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教案通用5篇
优秀的教案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案的准备能够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上课的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上课的教案篇1
主题:
开学第一课
时间:
地点:
六一教室
目标: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掌握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2、充分认识好习惯早养成的重要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好习惯的养成。
3、学生写下自己的新学期目标,大声说出自己的目标。
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一、导入: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又会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同学们看到了新的老师。我希望我们在新学期里,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大家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大家在学习上、在生活上你追我赶,共同进步!
1、班级学生统计:
2、交流暑假中的趣事,感受充实暑假的快乐。
二、进行安全工教育
1、学生讨论: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3、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4、安全教育总结:
“119”——火警“110”——报警
“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三、学习好习惯有哪些:
1、好习惯其一:专心听讲
2、好习惯其二:做好课前准备
3、好习惯其二:做好课后复习
四、新学期新打算
1、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新学期的新打算。
2、教师总结:有了目标,就不会让我们在努力中失去方向,让我们沿着自己的目标每天进步一点吧!
五、教师小结
上课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分析安全事故案例,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安全保卫、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活动形式:
多媒体、自由发言、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在父母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一天天成熟。尽管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请看报道——
(出示网络资源:车祸数据、火灾、绑架等相关方面的数据。)
(二)以事论事,让孩子明白道理
1、你认为以上事件怎么做可以避免呢?
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安全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记忆:
(1)为避免交通安全应注意什么?
生纷纷发言。
师小结:要遵守交通规则,乘校车学生要服从陪乘教师、校车司机的指挥,安全有序乘车;由家长接送的学生要在指定地点等候家长;步行学生要坚持路队制度,骑自行车学生要走非机动车道,注意路况动态,禁止逆行,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不在路上跑和玩等。
(2)平时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生自我发言讨论。
师小结:要加强人身安全自我防护知识教育,增强防范意识,防止被坏人蒙骗。不要进入人员混杂的营业性娱乐场所;外出时要尽量由家长陪护或与同学结伴,上下学途中,特别是女生一定要结伴同行,互相照顾;禁止女生晚上单独外出,遇到陌生人,不要随意与之交谈,对陌生人所说的话要提高分辨能力,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许诺,坚决禁止学生尤其是女生随陌生人进入陌生场所或偏僻的环境中;遇到陌生人求助时,尽量告知周围的成人相助,不要随意单独帮助陌生人,以免误入坏人所设的陷阱,危及自身人身安全;自己在校外遇到困难,要找警察或想方设法联系老师、家长、亲戚朋友帮忙,不能轻易求助于陌生人;遇到危险或遭到暴力侵害,要根据周围的环境灵活进行处理,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机智地摆脱伤害,并及时报警。
(3)你认为在校园安全方面该怎么做?
让学生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此外老师提醒学生冬季来到要注意采暖安全。
(三)安全知识竞赛
1、乘坐校车应该注意哪些?
2、平时用电炉取暖对不对?有什么影响?
3、发生火灾时,要拨打什么报警电话?并且要说清楚什么?
4、如果你是女孩子,别人约你晚上出来玩,你该怎么做?
5、陌生人向你求救,你会怎么做?
6、在马路上你赶时间可以闯红灯吗?为什么?
