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笔记本》观后感6篇
通过书写一份观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对电影的独特认知和思考分享给他人,在写观后感中可以带领我们深入探讨电影的内涵和意义,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恋恋笔记本》观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恋恋笔记本》观后感篇1
知道这个片子还是因朋友的隆重推荐,她是才女,写了一篇周记提到,可以和《泰坦尼克》相提并论,文情并茂讲的很感人,才女留下了热泪。我忍不住下载了个最清晰的版本,认真的看完了,的确很不错。看了这个片子,我觉得,爱情,真是永不落幕的神话。
爱是吸引。我一直认为真爱是因为两个可爱的人,被彼此吸引而开始一段罗曼史。我越来越认为,只有可爱的男女才配拥有真的爱情。诺亚这个伐木场的小伙子,在我一个大男人的角度看来都是英俊而俏皮的长相;当然艾莉也是美女。不过这段恋爱没有轻薄到帅哥美女的地步。在艾莉面前,诺亚自由奔放,他摩天轮上新奇大胆的约会“照面”,拉艾莉一起躺街上“静听”车辆,跳舞,他的眼神放着光,他的机智乐观总能感染周围的人。而艾莉,这个出身贵族的大姑娘,平时受到的是谨言慎行,端庄守礼的“贵族教育”,每天的学习功课排的满满当当,溪河镇这个夏日度假胜地释放了她作为大姑娘应有的自由、好奇,和淑女风范。他们是两个同而不同的可爱的孩子,恋爱自然地滋长了。
我看过似乎不止一个女学生的空间,也亲见身边很重要的人,形容自己深爱的那个男子,说的最多的就是他一直对自己很好很好,“真的好得捧着供着的那种”,似乎这就是女方死心塌地地爱下去的理由。我不明白是不是有人把柴火当真爱。我总认为你可以爱一棵树,那是因为站在它的对面的时候,它的伟岸或者婆娑的身姿,它的蓊蓊郁郁或者一身繁花的景象,让你眼神一亮,赞叹观止;而最好不要说,这种树遮阴真好,或者甚至说这种树砍了的话可以劈好多的柴火。
网上现在还挂着一个大龄女网友,交友群里面认识的。初识对方就单刀直入,问对方的工作单位、收入多少、房子大小、月供是否还清,这些都认真作答并令她满意,才是她“有兴趣继续交谈”的前提。对她的情商我真的是失语。
其一,她连对方是不是对她感兴趣,甚至是不是对女人感兴趣,都不认为是关键的问题。想当年,武汉大学的硕士女公然要嫁一千万,那也是高知美女,贴图为证啊。
其二,除了这些财经指标再三强调,她对男方外表和内心什么模样没有提出丝毫主张,或者根本是没有在意过,武大郎也行?烟鬼、嫖客赌棍也行?
其三,最主要的是,她的签名档的原话是“想找一份真爱怎么这么难,希望能在遇到一个人,能和我走进婚姻的殿堂!”我曾不讳言地建议她将第一句话删除了的好,奇怪的是到现在也还没有删除。我一直以为她所看好的'成功男士其实更热衷于寻找“真爱”,爱是超越。片子的前面在很多的人看来,甚至看了片子也会有很多人坚持,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恋爱根本不应该发生。一个是没有经济地位没有文化的穷小子,一个是名门淑媛,天壤之别。或许富有英俊并且也深爱着艾莉的军官郎也会在艾莉老年痴呆的时候陪伴朝夕,但是他不会捧着那本昏黄的诗体小说,不厌其烦,深情地为她诵读,陪她解闷。那是他们一生最光华璀璨的故事篇章啊。是的,从来不会有人看好的感情,他们却成了。
