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作文读后感通用8篇
主题明确的作文能够帮助作者更好地组织材料,使得文章结构更加合理,作文不仅是个人的表达,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圆明园作文读后感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圆明园作文读后感篇1
这星期我们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读过文章后,又听了老师的讲评,感觉到心里很是愤怒和惋惜。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1860年10月6日,英法等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十分可恶。能拿走的,统统掠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灭。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大约三千名侵略者奉命在圆明园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拥有各地名胜和西洋景观的皇家园林,在中国地平线上的文明奇迹——已经消失了。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浓缩了中华民族的建筑智慧和博采中西众家之长的人类历史上辉煌的建筑群,经过几代人的长期劳动,花了一百五十年才建造出来的。圆明园已经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辉煌。想到这里,我就感到无比的愤怒。
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晚清时候的消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国家的衰败,国力孱弱,造成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如果国家强大,拥有非常先进的科技和军事力量,那么中华民族就不会被外国列强所欺侮。所以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和未来的建设者,现在就要努力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能力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圆明园作文读后感篇2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后我的心中充满了气愤与伤心
圆明园是中国的皇家园林,占地300多公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名胜。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150年建筑。可是在一千八百六十年的时候,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光。现在的圆明园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只剩下几根残烛。
这窝可恶的鸟强盗,在中国人的地盘撒野,横行霸道。乱砸乱踢,值钱的拿走,不值钱的砸坏也不管,好像整个地盘是他们的一样。他们拿走的一些名人书画,还赚不过瘾,把圆明园的‘龙眼'———金十二生肖统统拿走,还在圆明园放火。大火烧了三天后园子里的东西寥寥无几。而且破坏了璀璨文明。这是中国人几代的智慧结晶啊!
这时我也感到无比伤心。
中国那时那么弱小,香港被英国抢走,圆明园被毁,中国的国耻一件一件刻在我心上。如果我们在不爱国,中国的’人多地盘大‘还有什么用呢?
我也联想到一些人买外国衣服,穿外国鞋,带外国银首饰。还敢大声叫卖,我想说的是’在中国买外国产品,你们不嫌丢人吗?‘你们不是在卖外国人的产品,而是在丢中国人的脸。你们买外国洋产品,你们的钱包鼓起,但中国的脸上却被刻下一道道的耻辱。我深知:钱虽能买来一切,但却买不来中国人浓浓的爱国情。
如今,圆明园失去了辉煌,还是一片废墟。我希望圆明园快快修复,让我们在中国情下快快成长,抵制外国劣质洋产品。
圆明园作文读后感篇3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慨万千。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它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圆明园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上自先秦时代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罕见珍宝、文物、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稀世文物和名人字画,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就这样,圆明园化成了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外敌
的欺侮,只是一味屈膝退让,而不是反抗。当圆明园被烧毁时,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仓皇逃跑,民族是他们的懦弱才使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变成一片废墟,也使中华民族受尽屈辱。 前些年在香港的拍卖会上拍卖的铜牛头、铜猴头和铜虎头,就是圆明园里十二生肖喷水池里的牛头、猴头和虎头。中国有关方面花费了数千万元的高价从拍卖市场买回了这三件国宝。这本来是中国人的东西,我们理应拿回来,现在却用了昂贵的代价才买回来,这不仅是侵略者的罪恶,也是由于当时中国的腐败无能。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它告诉我们:贫穷就要受压迫,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万众一心,把国家建设的更强盛,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圆明园作文读后感篇4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圆,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园内有许多景物,有殿堂,有亭台楼阁,有“买卖街”,也有山乡村野……圆明园里也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等等,琳琅满目,数不胜数。然而,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了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只要是能拿走的,就一件不留地抢走了。拿不走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要么就任意破坏,毁掉。更可恨的是,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就这样,大火连续烧了整整72个小时,也就是整整三天!整座北京城笼罩在烟云之中,就这样,邪恶的烈焰在短短三天的肆意燃烧之后,我们中国这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就这样在中国的领土上永远地化为了一片灰烬。如今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断石了。
读完这篇课文,我感触颇深,既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惋惜,同时也对侵略者的行为感到愤怒。同时我知道,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一旦软弱,就要饱受外国人的欺凌,我们不能让历史重演!所以我决定了,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做贡献,让我们的祖国将来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富裕强大!
