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7篇
书写作文是一个让我们自由发挥情感的过程,可以让我们倾诉内心的情绪和情感,优秀的作文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途,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节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节作文篇1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去太婆家,刚进门,就闻到一股扑鼻而来的香气,原来是太婆在煮粽子,可香了。中午我们吃的是粽子大餐,顺着香味来到饭桌前,一盘香香的粽子摆在眼前,馋的我直流口水,拿起一个粽子,小心翼翼地拨开粽子皮,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太满足了。
吃完粽子,我们来到电视前,观看一年一度的赛龙舟。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有两种说法,第一是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保佑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第二是纪念屈原。
江面上排满了上百艘各式各样的龙舟,场面十分壮观。一艘龙舟上有20多名船员,其中包括一名陀手,一名锣手,一名鼓手,其余的是划船队员。他们个个身体健壮,力大无比,他们正在等待一声哨响,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向终点飞快地驶去。
随着锣鼓敲响,队员们一致的动作向后滑动,反反复复,嘴里喊着属于自己队伍的口号,使龙舟快速前进。这时我想哪艘龙舟会获得胜利呢?应该是九号红色的龙舟吧,正当下,就看见相隔几条道的七号龙舟突然急剧的加速冲了上来,队员手上的浆划地非常快,快到脸上的肌肉都在抖动,看着让人激动。随着人们的欢呼声,七号龙舟快速的到达了终点,取得了胜利,队员们在江面上欢呼着,泼水庆祝。
端午节是一个很有趣的节日,在这一天里,我们一家过得很开心,期待下一次的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篇2
时光匆匆,端午节说到就到了,今年我们有机会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包粽子,真幸运呀!
我们来到食堂,每个人都按耐不住激动和好奇。有的人说:“怎么办,我不会做粽子,我只会吃粽子啊?”有的人说:“包粽子很复杂的哟!”
我们先看着指导员奶奶从篮子里拿出两片叶子,右手拿着粽叶的头,左手拿着粽叶的中间部分,左手和右手灵活地一配合,粽叶底下霎时间变得尖尖的,然后她微笑着指导我们:“粽子的角一定要尖,不然的话就会从里面漏米。”说罢,一只手就紧握粽子的角,另一只手拿起勺子往粽叶里舀米,等到粽叶被装到一半时,再放下一枚红枣,再继续舀满米。之后把粽叶剩余的部分裹在米上面,最后,再用绳子绑在上面。这样一个粽子就完工了!
我拿起粽子看了看,感觉做粽子没有什么难处,可一开始做,我就被难住了。我拿起粽叶开始卷,可粽叶仿佛存心和我作对一样,就是卷不出我想要的效果。这时奶奶拍了拍我的肩对我说:“不要急,慢慢来,肯定能成功的!”我静下心来,慢慢地回顾奶奶包粽子的情景,慢慢地包了起来。果然,静下心的我马上就卷好了粽叶。一会儿,我的杰作终于完成了!
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得保持冷静,冷静才能使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端午节作文篇3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家乡的河还能够划船的。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时,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里的婆婆出门看热闹去。作为保姆的婆婆总是非常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亲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刚好,河上五彩缤纷的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后,箭在弦上的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的水龙,在水上飞窜。而船上的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的鼓手,划舟人的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和蔼地笑着。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的选手们。每条船上的人都湿了,而在我这稚嫩的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的人们。
兴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饭时间到了,婆婆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的翠绿的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叶子。婆婆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的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的肉馅。它们都是婆婆从乡下带来的,大家都会在划龙舟时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的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的亲切与温馨。
婆婆在我上小学以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了,但我们家还是经常在端午节去探望她时带回几只粽子,来重温旧日的快乐与节日的喜悦。只是这几年来给我带来的是遗憾,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了,家乡的的河脏得不能够再划龙舟了,婆婆寿终正寝了。然而,端午节被外国人注册了,我们还能够吃粽子;这条脏河总有变清的那一天,我们还能够在水上划龙舟;但最让我伤感的是,我永远不能够再牵着婆婆的手在长堤看比赛了。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但我更怀念的是那永远不再回来的童年和婆婆。端午杂思,思忆至此,足矣。
端午节作文篇4
端午节,是一个人人知晓的传统节日,可是它的来历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端午节,是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他的主人见他聪明,于是想让他当官,去说服别的国家一起对付邻国,他本来很乐意,因为这是为国而去,可是有一次他路过皇家林子,听到他们只是来利用自己,于是他不再当官,皇上听了立马去叫人抓他,于是屈原走到江边,一气之下跳入江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不想让屈原的尸体被鱼虫吃,于是为江中放入粽子和柳叶,让鱼虫去吃粽子和柳叶,不让鱼去吃屈原的尸体,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一说起我见过的端午,那还是去年的好玩,因为我们班在玩“包”粽子大比赛,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不是真的在包粽子,而是用纸板做粽子的芯,然后用线再一圈一圈缠起来,最后就做好了。我来讲一下我的亲身经历:第一次刚绕好第十圈,我正在高兴的时候,不小心一拉线头,线又掉了。第二次我有了恒星,一圈一圈的在慢慢缠,当我以为我可以的时候,他又一次对我开了个玩笑……当我绕了,不知道多少圈,总算弄好了,于是我把“头”和“脚”弄好,然后大功告成了,我把我“智慧的结晶”放到了观赏台上,经过很长时间的选举,于是我成功获得了第二的光荣称号……
在回家的路上,我高兴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不,回到家后,我看见粽子好了,于是拿了一个就吃,那真是人间的美味!