她的妈妈闯入溪河镇,带着女儿驾着豪车前往一个砂石厂现身说法,那个老态龙钟的工人也曾点亮她爱情的梦,但是她终于幡然醒悟才拥有了现在的悠游体面的生活。殊不知,与难以得到的相比,这些得到了的又算什么呢?如果爱情都不能让一个人超越卑微与琐碎,计较与羁绊,我们一辈子又还会有什么机会轻狂一些,昂然一些呢?所以诺亚和艾莉超越的是爱情,更是人生,卑微匍匐的人生为之神光闪耀。
爱是你进我退,不说放手。如果因为彼此或者第三方,闹摩擦了。一个说分手,另一个也说分手,同时转身,那要么是彼此都有性格缺陷还不懂得经营爱情或者还爱的太克制太自私于自己的面子,前不久才看了《将爱情进行到底》就看的我很纠结;要么是爱情已经走到路尽头,多说也无济于事。深爱着彼此的诺亚和艾莉,他们总也不会同时对爱“让步”。夏季的西河镇上,他们热恋了,然后他们彼此谁也休想“休掉”对方。诺亚去艾莉家做客,被她父母冷嘲热讽,不堪其辱的他对艾莉提出分手;艾莉对父母怒目相向,对他说抱歉,承诺他去纽约陪着她读书就行。诺亚决然离开,艾莉在被父母安排下要马上离开溪河镇的一刻,跑到诺亚的伐木场请哥们带话说要永远相爱。诺亚回来夺过大卡车一路狂追。真爱还在,永不放手。
爱是守望。艾莉的爱情被她的母亲屏蔽了。诺亚每天给艾莉写情书,写了365封。他每天在晨曦中看着邮差空手而来,带着他的对爱的倔强的守望的信页而去。每一封信成了自说自话,倾诉相思的苦,最后,是总结,他太爱她,所以他要结束这个没有结果的痛苦的折磨。战争是诺亚人生的转折点。战争让他出生入死而毫发无伤,对于一个失恋的人来说这段岁月也许恰恰是最好的疗救。与阿甘带着对珍妮的想念上战场又更不一样。艾莉没有忘记他,用了7年的时间等待,等待一封信,一个口信,一句话,但是没有等来。当还家的诺亚为建成那栋房子而前往纽约的时候,第六感把他带到豪华酒店的橱窗外面,军官郎与艾莉忘情拥吻。诺亚黯然转身。造化弄人吧,但是这一次,他竟不肯让属于自己的爱情被造化左右,更加倔强地为了属于他们“俩”的爱的庄园而费尽心力。
爱是承诺。当所有人都认为艾莉会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新娘,她眩晕在试婚纱的现场。不是报纸上端关于政客名流都会出席婚宴的报道,而是下边诺亚的照片和他后面的白色庄园。七年前的夜晚,他带着她在那里吹嘘说,有朝一日他会买下那个破朽的庄园,建筑属于他们的美丽的爱巢。他竟然做到了!她知道,自己欠他一个承诺。鬼使神差的,她跟未婚夫请假,她去了一趟溪河镇。于是一切都不由理性控制,他们沉溺爱河。湖上泛舟,天鹅成阵,还有那场大雨,没有什么理由让人不陶醉,把心和人都留下来吧。三十年后,在医生和他们的亲生儿女都劝告诺亚回家,不要再养老院受苦的时候仍然坚持的陪伴,一遍遍地读起那个爱情故事,半痴呆状态的老太太艾莉一遍遍的关切的询问,“他们究竟怎么样了,他们究竟怎么样了”。属于他们最后的夜晚,养老院的单间里,同样年迈的诺亚偷偷地溜到艾莉的床上,他们就那样合衣并躺着,十指交握;艾莉睁开了眼,那一刻她的眼神似乎是那样清澈,她轻轻地问,你说,我们会一天死去吗?诺亚微笑,轻轻点头。窗外月华泄地。如此忠诚的承诺,上苍都不忍相欺。当又一个黎明到来,推开那扇门的每一个护工都为这生死不渝的爱侣而凝眸。亲爱的,我们会再见,不论今生还是来世,我们永远在一起。
歌声深情悠扬,感动缓缓流淌,两位相爱相守一生的老人在歌声中慢慢相拥起舞,那么的温馨,那么令人的感动,和,流泪。
多么动人的故事啊,多么美好的童话啊,这样的爱情,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过么?如果有,我愿意,抛弃我的一切去追寻。
《恋恋笔记本》观后感篇2
大家有看过恋恋笔记本的吗,觉得怎样样呢?
