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的观后感7篇

时间:2025-03-08 11:10:13 分类:学生总结

每一部影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观后感则是我们与之对话的方式,观后感的撰写使得观众能够在欣赏作品后,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与信念,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晚秋的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晚秋的观后感7篇

晚秋的观后感篇1

?晚秋》上映的第二天,我很恶俗地在网上找了片源来看。很不幸,玄彬讲韩语,汤唯讲普通话,他们之间沟通讲英文,所以,我生平第一次看了没有字幕用三国语言堆积起来的,文艺片。

但后来我庆幸,这样的电影,用这样的方式看,才最有味道也是最值得的。

玄彬与那个韩国女人之间,其实不用过多想也知道,无非是已婚妇女与少妇杀手之间的交易。与爱情无关,只是两颗孤独的心走到了一起。但或许,他们是尊重彼此的。所以韩国女人在知道玄彬有了别的女人之后才会选择以终结自己生命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爱得多么惨烈,而玄彬在知道女人死了之后第一时间拨打电话时,那样的表情,惊恐、沮丧,甚至对于自己无辜辩解的绝望。

汤唯本身所饰演的也是一个拥有复杂家庭关系的杀人犯,获得三天假期的这样的女人,母亲病逝,兄妹争夺家业的闹剧上演。但好在这只是穿插在其中的简单片段,多了,这部电影就纯粹成了闹剧。那么导演应该不会是韩国人而是中国人,电影开头,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广电总局那显眼的标识。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是我,异国他乡,面容姣好的男子向我借钱,我借么?起初我会觉得有些恐惧,但他有着并不猥琐的脸,那么“他是一个坏人”的想法会淡。但是我为什么要借钱他,就因为他长得好看?哦不,现实不是电影。汤唯的行为在一次证明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是多么正确。

再来说说玄彬与汤唯饰演的角色之间。这部电影绝对应该标榜上“文艺”二字的原因,一定是因为游乐场的一部分戏。游乐场,巨大的广告牌还在安装中,广告牌下的情侣在上演分手的戏码。远观的玄汤二人恁自编排情侣口中的台词,这大概是分手最老套的桥段,所以玄汤二人才能清晰地把握情侣说的每一句话。后来时光不停倒流,前走,倒流,前走……

“嗯,我看的的确是文艺片。”这样的.想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酝酿出来了。

整部电影玄汤二人的台词并不多,情节也略显老套。如果我们把看《csi》的精神拿出来,你就会问,为什么玄彬最后进监狱了(虽然剧本没有明说,但从他后来并没有来见汤唯看得出来)?按照《csi》的套路,被怀疑杀人的人不是应该nb轰轰地说“i need a lawyer”么?警察不应该做调查么?或者说,韩国女人就不能是自杀么?

但文艺片就是文艺片,它不在乎很多事情的来龙脉,它要的就是朦胧的情感,文艺的基调。借用一句话,如果你认真,那么你就输了。

该片根据小说改编,倘若不是汤唯,这部电影基本没什么看头,或者说,应该好好看看剧本或原着小说。

小资成本的电影,汤唯用气场将它撑起来了。我庆幸自己没有走进电影片贡献票房,这种基调的电影,在家一个人看也就够了。

最后,如果我没有听错,汤唯在电影结束前,看到玄彬没有如约而至时说的那句话,应该是: hi, it`s been a long time。

这算是先抑后扬么?

晚秋的观后感篇2

前两天看了汤唯和玄彬主演的《晚秋》。这是一部文艺片,拍摄得很唯美。里面的环境音乐人物内心处理的镜头感觉还不错。

这部电影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汤唯主演的安娜因为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已经被关押了七年。她在监狱里表现得很好,赢得了三天的短暂自由时间。在回家的途中,她遇到了男主角玄彬,两人在短暂的相处中摩擦出爱的火花。然而女主人公的生活注定是看不到希望的,这份感情连浮萍都不如。女主人公压抑的外表下藏着深情,或许是对自由生活的渴求与热情。男主公给了她一个承诺:记住,你出来时,我会在这里等你。影片结束,当女主人公两年后出狱在咖啡馆里等男主人公时却久等不至……

影片在女主角的自说自话结束。

一个似乎处理得很平静的故事。

唯一的波澜处就是安娜借题发挥谴责让自己的人生沦为悲剧的前男友王晶时的那一段。

看完了电影,我心里想得最多的却是:安娜为自己的爱付出了九年青春的代价。可是她这份爱值不值这九年的光阴?

