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数的教案5篇

时间:2024-03-01 09:10:43 分类:教师总结

认真准备好教案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认真写好教案可以提高我们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掌控,使教学更加有序和高效,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数学分数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分数的教案5篇

小学数学分数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材第23——2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 “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关于百分数,我们已学过那些知识?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百分数的意义

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

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 引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百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

二、 新知探究

问题引入:盒子里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

1、 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并找出题中的条件与问题。

2、 你认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多)的部分是水的百分之几

3、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师巡视,个别指导。

4、 合作交流:

方法一:(50-45)÷45 方法二: 50 ÷45 ≈ 111%

=5÷45 111%-100%≈11%

≈11%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具体的想法:

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二: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

5、 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试一试”。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几”的意思是降低的价钱数目占原来价钱的百分之几。

三、 总结: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方法:

(1) 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的具体量,再除以单位“1”。即:两数差额÷单位“1”

(2)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再把另一个数看作单位“1”即100%根据所求问题两者用减法运算。

四、练习提高

指导学生完成第24页练一练第1,2,3,4,5题。

小学数学分数的教案篇2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而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又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好本节知识是本单元的关键。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感知和理解百分数意义的过程中,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在总结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的过程中,渗透事物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观点。

由于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百分数的意义还是模糊不清的,有的学生认为百分数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因此,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在课内进行交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生活实际引入,引导学生体验百分数的产生的过程,通过讨论、探索、概括形成百分数的概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等思维方法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点。

(二)、过程与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体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1 / 41 / 41 / 4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2.出示课件上含有百分数的图片。

问:你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像上面这样的数,如:99%、65%、34.5%、

120%……叫做百分数。

3.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百分数资料。

师:同学们收集到的百分数资料可真多啊!看来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有什么含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百分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1)结合课件信息,说一说每个百分数的意义。

①第一幅图中的70%:表示棉布占这件t恤的。

②第二幅图中的38%:表示酒精占这瓶酒的。

……

2.明确百分数的意义。

(1)看看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引导学生观察,和同桌交流。

(2)引导学生得出: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板书)

指出:正因为百分数表示的两者之间相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3)让学生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

2 / 42 / 42 / 4

(4)课件出示:学生近视率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我市学生的近视情况如下:小学生:18%

初中生:49%

高中生:64.2%

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好处,并说一说每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3.探究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1)探究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师:同学们认识了百分数,那百分数应该怎样读和写呢?

①学生尝试读百分数。(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②学生尝试写百分数。(写作:35%)

③游戏。在10秒内,写出10个不同的百分数。

师: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表示你完成的情况吗?让学生说一说。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①读法:百分数读作“百分之…”。

②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我们写百分数时要注意先写数,再写百分号“%”。写百分号时先写左上角的圆圈,再写斜线,最后写右下角的圆圈,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点,以免与数字0混淆。

4.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观察下面的两道题:看哪一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运走了一堆煤的。

一堆煤重吨。

问:百分数和我们学过的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吗?

(2)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从意义上讲,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也就是说,分数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也可以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后面不可以带单位名称。

(三)趣味练习

3 / 43 / 43 / 4

1.课件出示趣味百分数练习题。

①:把一枚硬币随意抛在桌面上,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接近(%)。

②: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可能(%)。

③:你认为“海底捞针”捞到的可能性为(%)。

2.趣味数学。(找出成语中的百分数)

百战百胜十拿九稳一箭双雕百里挑一半壁江山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83页1、2题。

(六)、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2%

读作:百分之二十二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之三十五写作:35%

4 / 44 / 44 / 4

小学数学分数的教案篇3

标 知识

技能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的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

方法 使学生经历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使学生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及手段 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2分钟)

师:同学们,课前教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收集到了吗?在哪儿收集的?容易找吗?这说明了什么?

既然百分数这么有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好吗?你想学习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0分钟)

1、百分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三杯糖水)

你认为哪杯糖水更甜?

学生争论后得出不好判断的结论。

老师给出三杯糖水中糖的含量:7克、13克、9克。问:这下能判断吗?还需要什么条件?

再给出糖水的重量:20克、50克、25克。问:这下能判断吗?看什么?

生:看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样能判断哪个杯更甜吗?怎样就容易看出来了?(通分)

师: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分率,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

2、百分数的写法:

师: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板书)师示范写35%。

请一位学生板演26%、36%,其他学生在本上写。

师生交流:百分数怎样写规范、美观?

