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画教案通用5篇
可以把教案当成是教师实施课程目标的关键,富有实践性的教案可以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诗歌画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诗歌画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较清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并发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2.学习通过图标记忆诗歌内容,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
3.知道自己长大了不仅表现在身高、体重的变化,还应变得更能干更懂事,会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诗歌ppt一幅。
2.常见的劳动工具:扫帚、拖把、抹布、黑板擦等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会做的事。
1.现在小朋友升中班了,你今年几岁了?长大了一岁了,变能干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你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会穿衣服,会自己穿鞋子,会擦桌子、椅子,会浇花,会拖地等)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师:谁来说一说呢?
(让幼儿学会交流,通过交流知道自己很了不起,会做很多事情,在别人讲述的时候,要求幼儿能安静地倾听。)
二、学习儿歌:别说我小
1.引出《别说我小》。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别说我小》。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3.幼儿讲述听到儿歌内容。根据幼儿所说内容出示ppt图片。
师:你听到儿歌里是怎么说的?(鼓励孩子用儿歌里的句式讲述。)
4.跟老师朗诵儿歌2遍(引导幼儿能读准“穿、说、桌、少”等翘舌音)
师:那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会干的事情吧。
三、幼儿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出示劳动工具,让幼儿认一认。(扫帚、拖把、抹布、水桶、钢丝球)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东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会使用这些劳动工具吗?
2.请部分幼儿使用这些工具,根据幼儿操作的'情况,老师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幼儿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师:谁想来试一试这是怎么使用的。
3.鼓励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师:真棒,现在我们都会使用这些劳动工具了,那以后我们要经常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做事,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四、仿编儿歌
1.幼儿自己朗诵儿歌。
师:我们把这首好听的儿歌说给自己的好朋友听。
2.鼓励孩子把自己会做的事情编成新的儿歌。
师:你想把自己会做的事情编进儿歌里吗?请你和好朋友商量下。
3.让幼儿把在小组里编的儿歌到集体面前讲述。
师:谁来把你编好儿歌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4.根据幼儿仿编的情况,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
1.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附:别说我小
妈妈你别说我小,
我会穿衣和洗脚,
爸爸你别说我小,
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你别说我小,
我会给花把水浇,
现在我呀长大了,
会做的事儿真不少。
诗歌画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温暖的春天已经过去,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多姿多彩、五彩斑斓的季节———夏天,夏天是一个炎热、多雨的季节,伞成为人们遮太阳、防雨的必备工具。幼儿对自然现象很感兴趣,也喜欢模仿小动物,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借伞》这一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欣赏、读、玩多种方法,学习诗歌,感受图画的优美意境,来启发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育幼儿关心、帮助别人,并培养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优美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2、认读字词“荷花”“青蛙”“ 伞”。
活动准备
1、荷花、青蛙,绿伞图片各一张,青蛙头饰若干,荷叶道具,荷花头饰,
字卡“伞”,青蛙,荷花若干。
2、大范例,下雨、入场音乐,录音机,诗歌《借伞》录音。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
1、听音乐进场,教师和幼儿配戴头饰分别扮演荷花姐姐和小青蛙。
2、荷花姐姐举着大荷叶说:“下雨了,小青蛙们快到我的绿伞下避雨吧!”“雨停了,小青蛙们,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3、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绿伞送给了小青蛙?出示字卡“ 伞”“荷花”。
二、阅读图画
1、出示大范例《借伞》。教师请幼儿观察图画。
2、提问
(1) 这是什么地方?天气怎样?
(2) 小雨点落在荷叶上的声音是怎样的?
