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读后感精选6篇
读后感能够激励我们在阅读中更加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一篇引人入胜的读后感能够让书籍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激励更多读者去翻阅原著,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自由》读后感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自由》读后感篇1
近期拜读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一书,了解了孙瑞雪和她的蒙氏教育,她提倡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探索和尝试。她认为:“儿童是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精神能量和潜能,孩子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能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这本书始终贯穿着爱与自由的平衡关系,强调给孩子“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告诉我们要学会爱孩子、学会放手、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
在孙女儿还只有2个多月时,孙女儿的父母为了学习和工作,把陪伴孙女儿的担子交给我和她的爷爷。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们在陪伴的同时,孙女的求知欲也在成长。我先是带她参加各种学习班,且在报班前征求她的意见,发现她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学。于是我就给她先后报了火花思维、乐高、画画、播音主持、舞蹈、轮滑等。
在孩子的生活方面,我更多的是“干预”。如当宝贝做事动作很慢时,我没有足够的耐心让她自己去体验完成;当她想自己动手吃饭时我怕她把饭粒掉在地上难得打扫卫生我就帮她喂;当她玩沙子时我怕她会把沙子弄伤眼睛而不让她去沙坑玩;当她室外玩耍时怕她发生意外就不让她四处奔跑……总之我都会尽力包办。现在孙女儿四岁5个月了,虽然很懂礼貌,爱学习,会收拾自己的玩具,会帮我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一些精细的事,如剪指甲、系鞋带都不会做。作为孩子的奶奶,这不得不让我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产生反思。或许就是因为没有给她足够的“自由”,对孙女儿过度的“呵护”,“剥夺”了孙女儿的“自由”。那么我接下来应该如何爱和呵护孩子呢?《爱和自由》这本书中的许多实例,让我有所思,有所感悟:
最最重要的,我得放弃完全“控制”孩子的想法,要给她“自由”,即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允许孩子犯点小错,比如孩子打碎一个碗、泼一杯牛奶、弄脏了自己的衣服等等。让她在犯错中增长见识,让她在犯错中学会控制情绪和冷静面对,让她在犯错中学会诚实和承担责任!
孩子的“自由”成长,很重要!
《自由》读后感篇2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蒙氏理论的书,拿到书后才一翻,就马上被吸引住了,一边看一边打心眼里认同,合上书本,内心充满了接触到真理的激动。
都说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会特别认同,现在却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书里哪些案例和说法触动了自己,只知道一边翻阅一边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从小能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书上的文字腾印到父母的脑子里,告诉他们当年那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怎样伤害和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总之,由此“爱和自由”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作为老师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华,看着孩子的脸,在心里对她们说我也要“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包围着你们,而又给你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不求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止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曾经,我也认同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个人,要有个人“镇”得住他;认同孩子小的时候讲不通道理的时候,至于道理,长大了就会懂了;认同一个凌厉的眼色使过去,孩子就噤若寒蝉的“威严”……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我们从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听话、不惹事、好好学习、不贪玩,就是好孩子。
我们从来没有或者有过却没有答案去问自己: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眼前这些就是我想要的吗?我们的身体已经成熟,我们的心智却停滞不前,面对纷扰的社会,我们内心的惶恐不安远远大于自尊自信,这就是传统教育带来的后果。为什么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拼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说的去做,但不要学我”?为什么父母以自身的经历和教训教导孩子却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自强自立的人生道路?
我们了解自己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成长的规律,认识到并尊重每一个新的独立的个体,蹲下来,时刻关注自己和她的成长,用真正的、无限的、无条件的爱滋润彼此的心灵,让“内心的小孩”和现实的孩子一起快乐、自由地成长!
《自由》读后感篇3
教育教学中教师眼里要有一面欣赏性的镜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就用凹透镜看,那么就会多一些宽容、理解;当孩子有了进步时,就用凸透镜看,那么就会有更多欣赏、信任。让我们持续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等待,把期盼的目光放的远一些,再远一些,用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去带给孩子更多的惊喜、笑容、感动、幸福和无限的生机。我们要用智慧的眼睛去欣赏学生,摒弃用分数衡量孩子存在价值的做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使我们的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一样的领域又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很多观念强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就应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就应清楚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向告诉她“宝贝,你必须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向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用心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必须会是完美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这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光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自由》读后感篇4
?爱和自由》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有听过什么蒙氏教育,初看到这个词时更是一头雾水,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虽然现在也是一知半解,但勾起了我继续学习的欲望。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天底下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的,而又有几个母亲真正懂得爱孩子的?
