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牢记使命总结优质7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过了风风雨雨,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年的持续探索,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跨过千山万水,书写这壮丽多彩的历史画卷。
二、一次党性能量大补给
翻开党的光荣奋斗史,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春和景明”还是“阴风怒号”,中国共产党人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无论枪林弹雨总是视死如归,无论艰难险阻就要排除万难,无论曲折浩劫始终不会消沉,无论机遇挑战还是勇往直前……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力奋斗,铸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更促使大家结合单位特点、自身岗位开展自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是我理论学习的大收获,是我能力上的“大补给”。
三、心有所信 致行千里
我是1987年参加的工作,回望自己走过的路程,32年的工作经历中,在群团岗位占据了2/3的时间。从分队团支书到队团委、局团委、到现在的局工会,在群团的岗位上有艰辛、有苦累,更有欢欣和骄傲。也正是经历了群团岗位的磨练,成长心智,使命越来越清晰。
进入工会这个大家庭,才知道了什么叫做“远看成岭侧成峰”。 它覆盖的业务多,承担的责任也多。和谐劳动关系、队务公开民主管理、扶贫帮困金秋助学、送温暖、女工工作、劳动安全监督,每一个环节都要想着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文体活动,每一项活动都牵挂着职工;财务管理、经费审查审计、自身建设、信息宣传每一项工作都为着职工。只有处处想着职工、为着职工、牵挂着职工方显一个工会干部的初心。我深知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我也知道自己视野上有局限、能力上有短板、经验上有不足,苗局说的我们的党员干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的情况在我身上也是有的,要克服本领恐慌,唯有不断地学习。
有人曾问邓小平:“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他坚定地说:“跟着走!”是的,跟党走,跟着理想信仰走。心有定力、行才有动力;初心明了,才无所畏惧。再遇到难事的时候,可以虚心求教;知识不够用时,可以主动充电;服务大局、服务职工我有全局的工会干部一路同行,心有所信,致行千里。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我可以用心做得更好!
一个承诺,一颗初心,一生信仰。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工会干部,始终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服务职工,达到思想上求实、作风上扎实、工作上落实。工会干的都是和职工息息相关的“小事情”,正是办成或者努力办这些“小事情”,累积成了“职工之家”这个大家庭。
心有所信,才能更加主动地进行理论学习,更加自觉地进行实践探索,对照党员标准找差距,对照中央要求找差距、对照职工群众期盼找差距,厘清下一步工作思路,始终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事业,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总的来说要找准三点:
一是要找准出发点,也就是我们工会干部的初心。作为一名工会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我们最大的追求、作为我们的出发点。
二是要找好落脚点,我们工作的落脚点在基层、在职工群众中。要沉下心来、俯下身去、掌握职工群众所思、所想、所需,让工作更加符合职工群众的要求。要深入基层下到一线,矛盾处理在一线,困难帮扶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实实在在为职工说话办事,切实把局党委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三是要找好着力点,工会要围绕大局做工作,在“连接桥梁纽带”上发挥作用。工会干部对党忠诚,就要善于做群众工作,这也是宣传党的政策、增进与职工群众感情的过程。统一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思想认识和行动步调,认真学习、吃透局党委的工作任务目标,做好宣传,使局党委的主张真正变成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的自觉行动。
工会干部要永保朝气和工作的激情,干部有了激情,工会工作才会有活力,对职工群众才有影响力、感染力,才能保持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为职工服务的初心。当前大家手头的事千头万绪,分管的工作也多,我们的工会工作要有突破、有亮点,没有一项工作是轻松的,也没有一项工作是不重要的。要把这些工作做好,特别需要工会干部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工会是职工之家,家是个特别讲感情的地方,更需要我们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把对工人阶级和职工群众的真挚感情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带着感情做工作,去凝聚工会工作的强大合力。