①两个小圆圈要写的小一点。②斜线的倾斜程度。

3、由刚才的不好判断,到现在的一目了然,是谁帮了我们的忙?大家在课前已经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百分数,你现在能说说这些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吗?好,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收集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全班交流)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收集的百分数?说说它的意义。

4、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百分数,想不想看?

课件出示:读一读

(1)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

(2)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3)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共获得51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

(4)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

这些百分数都表示什么意义,你知道吗?

看了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

(三)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5分钟)

1、小组讨论: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回答:①分子②分母③读法④意义等的不同。

课件出示:

下面哪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个不能?说说为什么?

一堆煤 吨,运走了它的 。

百分数是分数吗?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吗?

得出结论:分数即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

(四)、拓展应用

1、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成语里也有百分数。

课件出示:请将下列词语用百分数表示出来

十拿九稳百里挑一百战百胜一举两得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总 结

1、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用一个百分数表示你的满意程度。

2、对教师满意吗?也用一个百分数表示。

3、最后,教师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作业设计 做一做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4% 读作:百分之十四

% 读作:百分之六十五点五

120% 读作:百分之一百二十

心得反思

第2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课题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xx年 月 日

20xx年 月 日

标 知识

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

方法 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两者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 归纳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指生回答。

生1:带有百分号的数叫百分数。

生2:表示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要把百分数单独列一单元?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不能带计量单位;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叫分率,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能带计量单位。

百分数与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在生活中广泛的运用到,所以有必要单独为一单元。

3、我们学过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板书课题

二、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为什么要转化?

生2:怎样转化?

师:对呀,为什么要相互转化呢?引导学生说出转化的意义。一是便于计算,二是便于比较。(板书),那怎么转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不过,百分数怎么转化成小数,小数又怎么转化成百分数,老师想把讲台让给你们,请同学们来当小老师,让讲台成为你们的舞台。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学生自学课本84页(两分钟)

2、小组讨论(三分钟)

3、指生上台汇报,集体交流小数转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1)出示例1:(要求学生讲)

(2)小老师甲: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3÷ =60%

4÷6≈ = %

(3)小老师乙: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过程先把小数化成了分数,显得麻烦了些。而我可以将小数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就行了。

(4)教师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4、师:学到这里也累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学完了吗?(没有,还有百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方法没学),噢,那我们接着学百分数如何转化成小数的。

(1)出示例2:(要求学生讲)

(2)小老师丙: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

750×20%

=750÷

=750×

=150(人)

750×20%

=750×

=750×

=150(人)

(4)小老师丁:老师,我的方法更简便,能将百分数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四、拓展应用

做一做

五、总 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作业设计 练习十八6、7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例1、3÷ =60%

4÷6≈ = %

例2 750×20% 750×20%

=750÷ =750×

=750× =750×

=150(人) =150(人)

心得反思

第3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xx年 月 日

20xx年 月 日

标 知识

技能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

方法 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 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2 列式计算:4是9的百分之几?

50是200的百分之几?

3 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4 出示课件复习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5 学生读题,找出题中的单位1,并独立解答。

6揭示课题:如果把这道题的问题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应该怎样解答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3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

(3)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并说出自己画图的依据。

(4)启发学生思考: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长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比较?哪个量是单位(板书:增加的÷原计划的)

(5)学生尝试列式计算。(1名同学板演)

(6)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板书:14÷12≈%

%-100%%

(7)比较两种算法的相同点是什么?

2 将例3中的问题改为“原计划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该如何解答呢?

(1)提问:这道题中是那两个量进行比较?把哪个量看成单位1,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学生列式,老师板书。

(14-12)÷14

(3)比较观察

将例3改变问题后的列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除数发生了变化?三、拓展应用

(1).分析数量关系。

(1)求今年产量是去年产量的百分之几,是把( )看作单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 2)求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是把( )看作单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3)求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是把( )看作单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2).操场上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3).一辆自行车原价是312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68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4).甲校学生人数比 乙校多5%,乙校学生人数比甲校少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类怎样的百分数应用题?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作业设计 做一做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例3、14÷12≈%

%-100%%

答:(略)

心得反思

第4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xx年 月 日

20xx年 月 日

标 知识

技能 掌握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能进一步理解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对应的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过程

