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读后感7篇
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书中的细节和深意,提升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读后感写得出色,可以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和讨论书中的内容,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礼物》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礼物》读后感篇1
我原先总相信聪明人是不会干傻事的,就像鱼不会跑到岸上来,但有时这却不全是真的。聪明人总会在生活中为自己找到有利的位置,捞到便宜,但仿佛如果他们变得心地善良,事情就向反方向发展了。
德拉是一位家庭主妇,她有着一头乌黑的靓发,丈夫时常会赞赏它,但因为生活拮据,她甚至不能为自己买一把像样的梳子。圣诞节的前天,德拉更加不安,因为他省吃俭用依然不能筹集足够的钱来为自己的丈夫买一份精致的礼物。最后,她竟卖掉了自己的一头秀发。当德拉满心欢喜的想送上她的礼物——白金表链时,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吉姆用他家祖传的金表换了全套梳子。这意味着他们俩的礼物全都派不上用场了。
他们都是聪明人,因为他们明白什么是对方的最爱。但他们又仿佛笨呼呼的,他们费了那么大劲买来的礼物却失去了存在的好处,两个聪明人竟做了最傻的事。
但是,也许这也恰恰是他们最聪明的地方,用心换心,虽然礼物的物质好处已微乎其微,但不可否认,双方已失去自己的幸福为代价给对方带来幸福,两人的感情也因此变得坚如磐石,山盟海誓或许轰轰烈烈,远走高飞或许潇洒浪漫,但任何行为都没有做这种傻事来得直接,来得深刻。这礼物将内心的'爱便显得淋漓尽致,仿佛甜言蜜语,没有实际价值,却能打动一个人的心。但这绝非甜言蜜语所能比的,因为它要付出的太多,太多。能够真正换来对方心的方法,这个算是最棒的了。
但我想说的绝不是叫你怎样谈情说爱,这不是我们高中生要做的,老师也不让。但是待人处事方面还是大有裨益的,交朋友要将心比心,只有用真心才能换来真的友情,一个人如果对好朋友都无法真心以对,那么世界上也没什么人他能够信任了。对事也要全心全意,用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也许很难,但做到这样的人,没有不成功的。
还有就是礼物的好处,它并不只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心灵上的馈赠,它带给你的不只是享受,更是温暖。在人生的旅途中,它就像不经意间的一场雨,把你身心的疲惫冲刷的一干二净,让你能够继续快乐的行程。礼物,不必须是什么东西,它能够是一声安慰,一句祝福,在你灰心丧气时拍的一下肩,骄傲自满时及时的告诫。它的目的就是让对方幸福,或大或小,一切全看你投入真心的多少。
所以,不要小看礼物的作用,它更是你表达内心的方法。当然,维护友谊并不只有赠送礼物这一种,最关键的还是要用心维护。友谊就像一只瓶子,只有将爱倒进去,才会有味,有存在的好处。我想欧。亨利要告诉我们的还不止这些,但既然认识到了这一点,那就赶紧去做吧,别让麦琪的礼物只是一句空谈。
《礼物》读后感篇2
读完《麦琪的礼物》我个性感动。这篇文章的两个主人公是德拉和杰姆。这篇文章主要将得失德拉和杰姆为了给对方买礼物,而卖掉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的故事。讴歌了两人纯洁无私的感情。
我认为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别人,是人类礼貌的重要表现。就像这对小夫妻,之所以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卖掉,是因为他们都个性爱对方。
我想,爱能够分三种:亲情、友情和感情。亲情是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友情是指同虚弱之间或小伙伴之间那种真挚的情谊。至于感情,我想就应是像德拉与杰姆那样的纯洁无私。
?麦琪的礼物》表现了欧.亨利一贯的写作风格,那些出乎意料的结局,荒诞不经的情节,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了解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当你看到文题,是否也感到惊讶?的确,礼物意味着什么?是送礼人的快乐,也是收礼人的幸福;当朋友生日,你亲手制作一份礼物,即是对朋友的祝福;当家人过节,你也准备一些礼物,那是对家人的祝福。不管是什么,那总是一种最深沉的幸福。但是世界上有两个人,他们送出和收到的礼物,却是另一种让人辛酸的幸福。
吉姆和德拉,即使只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却拥有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对方的深爱,在这些温暖的感情面前,贫困能够变得微不足道。在圣诞节前夕,两个人还想着要为对方买一件礼物互赠,多么浪漫多么温馨。即使这一份礼物似乎失去了使用的价值,它们却成了世间最珍贵的礼物,转成一份真挚的爱赠给了对方。麦琪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而我们的吉姆和德拉,虽然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最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他们用自己秀丽的心灵赠给对方的是一件无价之宝。而这件无价之宝,确实世间任何自认聪明或富有的人永久不会,也不能给予的礼物。圣诞节又快来临了,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否已经想好?
