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故事》读后感7篇

时间:2024-09-29 11:10:26 分类:学生总结

写读后感是锻炼我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读后感,我们能看出你在写作时是否投入了足够的心思,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美德故事》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德故事》读后感7篇

《美德故事》读后感篇1

我们学校一个月发一本书,我读到了《美德故事》这本书。

我本书里有《诚实守信》,《善良仁爱》;《勤俭节约》;《坚韧勇敢》;《勤劳实干》;《谦虚好学》;《正直真诚》;《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里有好多故事那!

它有一篇故事我记得最清楚又很感动,写的是一个小提琴手他很贫穷。他像往常一样站在地铁口,专心致志地拉着他的小提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有一天他在地上铺了一张大纸,上面写着:“昨天傍晚,有一位叫迈克 · 桑的先生错将一份很重要的东西放在我的礼帽里,请你速来认领”。之后迈克 · 桑先生来了,小提琴手怕不是他的,就问了一句“你遗失了什么东西呢”?那个先生马上说“奖票,奖票!”小提琴手举着彩票问:“是这张吗?”迈克 · 桑赶紧点点头,抢过彩票吻了一下,然后抱着小提琴手兴奋的转了两圈。事情是这样的:迈克 · 桑是一家小公司的一位职员,他买了一张彩票,开奖后,他知道自己的彩票中了大奖。下班后,他的心情特好,路过地铁站口听到小提琴美妙的音乐声,于是就从钱包里掏出50美元扔到礼帽里,可是奖票也被带就去了。小提琴手收工的时候发现了彩票,他想失主一定会来找他,原本他要坐飞机回家,于是他改签了机票。有人问小提琴手说:“你需要一笔学费,为什么不把那50万美元的奖票留下来呢?”小提琴手说:“虽然我没有钱,但我活得很快乐;假如我因为那50万美元失去了诚信,那我一天也不会开心的。”

我读了这篇故事,觉得小提琴手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要向他学习。

道德高尚的人,可以用自身的行为举止给别人好的印象,因而使他人受到影响。暑假我看了一本能让我们迈进智慧、举止的大门,进而使我受益匪浅的书——《美德故事》。

一个成功并非常有才华的人需要美好的品德作为支撑,就像一个民族需要优良传统一样,一个国家之所以有高贵的精神,是因为他们的美好的品德,才使他们受益终生的财富。里面有着一篇篇动人的故事,我最喜欢的一篇是《真正的点金术》,主要内容是:古时候有个人叫张三,好吃懒做,什么事也不去做,整天想着他的发财梦,他听说有一个道士会点金术,于是他经历了九十九座山,九十九条河找到了那个道士,道士先让张三清理土坡度并种上白菜,张三觉得浇水太困难了,于是他开出了一条水渠以便浇水,种出了又大又新鲜的白菜。张三带到集市去卖,别人看他的菜好,不一会儿就卖光了,拿到了许多银子,这时他真正懂得了一个道理。我认为道理是:世上没有点金术,天上也是不可能掉馅饼的,只要你会勤勤恳恳的做事才会有收获,这是你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成果,这是自己应得的,这就是一种美德,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古代有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他们也是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的大门,进入知识的殿堂。

一本好书如同一杯清茶,沁人心脾,留香永久。看了这本书我畅游其间,我真正体会到看书的好处,我有很大的感悟,看书——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并让我们共同进步。

我读的书,第二喜欢的就是《美德故事》这本书是我11月份看的。

这本书搜集了古今中外诸多人物的美德故事。有些人物也许与我们相隔着悠久的时间和遥远的空间,但是所有的故事都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人类共同的情感,那些人性的美好,诚实守信、善良仁爱、勤俭节约、坚韧勇敢、勤劳实干、谦虚好学、孝顺父母和尊重他人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中我最喜欢的美德故事是《卧冰求鲤》晋代的王祥,王祥的母亲在王祥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王祥对继母很好,但是继母对王祥百般挑剔,经常在王祥父亲面前数落王祥不孝。一个冬天的早上,继母突然想吃新鲜的鲤鱼,王祥知道了,就到河边看到河面已经冻了一尺多厚的冰,他就赤裸躺在冰上使冰融化,王祥冻麻木了,这时奇迹出现了,在王祥身边出现了一个小洞,从洞里蹦出几条小鱼。继母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开始善待王祥。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个有孝心的人。我想请大家读一下《美德故事》,里面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很值的小学生仔细品读!