(四)活动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的安全知识一定要牢记,而且平时要以预防为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爱生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上课的教案篇3
运动目的:
1、熬炼幼儿跑步本领和身材和谐本领,引发幼儿对体育游戏的酷爱。
2、经由过程技击谚语、故事、游戏的渗出与练习,造就幼儿对技击的酷爱,进步其进修技击的爱好。
3、熬炼幼儿手臂行动的机动性、腿部行动的和谐性,腰腹肌的柔韧性,进一步到达习武强身健体的目标。
东西预备:
长绳一根
运动开始:
一、开端部门
第一、打召唤、热身;(2~4分钟)
师生问好(高声,生机,阳光,夸大)
热身:
1、直线跑,蛇形跑,加快跑(让幼儿身材热起来,掌握规律,掌控节拍)。
2、哈腰走,深呼吸(调解幼儿的呼吸节拍,掌控幼儿心率)。
3、满身枢纽关头热身(重新到脚每个部位模拟一种小动物的行动,
进步幼儿的爱好)。
二、温习(3分钟)
1、经由过程幼儿之间角逐的方法让幼儿温习学过的根基功;
2、经由过程提拔小班长的要领进步幼儿的'努力性;
3、经由过程师生角逐来范例幼儿学过的行动。
三、主题讲授(1o~12分钟)
原地小步跑、前踢腿、团体鼓掌打节拍、立体平先驱、技击套路(小哪吒)(树模行动正确、到位、形象、可以借用夸大的伎俩,多次差别口令的反复练习、借用音乐演出技击操来进一步进步幼儿的努力性)。
四、总结、嘱咐(2~4分钟)
请求幼儿可以或许表述本日学的什么?熬炼的什么?平常应当留意什么?归去和家人角逐(请求幼儿当小锻练归去传授给家人从而起到温习的结果)。多喝水增补体液!
五、放松、庆贺(3分钟)
幼儿排好长队,给前面的幼儿捶背放松;前后幼儿回身互相放松;踢腿拍腿放松;师生欢呼,幼儿园教育随笔一路喊“耶!”(让幼儿在快活中竣事)亲热招招手说再会。
六、竣事部门
清算东西,包管幼儿平安的分开园地。
运动反思:
幼儿园体育运动的使命是:熬炼身材,加强体质,增进幼儿康健发育。经由过程切合幼儿特色的体育运动,让幼儿渐渐控制体育的一些根基行动,使他们行动敏捷、和谐。同时,造就幼儿大胆、服从规律、生动爽朗等精良品行和生理本质。这一运动计划,六个步调思量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色,爱好是进修常识和得到体验的动力,他们生成好奇好动,喜好新颖事物,操纵这一特性吸引幼儿的留意力更能引发其爱好和造就其本领。在主题运动中凸起技击套路(小哪吒),并以形象、夸大的树模行动,经由过程多次差别口令举行反复练习、用音乐陪衬技击操的演出来进一步进步幼儿加入体育运动的努力性。计划的20分钟阁下的运动由浅入深,张弛有度,根基到达讲授目标。
专家点评:
?幼儿园事情规程》提出,幼儿教诲的目的是要造就“体、智、德、关周全生长的交班人”,此中“体”是根本和基础。但幼儿体育怎样落到实处,难度很大,不是简朴的玩,起首须要明白体育运动的根基使命,还要凭据中班幼儿的年事特色举行运动计划,《体智能+技击》全部情节摆设上很经心,也很有创意,既令人着迷,让幼儿有兴趣自动到场,以“技击"做主题,经由过程技击谚语、故事、游戏等师生举行互动,引发幼儿对技击的爱好,进步其加入体育运动的努力性,同时,还留意了钵育的教诲功效,体能的练习才是基础目标,只有在身材熬炼中才气生长幼儿的身材本质和运动本领。
这一运动计划有针对性的凸起幼儿手臂行动的机动性、腿部行动的和谐性,腰腹肌的柔韧性的熬炼,造就幼儿敏捷、速率、柔韧、和谐、耐力和力气等本质,以到达加强体质的目标,应当说,很乐成的表现了幼儿体育起首是姓“体”的理念,为我们看重、搞好幼儿体育运动供给了奇怪的履历。
上课的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弄懂并积累“来、谏、樽、觞、审、容膝、策、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积累下面的词语和名句--口腹自役、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背诵全文。
二、教学重点
1、课文的思想内容
2、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课时
二课时
五、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一、以《花源记》导人课文,分绍陶渊明
在1600多年前,二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贵族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大济苍生”的壮志,可是黑暗的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为明心志,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
资料链接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本文则是辞中名篇,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本文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
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三.文体特点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意:(1)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字句读。(2)“归去来兮”“已矣乎”当一句读,适当延长读末句时间。(3)四字句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4)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四、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自由朗读--提名朗读(正音;注意语气、语调及语顿)--集体朗读--自由朗读
1、一读--正字音。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2、二读--断句读。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3、三读--明白音乐美
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读出语速--快、中、慢;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于骈偶的运用。
a、找出各个自然段中的韵脚
b、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讲究背诵,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
c、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如“惆怅”“崎岖”,叠韵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遥遥”“飘飘”“欣欣”“涓涓”。(对比《荷塘月色》)
4、四读--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如:
每段段首那三句话读法(可让学生分析探讨读法)
第一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豪迈,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
第二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平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心里很轻松
第三段“已矣乎!”有些无奈。
另外还要五读六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五、疏通字词
并完成练习三
六、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试着背诵;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背诵课文
一、检查练习
二、研习课文
(一)总体把握
1、归家之因
2、归家之乐
3、综述情态
(二)具体研习
