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后读后感8篇
读后感不仅是个人的表达,更是与他人分享的机会,优秀的读后感应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这样才能让个人见解更具说服力,吸引读者共鸣,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跑步后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跑步后读后感篇1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村上春树的自传体散文随笔,他谈跑步的时候就是在谈他的人生。
村上春树在决定做一个专职作家后,紧接着就决定跑步。从33岁开始,坚持了几十年。跑步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跑步强壮了他的身体,也更好的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
他毎年都参加马拉松赛,还参加铁人三项(游泳、自行车、跑步)比赛,每次赛前训练都是艰辛的,然而他坚持不懈,这也说明他是一个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会坚持到底,无论有多难多累。
他谈到每次跑马拉松跑到35公里时的痛苦体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每次都跑得那么辛苦,然后事后又想着下一次要怎样才能跑能更好一点。总是一副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样子很可爱。
村上春树的`这本书在他谈跑步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他的做事风格。
文字不多,挺有趣的,尤其是能把跑步这么单调乏味的事写得让人看起来就放不下,可见一斑哦。
用一句话概括:大名鼎鼎的村上春树无论写小说讲故事还是写随笔谈自己都很精彩。
这本谈跑步的书,让我对马拉松比赛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跟着他的笔迹跑了好几个岛屿,真是大开眼界。也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挺值的。
跑步后读后感篇2
我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跑者的思维。
毛姆有一句话“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任何一种庸常的生活行为,如果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可以点凡铁成真金,化腐朽为神奇。
世间有两种玩乐,一种在于消费,另一种在于创造。消费如游戏。小说之流大概是不必费什么心思的,不必费心思代表着轻松惬意,自然容易被人所喜欢。可编游戏和写小说却是需要作者呕心沥血,百般锤炼把自己折磨到死去活来才能有所收益的。一种是一眼望去后的赏心悦目,令一种却是费尽心力后的欣然一笑。一种颠倒众生,一种欲遮还休。
某种意义上讲跑步既是创造又是消费,只是不知道能有多少人可以把它当成一种乐趣。跑步既是庸常的,它不需要任何器材,场地简单,也未必有无数人喝彩,只是一个人跑啊跑,一天又一天,外人根本看不到它的变化,又是一种极端,不断地让跑步者超越极限。尽情挥洒的汗水带来一种痛快的感受,坚持下来之后所获得身体的改善又是一种绵长的欣喜了。其实想一想许多事皆如是。
照传统思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才是正常配置,就如同学霸只需论学术,学渣终日撸啊撸。作家与跑步两个词似乎成为一组矛盾。作家就应当是手指修长并且书卷气十足的浊世佳公子,怎样也不该和筋肉纵横膀大腰圆的硬汉形象联系在一起。据说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呕心沥血,“早晨从中午开始”,写着写着,就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摆摆,最后油尽灯枯。不由得叹一句,这真是在用生命写作啊。村上春树说他的身体条件一般。十几岁的时候,曾经跟大部分少年一样,面临过自信的问题,所以赤条条跑到镜子前,一条条看自己的不足之处,还写了个清单,可见他的先天条件,还不是最好的。可是后来为什么写作、跑步双丰收,成了一个文武双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作家呢?
