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电影的观后感5篇

时间:2025-03-18 14:10:16 分类:学生总结

记录观后感能够让我们在每次观影后保持思考的习惯,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通过观后感的写作,我们的思维将更加开放,接受不同的观点与解读,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霸王别姬电影的观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霸王别姬电影的观后感5篇

霸王别姬电影的观后感篇1

半个世纪,一台戏,两个人,成就了霸王别姬这部史诗级的传奇电影。时光婆娑,物是人非,虽然电影里的年代已经随风而逝,那段疯狂热血的岁月已经幽暗在岁月的风尘,但如今当我们感受那一个个电影画面的时候,依然能根据自身所处年代和经验阅历,窥探隐藏在贩夫走卒皮囊里的幽深人性、爱恨情仇,感怀生活在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岁月绵长。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我们既为一咏三叹的京剧腔味所吸引,更为大时代背景下不由自主的命运所叹息。

不疯魔不成活。影片中程蝶衣和段小楼是京剧戏班子的师兄弟,从小被老师傅分别塑造成虞姬和霸王的角色,在经过一段魔鬼般训练的经历下,两人从小怀揣的成为万人拥戴的京角梦想终于实现。但在功成名就之际,段小楼却迷失在物欲横流的纵情声色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妓女菊仙并与之完婚。虞姬是真虞姬,霸王是假霸王,对段小楼钟情有加的程蝶衣难以接受他的移情别恋,也生怕因为生活紊乱而影响舞台表演和形象,在一系列努力仍无法挽回现实的情况下,程蝶衣也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他与袁四爷鬼混,抽大烟,歇斯底里地放纵自己。“说好了一辈子,少一年、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对感情洁癖到极致的程蝶衣,将戏里的角色延伸到现实生活不能自拔,最终在一切都风平浪静之时,拔剑自刎,惊人地选择了虞姬的命运。自古以来,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的论争就没有尘埃落定的一刻,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穷尽人类智慧和经验也无法探明的重大人类命题。

电影中,程蝶衣和段小楼从童年时期虽然苦难深沉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真挚情感,到一举成名时虽然名利双收却反目成仇、渐行渐远,到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____时期等不同历史阶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相爱相杀,最后到改革开放时期走出舞台人生、面对现实时的以死解脱、生死两别,一场场,一幕幕,无不让观众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性在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交叠、反复、对抗、爆发,特别是____时期两人因忍受不了红卫兵的批斗折磨互相揭露、反目成仇,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声泪俱下。掩影沉思,脑海里赫然飘起几行诗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诚然,人生在世,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只是众庶百黎大多活得太过执拗、过于较真,自以为可以紧握主宰自己的人生,改变外界的态度,却不曾认识到世事太过残酷,远非你我所愿。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狗血的历史编剧下,穿越两千多年依然精彩重复。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英雄悲歌,美人迟暮,爱本没有错,错的是过于执着。

霸王别姬电影的观后感篇2

1977年,相隔十年余久的他们,再次相遇,在特殊的地点以特殊的方式,结束了他们积攒了一生的爱与恨,情与仇,一切终归尘埃。

1922年,小小年纪的程蝶衣被送到了戏班子里,因为有张女儿的脸,他的角色早已注定——虞姬,曾经的他,不愿向命运屈服,但几年后的他,已经分不清幻想与现实、舞台与人生、爱与义、他已成虞姬,他愿沉溺在舞台上尽享无限欢乐与瞬间的永恒,他愿与他的霸王长相守,他爱着他的霸王,无论是台上那个对虞姬百般呵护、百般宠爱的霸王还是台下那个与程蝶衣相濡以沫、互扶依靠的段小楼,他都深爱着。段小楼是他的全部,是他的梦,因为是梦,所以追随,因为是梦,所以遥不可及,因为是梦所以美好,因为是梦所以不愿沉溺,只想沉溺幻想。