圆明园作文读后感篇5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一个国家若是弱小,就会受到欺凌。中国就经过了这样一件事。
是什么事呢?—圆明三园的毁灭。
圆明三园又称之为圆明园。圆明园本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有如诗如画的乡村、有热闹的大街、有如仙境的西洋楼、也有经典的民族建筑……平静的湖面上衬托出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而讨厌的英法联军,在1860年10月06日闯入了我国园林瑰宝,他们有的是看见了金子眼睛都发绿,直往口袋里塞、有的是把宝石放在帽子里、有的是把挂在墙上的名人字画统统拿走……圆明园内一片废墟……大火连烧三天……只有那烟在倾诉不幸。
作为这一代人我,因英法联军的做法而愤怒,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软弱而伤心。清政府为什么不懂得珍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忍让……为什么对人民不负责?我们与英法联军无冤无仇,你们为什么做得那么毒?在中国干了那么多的坏事,真是无耻下流……看完《火烧圆明园》后我只想把英法联军骂个痛快,因为在我的心里燃烧着熊熊大火,同时又可怜当时的老百姓……说不尽的心酸与愤怒。“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这句话在我耳边回荡,不忘国耻。只有多学知识、多学本领,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
有一本书,没有任何名字,但是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这本书的作者,有一页写下了“耻辱”两个字,这就是《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作文读后感篇6
电影《圆明园》以宫廷画师的视角,诉说圆明园的兴衰。从康熙时期圆明园的初建,到雍正皇帝亲自参与设计扩建,再到乾隆皇帝时期圆明园的鼎盛辉煌,一个个难以用语言形容场景,真实的展现在我面前。不能不佩服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鸟瞰整个圆明园,每一处景观都无处不体现这大清帝国的强盛!最让人叹为观止就是影片恢复大水法的全貌,那磅礴的气势在现在看来都不能不说是奇迹!圆明园里无数珍品,无数字画,都体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精髓
然而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毁灭了这一切辉煌,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毁灭了这一切,大清王朝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上万人进行了两天公开的大抢劫,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点与卑劣。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砸烂。为了公平起见,将军们号召士兵保持绅士风度,把文物财宝重新上缴然后进行了三天的公开拍卖。
最终每个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约4磅重黄金的奖赏。格兰特将军于额尔金勋爵商议,为了彻底打击清廷信心,以便在条约谈判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决定彻底毁掉圆明园。并借此向世人宣告,他们曾经来过北京,他们是胜利者,以免他们的伟大功勋被后人所遗忘。三千五百名士兵开始有组织的有条不紊的焚烧圆明园,海淀一带的其他几座皇家园林也随之焚灭。当联军把大炮架在安定门城门之上对准紫禁城的时候,战争结果已可想而知。
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传说,极精美的,举世无双的火烧圆明园呢?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流下来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它们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屈辱和痛苦。
许多年前,嗜血成性的英法联军,无视中华民族的尊严,盗意践踏中华国土,大肆掠夺火烧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火烧圆明园的亭台楼阁,毁坏了圆明园的奇花异草。为掩饰罪行,他们放火烧了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啊!这一切的一切——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奇耻大辱!这样的耻辱在黑暗的旧中国,又何止一次呢?
现在,我们的祖国正在发展,祖国未来的蓝图有待我们去描绘。我们一定要把过去的屈辱牢记在心,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壮的体魄,培养良好的品德,树立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圆明园作文读后感篇7
星期四下午,张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火烧圆明园》,虽然同学们个个看得异常认真,可是却叫我越看越纠结、痛心。
第一节课,主要看得是慈禧太后入宫的情景,我不太感兴趣。第二节课就来劲了,讲的是英法联军与清军之间的战争。
我们全班同学都津津有味地往下看。看到清朝打了败仗,我的心隐隐作痛,深深地为清朝的腐败无能感到羞耻。当看到清军打了胜仗时,又为他们能出了一口恶气而高兴。当看到清朝政府弃老百姓于不顾,独自逃往避暑山庄时,我在心底不禁咒骂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将中国老百姓推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在危险来临时,又把中国老百姓弃之不顾,这样的政府,人们何来幸福?这样的国家,怎么会繁荣昌盛?
英法联军如狼似虎地冲进了圆明园,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此外,他们还无耻在在大庭广众之下宣布之所以要烧毁圆明园,是因为守护圆明园的清朝官兵不允许他们进园搜捕人。大伙就那么焚烧了三天三夜,烟雾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圆明园没了;园林艺术的瑰宝,没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没了;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没了。看到这,我的心沉到了海底。
可是,清政府,却还在避暑山庄吃喝玩乐,看到这,我恨得牙痒痒!
看完了电影,回放着圆明园毁灭的各个场景,我的愤怒和惋惜久久挥之不去。
圆明园作文读后感篇8
学习中,我知道了圆明园是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知道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还知道了圆明园是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可是观看了《火烧圆明园》后,我又知道了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看了圆明园的毁灭,我真有些说不出的感情……
圆明园里的建筑雄伟壮观,亭台楼阁玲珑剔透,还有许多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圆明园里还有许多奇珍异宝。可是那么美的园林,竟在短短的三天内,就被英法联军用残忍的手段毁掉了。在这三天内,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摧毁下变的不堪入目:他们把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这已经够可恶的了,但是,英法联军为了烧毁罪证,用火把我国花了2个世纪的时间建造好的圆明园给烧毁了,英法联军任意的摧毁圆明园,可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非但不去制止它,而且还去当他们的走狗!我觉得英法联军很霸道、野蛮,他们不择手段的毁了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的最好罪证。
然而,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现在圆明园已经不是以前辉煌的、灿烂的圆明园了,现在的圆明园是一堆残垣断壁,一堆废墟。当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刻将深深的印在人们的心里。
当时清朝政府是腐败无能,花钱如流水。一顿饭都要花掉许多银子,饭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他们穿的衣服都是上等布料做的,也要花掉许多钱;大官人吃喝玩乐……花掉许多银子。可他们知道,这些供他们吃、喝、玩、乐的银子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银子,他们吃着、穿着、用着老百姓的银子,竟然还心安理得!他们根本就没理老百姓们过的好不好,所以,当时我国只有挨打和受欺负的份儿了。
看到圆明园那悲惨的结局,我更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知道了“闭关锁国”的后果……只要能多多向外学习、交流,就会更加繁荣富强,不会为他人所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