端午节是对我来说快乐的,美味的,我只希望明年的端午能“闹”得更欢!
端午节作文篇5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很多,比如,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而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到了!”我高兴喊道。中午,奶奶在包粽子,我赶紧跑去问:“奶奶,我可不可以,和您一起包粽子啊?”奶奶说:“当然可以。”
首先,我拿起一片包粽子的叶子,我照着奶奶说的:先把粽叶包成三角形,再加上米,之后中间加蜜枣、肉等,再加米,最后拿一根绳子绑好。可我包的粽子它就不乖了,米还跑出来了。一旁包粽子的奶奶说:“米不要放太多,不然就会跑出来。”
我听了,就把一些米拿了出来,这下我的粽子就包好了。包完粽子后,奶奶拿粽子去蒸了,过了一会儿,奶奶拿出来蒸好的粽子,撕开粽叶,那味道简直用形容词都形容不出来。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了河边,可真热闹呀!是划龙舟!河边的观众们都等着开始。“咚咚咚……”鼓声敲响了,一条条船,就如箭一样的划着,河边的观众沸腾起来了,都喊着:“加油,加油!”这场面真激动人心啊!
刚刚开始的时候,二号船距离一号船非常远,可到最后,一号船突然慢了下来,二号船就借着这个机会,超过了一号船。最终,二号船,成为了这场比赛的赢家。
中国还有很多节日,和端午节一样有趣,我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篇6
风物长宜放眼量
偏居乡野,自然无法领略世界的风采,唯有于山顶俯视才能纵览山河面貌;身处暗室,自然不会得见璀璨的星空,只有于室外仰观才能欣赏夜空美丽。我们盯着地上的六便士,自然无法看到头顶的月亮。风物长宜放眼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找到隐藏于黑暗中的正确的道路。
二战时的那位统计专家力排众议,加固机身中弹少的部位,最终成功提高了安全性能。而其他人仅看到了问题的表象未能彻底地找出问题的关键。只有那位专家意识到了“幸存者偏差”,提出了正确的方案。
风物长宜放眼量,目光不限于局部。“_迷,旁观者清”,_只看到了问题的局部,而旁观者却能看到大局。孰迷孰清自不必多说。赤壁之战中的曹操,用铁索连环绑住战船,颇为自得。然而,他只是看到铁索连环能解决士兵晕船问题,却没意识到火攻的后果。最终,烈火趁着东风,燃尽了他一统天下的梦。曹操目光限于局部,思想片面,正是他未能完整地考虑自己的计策,才招致了如此大败。若是他的目光全面,又怎会败地如此凄惨?
风物长宜放眼量,想法不惑于表象。一切事物只有仔细分析后才能够看到实质。古之仲永天资卓绝惫懒懈怠终泯然成众人,今有马云求学坎坷不懈奋斗一跃为游龙。仲永仗着天赋目光短浅不学习,最终只能白白浪费出人的天分。但是马云目光长远积极好学,最终成为中国电商领军人物。若是目光短浅,被表象迷惑,最终也只会渐渐沉沦,唯有思想不惑于表象,才能真正抓住事物本质。
风物长宜放眼量,思维不随于大流。人生于天地之间,一味跟随大流,人云亦云,难免庸庸碌碌。另辟蹊径才能走出不一样的精彩,若是让潮流冲散了自己的见解,又是何等的损失。汨罗江涛涛江水,澎湃着千年的执着。屈原的美政理念不被众人赞同,但他却没有随于大流放弃自己的思想。他长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宁死不折自己的思想。虽说他被江水吞噬,但他也让江水澎湃千年、滋养千年。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岁月更迭,改变了太多,但不变的却是我们只有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才能正确地处理这纷杂尘世的每件事。
端午节作文篇7
今天是端午节,以前学校都是包粽子,但考虑到一二年级的低龄小朋友,所以这次学校降低了难度改成“做香包”。
晚自习的时候,袁老师给我们介绍了香料,还分别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香包,我领了一个绣着龙、凤、花的粉色香包,我们领好了香包以后,袁老师便带着我们上了德林山上去装香包。
到了德林山上,袁老师安排我们找几个伙伴,分组进行装香包。终于轮到我们组了,我身边的几个同伴如狼似虎般地跑了上去,七手八脚地抓起香料就往香包里塞。而我想:我一定要做一个淑女的代表,动作一定要优美,我用兰花指捡了一点香料,放入箱袋里。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把香袋装满,仔细一看才发现的,有茉莉花、合欢花、艾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结打好,最后把装香料的袋子放进香包里,这样香包就完成了。
回到教室,袁老师又给我们涂雄黄,我们都在袁老师面前排队。到我的时候,袁老师先用棉签在我的额头上写一个“王”字,再在我的耳朵后面也涂了一点雄黄,我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只要晓得是辟邪的就好了。不过,似乎男生们有点不懂这一系列的寓意,反而当成儿戏,有的要写个“帅”字,有的要写个“美”字,甚至还有人要写个“渣”字。唉!我看我们班的男生真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这一次的端午节活动,我觉得既雅致还很有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