只可惜,程蝶衣的爱心终究还是费心,花天酒地,娶妻生子,是男儿的本性。段小楼戏中唯一一个正常人,任何事情的发展在冥冥中早已形成一定的轨迹无法改变,就像火星撞地球一样,段小楼遇上了菊仙,即使他们曾立誓同台唱戏到永久,段小楼依然是男人,戏台上,爱江山更爱美人,生活中重诺言更重享乐,毫不犹豫的菊仙成了他的选择,而那个被他选择的菊仙天真地幻想着自己所托付的这个男子会是个刚强勇猛的男子汉,却万没想到,在生与死、爱情与生命之间,他选择了自己的生命,在他亲口否认爱眼前这个女子的时候,菊仙瞬间崩溃,可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在阴阳交界处徘徊,最终无法越进那道路门,内心的软弱、矛盾、虚伪在那一刻全部释放,在矛盾的一瞬间,出卖了妻子、兄弟和他的心,不过,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子,能舍身为王,为别人的生命付出一切的能有几个?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现代生活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小悦悦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愿意出手相救,其他人因内心恐惧而退缩。

如果说活命是段小楼的全部,那么段小楼就是菊仙的一切,菊仙这个刚强的女人他的刚烈,对爱的执著,内心的坚强是我所敬佩的,不向命运屈服,即使身处青楼,依然能够有勇气去面对万事的变迁,她要重新做人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在大难面前,仍然誓死保护段小楼和那把宝剑,为何?因为爱,所以愿意付出一切,但当全身心的付出都得不到回报后,无论是谁都会疲惫,在欺骗与背叛之后,也会厌倦,爱到深处就是恨,好最终穿上新婚时的嫁妆,带着曾经的记忆,现在的痛苦走了,恨他还是因为爱他到无法自拔。

1977年,两人又重新相遇,在这十一年里,双方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人生,命运早已注定,不论是戏中还是戏外,虞姬的选择都是在最爱的霸王前离开,而霸王能做只有那一声嘶喊,唱完最后一出戏后,华丽转身,悲哀落幕,舞台是他最后的归宿,华丽的戏台应有高贵的人来闪耀自身的光彩。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男儿郎败给了女娇娥,利战胜了情,恨掩埋了所有的爱,曲终人散,帷幕落下,无须感叹,一切终归尘埃。

霸王别姬电影的观后感篇3

我喜欢张国荣,他是我的偶像,他主演的电影《霸王别姬》也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他扮演的是“程蝶衣”,剧中,他出演的“虞姬”栩栩如生,他出演的《牡丹亭》也很成功。

我印象中的“程蝶衣”演戏,“不疯魔,不成活”,甚至有一点分不清戏里和戏外。他演“虞姬”,师哥段小楼演“霸王”,他和师哥的感情很好,他想像戏中虞姬对霸王一样对师哥从一而终,还时常念叨“虞姬为什么没有死”。而师哥呢,始终把他当兄弟看,并且喜欢一个妓女——菊仙姑娘,并和他成亲。他不甘心,在对师哥绝望之后,就委身于看好他的戏霸袁世卿,并且吸鸦片烟自甘堕落。两个人斗气的时候,师父想要调停,却被菊仙姑娘搅和了。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一群国民党乱兵以“汉奸罪”把程蝶衣抓起来了,小楼去求袁世卿,被他百般侮辱,之后要程蝶衣在法庭上说谎苟且偷生。

在法庭上,程蝶衣说日本人青木如果不死,京剧就可以传播到日本去了,这更坐实了他的罪名。不过,一个国民党高官因为他的技艺把他保下来了。解放后,京剧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收养的小四想出演“虞姬”,被小楼拒绝了。____这,小楼受到小四的迫害。小楼必须在菊仙和程蝶衣中选一个,他看见程蝶衣已经走入陷阱中,就想保护菊仙,“揭发”程蝶衣。而程蝶衣在师哥揭发他之后,已经绝望了,就都出了菊仙的过往。小楼又被逼与菊仙划清界限。之后,绝望的菊仙自杀了。

