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小六读后感6篇
读完一本书籍后,撰写读后感是对知识的再创造与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力与分析能力,总结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萧红小六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萧红小六读后感篇1
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是萧红走到人生尽头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当时,萧红虽然还不到30岁,可是身体十分虚弱,战争的摧残和感情的冲击令她长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种疾病。与此同时,她的文学水平、创作观念和技巧已经达到了顶峰。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里面的内容无关现在,也不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她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而是以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的态度描绘了一个长长的旧梦。呼兰河小城里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写,使我领略到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不幸去世时,我的心和萧红一样愤愤不平。她才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龄,而她却早被卖给了老胡家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就算再拼命的干活,还是会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到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教诲”。《呼兰河传》里既没有批判,也没有谴责,反而流露出一丝幽默和顽皮。
?呼兰河传》还是一部东北民间文化的说明书。萧红为人们毫不知晓的故乡作传,为一群卑微的凡夫俗子作传,这体现了萧红独特的写作视角。《呼兰河传》用孩童讲述的方式,看似松散跳跃,但并没有脱离整体的结构。也正是因为借用了孩子的口吻,小说显得纯净朴素。萧红用她动人的笔调,描述着她童年的趣事。希望大家也去看一下吧!
萧红小六读后感篇2
读完《呼兰河传》首先给我的感觉是分为四部分的。第一部分,整体描写呼兰河这个地方,广角度写呼兰河的结构布局和风土人情;第二部分,则是作者回忆童年时光,留在记忆中的那些人;第三部分,主要是写胡家的团圆嫂子,以及她不幸遭遇;最后一部分,则是以磨坊的冯歪嘴子为主的。
作者写到呼兰河城的街道,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十字街。这一切是那样的普通,在呼兰河这个小镇上好像永远不会发生大事,如果说有,那也就是那个泥潭子又淹死猪了,如果实在没有也要造出来,因为这是人们茶余饭后唯一的谈资。除此以为,这里只有春夏秋冬的变化,而人们只需随着季节的变换脱下棉衣换上单衣,然后再脱下薄衣再换上棉衣。在记叙这一切时,萧红用的是一种极其平淡的语调,淡淡灰色的画面,静止如水的讲述。就连生活在呼兰城中的人看待周围人的生老病死也好像是在看一部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电影,甚至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也好像注定要上映的剧集,这一切都是早已安排好的。
作者对童年的描写可以说整篇文章中最让人放心地轻松地部分,虽然父亲是冷淡的,母亲是严厉的,祖母更不必说,只有祖父是最疼他也是最慈祥的,但是孩子的世界毕竟是透明的,在看着一部分是让我想起了鲁迅的《三味书屋》一个院子留下了童年大部分的回忆。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是可爱的,一切都值得自己去探险。只有孩子还保留着作为人该有的喜怒哀乐,同情、慈悲对他人的爱,而其他的成年人这些最基本的情感却丧失了。
团圆嫂子是胡家买来的,刚来的时候她是自信的、健康的、笑呵呵的,而最后却被胡家活活整死了。这是留在人们心中的封建思想在作怪,婆婆怕儿媳妇会欺负自己,所以要给儿媳妇一个下马威,把团圆媳妇吊起来打,用火烙铁烫她,团圆媳妇哭喊却被人说“疯了”,所以要给她“治病”,但又不得法,对她的治疗简直就是折磨,最终团圆媳妇被活活整死了,而她只有十二岁。但在她死后却没有人同情她,她的死好像是死了一只牲口一样,唯一可惜的是为了给她治病花了不少钱,而这些钱是可以买许多块豆腐的。