她的悲剧命运表面看是由王晶造成的,这个不敢担当的男子毁了安娜的生活。即使毁了安娜的生活,他还觉得自己拥有安娜爱的支配主权,还自以为自己是谁,没有反省,没有自责,没有愧疚,甚至根本没有给自己的妻子讲述这一段经历。

深层的'原因来看,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性格决定命运。看得出来,安娜曾经是很爱王晶的,可是这份爱她没有握住;当她步入婚姻的殿堂时,她心里还是珍藏着王晶,所以当王晶回来找她时,她会神魂颠倒,难以抗拒旧情人私奔的相约。老公,她自己也说是爱自己的,粘自己的一个人于是毒打安娜,安娜也许是失手将老公打死,于是生命轨迹改变了方向……

这个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我只是想到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会为爱付出代价。只是每个人付出的代价不相同。

如果爱也是一门功课,那么就是说每个人为爱所交的学费不相同。电影中的安娜,她交出了七年的青春岁月为自己学会爱交费!

这个收费不能不说是高昂的。

生命实在短暂,每一年每一月的光阴都是那么宝贵,为这么一个不值得自己爱的人付出那么长的一段光阴是一件多么痛心的事!一个不敢担当的男人,一个为了个人私利可以用橡皮擦抹去你在他生命中印迹的男人!

在更年幼的时候,我们肯定有一些可以学习爱的机会,爱也是需要学习的。真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做好爱的老师教自己的孩子学会选择爱的对象,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也学会用巧妙的方法来拒绝不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爱。

晚秋的观后感篇3

?晚秋》的故事很简单,主要讲述的是华侨安娜(汤唯饰)因为青梅竹马的恋人误杀丈夫后被抓捕送进监狱,七年后因为母亲过世获得狱方几天的外出许可,于是安娜乘上前往家乡西雅图的长途汽车,同上一辆车的勋(玄彬饰)因没带够车钱,前来向安娜借补车钱,并将自己的手表作为抵押交给对方,并单方约定西雅图再相见。

在以后的几天相处中,勋陪安娜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就这样,两个原本不该相信爱情的人,毫无预兆无法自拔地迷恋上了彼此,没有任何自知自觉的偶然,与世隔绝与玩世不恭一次次的遇见,让互不相识的两个人,慢慢走近彼此的灵魂和生活。

这部片子被分到了爱情片的名下,没有特别起伏的情节,它不像一般的'爱情喜剧或者悲剧,能让人欣喜或者扼腕叹息。导演显然是倾向于刻画人物的内心,而非描述整个故事。这部片子,文艺的成分多过了言情,但是比文艺片又更近人一些。现在晚秋会被一些人批评,是因为一部本该小众的片子,因为两位演员和过多的炒作,变成了一部大片,让一些欣赏不了的人看到了罢了。但这并不妨碍《晚秋》成为一部好片,它带给你的,是一种细小的情绪的共鸣。如果你细细斟酌,这部片子无论从细节还是整体,都是非常出彩的。

晚秋的观后感篇4

我记得从去年开始,我的一位朋友就开始跟我说《晚秋》这部电影,因为她喜欢汤唯。我说这话并不是说我不喜欢汤唯,只是我没她那么迷恋。直到今年初听到《晚秋》要在大陆上映时,她就开始筹备时间和资金去电影院看了。说实话,我们这个阶层的人,很难有机会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她说,为了汤唯,我就奢侈一次吧。于是乎,她昨天就去看了。因为她所在公司是调休,而我是固定休,不能陪她去,便下班后回家用电脑看,以便等她回来跟她讨论。看完后,这部电影最有讨论价值的地方就是结局。开放式结局,同时注入了很多的悬疑和给观众很多期待与遐想。在网上也看了很多观众的影评和贴吧讨论,发现就这篇跟我想的比较一致,就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晚秋》影片中有一段男女主人公邂逅后在废旧的游乐场玩碰碰车,玩着玩着,女主角安娜突然安静下来,仿佛在想些什么,勋也注意到了她的异常。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开始拆掉场地的护栏,被拆掉的护栏恰好把他俩坐在室内时视线正对的空间变成了一个电影屏幕大小的矩形。此时,一个工作人员正在休息,走过来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开始和男人对话。看得出来他们是一对情侣,但是现在场景却不大和睦,但是在室内的安娜和勋并不听见恋人的对话。勋突然开始给情侣的对话配音,配着配着,安娜也加入了这样有趣的配音,但是配音的内容却是纠结的感情纷争。最后女人走了,然而男人突然转过头来说:“等一下……”从这里开始电影进入想象的片段。