二人再度重聚,出演《霸王别姬》,程蝶衣终于不堪重负,“自杀”了。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他反映了时代,反映了那个历史环境下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艰难的抉择,以及爱恨情仇。程蝶衣是个理想型的人物,他对京剧的痴迷,对师哥的“爱”,以及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也是社会悲剧。他出演的旦角儿,影响了他的性格,“虞姬”对他的影响很大。而那个时代,才是造成他的悲剧的根本原因。乱世之中,艺术的发展不得不依附于某个政治力量,而解放后,京剧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菊仙死了,程蝶衣也死了。

在我看来,文学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生活,并且受到政治经济的重要影响,甚至受到其制约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陈出新。

霸王别姬电影的观后感篇4

他和他认识的时候,他是万人之上的太子,他却只是个渴望成角的戏子。

他师傅曾和他说,别把心丢了,丢了就找不回来了。算是,丢了心么?那是他心甘情愿,把心给了那个人。他终于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他终于看清了两个人之间划开的深不可测的距离。他忘记了许多,他只有一副不完整的记忆和空荡荡的身心。

一次次的痛苦,他还是选择的离开。本以为会是折磨,却碰上了爱了他许久的人。那人对他如此好,好得令他心痛。心丢了,就找不回来了。要拿什么去回报另一番真心。文章看及此,我笑他傻,恨他对伤他的人还眷恋不放。

一个对他真心如此的人,他却不去珍惜,在下定决心的一刻又不甘付出。书里的他亦是笑人性本贱。他毕竟在那个人的族里是个异类。终是一天,天朝与外族交战。他被疑是奸细,本以为会一死,却阴差阳错的回到了他的身边。一时间过往的酸甜苦辣席卷而来。

他纵是放不下他。那个夺了他的心的人。他和他,辗转如此,最后还是回到了起点。他又回到了宫里。后宫,从来都是最森冷的修罗场,可以不见一丝血色的洒满腥冷。他和他在一起,却是愈发甜蜜。像是要补回流逝的一切。他是是天子,有很多事,不是他能决定的。他理解,他仅是想要一些短暂的幸福。他知道,那些海誓山盟般的永远,他永远也得不到。最后一次,他去参加祭祀。他对他说,我会给你一个惊喜。

他笑,说,我等你回来。他们约定,要一起到老。而他知道,他等不到他回来了。太后亲临,亦是要彻底除掉他。他是不被世人所接受的存在。没有正统名义的`,所谓的男宠。我等不回你了……殿外突然传来令太后震怒的消息,皇帝在祭祀大典上宣布,从今之后他不会立后。他笑,我收到你的惊喜了。在太后的震怒下,他笑着喝下了那碗毒药。我注定,不能陪你到老呀……纵使看了那么多虐文,或是be,看到这篇文末,心里却蓦然一动。看开头时,觉得蝶衣真是单纯,又是可恨的固执。把心交给一个与自己身份悬殊的人,本就是一个错误。那个人,注定给不了他永久。

后宫,后宫是什么?积压着不知多少代的白骨。兰卿对他的许诺,有几个能在现实中成真呢?不属于以往小说里的帝王,兰卿没有绝对的权利。亦是有可以压制他的人。这样的恋情注定是打上无望的标签的。看到后来,觉得蝶衣如此痛苦,倒不如死了好,顺便折磨一下兰卿可好。总觉得兰卿的爱显得太淡薄,没有多少付出,或许是描写偏少。可是,真看着蝶衣在欣慰中死去,却只有一阵阵的痛心。

到最后,纠缠的两人,还是回归了初始的绝望。倒也现实。蝶衣,你这只绮丽的羽蝶,最后还是没能飞翔起舞啊。硬是,做了那扑火的飞蛾。戏子,轰轰烈烈的用自己的人生演了一出华丽短暂的戏目。从始至末,你唱的这出霸王别姬你可是喜欢?