影片《恋恋笔记本》系导演尼克·卡萨维茨2004年的一部感情类影片。莱恩·高斯利、瑞秋·麦克亚当斯倾情出演。一家风光迤逦的私人疗养院,一位神秘的老男人每一天都会准时拜访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女人。他总是在腿上摊开一本褪色的笔记本,轻轻地为女人讲述其中记载的故事,每当女人听到日记中的字句,脸上就会迸发出异样的神采,仿佛再次回到那段活力燃烧的岁月……
20世纪40年代初期,艾丽·哈米顿(瑞秋·麦克亚当斯饰)跟着她的家人,来到了南卡罗莱那州的海边小城水溪镇(seabrook),他们计划在那里能够度过一个凉爽的暑假。那时艾丽还是个十几岁的青春少女,正值豆蔻
海报(3张)年华,漂亮活泼,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在一次狂欢派对上,她结识了当地男孩诺亚·卡豪(瑞恩·高斯林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艾莉和好友来到当地的游乐场,忘情地玩起了摩天轮。年轻的诺亚(莱恩·高斯利饰)被她爽朗的笑声吸引,在晚会上见面之后,他们立刻被对方深深吸引住了。诺亚不顾一切地爱上了这个女孩,一段美丽的初恋悄悄的在海边小镇发生了。尽管艾丽出身上流社会,诺亚只是一个穷小子,但他们还是跨越了阶层与观念,执着而热烈地相爱着。在一齐度过了这个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夏天后,两个人已经走进深深的爱河了。
主人公是幸福的,虽然几经波折,可是最终还是能相守到老,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便是,和爱的人每一天在一齐。
可是,真正相爱的人每一天能在一齐的又有多少呢?异常是此刻大学生,毕业后就分手的现状,让我们不再相信感情。以往那么纯那么美的感情,却经不起现实社会的冲击,很脆弱。
可是能坚守,能走到最终的,又是幸福的吗?
如果真的相爱,就会像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不管分隔多远多久,最终还是会在一齐。
《恋恋笔记本》观后感篇3
一、电影简介,突出主题
爱情的力量总是难以估量的,相信爱情的人总是被电影里那些关于爱的情节打动,自1997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到2004年的爱情电影《恋恋笔记木》,爱的力量一直鼓舞着很多人,使笔者从未在爱的旅途中停下脚步,电影《恋恋笔记本》中爱的力量。
爱是一个总称,爱情很美好,亲情很伟大,很多人在不断的成长中每天对爱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有些人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将爱转换为一种力量推动他们成长,而这一切都缘于电影。
?恋恋笔记木》是2004年首映的浪漫爱情电影,改编自尼可拉斯史派克的同名小说,由尼克卡萨维茨执导。除了还原笔记木里所描绘的场景故事外,电影中一大亮点是以插叙的方式进行,在观看影片的同时,镜头会穿梭回正在讲故事的老人,现实与回忆穿插,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
故事的开始由老人娓娓道来,爱情发生在那个夏天,女主角艾丽哈米顿(瑞秋麦克亚当斯饰)与父母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的海边小城水溪镇度假。在游乐场里男主人公诺亚卡豪(瑞恩高斯林饰)对正在与好友玩耍的艾丽一见倾心。在诺亚好友的帮助和诺亚再三的追求下,两人热恋在这个夏天。但这段恋情始终没被艾丽的家人看好,随着夏天即将结束,在两人大吵后的第二天,艾莉父母带着艾丽离开了这座小镇,留给诺亚的只有那紧闭的大门,关上了艾丽的身影,也终止了这个夏天发生的爱情故事。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笔记木里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两人的故事并未结束,电影的最后,两位己年过半百的老人手拉手一起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很多人感动于他们爱的同时,也惊讶爱的力量。因为这种力量让两人再次重逢。又因为这种力量,两人一同离开了这个世界。爱是一种力量,它指引两人相遇,它带领两人重逢,它陪伴两人身边,它一直伴随着诺亚和艾丽一同走到世界尽头。就是这种力量震撼了很多人。
二、爱的相识
