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对待我们的先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

3、活动:小组讨论——说一说对待我们的先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

学生讨论:(全班同学分成讨论小组,并由小组代表回答)

主持人甲:清明祭祖不可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助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业基础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体现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扫墓祭祖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生命原本的认识,让每个生者都牢记自己身世的渊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脉络。总之,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主持人乙:祭祖方式寄托哀思的同时也要爱护城市环境,采取鲜花、水果、网上祭祀等“低碳”的文明祭祖方式,不随地燃烧纸币等祭祀用品,不乱堆乱倒等。

设计意图:在这里适当指导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讲述清明节的由来,能够让其更加深入地领会清明祭祖扫墓的文化内涵。

4、活动:三行情书。

主持人甲:在召开此次班会以前,我们班委发起了“三行情书”的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够用“三行情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已故的亲人或某位自己崇拜的人的哀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交流下自己的三行情书。

学生交流:三行情书节选:

宋逸楠 13岁 交大二附中 预初(5)班学生:

每次看到你那蜡黄的手编制的草帽,我会高兴的戴上,

如今,那帽子早已没了

因为它现在化一团气,戴在我的心头上。

曾嘉伟 13岁 交大二附中 预初(5)班学生:

每当我在海边漫步

总会有一个身影随伴着我和我一起面对明天的挑战

在海边共同立下诺言——不离不弃 永不分散

张奕昕 13岁 交大二附中 预初(5)班学生:

曾经有您陪伴我度过美好与痛苦时光,

您总是在我身边鼓励与支持我,

您虽然不在了,但我会继续努力完成我们共同的心愿。

主持人乙:没有我们的祖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他们还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一个家族史就是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我们应该纪念他们。除了拜祭我们的先人,我们还要祭拜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三行情书“的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已故的亲人或某位自己崇拜的人物的哀思,这是另一种纪念的方式。

主持人甲:我们在召开此次主题班会以前一起观看了爱国电影《冼星海》,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历史上为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与我们现在和谐生活的关系。四人一组交流观后体会、学生推荐代表谈谈体会。

5、活动:观爱国电影《冼星海》后的体验交流

学生交流:(略)

设计意图:通过爱国电影的观看,让学生明确没有他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谐,今天的幸福。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生甲: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题,但不是全部,还有吃青团、踏青、荡秋千、

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你知道这些活动的有关知识吗?

6、活动:知识竞猜

问题设置节选:

有哪些体育活动?

秋千最早叫什么?

荡秋千有什么好处?

蹴鞠是一种什么游戏?谁发明的?

什么叫探春?

为什么要植树?

为什么要插柳?戴柳?

祭祖时一般在什么树合适?

学生乙:下面全班按课前布置分成两组互相提问,答对问题最多的一组获胜。

学生活动:(略)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习俗。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抢答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清明节的习俗,直观的画面有利于学生真切感受清明节的氛围,领悟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人文内涵,并在思想上明确怎样才能过一个文明的有意义的清明节。

7、辅导员总结:

辅导员: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活动我们深刻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和节日含义, 中国人历来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们对先人的祭祀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我们相信亲人、先祖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意与祭奠,我们华夏儿女也一定会一代代延续而这种温情。我们还要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明节有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热爱它,过好它,还要更好的传承它。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总结是检验本节班会课效果的有效方法,教师的适时补充与总结让本节班会课更加完整,让学生对本节班会课的学习有一个总体上认识。

8、课后拓展

清明节小长假与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并写一篇作文或用一幅美术作品,记述自己过程、见解或感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与实际节日结合起来,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自觉地传承本民族文化。

六、活动反思

清明节前夕学校德育处开展了相关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清明节并铭记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就此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班级内召开“走进清明,感受传统”主题班会,是结合我们班级的具体情况开展的一项活动。课前要求学生充分调查相关资料,课上利用竞答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指导学生用“三行情书”的方式追思已故的亲人或某位自己崇拜的人物,也是一种低碳、绿色的祭奠方式。最后鼓励学生清明节小长假与父母一起祭奠祖先或烈士并写一篇作文,记述自己过程、见解或感受。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但是,在教学后我发现学生们在知识竞猜环节,可能是“求胜心切”而导致出现的题目会有些偏、甚至与我们的清明节关系不是那么密切,这些都是因为在教学中也许是因为时间的仓促,没有细致地帮助学生全面解读从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关。因此,我决定在清明节后针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与学生作一次深入的探究。

《班会教案最新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