霸王别姬电影的观后感篇5

七月份看完《霸王别姬》后读后感一直没写,书搁置在书桌的一个角落,我把它拿出来,2017年的工作不能拖到2018年再完成。我不能忍受这样的自己。

一说到霸王别姬,我脑海中就浮现山河气概、霸王的刚毅和虞姬的深情、人世的沧桑和命运的无常。这么多字眼一股脑挤进我的认知,可见我是太多愁善感了。

现在是十二月底,看完《霸王别姬》已近半年,为了写读后感,我今天下午又花了三个小时把此书浏览了一遍。作者李碧华对京剧的了解匪浅啊,从身段到戏文,从装扮到人物举手投足都是行家啊。

?霸王别姬》的写作功力深厚,读起来最大的感触是这小说就是专门为电影写的啊,风格非常像剧本(查了下,原来作者做过电视和电影编剧),故事情节饱满,从大事件到小片段都经过精心设计,活力足、气息浓、冲突不断、节奏快且节节热闹;但它又比剧本要细致,灰暗的格调、跌宕的乱世、众生相的大布景、颜色眼神和时代更迭的把握非常精到。对话和故事情节的推进都非常简约(人物对话很少超过一行字)、从不拖泥带水。作者对布景的介绍是简练且必要的。开头的天桥人头涌动、人声鼎沸;香港的街景等。读起来,你始终笼罩在作者幽幽的笔触中,仿佛自己也随着人物命运在不同时代沉浮。

我把文中的主要故事情节进行了归纳:冬天,剁手(多这个情节又何用?暗示血肉之躯?)-小豆子从男儿身被掰弯(本是男儿郎,不是女娇娥)——大世界中的兰花指和手绢。出名后:给小石头绘眉-倪老公处受惊-路遇弃儿(50页内下一代诞生)-宝剑和拍照象征物定格一时代(50页内)。十年成名,抗日期间:霸王与姬拍照-袁四爷看戏邀饭男男事-同时小楼菊仙-三人戏场首秀(枪击)-菊仙上门-袁四爷现暧昧-宝剑得、小楼婚酒-蝶衣抽鸦片、段玩蛐蛐(小四偶现,日本入侵)-小楼被日捉-蝶衣救人-小楼卖瓜菊仙怀孕-关师傅训徒、亡-(日军投向)暂合-国军戏台闹事蝶衣被捕菊仙流产。(1949年解放)袁四爷被枪毙-蝶衣戒鸦片-为解放军唱-(____)被批斗勾眉-抄家-未划清界限-互揭短-菊仙自杀-劳改-重逢。

不可否认,作者有非常好的文笔来填充小说的血肉,但就《霸王别姬》的故事情节、人物设计来说(小说的脉络或称之为骨架),它是有套路可寻的,并且套路满满。

比如开头提炼主旨:戏子,只能在台上有义。蝶衣的感情终在台上掏空了,而降落凡尘的霸王终被淹没在芸芸众生中,他比蝶衣入世(路盯美女)和能屈能伸(离婚);他曾有铮铮铁骨(不肯向日本人的酷刑低头),但他不得不向现实生活低头。人人都有自己过活的方法。蝶衣这样用尽力量生活的人,只适合活在艺术中。再比如中间部分与袁四爷借酒演戏:有戏不算戏,无戏才是戏。“大家都一样,天天地合、天天地分,到了曲终人散,只偶尔地,相互记起。其他辰光,因为事忙,谁也不把谁放在心上。”在对话和景物之后用很短一句话概括人物心情。是个异种,当个凡俗人的福分都没有。“局外人,又是当局者”“漫天暖意,驱不走蝶衣的荒凉。”

套路之二:前后映照。作者在这方面的一丝不苟值得赞赏。在小说中出现的人、物基本都会在文章的结尾处有交代。比如文中最典型的象征物-剑(拔剑自刎)、照片(把前朝旧人细认)。小楼为保护蝶衣眉梢上的疤痕、勾眉、蝙蝠血(寻死)、倪老公、泡澡(赤裸相见)。菊仙的骨灰。连一些小特点都有呼应,比如小石头爱拍砖,年老被斗时仍被要求拍砖。最可惜的是,坏人小四没有后文。