电影直接播放了电影中人物的想象,这种想象可能是女方的也可能是男方的,两个人均有这样的想象也是有可能。外国女人在往前走,男人又追上去,一追一等,一慢一快,这就仿佛是爱情的样子,两个人的关系总是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女人要走了,男人追上来,男人追上来了,女人又快些走,两个人的脚步总是很难保持同样的速率。这其实是安娜和勋理解爱情的一种表意,更是导演金泰勇借电影表达爱情观的一种手段与方式。

接着,外国男人和女人开始跳舞。这是一段双人现代舞,但是在此情此景下,同步表达了爱情的纠结,两个人之间的分合、爱恨、悲欢,一个人要走的时候,另一个人要留,然后又是不断地互换着这样的角色。电影借用了舞蹈的艺术形式隐喻了爱情真实的样子。两小段都是采用固定镜头,其实也是男女主人公的主观镜头,这样的片段看起来脱离影片中的现实,但是却与现实有了更紧密的结合。

借用的方式还表现在台词上。在母亲的葬礼上,勋与安娜曾经的恋人发生了冲突,安娜去解围,勋灵机说成是男人用了他的叉子而没有道歉。这里表现出勋这个人物自身的性格魅力,机智而幽默。但是安娜突然反问男人并且开始啸叫:“你为什么要用他的叉子?你用了别人的叉子为什么不道歉?叉子是他的又不是你的!”通过这样的一段反问安娜爆发了,积聚在内心的各种委屈难过无奈借用这样的方式疏通,而其实这样的台词却很考究,在事实的真相背后,不就是自己曾经的恋人做了错事而借机错位才让安娜入狱么?而现在的安娜不再属于过去的恋人,这样的男人又有什么资格跟勋在这里对话?借用这样的台词隐喻了另一层含义。

?晚秋》电影的类型是爱情、剧情。但是影片的整体风格每个观众的感受不一样。有人说文艺,有人说现实。但是在电影中确实有两小片段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都是用了长镜头,并且长达几分钟。

一段是安娜回程的路上,勋知道自己将不再可能送她完全程,被绑之后,他知道自己遇害,他也似乎突然明白安娜。并且在这个时候,剧情述说到这里,两个人物有了一种命运性的关联,并且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不是自己的恋人杀害了自己丈夫而自己需要去入狱,就是自己的恋人的丈夫杀害了恋人而嫁祸于自己。勋,被绑之后,走进镜头,出现在安娜面前,直接上去深深地吻了安娜。这一段吻时间很长,他们仿佛想要与对方融合为一体,深入更深地吻。而这样的吻恰恰是导演表达两个人物的感情和心理活动的重要方式。两个人短暂的相遇,却深深地爱上对方,深深地爱上对方,但是却不能在一起。这一吻,是吻别,是第一次吻,也许也是最后一次拥吻,甚至可能是永别的吻。

拥吻时间的前三分之二都没有背景音乐,镜头对着两个拥吻的人,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并且没有蒙太奇也没有剪断视频,就是用“长镜头”展示到底,用的是中景、近景甚至特写不断地变化,给观众直观的感受,从他们脸上的`表情中,似乎观众就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们的心情与感情。观众随着男女主人公的急促呼吸也一起变得紧张起来,到拥吻快接近尾声时,影片才出现了背景音乐,这样的氛围才缓解了一些。

另外一端是电影的结尾:安娜出狱了,在他们曾经约定的地方的餐厅喝东西吃简餐,仿佛在等着一个人。观众心理都明白她等的是勋。这时,影片又用了长镜头,一直拍摄安娜坐在餐桌旁等待,她的脸上仿佛没有任何表情,但是仔细看却有这细微的表情变化。过一会,她的手指敲了敲桌子,又看了看窗外,又过了一会,她拿起饮品喝,每一个动作都很细微和小心。