将人降低到这种纯粹的生存层面,是对他的侮辱,是对他人格的玷污。成天跑得这么半死,要说是为了延寿几天或是几个月的话,那是得小乐吃大苦,得不偿失。说跑步是一种排毒才是正解。这种排毒与其说是身体的,不如说是心灵的,相通的村上春树说:“我基本上承认,写小说这工作并不健康。我们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们通过写作来创造一个故事,不管喜欢与否,人性深处的某种毒素就开始浮出到表面。所有作家都要直面这种毒素,意识到当中的危险,并想办法对付它。”
河豚这种鱼,肉最美的地方也恰恰最接近最毒的地方。人思考着的时候脑袋里就会蹦出来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突然生出许多贪嗔痴,想得多做得少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多少人属于喜欢做梦,把努力留给明天的那种。跑步无疑是一种清毒的好方法,当跑到天昏地暗汗流成河的时候便再也没有心思去胡思乱想了。
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而未行,其实未知。明知道有些事情有益身体和心灵,却还只是宁愿躺着不肯稍动一下。我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跑者的思维。人生并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做,而是去做了才会看到希望。
跑步后读后感篇3
书中前四章讲述了本,一个胖子胖起来的过程,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越胖越吃、越胖越自卑的恶性循环历程,以及后来减肥成功,爱上跑步并参加半程,全程马拉松,甚至获得铁人三项官方奖牌的故事
减肥最大需要的是内心的力量,内心积极的力量会带动一个人运动,运动有了成效更积极,更加运动。
本不能减重外在原因是生活习惯,其实是内心的逃避,不面对事实,才会越来越胖,书中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很多时候旧的没去新的也来了,比如减肥还没有成功,又开始赌博。想到我们有时也是这样,不良习惯的养成在不知不觉中加了一摞又一摞。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掉下了深渊,仿佛在等待一个稍纵即逝的时刻去扭转乾坤,殊不知只会掉的越来越深,但为什么不能想成我们已经到了谷底,那么谷底你能选择的只有向上,向上冲破障碍,接受阳光。
减肥的方式:坚定的思想~采取行动~为行动提供可靠的方法~坚持不懈,日积月累
你看,每一件事情其实都没有那么容易,不会只因为想一想就能成功,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的有好多人吧,我应该也算一个
1、你永远无法事先预见一次旅行、一场对话或是一次冒险会对你的生活产生怎样重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你要积极地投入生活,千万别一不小心错过了人生的转机。
2、直面生活,活出自我,意味着你首先要不畏人??
跑步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间断并正确的练习,长跑很痛苦,全程马拉松更是如此,本在跑步过程中会乳头出血,脚指甲盖脱落,多次差点晕过去,但因为有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有爸爸和哥哥的'陪伴,奶奶的鼓励,妈妈的支持,最终从一个166斤的大胖子变成了一个99斤的小胖子。或许当本开始跑步的时候就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减肥了,更多的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一种想要为之坚持下去的内心冲动,此时减肥就是捎带的。很多东西也是一样,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许多东西捎带就来了,比如挚友,比如爱情,比如金钱,比如名气~
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圈子的渲染,用自己故事的形式讲述,穿插自己在蜕变中学到的方法,不错的一本书,可以看。
跑步后读后感篇4
终于听村上絮叨完了这本书,看前半部分更多的是在汲取他的经验,絮絮叨絮絮叨中途差点想放弃。这是第二次看这本书吧,第一次还是大学时候,那时候真的是蜻蜓点水,好像在心里根本没留下什么痕迹,对于这本书是借用雷蒙德的书名格式的印象但是有,甚至还去找来了雷蒙德的这本书看。我只会在心绪不平静的时候选择去跑步,算是一种发泄和自我排解吧,想想村上能日日坚持十公里,甚至准备马拉松的战线可以拉到几个月,规定每个月跑量多少就一定要做好多少,这种毅力真的难能可贵,对比自己觉得相当惭愧。读完真的感觉村上的确很有资格写这样一本书,但是他却在书里表现得如此的谦逊,我看到很多人在他自我评价意味的文字下评论说他对自己的认识比较精确,我其实觉得精确这个字不对,应该是谦逊。很努力又很谦逊,热爱思考,跑步的过程对他来说是思考的过程,而写作是他思考的方式。这样的一位小说家,其实爱上这种长距离一个人默默无声的酝酿十分可以理解。对比来说我偶尔的跑步更像是自己跟自己的.斗争,跑到内心达到平和。我很喜欢他的人生跑步哲学,读到最后让我很有共感甚至有点感动泪目,前面的絮絮叨叨可以一笔勾销的那种。今晚浪费了跑步的时间来看完这本书是值的。
跑步后读后感篇5
这是继《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眠》之后,读村上先生的第四本书。