这篇文章又便我想到泰格尔的小小说名作《窗》,描述两位卧床的重病人,住在仅有一门一窗的狭小房间里,只有透过窗口才望见外界,生活死寂沉闷。为了安慰病友,近窗人每一天向病友
编织窗外斑澜多姿的景观,使病友摆脱寂寞,得到了快慰。至此故事似能够作结了。然而病友突生嫉妒,对近窗人竟见死不救,待争到近窗的铺位,见到的却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作品于文末陡起波澜,出现逆转,使小说有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就会发现这种欧亨利式的结尾是使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结果向完全相反方向转折的一种构思方法,是增强文章吸引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一般包含两大部分:“蓄势在前”,和“逆转在后”。即先构成一种思维定势,然后突转,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势,从而造成一种久蓄而猝发的艺术冲击力。
这种结尾往往会造成心灵的震憾,给人更直接地心灵暗示,爱是相通的,但又是不可理喻的,只要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忙,人世间将开满绚烂的爱之花!
《礼物》读后感篇3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爱好的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说,“俺哥哥给俺的圣诞节礼物。”
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俺期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期望的是什么,有一个列样的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
“俺期望自己也可以当列样的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的看着这个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做俺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的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可以不可以麻烦你把车开到俺家前面?”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那里,等俺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裁澜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男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美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
“看看见了吗,就像俺在楼上跟你说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角钱!将来有一天俺也要送给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列样你就可以看到俺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的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线,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乐。
这天下午,俺在《新黑马阅读》上面又看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最美好的礼物》。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年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了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有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了,看到有一个小男孩在他的车子旁边走来走去。接着,这个小男孩抬头看着保罗说:“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这是俺哥哥给俺的圣诞节礼物。”小男孩又说:“俺期望……”保罗以为小男孩会说有一个列样的哥哥,可是,保罗错了。小男孩说:“俺期望自己也是列样的哥哥!”保罗听了很感动,问:“要不要做俺的车去兜风而俺那个呢?”小男孩兴奋的答应了。逛了一会儿以后,小男孩对保罗说:“先生,可以不可以麻烦你把车开到俺家前面?”保罗微微一笑,想: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但是,保罗又想错了。小男孩三两裁澜跑回了家,不一会儿,他又出来了,还背着一个残疾的弟弟。对弟弟说:“看,这和你说的车子一样,漂亮吧!总有一天,俺会也送你一辆一样的新车!”这时,保罗的眼睛湿润了,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的明白了“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
俺读完这篇故事以后,心里不觉的震了一下。心想:在生活中,俺们认为交了新朋友是快乐的,受到老师的表扬是快乐的,得到一件喜欢的礼物是快乐的,可是,作者在文章中写出了给予也是快乐的。给予会使人真正的快乐。俺们应该给予别人一些东西,因为,给予是快乐的。就算是为了自己快乐,也可以去给予别人一些需要的东西呀!俺们应该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明白它的真正含义!