这个片段同样有几分钟,这时的观众看着屏幕,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本来还在期待下一个画面是什么,却变成了跟着女主角安娜在等待着。这样的镜头表现似乎跟我们现实的物理时间一致了,观众与电影中的人物时间同步了,观众和人物同时在等。几分钟之后,听见门开的声音,但是只是影片中的画外音。观众和安娜都留心到了这样的声音,并且都有了微妙的心理变化。最后安娜轻轻地淡淡地说了一句:“嗨,好久不见。”影片落幕。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没有采用浪漫主义直接给观众展现一个结局,给了观众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也许最后勋来了,也许安娜只是对自己自言自语,也许等待几年之后勋会出现,也许安娜等待的是一个永远不会来了的人。在这段结尾中,背景音乐的出现也是接近尾声时才出现,营造了一种真实的环境。

晚秋的观后感篇5

如果没有汤唯,这部全片笼罩着阴雨与雾气的影片,实在不推荐观看,太过压抑和绝望。只能说,导演选对了演员,《晚秋》之后,韩剧出身的玄彬令人刮目相看,而安娜的角色,除了汤唯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选。

很难说,是《色戒》成就了汤唯,还是汤唯成就了《色?戒》,张爱玲的小说,李安的执导,都让这部电影有了太多成功的资本。但是那一年,看过电影的人都记住了王佳芝,更记住了汤唯。不只是大段被删减的激情戏,还有她那张倔强隐忍的脸。这些年来,大银幕上出现的美女成批算,如浮云一般掠过,很快又都消失了。观众看了场或喜或悲的热闹后,什么也没有留在心里,甚至不记得是谁演的。但是,只要想起《色?戒》,就会想起汤唯,想起她演的那个在历史和爱欲里浮沉的女子。是原著中的角色太好,可叹的命运令人倍感唏嘘。但同时,你看着汤唯演戏中戏,从女学生到女间谍,讲粤语和上海话,再到与易先生的赤膊上阵。你会出戏,你会想这个演员真不简单,个人魅力已经完全融入了角色之中。这种出戏不仅不会影响观影,只会让你更投入,同理心更强,就会更牵挂“她”的命运。

据说当初李安选角的时候,不乏已成名的众女星,但面对脱衣试镜的要求,纷纷花容失色、夺门而逃。汤唯那天感着冒,一副衰样子,恰好正中了角色的需要,而当她想都没想,直接褪衣衫面对摄像机时,导演就定了她演王佳芝。可能她没有声名所累,28岁的年纪对女演员来讲,确实值得“最后一搏”,但仍不得不说,为了演李安的《色?戒》,她真是豁出了。

?晚秋》国内上映得晚,《色?戒》之后,汤唯出演了《月满轩尼诗》和《武侠》,还有那部灾难性的《急速天使》。观众被彻底雷倒的同时,汤唯已凭《晚秋》在韩国捧起了演技大奖。只能说演累了压抑的角色,偶尔调整下情绪还是可以的,但真的别再有第二次了,你不是那些影视歌样样不落、又样样不精的小明星,你是汤唯,曾演过王佳芝的汤唯,起点太高,真的不能下来,这是招牌问题。你什么时候看张曼玉后期再演过嘻哈闹剧?

还好,你带着《晚秋》而来,让我们看到那个让人心疼的女演员又回来了。而且这一次,没有人会怀疑,是你成就了这部电影。

怎样形容你的气质呢?就像安妮宝贝的书里常说--“天真阴沉”,你的嘴角体现着隐忍,而眼睛里却透露着渴望。安娜是个克制的女人,就算被情人所伤,再次相逢时,满腔的怨恨也压在心底,只是淡淡有礼的打着招呼。七年的牢狱,偶尔的放风,作为女人你渴望爱、渴望美丽,你换衫化妆,艳丽的口红映在橱窗上,眼神却是那么沧桑和落寞。勋的出现,给了你宣泄的机会。一场旅程,两个身处麻烦中的人,在绝望中温暖了彼此,所以你主动拥抱了他,一个陪伴你的陌生人。但你仍旧克制自己的感情,努力不看窗外告别的他,但当这个男人真的走了,你瘫软在座位上。就凭这个动作,汤唯就该拿影后,不管是哪里的奖项。这个表演的力道最难拿捏,一个隐忍克制的人,内心却有汹涌的潮动。容易用力过猛,也容易让观众看不出来,而汤唯之所以能演好,除了演技,很大程度上,在于她的本色。

就像葛优演的大多数角色,整体性格上都是他的'本色,汤唯也可以称得上是另一种的“本色演员”。她的表演自成一派,观众总是能把她和电影中的人物融为一体的看,而前提是,这个角色本身,就有汤唯身上的气质—天真阴沉、隐忍克制。比如王佳芝,比如《晚秋》里的安娜。