这是村上先生写自己的一本生活随笔。
跑步是一种生活态度。战胜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我,挑战雅典跑完超级马拉松100公里,在路上细看天中白云细数路边死亡的猫儿……挑战铁人三项中,大海游泳的点滴刻骨铭心……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创造自己的辉煌。
坚持是一种生活理念。他说:“疼痛无法避免,磨难却可以选择”。在疼痛和磨难中坚持30多个马拉松,没有强大的自我力量是很难实现这个梦想的。他说:“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跑步,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养成的诸多习惯里,恐怕是最为有益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
独处是一种生活哲学。他说:“每天跑1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的沉默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放空自己,享受每一个弥足珍贵的生命历程。这样的`生命在跑步中延长延厚延浓。
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村上春树先生谈生活,谈他对生活的热爱;村上春树先生谈生命,谈他对生命的敬畏……
跑步后读后感篇6
如果说我这个人还有什么优点的话,听人劝绝对是其中一个。
经过前辈们的耳提面命,虚心拜读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后斗胆写一点自己的感想。在我的字典里,再没有比一篇读后感更尊重作者和作品、更好地定义认真读读这几个字了。
我加入跑步圈的时间不长,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小白,但是据我观察,要想和跑友们有的聊,跑步知识可以不懂,这本书最好还是看看,态度重于能力嘛。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和《1q84》几年前看过,总体而言是个有趣的作家,至今想起来当时一口气看了三本《1q84》头还是晕晕的,可见故事性还是很强的。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也很不错,薄薄的一本,很快就能看完了。遗憾的是我的资历尚浅,对前半部分还能有所共鸣,后面关于马拉松、铁人三项等的体验便望尘莫及了,但这并不妨碍把《跑步》归类为一本好书,因为我觉得我跑个10公里和作者跑马拉松的痛苦程度是一样的。
跑步的意义何在呢?
于我而言,除了是彼时彼刻的一个决定,更是,怎么说呢,destiny。这点和作者本人经历相似,我想和绝大多数跑者的经历也相差不远。一直以来,一个人安静专注地做点什么,不去管时光在耳边刷刷飞过,是一件顶快乐的事。这也难怪十多年前就有人说我宅了。
恕我妄断,喜欢跑步的大概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独处并享受独处,或多或少地在追求一种疏离感,在人群中但是不属于人群,在天地间共存于天地。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不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找场地找搭档,不论什时候,随便换了身衣服鞋子,独家“旅行”就开始了。从这一点上说,跑步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可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喜欢跑步的人不会向别人去兜售跑步的好处并撺掇别人也加入进来,但是几个热爱跑步的朋友相邀一起,那则是另一件乐事。
另外的收获大概就是对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果你的日程里加入了一个雷打不动的项目,会逼得你重新审视时间分配,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还能更好地倾听内心,到底想要什么。毕竟重要的事很多,时间却是固定有限的。
跑步不是为了减肥和好身材吗?
反正我是没敢奢望,当然有很多人通过跑步减肥成功,尤其是胖胖的那种,但是从没带走一斤我凭本事吃上来的肉。经常跑步的人有其特有的身材特征,我的总结就是大腿不粗、小腿不细,这不赖,但不是一个完美身材的标准,至少不是我的标准,我觉得beyonce那种才叫好身材吧?说到这又不禁为我变粗的小腿流下几滴眼泪……并不厚道地配了张图。
跑步的时候都在想什么?
确实如作者所言,基本是放空的状态。天气不好的时候想想北京的雾霾要什么时候才能根治,溜早的大爷大妈果然都是汉子,没有在怕的;天气好的时候会想,人啊有一片好空气应该懂得感恩,现在变得更宽容可能跟这个有点关系;早晨的时候看着朝阳升起想着这是多么充满干劲的一天,又赚了一个小时,读后感。耶;晚上的时候看月亮缺了又圆,远远望去,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楼房上面,就像几米的画一样,遗憾的是好多次超美的夜色都没办法拍下来留个纪念,手机像素太渣,只好沿着景色好的那条路多跑几圈,尽量把那一刻印在脑袋里;有时路过地铁里涌出来晚归的人们,也会小小感叹下成人世界的不易,每一个努力活着的人都值得尊重。还有一次赶上下雨,成功刷新pb。
跑步时候都在听什么呢?