《美德故事》读后感篇2

近日,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

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

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美德故事》读后感篇3

一天,我在读《三字经》,当读到“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时,这章节里有一段关于“孔融让梨”的小故事。这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春秋鲁国,一位名叫孔融的四岁小孩非常懂事聪明。一次母亲端上一盘梨子来,叫孔融先拿来吃,而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津津有味吃了起来。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大的梨应该给哥哥吃。”

读完之后,一种佩服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起,仅有四岁的小孩竟这样懂事,他的一举一动,机灵巧妙的回答深深吸引了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孔融相比之下,我感到很惭愧。想到有一天晚上,爸爸和妈妈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我看了看钟快7点了,糟糕!我爱看的动画片就要开始了,于是,我连忙拿起遥控器换了台,爸爸妈妈见了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我,我还生气得跑回房间,不理他们。还有一次,我的表妹和阿姨来我家玩,妈妈端上来一盘水果,我见了连忙拿起一个最大苹果就大口地吃了起来。妈妈见了,很生气地对我说:“你这孩子真不懂礼貌,你应该把大的苹果让给妹妹,你怎么反而把大苹果自已先吃了呢?”现在想起这些事来,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和四岁的孔融相比,真是羞愧极了。

?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了我应该学习孔融尊老爱幼、谦虚礼让。让我想到,在生活中要学会尊重别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也要学会谦让别人,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这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传统美德。

《美德故事》读后感篇4

暑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杀猪》一文,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旁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怀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美德故事》读后感篇5

你是一位少先队员吗?如果是,那么你有没有为社会出过一份伟大的力气呢?我就出了,当时我感到为社会出力是多么快乐·多么荣幸啊!

记得那是不几天天前,冬日的一天,我正慢吞吞地走在道路上,忽然一条楼道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把目光转向那条不起眼的楼道,一个铁罐头,一张纸巾······倘若在楼道的角角落落,一堆黑煤色萎了的叶子被微风吹到东南西北。沙子洒在地面,大风一吹,“飞”了起来。还有些说不出的脏东西满楼道都是。我见了呆住了,于是下定决心今天一定要把这打扫干净,为小区出一份力。我似箭般跑回家,取来了又粗又大的竹扫把。

开始做工了,我拿着扫把,不停地摆动,灰尘开始不停,我不停地扫着,一些垃圾成了一堆,我把注意力提到了最高,不放过一点儿垃圾。我认真地打扫,在角角落落消灭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垃圾军团”。不会儿时间,我就满头大汗·筋疲力尽了。我不放弃,心中里有一个念头:坚持就是胜利。我再次站起来,用“坚定”的'双手拿起了扫把,继续打扫楼道,无论“飞”起的沙落入眼中;还是多累多脏,我都不放弃,因为我心中只在想:第一次为社会出力,我一定要干得漂漂亮亮的。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打扫,原来恶心的楼道,现在已干干净净的了。我看着我这劳动的结果,开心地笑了。我看着我这劳动的结果,开心地笑了,因为我为社会做的第一件事是那么地完美。

我想只要每一个人都为社会出一份小小的力,那么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更加洁净!

《美德故事》读后感篇6

?中华美德》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书之一。因为书里告诉了我们很多美德,而这些我都没有。所以,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等。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人,家里很穷。除了妻子儿女需要照顾,还有一位妈妈。但是,他却把妈妈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母亲,同时还教育孩子们事事都不能让奶奶生气。所以,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和他们生活了许多年,而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幸福,让邻居们非常羡慕。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双新鞋,我见自己没有,便不高兴。可没想到,她鞋子早已坏了,而自己还有好几双好鞋呢!当我知道真—相后,心里非常后悔,想到妈妈起早贪黑,而自己却一点都不为她着想,更不要说孝顺了,与书里的那个人相比,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啊!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顺父母了。弟弟在我的带领下,也越来越懂事了。

当我看见穷孩子被人欺负,有一个青年挺身而出保护穷孩子,自己却被打得遍体鳞伤时,我是多么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对他说:“谢谢你,你是一位伟大的人!”

当我看见有人对待花草非常认真,把它们照顾得像自己的亲人,真诚的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时,我多么像对他说:“谢谢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会开得更加灿烂。你是大自然的使者。”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没一一介绍。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灵。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许多许多,现在就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行动来践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美德故事》读后感篇7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讲给我听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它却让我难以忘记。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的,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这个故事主要讲,有个小孩的名字叫孔融,每个人都说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融的母亲买了几个梨回家,母亲把梨端上桌时,母亲把最大、最甜的梨给了最小的孔融,可是孔融却不要,将这个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自己却吃小的。

这个故事让我刻骨铭心,也让我回忆了以前的种种事物。孔融毫不犹豫的把梨让给了哥哥。而我呢?每次都挑三拣四的。比如:妈妈买了一盘新鲜水果,我见了就欣喜若狂,都没有洗手就把水果一扫而空了。妈妈见了说:“你应该像孔融那样,别老是把我们当做空气。”而我呢?把妈妈的话当作了“耳旁风”。现在想想也有点后悔了。

每次坐公交车的时候,总有人站在那,站到腿发软,而我呢?我就坐在那,看着别人站着,自己却在讥讽别人。现在懂得了,应该像孔融那样,学会让着别人,不应该去嘲讽,讥笑别人,要学着谦让别人。

孔融这种尊老爱幼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他教会我要谦让着别人一点,别人才能更加的谦让着你。孔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美德故事》读后感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