电影里女主人公鲜艳亮丽的穿着就吸引了笔者,红色的裙象征着她张扬的个性:爱笑爱闹,大方活泼,仿佛总有停不下来的笑容。在游乐园里一眼就被诺亚看到,诺亚邀约未果,第二次又在街上与她搭汕,艾丽笑着拒绝了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两人一同看完电影后,关系才慢慢有了进展。
诺亚与艾丽聊天后才发现,看似自由的艾丽实则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安排下,从小到大生活都掌控在父母手中。这也决定了艾丽在一些自己的问题上并不清楚及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为电影在后半部分发生的重大转折埋下伏笔。
与艾丽相反,男主人公诺亚出生在单亲家庭里,父亲照顾诺亚长大,诺亚高大英俊,勇敢又聪明,在一家工厂里做木材。因为与艾丽从小的生活经历不同,他用他的方式带给艾丽从未有过的新奇与浪漫。大概就是从诺亚要求艾丽与他肩并肩躺在路中央观看红绿灯的那一刻,艾丽就喜欢上了这个男孩。
两人的爱情迅速升温,整个假期几乎每天都粘在一起,一起骑自行车穿梭在绿林中,一起嬉水相拥在大海边,一起打闹奔跑在街上。他们偶尔也会生气,可即使争吵得再激烈,下一秒两个人又会和好如初。他们的爱让旁人嫉妒。随着假期的结束,父母的阻拦致使艾丽与诺亚大吵一架,第二天艾丽的父母带着艾丽一起离开了水溪镇。他们短暂美好的夏口恋情宣告结束,正如那句注定走在一起的两个人不管绕多大的圈还是会在一起。七年之后的两人相遇在曾经玩耍的大房子里,尽管艾丽即将结婚,可她并没有淡忘对诺亚的爱,而诺亚也同样一直爱着艾丽。争吵和矛盾化解在雨中,两人相拥而泣,原来爱从没离开过。
三、爱的选择
电影中艾丽母亲的爱情也是值得一提的,在艾丽眼里,母亲对父亲根木谈不上喜欢,艾丽认为母亲不跟父亲嬉笑玩闹,不对他微笑,甚至跟父亲在一起母亲一点都不开心,这些都被艾丽看在眼里,社会文化论文《电影《恋恋笔记本》中爱的力量》。但母亲内心也有一段很伤感的往事。在母亲得知艾丽找寻诺亚的第二天,她企图阻止艾丽这样不负责任的行为。随后母亲带着艾丽看了自己当年也爱上的一个男孩,岁月消逝,而如今也变成了一个满脸胡碴。身材臃肿的挖煤工。母亲不禁感叹,如果当年选择了他,那自己现在的生活又会是怎样。
母亲送艾丽回到诺亚的庄园,在途中看到了艾丽的未婚夫降哈蒙德的汽车,知道了他也在找艾丽。到达庄园后母亲将诺亚与艾丽分开后的第一年里,诺亚寄给艾丽的365封信交还给了艾丽,并希望她能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艾丽将未婚夫来到这个小镇的消息告诉了诺亚,诺亚大怒,认为艾丽玩弄了他,认为艾丽只喜欢钱。争吵之后艾丽生气地开着车离开了,在回去的路上因为失神与一辆大货车擦车而过,稳定情绪后打开了那一封封信,她才发现诺亚的爱是那么真挚,艾丽泪如雨下。
车行驶到了降住的宾馆,艾丽进门以后将全部的事情告诉了降,降如此爱她但也明白再挽回也得不到艾丽的心,于是最后选择放弃艾丽。艾丽拿起了行李再一次回到那座有着蓝色百叶窗的庄园,诺亚冲出房间,两人相拥在温暖的红色毛毡毯下,笔记木里的爱情也在此完结。
四、爱到深处
整部电影给人舒服。宁静的感觉。故事的发展脉络也是以老人的笔记木为主导。年迈的老人会在餐桌边。河畔边或者长椅上对一位红衣老妇人讲述笔记木里的故事,而老妇人也时时关切地询问诺亚与艾丽的发展,她的心随着诺亚与艾丽的分开而难过,又随着艾丽的最终抉择而焦急。其实老妇人正是当年爱穿红裙子的艾丽,而每天都给他读故事的老人就是诺亚。在夜晚,老人孤独地翻看着与艾丽的旧照片和泛黄了的笔记木,笔记木清晰地写着:我们的故事,艾丽著,送给昔爱诺亚,念给我听我就会回到你身边。原来这些坚持只因为艾丽曾经的期盼。
第二天晚上,诺亚悄悄走进了艾丽的房间,而艾丽也睁开眼睛喊出了诺亚的名字。爱到深处,两位老人手拉手一同离开了这个世界。看到这里许多人的眼泪不住地涌出,总觉得两人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两人的爱仍然继续着记忆可能会模糊,甚至终有一天会忘记一些事一些人,而笔记木里的点点滴滴只会因为岁月而褪色,却不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恋恋笔记木里记载着两人最青涩的爱情故事,电影从翻读笔记木开始,到快到尾声结束,呼应了电影的名字,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爱的力量
正如艾里希佛洛姆的那木《爱的艺术》中介绍,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将人从分离与无尽的孤独中解救出来的一种巨大力量:爱是将人融合的一种巨大力量。在他介绍的三种融合的方式中,爱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也就是说,在一个生产性的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只想拥有自己曾经为之付出的东西,放弃了全知全能的自恋梦想,己经获得了内在力量这种内在力量只能有真正的生产性主动活动所给予。