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二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在x月_日前,集团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分头深入一线,开展深入调研,真正摸清情况分析症结,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措施,确保每名领导干部牵头解决_个难点问题,并安排一天时间,进行调研成果交流,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结合调研成果,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思路、解决的办法等进行发言,切实把调研成果转换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在调研的基础上,按要求及时制定党课安排,主要领导带头到本单位讲专题党课,其他班子成员到分管领域和基层单位讲党课。
三是突出抓好问题整改。坚持将整改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检视梳理的问题、中央部署的专项整治、省委部署的专项整改和长期困扰集团发展的突出问题,按照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的原则,重点做好需长期解决问题的分类交办,持续抓好整改。
形式主义其实就是务虚的行为,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不会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尤其是在我们__事业部。我们是创业的部门,我们也是实实在在做业务的部门,这种现象的存在是非常不应该的。但回想我们的工作,也存在错误,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没有弄明白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导致的对工作的不重视,到临近上交任务时临时抱佛脚的匆匆赶工。比如我们的__一天,有多少是真正的在一天工作结束之后认真将自己工作的落实情况和个人的收获详细记录的呢?字迹反映了态度,内容反映了实质,真正将此做好的同事是极少的,大多的仅仅是为了写而写,做成了形式主义。浪费着自己的时间精力去应付,也浪费着综合岗的时间精力去检查。其实这项工作就是一本日记,记录着我们每日工作的不足和收获,往大了方面说就是我们成长的记录。当我们翻看写过的东西时,能够清楚的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工作中发生的点点滴滴,这就是他的意义。可是看着潦草到自己都看不明白的笔迹和简单的抄写一遍当天的箴言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反思,不去真正理解它还不如不去做。这就也告诉了我们工作时如何避免形式主义,就是要弄明白各项工作的意义所在,才会认真的对待。
官僚主义,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抓实干,转变作风。我就犯过这种错误,之前做业务的时候,自己业务都搞不明白,不以身作则做出业绩还在后面纸上谈兵的去按照平均主义分配任务,希望通过这种手段逼着同事们去完成任务,不切合实际也不能够服众。而在与同事接触的过程中,自己表现出的不好的作风和态度,在同事出现困难和错误,直接就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指责,而不是客观的了解具体情况,不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就是没人敢说也不愿意说,自己慢慢就被团队给孤立了。
所以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种错误是十分严重的,形式主义浪费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工作效率,而官僚主义影响团队的团结导致团队的涣散。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不能够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的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主观的按照个人的想法做人做事。我觉得在我们部门,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发现并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才会不偏离我们的初衷,让我们部门的发展越来越好,在一种风清气正的环境中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正经做人正经做事正经成长!
近日去红旗渠学习,颇有感触。为了x百年缺水的困境,林县人民劈开太行山,建设红旗渠,攻坚克难,历经十年,终得成功。x一直强调“一张蓝图干到底”。红旗渠工程绝对是这样的典范!值得钦佩,值得学习。
一张蓝图如何能一干到底?我想,至少有三个关键性因素。一是需要科学设计,一定是在不带长官个人意志的前提下广泛调研、客观论证、反复权衡、择优确定。二是需要坚韧不拔,绝不因为遇到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就绕开走、换频道,甚至偃旗息鼓。三是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一心为公,没有私心,讲求实效,不图面子,甘心做铺垫,跑好接力赛。关于这三点的论述已经有很多,这里不再展开赘述。
围绕“蓝图”的设计、展开和实施,我想还有另外三个关键环节也是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认真看待和考虑的。