在2016年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最好的拍档就是linkinpark,在那之后的很多时光也是。现在再听linkinpark还是会浮现在奥森跑步的场景,甚至哪首歌在哪个路段都有了固定的顺序;numb基本是南园起跑,大概跑到快1公里的时候就到了intheend,通常会伴着小腿外侧疼;whativedone一般属于北园。后来很多时候在操场跑步时候基本也是这个歌单。毕竟对于一个8分多配速的新手,需要点激励向前的音乐啊。
今年2月份刚开始加入跑团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晨跑,linkinpark显然对尚未清醒的灵魂不太友好,便找了一些有声书听,最近在听的是mebeforeyou,非常后悔看了电影,现在一听这个脑袋里就是龙妈有片酬的眉毛,还自动脑补龙妈说台词时眉毛要怎么扭动,哈哈,不禁一笑,对路人来说更像一个神经病了。
入夏后基本都是夜跑了,早上实在是太热了,经常是一首fade单曲循环至5公里结束,对于保持节奏很有帮助。建议配速6分左右的不妨试试,太快或者太慢的就算了,容易踩不着点岔气。跑步和游泳一样,节奏是关键。
故事的最后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作者在《跑步》中多次提到的:年龄。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在伤口上撒盐,但这似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虽然现在还没有到作者那种有一点点无可奈何的状态,但确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身体的感受也愈加明显。跑步时就像是和身体对话,感知她今天的状态是好是坏,并试图说服她无论快慢都要坚持完当天的任务。反过来平时更加关注她,因为你知道人生漫漫有一副好皮囊何其重要。
跑步后读后感篇7
近几年体重一直在两位数跟三位数之间变动,可以从98飚到120,那当然也可以从120继续回到两位数,现已也已经在朝着两位数的目标前进了。
这体重像极了人生,起起落落落落落落。
这一直起伏的体重也跟村上密切相关联着,我是属于易胖型的人,但凡是多吃,且不动的情况下,立马就能以丰厚的回报给我,然后体重蹭蹭上涨。
然而哪天发现那条心爱的裙子再怎么憋气也塞不进去的情况下,就开始把村上的这本书翻出来,要么早上六点起床去跑步,要么晚上八点到家之后跑步。
只要这样坚持个三个月左右,体重就又回到了自己的理想数字。
毫不夸张的说,因为村上,我爱上了跑步。
起初也没有觉得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到底有多么强大,直到我不再把跑步当作减肥,直到我每发现一条车少的.马路,直到我偶被现实弄得情绪不能自已的时候,我都会想要立马穿上跑鞋出去跑两圈。
总有人说碰上烦心的事情时,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我想对于我来说,那就是没有什么是5公里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10公里吧。
迄今为止跑过最长的距离是15公里,就因为这个战绩,现在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计划着跑半马了,也就算是20xx年下半年其中的一个flag之一吧,期待能够如约完成。
跑步后读后感篇8
开始跑步,起源于想减肥、想强身。一方面,从小体弱多病,至今身体也还是虚弱,跟别人同样的体重,体型上却是对方的两倍。另一方面,自己心态不够好,十次增重有九次来源于压力肥,每次跑完步以后心情好到爆,整个人活力满满。
以前一直以为跑步爱好者不会有不想跑步的那一天,看完这本书才意识到“你我皆凡人”,都有情绪不高涨懈怠时。唯一不同是,当我不想跑步的时候,我选择了在家休息,而跑步爱好者选择穿好跑鞋跑出去。
跑步被称为最孤独的运动,没有对手,往往大多数时候没有同伴。问我习惯了在跑步的时候思考,想想自己一天的收获,想想明天的计划,相当于在跑步的时候做了一次冥想。
羡慕别人的马甲线小身板,羡慕别人一次刷30多公里的.记录,但也清楚想拥有羡慕的一切,从开始在不想跑步的时候出去跑,享受每一次的大汗淋漓,也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运动,无论是跑步,还是其他。
跑步之初,当我跑步的时候,我总在想:什么时候能跑够目标5公里;现在,当我跑步的时候,我总在想:如何把跑步成为习惯,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