而磨坊的冯歪嘴子也是不幸的,他的媳妇王大姐在嫁给他以前是受到人人夸赞的,力气大,开朗等,但等到人们知道她嫁给冯歪嘴子之后这些优点一夜之间全都变成了缺点,似乎她一生下来就是不好的。他们遭到周围所有人的排挤,又为这座死寂般的小城找到了话题。王大姐在为冯歪嘴子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不幸死掉了,但这却成了她的错,因为产后死亡是不幸的。而此刻的呼兰河的人却都等着看笑话,看冯歪嘴子怎样抚养这个孩子,甚至有人怀疑,怎么这孩子还没有死呢。好像只有孩子的死亡才对得起他们这么长时间的关注,他们才会安心。
一页一页,一幅一幅,呼兰河的生活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进行着,这个人死了,这一页翻过去了,之后便在没有了下文。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人性再也不会找到,每个人只会冷冷的看这部只有春夏秋冬交替的电影。
萧红小六读后感篇3
?呼兰河传》从第一眼就给我展现了一种全新的风貌,它与我平常读的书截然不同。以前读的书再怎么悲伤也不像它所描绘的那样荒凉,再怎么荒凉也不像它描述的那样死寂。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是彻彻底底的悲剧。
我为萧红笔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们每天忙忙碌碌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成不变,没有色彩和花样,只有脆弱和枯槁。那里的人是如此的冷漠,面对他们好比面对一堵厚墙。他们一生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可那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萧红的童年是灰暗的,她身边的人一个个像被抽去灵魂的木偶,早已对生活麻木了。他们固执而又愚昧,唯一不同的只有萧红的祖父。祖父是一个乐观的人,他从来没有绝望过,成天开开心心的,而且他还保留了一颗童心,萧红每次调皮地做“恶作剧”,祖父发现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和萧红一起哈哈大笑。如果换作别人,恐怕早已把萧红教训一顿了。所以,萧红算是幸运的,她有一个令她骄傲的爷爷,关于祖父的记忆是她极少有的幸福回忆。
比起萧红,我们不知要幸福多少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喝玩乐无一不全,时常还能得到零花钱,城市里有好多公园,里面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五花八门、妙趣横生,和那灰头土脸、死气沉沉的呼兰河没法比。现在的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呼兰河传》从多个方面给我们描述了作者萧红童年时代的人间冷暖,萧红用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看待这个世界,我们能够听见萧红在哭泣,在呐喊,在试图唤醒人们的心灵……
萧红小六读后感篇4
这几天,我连续读了一本书——《呼兰河传》,这本书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卑琐,落后的生活和愚昧的精神。
本书作者是民国时期的四大才女之一,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在萧红的著作《呼兰河传》中,有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小团圆媳妇是封建愚昧思想与恶俗的牺牲品,她是老胡家花钱买来的童养媳。初进家门是一个"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孩子,后来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直入等不同人不断折磨,摧残,最终离开了人世。
多好的一个姑娘啊!那健康,活泼,天真可爱的女孩去哪儿了?她的青春和童心呢?对,是她的婆婆,她的婆婆迷信了跳大神的鬼话,亲手一步一步地将这姑娘送上黄泉之路,使12岁的女孩子永永远远地合上了眼。看到这,我多么想冲上前,一把救下那可怜的团圆媳妇,让她不在饱受痛苦。可是——我,不能!为什么人们只顾看,他们怎么这么没人性呢?这便是他们的愚昧!
还有冯歪嘴子,他是生活中的强者,不合理社会的抗争者。在封建思想意识浓重的小城中,他勇敢地和王大姑娘恋爱。他任凭人们奚落,平静地生活着。他爱着自己的孩子,体贴妻子,当他的妻子生下第二个孩子不久死后,他没有绝望,仍然坚强地活着。他身上闪耀着鲁迅先生所赞颂过得战斗的韧性精神。
?呼兰河传》告示我们:不能愚昧的迷信和自私的心理。
萧红小六读后感篇5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代表作,读过《呼兰河传》我知道了,我的童年多么的快乐,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童年,在我们眼中,它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幸福,所以人们常说,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难忘的日子,我想作家萧红也是这么觉得的吧!