第一,既要画大饼,也要画芝麻。任何蓝图的实现都有赖于群众,如果没有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任何蓝图都只是空中楼阁。所以,蓝图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摆进去。蓝图中所体现的群众利益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可量度的,而不是宏大抽象的。不能仅仅描绘单位、组织的未来将变得如何如何好,更要让群众看到自己的生活将能因此变得如何更好。必须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张蓝图与自己息息相关,让群众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这样才能激发出群众内生的强大动力。就好像话剧《红旗渠》里的一幕――杨贵书记向拐头山的村民们绘声绘色的描述红旗渠建成后的美妙画卷:有了水,田都是水浇田;有了水,就可以种杏子、葡萄、梨,四季水果想吃啥有啥;有了水,可以修水库,能养鱼,能灌溉,能洗衣裳,能洗澡……这些都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利益,村民们听后精神振奋,二话不说,把家族挡路的祠堂给拆了。所以,设计蓝图不仅要有长远的宏大目标,更要有关于“人”的具体细节。只有细节的,才是最容易打动人的。
第二,将蓝图平顺展开得依靠思想工作。即便是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设计的蓝图,也并不会自然而然激发群众的自觉认同和积极参与。就好比这红旗渠,尽管也是为了解决群众的用水难题,但工程浩大、困难众多、难度极大,一开始的时候群众也肯定有很多的疑虑、非议甚至是反对,群众也不是一开始就自觉自愿、自发积极参与进来的。县委书记杨贵也因此被人写信告状,差点被罢官。所以,就需要有人去宣传、动员、组织。联想到最近读的《x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提到的一些事情。x在梁家河组织村民打淤泥坝、建沼气池、搞铁匠铺时,也有不少的人有顾虑,有反对的声音,x就反复耐心的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人心顺了,思想统一了,各项工作推动也就顺利得多了。所以蓝图的顺利展开,必需要有一个营造氛围、广泛宣传、深入动员、细致解释、真诚沟通的过程。如果缺少这个环节,仅仅是以行政命令推动,蓝图只能是一张派活分工单,大家只会将其当作一项不得已而为之的任务看待,难以激发自下而上的活力和创造力,甚至会出现出工不出力、阳奉阴违、敷衍了事的局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是“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仅仅靠面上宣传造势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时候还是得依靠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入沟通,情与理相结合,才可能把思想上的问题彻底解决。
第三,不仅要有蓝图,还得有施工图。蓝图有了,经过宣传动员群众的思想也统一了,愿意干,想干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干?这对于领导者的组织管理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蓝图只是描绘了宏大愿景,要目标落地,就需要进一步地拿出结构图、流程图和工艺图,细致具体地阐述怎么干。就好比红旗渠的修建,一开始几万人的劳动大军,浩浩荡荡地开上山头,同时开工,好不热闹,甚是壮观!但是因为缺少系统的规划、布置,沟通不畅,各自为战,毫无章法,问题百出。幸好总指挥部及时开会研讨,拿出了一整套的工程实施方案,清晰的描绘出了总干渠、干渠、支渠、斗渠、农渠的布局、走线,明确规格要求、原料使用、各段分工、时间节点、质量保证等各环节要素,才使得后期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这样的“施工图”在任何一个单位的任何一项改革中都是必须的!必须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人都得到这张图,都理解这张图,时刻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以及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果关系是怎样的。参与者只有认识清晰、了解全局、明白局部,才可能目标明确的跟着走下去。否则,就是稀里糊涂,随大流,干劲动力就无从谈起。
文/左显成
十月十八日,
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的日子。
向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
表明中国人的决心。
改变中国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
攻坚小康社会近期目标已经开始啦!
二0二0年,决胜于小康生活。
托起中国人民共同富裕之梦。
这是人类敢想,
又敢做的梦。
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用一句很普通的话语。
“不忘初衷,牢记使命。”
砺抵前行,奋发图强。
彰显中国拼搏精神。
路途艰辛,
引领中国人走长征路。
建立强国,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做跨时代的先锋。
中国人的决心,
改掉一个“穷”字。
要使中国人民,
过上美满幸福的好生活。
建立在市场经济上,
推动社会物质丰富。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调节社会生产力。
带动共同全国人民,
担负起富裕全中国人民的理想。
艰苦与幸福并存,
流多少汗就会多少收获。
中国人一句古话:
“勤劳致富,
懒惰家破,
坐吃山空。”
不等不靠,
靠自己创造!
中国人,
能立足于世界。
就有奋勇直追的精神。
不会被任何力量压倒。
党的十九大正引领中国人民向前,
吹响了决胜的号角。
民族兴旺复兴,
全面建成小康。
国家富强,
国防强盛。
让那些妄想分裂中国,
闹独立的人去见鬼吧!
民族团结,
和平兴旺。
安居落业,
更不可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