方法 增强应用意识,体会百分数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提高学生类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 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口算 3/4×4 2/3÷2/3 1+12%

(2)、20的3/5是多少? 30的70%是多少?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自主提问,生成问题。

1、教师口述信息: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2、抽生复述刚才听到的信息。

3、学生提出相关百分数问题,引入例题。

预设问题:①、增加了多少册? ②、今年有多少册图书? ③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二)、解决问题,引出例题。

1、出示例4:

师述:用刚才的信息加上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4。

例4: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有多少册图书?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1)、重点指导分析“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引导:思考“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是什么意思?在那见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把12%换成一个分数你会解决吗?(我们可以借助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来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等量关系是什么?(今年图书册数=原来图书册数+增加的册数)单位“1”是那个量?我们先求什么?(即问题①)求增加了多少册就是求什么?怎么列式?(1400×12%)(教师指导一个数乘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强调过程的完整性。(抽生板演)

(3)、抽生说说算式的意义,回顾解题思路,说说解题的关键点是什么?(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

(三)、一题多解,拓展思维。

思考:解决这类问题还有什么方法?

(1)、提示:借助刚才提出的问题③思考。

(2)、学生独立思考列式。1400×(1+12%)

(3)、抽生说思路。

(4)、借助线段图分析“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5)、找准解决问题关键点。

(6)、列式解答。

(四)、分析特征,自主归类。

1、师生一起归类,这类题属于“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回顾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联系实际,对比提升。

1、改编例4并解答。

学校图书室现在有图书1568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今年图书有多少册?

(1)、学生自主思考解答。

(2)、小组合作解答。

(3)、全班交流。

2、分析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比较今天学的这类题与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件出示例5

学生试做,师板书:

1×(1-20%)×(1+20%)

()÷%

四、拓展应用

比30米多60%是( )米。 40千克比( )少20%。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作业设计 课后做一做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例4 1400×(1+12%)

=1400×112%

=1568(册)

答:(略)

例5 1×(1-20%)×(1+20%)

()÷%

答:(略)

心得反思

小学数学分数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正确地约分和通分,能正确地比较分数的大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3)能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知识整理

1、分数的意义整理

(1)提问:什么是分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2)练习: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61/8千克4/7米

a、学生回答并提问:在“1/8千克”和“4/7米”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b、把“5/6”和“4/7米”改写成除法算式,怎么写?从除法的角度,如何来理解这两个分数的意义?

2、分数的基本性质整理。

(1)出示:1/2=()7=20/()1又30/45=1又()/()()/20=6。8=9/()

a、学生回答。

b、这道题用到什么知识?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2)将“商不变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添入下面的表格中:(全体练p159第12题中(4))

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

[][]

反馈后提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后接着问:那么。“商不变性质”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为什么?

(3)练习:

①()/18=5/6=20/()=()÷12约等于()(保留两位小数)

②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与:

4/7()511()2935()360()2/3

问:你是怎么比较的?

教学过程

备注

二、基本练习

1、a、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3份数是()。

把4吨平均分成11份,表示这样的2份的数是(),表示这样的3份是()吨。

b、2又5/6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9个这样的单位组成的数是();

c、把7/8的分数单位扩大2倍是(),把它的分数单位缩小2倍是()。

2、比较分数的`大小,课本p160第14题。

(1)学生练习

(2)反馈练习结果后讨论:

11/22()740()20/321又3/20()1.151.75()1又5/6分别用什么方法比较大小来得方便?为什么?

(3)方法小结:

a、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般用通分或约分的方法进行;

b、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一般化成小数比较方便些/

4、列式解答:

甲数是40,乙数是32,丙数是48,求:

(1)甲数是乙数的几倍?

(2)乙数是丙数的几分之几?

(3)甲数是乙、丙两数之和的几分之几?