《礼物》读后感篇4
燥热的午后,知了都失去了活力,我则无意间翻动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不看则已,一看便停不下自己的目光。
翻读了一下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开头的第一篇作品《麦琪的礼物》。书中的吉姆和德拉真算得上是社会上的底层人物了,每个月可怜的收入,更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圣诞节要到了,双方都想着为对方买一件最美的礼物,吉姆知道德拉有一头美丽的长发,他决定给她买一个美丽的发梳,于是他卖掉了自己的手表,为德拉买了他认为是最美的礼物;德拉知道吉姆有一只金表,但没有一条像样的表链,于是她卖掉了自己一头漂亮的头发,为他买了她认为最美的礼物。事情就是这么巧,双方用对方最喜欢的东西换来了对方最需要的`东西。当他们知道双方的心意之后,他们都哭了,那是感动的泪,更是充满爱的泪。
假如拥有万贯家财和拥有一份真挚的感情同时放在你的面前,你会选哪一样呢?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份真情,因为真挚的感情是无价之宝啊!我相信,吉姆与德拉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世上每个拥有真情与挚爱的人都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礼物》读后感篇5
麦琪的礼物、一开始读这个文章的时候、直到看完只对内容有了感触、至于文章题目我觉得很突兀。后来查阅了资料才懂了、原来麦琪,是圣子耶酥诞生时前来送礼的三位智慧的贤人,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在西方人看来,圣诞礼物是最可珍贵的,因而也希望自己获得的礼物是最有价值的。这篇小说叙述了一对穷困的年轻的夫妻互相赠送礼物的故事。这对年轻的夫妻是互敬互爱的,尽管生活贫困,他们之间却存在着纯洁、忠贞的爱情。为了对方的快乐,他们全都乐意作出重大的牺牲。小说一开始,就着力渲染了女主人公德拉在圣诞节前夕产生的烦恼,从而突出了构成全篇情节基础的矛盾:想买礼物而生活拮据。
作者在前文有意蓄势,反复强调了“一块八角七分钱”的钱数之少和来之不易,这使德拉购买圣诞礼物的希望很难实现。为了解答读者的疑问,作品接下去介绍了德拉作为主妇的这个家庭的窘境,这对年轻的夫妇,住的是“与贫民窟相差无几”的公寓,亲戚朋友很少来往,信箱里根本就没有投信进去,我认为作者这样做都是在蓄势,为后文表现德拉与杰姆的真挚的爱情打下坚实的基础。金表和美发,对这个每星期只有20块钱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作者处心积虑表现金表和美发的重要,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及夸张手法来表现,更加衬托出它们对主人公的重要,毫不夸张的说,金表和美发是他们生命得一部分,双方都是因为欣赏而艰难幸福的生活。但是到最后,真挚、纯洁的爱情还是让双方都舍弃了自己的最爱,心甘情愿的献出。这是何等的爱情,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无法用言语形容。另外,小说揭示社会现实不靠说教,而是用人物感情的起伏的发展变化作为脉络,启发读者去触摸,感受人物带有悲剧性的思想性格,在那个金钱可以买卖爱情,心理和感情出现畸变的社会中。德拉夫妇的真挚深厚的爱充满了作家的理想主义色彩。作者欧。亨利不屑这个金钱作贱爱情的罪恶,偏去写这个晦暗镜头中的诗情画意,去赞扬德拉夫妇的聪慧,这绝非常人手笔。所以,作品给人的不是消沉和晦暗,而是对美的追求和眷恋,从而把读者引向高尚的境界。从文章的写作特色来看,也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像。第一、构思巧妙,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的特色。作者采用了我国古典小说中类似留扣子的手法,有意把一些重要的事实按下去、伏一笔,先不向读者表明作交代,到了适当的时候,一下子量到底,使读者恍然大悟、凝神细思。特别是结局:有了表链,但没有了金表;
有了发梳,但没有了美发。这似乎啼笑皆非的结局,包含了令人心酸的悲剧,正是这种巧合,那种至高无上的爱情,才更见真挚、纯洁。难怪西方人有一句诗这样写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也许是笔者对此文的最好诠释吧。第二、插叙和议论少而精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欧。亨利的小说是以情节取胜的,他非常注意形象感染的力量。但是,作者也没有忽视恰到好处的少而精当的插叙、议论的重要作用,如德纳夫妇的两样东西—金表和美发,那令人引以自豪的插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人物的心理和神情,描写的细腻、逼真。如:德拉把钱数了三遍;德拉向窗外望去时,院子里灰蒙蒙的,猫和篱笆也是灰蒙蒙的。当她卖头发时,眼睛明亮起来等等这些细节的描写,表现男女主人公的复杂心情,文中无一“情”字,却处处都有“情思”涌动——纯洁、真诚跃然纸上。总之,《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以裁减精当的构思、对话般亲切的语言、微带忧郁的情调,使这篇小说如缕缕炊烟般的情光束中显露出丰富的内涵,激发读者对金钱、爱情的价值的思考。
作者时而细致入微、时而惜墨如金、时而汹涌澎湃,显示了作者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我喜欢麦琪的礼物、他深刻的告诉我们那个年代的社会现状、令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他的欧亨利是结尾、也是我最为喜欢的风格。
《礼物》读后感篇6