作者这样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是我们成长的结果,那可能是不爱。”我非常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而爱是什么?书中是这样写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虽然读完了这本书,但里面的好多概念似乎还不太明白,而自己更感兴趣的就是作者所举出的例子,因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没想过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不”,不要以大人的观点去告诉孩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让孩子在过程中自己去判断事物的真伪对错。思索自己的行为,每日从我们口中吐出多少个“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该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么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孩子是通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通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读完这本书,不得不承认,在教育这方面,我了解的还远远不够,但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不能让它走向一种极端,这本书里触动我心灵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之成为自己教学工作的强力支撑,加油!
《自由》读后感篇5
这是我学习理财的第八个月,这是我读的第四本关于理财的书。我开始储蓄。
看这本书,我获得了几个点:
1开始将生活费的10%强制储蓄
2清晰自己的目标,绘制梦想图册
3明白了自己对于财富的消极想法,“我觉得自己配不上财富”
4怎样与导师交流多了一些想法
1开始将生活费的10%强制储蓄
我明白先储蓄的重要性。我之前尝试过三次储蓄,都失败了。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为自己没有做好储蓄而难受,觉得再不储蓄我都没有资格打开这本书了。在书中看到这句话,“如果你不做这件事就会难受,而做了就会很快乐。”是的,如果还不开始储蓄我仍然会难受,而如果开始储蓄我就会很开心。刚好有一个喜欢的快递盒子,我就把它重新封起来,上面用刀划拉了一下,存进去了一点钱。将生活费的10%储蓄起来,发现花90%的生活费与花100%的生活费生活没有什么不同。
2清晰自己的目标,绘制梦想图册
上一本看的书是《零秒思考》,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这本书提到了目标,两者结合起来,那几天我经常写自己的目标,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写着写着我也更了解自己,未来的路也在一步一步探索中更清晰,并且开始行动绘制自己的梦想图册。今天早上照片已全部搜集,明天去打印,完美。
3明白了自己对于财富的消极想法,“我觉得自己配不上财富”
学习理财以来,我开始破除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比如,承认自己很爱钱,承认财富可以给自己带来美好的生活,认为花钱是为了世界更美好,要自己快乐的花钱,想着拥有更多的财富去帮助别人。一句话,“想要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自己心里从来没有发现过却又最深刻的那句,“我打心眼里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么多的财富”。我思索了很久,也从原生家庭找到了这种想法的缘由。还没找到解决办法,我知道的,急不得。
4对自己怎样与导师交流多了一些想法
我的导师讲究“散养”,但是我总认为老师带了这么多届学生,这么做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我主动找师兄师姐交流,关于导师,关于我们的专业,关于未来的工作方向。我每个月初会给老师发一份邮件,内容是对自己上个月学习的总结以及一些想法,老师从来没回过我,但我从来不怨老师,因为自知自己没有做出什么成果。同门们都说,给导师发信息不回,开学以来,我给导师主动发信息四次,每次导师都是立刻回复了我,师兄说我命好,可能刚好导师在玩手机,哈哈哈,其实我觉得,怎样发信息也是一门学问。看了这本书后,肯定了自己的一些原有想法,也开始注意那些以前没注意的事。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不幸福,我特别想知道幸福是什么。书里说,幸福指的是热爱你现在的样子,享受你所获得的东西,按你的本性去生活。我想的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自我肯定。我不懂。
将90%的精力放在“为什么”做这件事上,这个目标有什么利己利人的部分,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坏处,只将10%的精力放在“怎么做”这件事上。很多人都弄反了。不懂,照做。
我的目标:
参加12月份的数学建模美赛和4月份的应用统计大赛,获得名次。
跑步10km
游一趟日本,1个月左右的那种。
完成一篇论文
读完三本关于《机器学习》的书。
与于先生越来越好。
攒1w元
拥有和潇洒姐一样的状态。
恭喜自己走出第一步。
感恩遇到这本书。
《自由》读后感篇6
得知钉大每周二会在他的公号公布他投资的指数基金,而且据说赞同他的投资理念,坚持定投超过2年的粉丝,几乎都是赢利的。据20xx年问卷调查,其粉丝中坚持定投指数基金的投资者,96%是赢利的,20xx年这个比例更是达到了98%。
于是,在不懂不专业又渴望积攒资产的心理,我按照钉大教的方法,跟投了他的一只基金。
因为定投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用近期可能用到的资金,最好用闲钱,可能3、5年都用不到的!今年娃的压岁钱大概8000左右,我想着那就凑齐10000,这个10000长期用不到,就用来做他的教育基金吧,定投的初始金额就有了。
虽然不多,但是通过复利计算器算了下,每月基本上在850左右的基础投资金额,利率保守算10%,20年下来65万左右,也是笔不小的钱了。将来作为娃的创业资金或者其他都可以啊!
我的房子梦,也是需要实现的,首先还是得好好工作,增加工作收入来积攒资产的本金。
年初伊始,这完全是我的一点小心得了,书里的内容我之前做了笔记分享,我就不在这里重复太多了,想要跟我一样攒钱圆梦的小伙伴可以查看往期记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