1、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第一段,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两个:一是田园荒芜,二是心为形役(真正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2、读悟第2段
齐读本段。
讨论: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
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
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分三层。
写归心似箭。以行动、心理表现的。前二句: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这在阅读时需要注意。后二句: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更写出作者急盼归家之情。
写入家门时的热闹场面,满是浓郁的亲情和欢跃的气氛。作者的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然后写家人相迎、幽雅环境。“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松菊喻作者高洁的品格,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可以补充岁寒三友)
写归家以后闲适有趣的田园生活。饮酒赏树,扶杖游览,自得其乐。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露出来,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环顾,时而远望,白云行走,飞鸟投林,都摄入他的眼帘。“出岫之云”“倦飞之鸟”,既写自然景物,又写诗人出仕与归隐。(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做官本是无心,官场确使他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
3、读悟第3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第一句与文章首句呼应。再表要与世相忘,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点出与官场格格不入是归隐的原因。然后补充上段再写自由自在的生活:谈心、弹琴、读书、躬耕田地、徜徉山水,无不是乐事。末二句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暂短的感伤,由春来万物复苏,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匆促。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4、读悟第4段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张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束全文,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呢!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文章最后是上升到哲理高度,卒章显志。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五、布置作业
1、翻译下列句子:
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⑤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⑥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⑦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⑧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延伸阅读: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回答“序”后的问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①,诸侯以惠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逐见用于小邑。于是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②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③,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注释:
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③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即去祭祀。
⑴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生产生活)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
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d.非矫后所得(勉强去做)
⑵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②诸亿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⑶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⑷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
3、背诵课文,完成课堂练习。
上课的教案篇5
活动名称:
阳台上的安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
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
活动难点:
知道在阳台上怎样玩才安全
活动准备
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
2、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小结:阳台是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录像,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录像片,每看完段,建议提问:
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3、幼儿讨论: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4、幼儿操作,判断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主题小结:
本月我班开展了《安全我知道》的主题活动,在开展活动之前,我们全面、充分地了解幼儿现有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寻找与主题相关的适合幼儿学习的教材故事、图片、照片等可利用资源,分析幼儿已有经验和知识,记录与主题相关的问题、事件,及时补充修改主题网络和活动系统;同时,我们还积极寻求家长的合作,请家长利用家庭生活督促、指导幼儿注意安全,加强幼儿安全意识。
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事先未曾考虑到的问题,这时我们随时捕捉、发现其中有价值的因素,及时进行调整,使主题活动得到不断发展。如在玩大型器械中,有少数幼儿蹲下来,偷偷捡地上的树叶,有的孩子玩起了地上的松果......很显见,孩子的兴趣已转移到了地上的树叶和松果上。这时候,我们没有阻止幼儿活动,而是顺着幼儿兴趣参与幼儿活动中,鼓励、帮助幼儿蹲下来起仔细、认真地玩松果,既满足了他们的活动兴趣,又帮助他们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
在主题活动接近尾声时,我们设计了有关主题活动的综合性的活动,如:玩大型器械的正确方法比赛,用剪刀剪灯笼等,幼儿的知识技能在游戏中得到了练习、提高,同时他们又从中充分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