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鸡毛信读后感7篇

时间:2024-05-10 17:11:13 分类:学生总结

读后感是我们对书中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的思考和感受,读后感是我们对书中意义深远和超越时空的思考和感受,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读鸡毛信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鸡毛信读后感7篇

读鸡毛信读后感篇1

提起《鸡毛信》这本书,大家一定不陌生,这本书讲的是抗战时期,龙家村对面,有一个鬼子炮楼,楼里面有一个司令官,他生来心狠手辣,不知道他手上粘满了多少龙家村村民的鲜血,于是,村民们就把他叫做”猫眼儿“。

有 一天,猫眼儿司令又准备去扫荡龙家村,几乎搬空了所有兵力,海娃的爸爸知道了,就让海娃把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送到三王村,并且在第二天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千万不要落到鬼子手里。海娃一听便赶着羊向三王村急急地跑去。这时海娃远远的看见有一队鬼子向这里走来,海娃心想:把鸡毛信藏在哪里?扔了肯定不行,埋起来万一找不到怎么办?这时他看见头羊那又大又粗的尾巴,心里有了一计,他把信绑在羊尾巴底下,终于躲过了鬼子的搜查,但鬼子非让他带路去三王村。眼下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便赶着头羊在羊道上飞奔,羊道太难走了,鬼子便让他走的慢点,可海娃不听还是飞快地奔跑,把鬼子落在岩石之后,眼看就要进三王村的包围圈了,他便高声呼叫:”快打鬼子,鬼子来了!“ 鬼子知道上当了,开出一排排子弹。一颗子弹打到了海娃的腿上,他昏倒了。一个八路军把海娃救起,海娃嘴里不停地说:”羊尾巴下面有鸡毛信,鸡毛信在羊尾巴下面……“鸡毛信安全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手里。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被海娃的勇气震撼了。海娃机智勇敢,遇事能随机应变,一个十四岁的孩子面对鬼子的刀枪毫不畏惧,躲过了鬼子的严密搜查。海娃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越是危险的时候,越要冷静,不能冲动,不能妥协,要巧用智慧,随机应变。我要向海娃学习,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读鸡毛信读后感篇2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天,鬼子要进村抢粮食。海娃看到日本鬼子要来,他把树放倒为大家报信,大家就把粮食搬走了。

爸爸让海娃去送一封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带着信出发了。海娃在路上碰到了日本鬼子,鬼子把海娃抓了起来。晚上,日本鬼子吃了几只羊,海娃带着信逃走了。路上他不小心把信弄丢了。当海娃把信找到时又被鬼子抓走了。最后他逃跑了并把信送给了八路军。

我钦佩海娃机智勇敢的精神。

读鸡毛信读后感篇3

“啤酒虽然夺了过去,但小林脑袋已经发懵,这天夜里睡得很死。半夜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来的皮屑,柔软舒服,度年如日。又梦见黑压压无边无际人群向前涌动,又变成一队队祈雨的蚂蚁。一觉醒来,已是天亮,小林摇头回忆梦境,梦境已是一片模糊。”

生活中的物质追求如同一个黑洞,精神上的匮乏使人陷入琐屑的洪流。人的头脑中无时无刻不是牵挂着“发馊的豆腐”、单位里的人事评调、每天的啤酒和烧鸡……宏图大志、事业理想在面包面前微不足道。

吃喝拉撒睡等关乎人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淹没了是选择面包还是选择自由这个问题。光是为了追求面包,人就掉了一身皮屑,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兼顾自由?对于这一队队祈雨的蚂蚁,坚持才是问题,坚持站稳脚跟,坚持跟着大部队前进,坚持不掉队才是问题。

看完小说,朋友甲说:“一个满怀理想满怀激|情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打滚了几年后竟只剩下一地鸡毛。生活琐事磨平了理想磨掉了精神的事情太可怕了。我希望以后可以搞些纯粹的研究工作,离琐屑远一点,这些琐屑让我害怕。”他正在准备考数学系的研究生。

朋友乙说:“其实,面对生活你有选择的机会。你可以选择过这样的琐碎的生活,也可以选择不过这样的生活。关键在于你自己。”

提到选择,我想到了主人翁小林思想转变前后的对比。这个对比并不是在《一地鸡毛》中出现的,而是在《一地鸡毛》的姐妹篇《单位》中。刚开始来到单位,小林学生气不轻,跟个孩子似的,对什么都不在乎。经常迟到早退,上班穿拖鞋,不主动打扫办公室卫生,说话不注意等等。到单位三年才知道该改掉自己的孩子脾气,而且,悔悟还不是自身的反省,是外界对他的强迫改造。别人入了党他没入,别人评了各种职务他还是个大头兵,别人都有房子了他一家三口还是和另外一家合居一套房子。当小林的目光开始关注别人与自己的物质上的种种差别时,他已经很自然地淹没到黑压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了。我不知道是生活出现了问题还是人本身有了问题,是生活太强硬还是人太软弱?

可是我以为,生活本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选择。生存为什么竟会成为一种困境?现实与理想为什么竟会产生矛盾?在追求物质的同时难道就不能追求精神?物质与精神本身没有矛盾,产生矛盾的是人自己,人在物欲的不满足中迷失了自己,却又不能接受自己放弃精神追求的事实,于是就抱怨面包与自由有太大的矛盾,两者必须取其一,于是,大家都找到了只为面包而活的借口,于是大家都睡在鸡毛堆里柔软舒服,度年如日。

读鸡毛信读后感篇4

今天,我读了一篇有关战争的文章,是《鸡毛信》,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叫海娃的男孩,被派去传一封鸡毛信。在路上却遇到了鬼子,他便急中生智,将鸡毛信藏在了一只羊的尾巴底下,混了过去。一路上,鬼子又命令海娃带路,于是他想了想,把鬼子一步一步地引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鬼子知道上当了,便向海娃射了几枪。八路军马上把小英雄海娃救了出来。他们根据那封鸡毛信的内容把鬼子的炮楼毁掉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觉得海娃是位机智、勇敢的孩子。他冒着生命危险传出了信,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我们呢?老师只给我们布置了一点作业,我们就懒得认真完成,遇到一点困难就会畏畏缩缩、手忙脚乱的。跟海娃比,差得也太远了。我以后一定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奋勇向前,面对困难永不低头的好孩子!