印象中,上高中的那会我便读过《麦琪的礼物》。前几日再次拜读《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又重温了一遍这个故事。三千字左右的一篇文章,短小精湛,朴实无华,读完之后却让我的心口暖烘烘的。
故事情节十分简单,描写了一对夫妇各自卖掉了自己珍贵的东西给对方买圣诞礼物的故事,让人在感叹主人公捉襟见肘的贫穷生活时又为他们的真爱深深感动,感情本身不就如此简单吗?无论贫穷抑或富贵,互相都将对方视为最重要的人,相亲相爱,相依相伴。
这篇文章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他将小说的灵魂全都凝结在结尾,在最后一刻才肯揭开谜底。阅读它时,我时而心中一颤,时而又心生欢喜,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文字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变得诙谐有趣、生机勃勃,出人意料的结尾又使人豁然开朗,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感。
虽然“欧亨利式结尾”也被人们所诟病,但是,我对其表示理解,就像《阿甘正传》里所言,“生命就像一颗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笔下的人物是鲜活的,心理情境也不断的变化,故事结局也就大大不同了。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使人眼前一亮,从而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只有饱尝过人情冷暖的人才最懂善良的可贵。欧亨利一生命运坎坷,常与落魄的小人物们在一起,逃亡7年后在狱中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最终成为了和莫泊桑、契诃夫齐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来自于渺小的人们。他们有的是流浪者,有的是绑匪,甚至有的是盗贼......但是在他们身上,总是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也因此感受到了欧亨利宽广的胸怀,善良的本质。
书的最后,欧亨利可爱极了,“跳”出来说,“我给大家讲了一个平凡的日常故事,记录的是两个蜗居在小公寓里的傻孩子,特别不聪明地为彼此牺牲掉了家里最宝贵的财富。可是,我要对今天的聪明人最后说一句话,在所有赠送礼物的人之中,这两位是最为智慧的,无论在何处,他们都是最为智慧的。他们俩就是麦琪。”是呀,他们都为对方舍弃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就算换来的礼物因此变得毫无作用,但他们收获了更宝贵的东西,那便是爱。让人感动的,不是多贵的礼物,而是始终互相为对方着想的心意。
《礼物》读后感篇7
欧·亨利 ( o· henry ),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经常以出人意料的结局结尾,从《麦琪的礼物》中,相信可以找到答案。
德拉和吉姆是一对生活在社会下层的贫困夫妻,他们的生活贫苦,却仍拥有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对方的深爱。在这些真挚的感情面前,贫困可以变得微不足道。在圣诞节前夕,两个人还想着要为对方买一件礼物互赠,多么浪漫多么温馨,即使当时他们已经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钱来给对方买圣诞节礼物。
但是他们各自用自己最后拥有的一样极珍贵的宝物——吉姆祖传的一块金表就算“地下室堆满金银财宝、所罗门王又是守门人的话,每当吉姆路过那儿,准会摸出金表,好让那所罗门王忌妒得吹胡子瞪眼睛”;德拉一头美丽的瀑布般的秀发则可以“使那巴示女王的珍珠宝贝黔然失色”,换来了给对方的礼物。但是“欧·亨利式的结尾”决不会让故事就这样发展下去。故事的'结局,吉姆卖掉了金表,替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而德拉则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可以和吉姆的金表相配。情节出人意料地朝下发展,两人看到了对方为自己买的礼物之后,都愣住了。他们都为对方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换来的礼物却因此变得毫无作用了。但是他们的感情却因此变得更加深厚。
这只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故事,却折射出人性最光辉的一面。同社会上那些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上流人物”,“得意之徒们”相比,他们的丑恶行径,被欧·亨利巧妙地揭露无遗。通过人物的种种表现,形象逼真,不拘一格地向读者展现了“文明社会”的黑暗与滑稽的本质,弱肉强食与天良丧尽的现实,并喻示在金钱万能,唯利是图的生存环境中,人性的异化和畸变。
也许,有些人会对此不屑一顾,无法理解他们的做法。假如万贯家财和一份真挚的感情同时放在你面前,你会选哪一样呢?每个人的理想不同,故选择也不尽相同。你不可以说选择金钱有什么错误,因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必要的;也有人认为真挚的感情是无价的,他们坚信真心的付出终会有真诚的回报,拥有真情才能拥有幸福。
在这里,将“麦琪的礼物”送给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送给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的人们,送给追求梦想,不懈奋斗的朋友,送给所有人,尊重爱,学会爱。
最后,送给自己一次给灵魂感动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