就如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谁也没有想到的地震就发生在这一瞬间,灾难发生后救援行动展开,其中最让笔者记忆犹新的就是救援人员在搜救时,在废墟中发现一具遗体,她特别的死亡姿势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占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己经停止呼吸,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他们再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
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发现了有个孩子在母亲的怀抱里,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原来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由于母亲身体庇护着,怀中的孩子毫发未伤。救援人员抱出孩子的时候,他还在静静地睡着,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他根木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着怎样的天崩地裂,他更不知道,是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医生在包裹孩子的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面是这位母亲在死之前给孩子留下的己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母爱的伟大总是令人震惊的,这种无私感动了很多人,母爱可能是无形的,没有人能够真正去抓住或者去触摸它,而它真正发生并存在着,这种力量让小生命更好地延续下去,同时也证明了爱的力量不可估量。
讲到这里,笔者不得不再一次提及电影里最后男女主人公一同手拉手相拥离世的场面。在这个世界,很多事情的发生可能偶然,或许碰巧。但两人的一同离开我更愿意相信是源于爱。
诺亚用读故事的方式企图唤回艾丽的记忆,这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艾丽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电影的最后,年老的艾丽记起诺亚并为之哭泣,生怕他离开。这更让我坚信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来自人心最深处柔软的东西。结尾两人小声对话:我想我们的爱,能让我们无所不能。这样的爱确实能让人无所不能。因为爱,人们从来就没感觉到孤单;因为爱,人们从生来就长在一个温暖的怀抱里;也是因为爱,这种力量让人们认识到伟大之处。
六、因为爱情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用徐志摩的诗句总结这部电影无疑是最好的。爱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对人类来说,爱是伴随着荷尔蒙分泌产生的情感;是当多巴胺消失之后,两个人依旧相知相伴相随的默契;是激情退去,依旧愿意共同经历风雨考验的决心;是经过岁月的磨炼能够变成亲情的一种情感。两人的感情是对爱做出了最好的诊释。
艾丽与诺亚由相识。相知到相惜。相守,用一辈子的时间证明了他们的爱。一辈子太短,而爱的力量绵延不断。他们爱得深沉,爱得热切。大概是经过了分别才会更加珍惜对方。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
《恋恋笔记本》观后感篇4
好久没有看到这样一部能触动自我心灵的电影了,仿佛有种来自远方的声音,呼唤着自我那有些麻木的灵魂,带着那最真挚的感情,讲述着什么是爱,又该如何去爱。
noah和allie是幸运的,他们有着差别迥异的家庭背景,虽经历千难险阻,但却也能相伴到老,携手入眠。他们欢乐过,争吵过,相爱过,也分离过,平凡的故事,确因两人真挚的感情而耐人寻味。为了爱,他们追寻着自由,为了爱,他们义无反顾,即使应对的是家庭的百般阻挠。