在作家萧红的笔下,他的爸爸对他很冷淡而妈妈对他很凶,祖母更是对她不好,他的童年里最快乐的时光是与花园祖父在一起,因为在这花园里,他很自由,想干嘛就干嘛,院子就像是他的一样,而祖父很慈祥,永远不会不耐烦,因此在我眼里,萧红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
相比之下,而那团圆媳妇的命运就没有萧红那么好了,他十二岁就送到在呼兰河这座城市里名声很好的老胡家,可谁知,这才十二岁的小姑娘,刚一送过来,天天拉车,晚上还得遭受婆婆的严刑打骂,不知身上有多少伤痕,最终年纪轻轻便去世了,而原本人丁兴旺的老胡家老胡家,从此惨遭灭门。 看看,萧红在那么小就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只有祖父,这不令人很痛心吗?何况在当时,这样的生活还算是快乐,再来看看团圆媳妇,这么小就嫁人,不知耽误了自己多少的学业,浪费了多少的青春,再嫁过来后,还被婆婆如此虐待,丧失了一条无辜的小生命,无不令人痛心疾首?
我们现在的生活,十分快乐,幸福,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爸爸妈妈呵护着,老师教导着,同学帮助着,和呼兰河传里的孩子们比较,我们的生活丰富得多,可是呀,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去珍惜这一美好的时光,反而,动不动开口大骂,甚至动手,他们害了你似的,我想读完这本书你应该会有所启发。
让我们好好珍惜自己正拥有的东西:快乐幸福的生活。
萧红小六读后感篇6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茅盾
读了《呼兰河传》后,感触颇深。作者萧红以平淡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用童年的视角将我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
在那个小城里,“人与城”“少女与老人”“生者与逝者”“愚昧与人性”交织在一起。读着它,会感受到一条悠悠的小河,缓缓地从容地流淌着,时而溅起几朵机智的幽默的浪花。如此平缓的语言,就像一个纯朴的女孩儿正向她的小朋友讲叙她所迷恋的地方,真切直率,却令人神往。就是用这样的文字,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谙世事的“我”、慈祥和蔼的祖父、性情古怪的有二伯、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和淳朴善良的冯歪嘴子。
小团圆媳妇,刚被接到胡家的时候,脸庞是黑黑的,眼睛是笑笑的,可是不久,因为婆婆的毒打,人们的愚昧无知,封建迷信社会的压迫,这么活泼可爱的小人儿死去了。
“他们的父母生他们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就是希望他们吃饱穿暖,但他们吃不饱穿不暖,逆来了,顺受了,顺来的事却一辈子都没有。”萧红道。这样话看似随口道来,却写出了穷人唏嘘世道不济,没有愤怒的控诉,字里行间却在鞭挞着当时社会,勾略出了穷人凄凉麻木的生活状态。
小团圆媳妇的故事寒冷、悲怆、寂寞、苍凉,但有些人和事,在这迷信封建的社会中不被包括,仍透露出些许的温暖。例如,冯歪嘴子。
在冯歪嘴子成亲后,他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谣言层出不穷,他受尽了奚落和嘲讽。然而他的妻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不久死去,当大家又准备看他笑话时,他却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一定要生根,要将两个孩子抚养大。在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时,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冯歪嘴子是生活的强者,是抗争者。他的身上闪耀着战斗的韧性。
萧红描绘了一个童话的王国,虽然语言仍不失其质朴,却着了重浓的色彩,色调斑斓,生机跃动,彩蝶飞舞,金光闪耀。而我也正漫步其间,接受灵魂的陶冶。正是这美丽的花园,组成了作者童年的快乐,自由的生活、造就了作者的热情奔放,而又坚强刚毅的性格。
?呼兰河传》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历经百媚世俗的沧桑感,是在艰苦环境中敢于拼搏的斗争精神。同时警示我们远离封建迷信、摒弃封建习俗。
这是一部散文叙事大作,也像一首叙事诗。有的故事是那么的辛酸幽怨,苦不堪言,有的故事带给我们希望与光明。书中精彩光亮之处比比皆是,层出不穷。
“就像太阳照在瞎子身上,瞎子看不见阳光,但瞎子却感到实在的温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