(4)丙数是甲、丙两数之和的几分之几?

a、学生全体练习

b、反馈:师生讨论列式与结果。

c、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关键是什么?方法怎样?这两类题目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综合练习

1、课本p158第12题。

2、课本p159第13题。

学生练习后反馈说理。

3、独立作业:p160第15、16、17题。

四、课堂作业

?作业本》

理解分数、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如“1千米的3/4和3千米的1/4是相等的”有些学生理解不通;还有如看图用分数表示阴影中什么时候用带分数,什么时候用假分数,也有些学生分不清。

小学数学分数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对“几分之一”内涵的认识,会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关键: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及纸片

学生准备:

纸片及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冲突

1、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谈话:同学们,两个小朋友为春游了一些东西,想请你们来帮他们分一分。 (课件出示4个苹果,两个小朋友)

(1)提问:如果把4个苹果分给2个人,怎么分才公平合理?(指名反馈) (2个。同时课件出示:每人分2个。)

(2)如果只有2瓶水要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瓶呢?(课件出示:每人分1瓶。)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什么?(板书:平均分)

(3)如果只有1个披萨还能平均分吗?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一半)会分吗?如果请你来分你打算怎么分?拿手指指披萨的一半在哪里?一半该用什么样数表示呢?谁知道?

揭示课题:其实,象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若生说出1/2,则直接揭示课题;若生不能说,师则介绍说:一半可以用这样“1/2”的数表示,象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2、认识二分之一。

(1)(课件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2份,一半正好是披萨中的一份,这一份我们就说它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师边说边指月饼图) 谁会读?还有谁会读?咱们一起读。(师板二分之一)

提问:左边一份是这个披萨的 1/2,右边一份呢?(也是1/2)。

小结:也就是说,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披萨的1/2。

(2)现在你能说说我们是怎么得到披萨的1/2的吗?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能得到什么的1/2呢?(示西瓜、桃子、蛋糕、绳子分一分)

(3)1/2怎么写呢?请孩子们认真观察。

伸出食指跟老师写一遍: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表示其中的份数。再来一遍:1/2。

二、活动——建构

(一)操作感悟。

1、折长方形的1/2。

(1)认识了月饼的1/2 ,(师出示长方形纸片)那这个长方形的1/2又该怎样表示呢?请看要求: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2用斜线涂上颜色,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 (学生操作、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涂好的同学想想你是怎么得到长方形的1/2,哪些同学已经完成,坐好给老师看一下。

(2)汇报: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谁来介绍。

学生汇报:(ppt示)

都能用1/2表示呢?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2、判断1/2。

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这些图形中的涂色部分都能用1/2表示吗?

提问:2号和4号和5号同不也是分成2份吗?为什么不是1/2?

小结:判断图形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首先要看它是不是被平均分的。 总结过渡:从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一个披萨、一个桃子,一个长方形,还是其他的,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二)做分数。(3)提问:同样的长方形,折法不同,得到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

1、提问:学得真不错这是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板书:1/3、1/4、1/6、1/8??)

2、折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几分之一。

师:想不想用刚才的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来表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请看要求:用这些纸先折一折,然后也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并在上面标出几分之一。

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用“我把()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分之一。”

3、汇报梳理:

(1)展示一个表示1/4的作品。

请学生汇报。

师:刚才这个同学涂出了?形的1/4,有谁表示出了其它图形的1/4,请举起来。(将每种图形各收一张,师问:涂色部分是它的1/4吗?然后依次贴出)

(2)提问:为什么图形不一样,图中的涂色部分却都能用1/4来表示呢?(生说: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

小结:不管什么图形,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3)用圆表示分数的请举起来。师收取部分作品展示。同时,师依次问:这是几分之一?(边反馈,边板书)现在比较它们涂色的部分,你能说一说1/2和1/4谁大吗?(1/2)1/2表示一大块,1/4表示一小块,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运用同样大小的圆能不能比较分数的大小。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同样大小的圆,想象一下,你觉得1/8要比1/2和1/4怎么样?(小)如果还是这个圆形,继续平均分下去,可能会出现几分之一?(生自由说)

小结:也就是说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每一份就会越来越(小)。

(4)提问:同样大小的圆形能比较大小,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能比较大小吗?(能)其实老师给每个四人组的同学准备的图形都是一样的,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和同组的人比一比,说一说。

过渡:大家学得真不错,还想继续挑战吗?请看:图形中的涂色部分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呢?

( 2) 比大小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咱们和分数交上了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这位朋友有多少了解?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多,想不想再到生活中去找找分数。

四、应用知识——拓展能力

1、展示法国国旗,奥运五环,巧克力

提问: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这些图案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2猜一猜

3数学小博士

4找找广告中出现的几分之一。

结束语:同学们,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

板书:

3 (三)课堂练习:(1)93页做一做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2篇《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小学数学分数的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