年少时的他们,有着叛逆,亦有轻狂。那如干柴烈火般的相拥与相吻让他们忘了现实,也忽略了未来。但那份最纯洁的感情,就像一颗悄然孕育的种子,生了根,发了芽。当两人经历了长达七年的离别,当allie已披上婚纱成为待嫁的新娘,年少时那份纯情,那份砰然心动才能让她晕厥,怦然心动。别离七年后的他们,没有了年少时的叛逆与轻狂,对于爱,他们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情不能勉强,而应当听从心灵的呼唤,跟随自我的选择。allie应对是两条路,一条如她母亲一样过上衣食无忧,富裕的生活,另一条是和noah一齐,或许艰辛,或许平淡,充斥着迷茫未来的生活。我相信无论allie选着哪一条路,她都会幸福,因为两个男人都深深地爱着她,而她也爱他们每一个。当岁月流逝,容颜不再,allie成了老年痴呆,那个无怨无悔守在他身边的noah,用心和泪水读者那本记录着他们年轻故事的笔记本时,感动之情油然而生,什么是爱?无论天荒地老,也不在乎海枯石烂,只要相爱的两个人依然彼此深爱着,依然不离不弃,那便是幸福,那也是爱。正如noah所说的那样,他是世界上幸福的人,因为他有自我一生的所爱。
《恋恋笔记本》观后感篇5
时光流转,谁还用日记本?往事在岁月里浮沉,回忆是一天狂犬,追咬了许多年,谁咬定自己是过客?爱被岁月给侵蚀了容颜,美好的爱情只剩下沉默不言。
故事开头是一个老人坐在一艘小船上划着桨往小河前行,夕阳西下的余晖映射出一个沉默,美好的画面。站在窗前的老人,每天都会在黄昏之时望向家门前的那条小河,忽然,一艘小船里的身影停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屹立在那儿一动不动……回忆开始了……
一位老人为他的妻子念着日记本上的爱情故事,故事中,艾丽和诺亚年轻时候的爱情是多么疯狂,美好。也交代了这两位老人就是老的艾丽和诺亚。他们的爱情从青涩到白头偕老。
年老的艾丽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她和诺亚年轻时候的爱情早已忘记,这是恋人之间多么心酸的回忆。老人诺亚他相信他们之间的爱情可以唤醒老人艾丽的记忆。当看见艾丽她想起这是她们俩年轻时的爱情时,原来爱情真的可以发生奇迹。并为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感到羡慕,钦佩。
爱情的力量是多么伟大,生活中,还有没有这种爱情的存在。一想到这些,恐怕是早已泪流满面。为他们的爱情感到钦佩,有情人终成眷属,多么美好的故事结局。现实是多么不如意,真真的爱情真的少之又少。他们的爱情才是真正的嫁给了爱情,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找到自己想要的爱情,并呵护它,经营它!
《恋恋笔记本》观后感篇6
生命,每个人活得都不一样,恋恋笔记本观后感。什么样的人才幸运到可以拥有一份坚贞不渝的爱情。都说五百年的回眸一笑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相恋、牵手、结婚走过这个过程的人我见过许多,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要怎样去寻找。
恋恋笔记本里男女主角是有多幸运,他们爱得那么狂野洒脱无所顾忌,但是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爱么真的说不明白,也许这就是小说的'魅力,他把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展现给我们,而我们只能为之感动,惊叹的同时遗憾自己没有那么一段惊为天人的爱情故事。看影片的同时我在想是不是我今生注定孤星逐日,注定要用几世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誓说和我永世相爱的人,也许人贵在相信吧。有时真的不懂现实为什么那么不浪漫,生命为什么那么没有激情,为什么美好的故事只发生在童话里面。
我们为什么一边要被童话感动的泪流满面,一边用残酷的现实泯灭生活的美好。小的时候不觉得爸爸是爱妈妈的,只不过是遵守自然法则一样的结合,但是现在我觉得不是也许他们已经相爱了。我的世界里只是喜欢看美好的感人的电影,却真的不知道怎样去理解现实。有时候实际很现实的,因为我看到太多不好的东西,我的眼睛已经疲倦了。我总是向往生活的美好,并渴望得到,但是生活是复杂的,往往不能让人称心如意。但是人又耐不住生活的寂寞,承担不了生活的压力,习惯不了别人异样的眼光,于是人们的生活世俗化了,尊守住了法则就守不住自己的心。
人一旦世俗化机会顺其自然,忘记最初的想法,于是生活中没了艺术感。能相守到老的人有两种可能,一是爱的最火热的人,一是遵守自然法则的人,但是不管怎么样,生活还得继续,不管怎样结局变的美好,也是一种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