(3) 小青蛙在哪里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出示子卡:青蛙。
(4) 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
三、欣赏儿歌
1、欣赏诗歌,在欣赏诗歌之前提出要求: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字不出声。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
3、欣赏后提问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
(2)小雨点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
四、游戏;小青蛙
1、准备两套字卡,地上放置一套,黑板上贴一套,请小朋友模仿小青蛙跳,在地上捡起一张字卡后,捡起后请小朋友先坐好位置。请小朋友看好你手上的字宝宝,请捡到“荷花”字宝宝的小朋友请你跳过来把他送回家,请小朋友跳到贴有相同字卡处,游戏反复进行。
2、师:荷花姐姐觉得你们好棒哦,荷花姐姐再来考考你们,请你们记住黑板上的字宝宝,待会荷花姐姐请你们闭上眼睛,请你们睁开眼睛的时候看一下哪个小朋友能最快的告诉荷花姐姐哪个字宝宝不见了,反复进行。
3、结束,请小朋友学小青蛙跳离开教室。
诗歌画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体验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诗歌的语言美。
2、 能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创编。
3、 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 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音乐带《春天在哪里》
2、 配乐诗朗诵,音乐磁带,录音机。
3、 幼儿多次观察过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活动过程:
1、 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幼儿边唱边跳进入草地。
2、 欣赏配乐朗诵诗歌。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
提问:诗歌里说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2)第二次欣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内容。
分别提问为什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
3)集体朗诵诗歌
3、 幼儿结伴在草地四周边观察边创编。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根据原诗歌的创编形式,使用优美词句进行表达,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4、 请个别幼儿朗诵自己创编的诗歌或词句。
5、 将一些好的词句组合成一首优美的诗歌集体朗诵。
活动延伸:
1、 鼓励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诗歌内容,相互欣赏。
2、 利用散步户外观察等活动,引导幼儿继续观察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
3、 集体制作一本图画书《春天的故事》。
4、 结合动作进行朗诵表演。
活动反思:
?春天》这首诗歌以它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赞美着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引导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特征。本采用挂图的方式让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
诗歌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朗读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这两首诗;揣摩诗歌中优美精炼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
★态度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道德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
★加强诗歌朗读训练,读中感悟。
★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计划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太多不平事,请你不必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歌词)这些歌就是写给在逆境中的人们,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板书课题)
二、学海拾贝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诗歌呢?
(教师向学生介绍阅读诗歌的“四步”阅读法:一读,二品,三诵,四背。)
1.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这一环节主要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2.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涵的道理和表现手法。
3.三诵,四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三、学海导航
(一)读
1.让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思考以下问题:
t;1>你了解诗人普希金吗?你的同桌知道吗?问问他,互相交流一下看法。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二)品
1.教师示范朗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品味,之后回答以下问题:
t;1>这首诗是用什么口吻写给那些受生活欺骗的人的?
t;3>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t;2>注意停顿、重音、语速的快慢。
t;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教师引导,点拨,归纳。
3.“背”、“诵”
四、朗读迁移、鉴赏诗歌。
致恰达耶夫普希金
爱情、希望、默默的荣誉——时刻听候祖国的召唤。我的朋友,让我们用满腔哄骗给我们的喜悦短暂,我们忍受着期待的煎熬,壮丽的激情报效祖国!
少年时代的玩耍已经消逝,切盼那神圣的自由时刻来到同志啊!请相信空中升起如同晨雾,如同梦幻:正像风华正茂的恋人,一颗迷人的幸福之星,可是一种愿望还在胸中激荡,等待忠实的幽会时分。俄罗斯会从睡梦中惊醒,我们的心焦灼不安,趁胸中燃烧着自由之火,并将在专制制度的废墟上们经受着宿命势力的重压,趁心灵向往着荣誉之歌,铭刻下我们的姓名!
读后思考: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可是一种愿望还在胸中激荡”中的“一种愿望”指的是什么?
诗歌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习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所营造的意境美。
2、学习诗歌中“×××,在……里”的句式特点,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夏天的歌》诗歌插图、诗歌音频、诗歌图谱,夏天自然景观和人们活动场景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
在夏天里,你听到过什么美妙的声音吗?
播放插图,引导幼儿观察想象,鼓励幼儿讲述。
图片上都有什么?
播放诗歌《夏天的歌》,引导幼儿初步欣赏。
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播放诗歌插图及音频,引导幼儿学习诗歌。
1.分段出示诗歌插图及音频,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2.结合诗歌图谱,用问答的形式熟悉诗歌。
3.带领幼儿朗诵诗歌2~3遍。
播放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的句式进行创编。
1.引导幼儿了解、感受诗歌独特的句式结构:“×××,在……里”。
2.出示夏天自然景观和人们活动场景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想象、仿编。
3.组织幼儿展示、交流仿编结果,教师记录并引导幼儿学习同伴仿编的诗歌。
附【诗歌】
?夏天的歌》
夏天的歌在哪里?
“蝈蝈蝈”“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夏天的歌在哪里?
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夏天的歌在哪里?
“哗啦”“哗啦”,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
在太阳帽里,在小花伞里,在冰激凌里。在小朋友乐呵呵的歌声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