套路之三:象征物的提炼。剑和照相片。剑的命运与人物一般多舛,几经易手,从满清遗老的老公公那里到袁四爷手中,由程蝶衣作为卖身之礼物转赠段小楼,在蝶衣深陷险境时作为信物呈给袁四爷,在____中抄家带来杀身之祸、结局中蝶衣用剑自刎。相片统共出现过三四次:还在大杂院没出名时的集体照、初有名气后西装合影照、年老回顾。

作者对时代背景的介绍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它的嵌入常常了无痕迹、水到渠成,在人物的小打小闹中把大背景就交代了。比如p5报童在天桥卖报(东北军戒严了,日本鬼子要开打了!)简单一句话;日本人打进来了则用两人在照相馆照相时别人的口传;国军胜了是在两人正演戏间。

此书中,我们难忘程蝶衣的痴情、霸王的义气,我倒最敬佩菊仙的果敢和智慧,讨厌小四的心机和忘恩负义。说起来,菊仙是个悲剧人物,一生求安宁而不得的女人。菊仙是霸王和虞姬两人之间的第三者,也许一开始她并未把程蝶衣当成自己的情敌。但菊仙聪明,跟程蝶衣三两次过招(初见讽刺、再见当红娘)之后她体会出来了程蝶衣对霸王的别有用心。于是,她跟程蝶衣这样一个大男人争夺男人的拉锯战开始了。不得不承认,菊仙在风月场上混过的人,她知道如何利用自己女人的优势去吸引男人,她撒娇撒泼她利用生儿育女和女性特有的温婉想要拴住段小楼的心。她聪明还体现在顺势和果敢上,在段小楼许下婚约后,她毫不犹豫替自己赎身,主动向段小楼告白;她还深知人世之艰辛,在赎身时做了点手脚留了点私房钱。她痴情,在____中誓死不与“有问题”的段小楼划清界限,还处处维护段小楼的名誉,她是他堂堂正正的妻;她临危不惧,抱剑求袁四爷救蝶衣的那一幕简直像巾帼英雄,有气魄有胆量。她善良,科班散了给徒儿们发遣散费,在蝶衣戒烟时照顾他,落难时搭救他。她没有把段小楼当霸王,她洗尽铅华,不过是想要跟一人平安终老。这些在一个有着不良出身的女子身上都是非常闪亮的人性光辉。直到段小楼不要她,她生命的依托就没了,她上了艳妆穿着大红的衣衫带着她在人间过一段寻常日子的梦上吊自杀了。段小楼是要负了她也就算了,她不知道段小楼的真心想法吗?这女子太刚烈。她原本是圆滑的啊,可是在感情面前她失去了理智。好在,段小楼还记得她的骨灰,只是人不在了惦记这还有何用呢。

小四是个随从,极没有存在感。他跟随在程蝶衣身边,看多了花红柳绿浓墨重彩。一直受气的他誓要出人头地。蝶衣烟瘾中对他表演的评价让他绝望。“小四一语不发、一语不发。”忍了多年,他的人性阴暗面终于爆发。小四在袁四爷被枪毙时兴高采烈;他揭发段小楼、批斗蝶衣、献剑给红卫兵。带着翻身做主人的热情,小四的人生价值在腥风血雨的乱世中得到了体现,他终于被人们注意到了,他靠卑劣的手段被蝶衣、袁四爷这些压在他头顶上的人物注意到了。

在电影中,忘不了程蝶衣和菊仙在被批斗时,两人不约而同要维护霸王的举动,我当时想这两个人争了一辈子,是仇人却是最能理解对方的人;最感动的是程蝶衣戒鸦片时痛不欲生抱着菊仙喊娘的情节,我深深体会到两人的惺惺相惜,蝶衣可怜、菊仙善良。小人物的设置也让故事更加饱满,比如小癞子,出场逃跑被打、初入哭、练功不专业被打、小癞子自杀。

寒暑交替,内乱到外乱再到内乱,小世界到大世界,这一幕幕真实上演的生活片段,真像电影里的洪荒世界啊。

人间,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脸。

《霸王别姬电影的观后感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