读鸡毛信读后感篇5

在这一年一度的暑假中,我看了许许多多的爱国电影,我最喜欢的还是《鸡毛信》,这个故事讲得是一个叫海娃的小朋友,他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儿童团团长,他每天都去山上站岗,和他的队员们一起侦查。有一天,日本鬼子又来祸害老百姓了,他们来抢老百姓们的食物。海娃看见了,马上就把山上的一颗大槐树拉倒,让村民们回去做好准备,让他们把食物收好赶紧撤离。不一会儿,鬼子们就进村了,他们到的时候,村子里什么也没了!就在这时,王队长发现鬼子的碉堡没有人,于是就派海娃去送一封鸡毛信给李队长,让他派兵过来支援。于是,海娃就装扮成放羊娃,去王家庄送信,可在送信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最后终于把鬼子的藏身之地炸毁啦!

我们以后要学海娃的勇敢,遇事沉着冷静,面对困难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读鸡毛信读后感篇6

?鸡毛信》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英雄小八路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海娃受爸爸的嘱托将一封非常重要、非常紧急的鸡毛信送往王五庄。他先被一队抢粮的鬼子发现,急中生智,将鸡毛信吊在羊尾巴上,躲过了搜查。但残忍的鬼子不放过羊群,准备吃掉,并把海娃软禁起来。但机智的海娃逃脱了。路上,鸡毛信掉在了小山嘴上。海娃掉头回去寻找,却不幸又被鬼子发现,并被硬逼带路。最后,海娃将鸡毛信安全送到,但自己也受了伤。

这篇文章使我感受非常深,特别是主人公海娃。在读到海娃发现鸡毛信不见了时,他明知道返回去可能被鬼子发现,但他对此全然不顾,仍然立刻回去寻找鸡毛信。海娃的责任心是多么地强!作为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也许我们宁可不要鸡毛信也不敢去冒险,要知道那是有生命危险的啊,但小海娃不怕,他只知道鸡毛信重要,比生命还重要!

在读到海娃负伤昏迷醒来后,第一句话既不是关心自己的伤势,喊痛;也不是哇哇大叫:“哇!我害怕!我要爸爸!我要妈妈!”,而是关心自己的任务——送鸡毛信。“鸡毛信……信……”海娃在心里时刻在惦记着鸡毛信啊。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在自己已接近生命边缘的时候惦记它物的。我们和海娃是同龄人。平时对自己,对同学,对班级,对家庭,我们有责任心了吗?

海娃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也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将集体比在个人的前面,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奋不顾身。从小立志,长大后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读鸡毛信读后感篇7

在这两天里我看了几篇关于革命的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鸡毛信故事讲了一个小孩子,他名叫海娃,他是一个儿童团团长,鸡毛信读后感。有一天,爸爸叫他把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送到三王村,在第二天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千万不要落到鬼子手里。海娃一听便赶着羊向三王村急急地跑去。

这时海娃远远的看见鬼子来了,海娃心想:把鸡毛信藏在哪里?扔了肯定不行,埋起来万一找不到怎么办?这时他看见头羊那又大又粗的尾巴,心里有了一计,他把信绑在羊尾巴底下,这样一来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时鬼子来到了跟前,一个鬼子搜遍了他的全身只搜到了一个大地瓜,一会儿鬼子便拉着海娃去睡觉了,海娃不放心自己的鸡毛信就下床摸了摸自己的鸡毛信,果然还在。于是他拿着鸡毛信撒腿就跑,这时鬼子追了上来,眼下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便赶着头羊在羊道上飞奔,羊道太难走了,鬼子便让他走的慢点,可海娃不听还是飞快地奔跑,把鬼子拉在岩石之后,眼看就要进三王村的包围圈了,他便高声呼叫:“快打鬼子,鬼子来了!”

不一会,八路军都到齐了,鬼子知道上当了,开出一排排子弹。不幸的是,一颗子弹打到了海娃的腿上,他昏倒了。一个八路军把海娃救起,海娃嘴里不停地说:“羊尾巴下面有鸡毛信,鸡毛信在羊尾巴下面………”说着便昏过去了。

短文体现了海娃勇敢和聪明的品质:在鬼子即将要来的时候,海娃把鸡毛信藏在了自己的绵羊的'白白的尾巴上,这样一来鬼子就看不见了; 在海娃被鬼子们拉进一间黑乎乎的屋子里,趁鬼子们睡熟的时候,海娃小心翼翼、一声不响地跳过鬼子们的包围,离开了屋子,拿着鸡毛信逃出了鬼子的手掌心;在自己逃出后又被鬼子们追赶、但海娃的体力已经消耗到了极限,可是海娃用自己最后的体力向山上放声大喊:“鬼子来了!快呀!……”这些动作,这些声音体现出了海娃的一种痛恨日本军队、爱国的感情和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奋不顾身、永不屈服的精神,他是一个真正的、勇敢的、聪明的小英雄!如果是我,我会想到把鸡毛信藏在绵羊的尾巴上吗?我会下床去看鸡毛信吗?我会用自己最后的力气喊“救命”吗?我敢冒着生命危险帮爸爸送重要的鸡毛信吗?

《读鸡毛信读后感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