虽说演员都害怕被定型,但是对于汤唯,想要保证作品的品质,不能不对剧本和人物严格筛选。如果能把所有角色都演成“汤唯”,未尝不是一种更大的成功。就像罗伯特?德尼罗代表了方法派,在当下的影坛,有一种别人无法取代的表演风格和气质,可以叫做“汤唯”。

晚秋的观后感篇6

假释的女犯人和牛郎的邂逅,这本该是一个香艳无比的题材,街头飞车,灯红酒绿,午夜追逐,再加上热血喷张的吻戏、床戏,绝对让观众来一次肉体和精神的大解放。可导演却把一部爆米花电影拍成了精致的文艺片。故事发生的时间,到男女主人公所穿的衣服,到长镜头的多次使用,再到单调的钢琴配乐都使影片呈现出一种萧瑟之感。

刚回到家,表面上看大家都很欢迎她回来,可闲聊几句后所有的人都借故走开,没有一个人肯坐下来拉拉她的手,问问她这些年在监狱的生活,与其说他们是盼着安娜回来,倒不如说他们是盼着她在那份文件上签字。在家人无尽的争吵中,安娜和母亲都只有静静坐着的份,母亲已经过世,而安娜虽然活着,可对他们来说她也像一个死人。

与初恋情人王晶的再次相遇对安娜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打击。那个曾经说要带她离开的男人,那个她从小一直迷恋的男人,那个她甚至可以为他付出生命的男人,他看着她怎么还可以对她微笑,怎么可以把他的婚姻简单地用一句“这些年来发生了很多事”来解释。当他说我本该回时,安娜打断了他,因为对她的背叛他已经清楚地用行动表示了,她不想看着自己曾经用生命爱的男人笨拙地解释,她不想他的言语把她生命中最后一点阳光都给抹掉。

安娜是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母亲的离世和王晶的背叛让她仿佛被抽空了一样,所以她像一个死人一样游荡在西雅图的街头。可她又实在不甘心,所以她脱下了土黄色的外套,穿上了墨绿色的舞衣,擦上了鲜红的口红,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安娜身上的亮色,因为当她焕然一新地走上街头时,监狱的一个电话让她明白很多东西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个安娜一样毫无负担地穿上美丽的衣服,也再也没有人需要她为他打扮了,生活对于她来说应该是那间小得让人压抑的牢房,灿烂的阳光让她觉得刺眼,因为她无力承受这样的美。

可她还是不想认命,在卖票窗口的两次往复,足以见她内心的挣扎,所以她接受了勋的挑逗,两人开了房。在勋吻她的时候,她想到了什么,是从前和王晶一起幽灵市场,还是母亲教她折纸花,反正生命中的一种印记或者说一个结让她不能放开,即使她什么也没有了,她还是没有办法接受一个堕落了的自己。游乐场那对男女的故事,多少说出了曾经和现在的安娜的心境,超现实的表现手法让我们意识到完美结局只存在于想象中,这也为最后勋的入狱,两人不能相守埋下了伏笔。两人午夜在市场的对话拍得特别好,一个满腹的话要说,一个一点也听不懂,可勋却从安娜嘴角淡淡的微笑和哀怨的眼神中明白了一些,而勋不明就里的“好”、“坏”让安娜受创的心得到了一丝安慰,因为终于有一个人愿意听听她的事。

餐厅里安娜的歇斯底里彻底结束了她对王晶的感情。她因为他入狱,可他却背叛了她,甚至还想把这一切当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连一句抱歉都没有,如果没有勋,这一句对不起安娜还得等多久?可这个刚刚为她出了头的男人却再次让她陷入了等待,离开前的那个长吻,吻得让人心碎和绝望,安娜才刚刚摆脱过的阴影,而勋才刚刚获得自由,两人的爱才刚刚萌芽,可就得结束了,这是不是太残忍也太无奈了?

导演刻意安排三种语言的交替使用,安娜讲中文,勋讲韩文,两人交流时讲英文,而没有一方为了另一方放弃自己的语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爱情会让两人的轨道交汇,却不会让它们重合。影片最后摄影机对准的是安娜,至于餐桌的对面有没有勋,见仁见智。在影片中勋曾让安娜等过他,可两个人却最终错过了,这一次他们还会再错过吗?曾经不明白爱情,以为爱就要为对方付出一切,哪怕生命,现在明白了爱情,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好久不见”。

晚秋的观后感篇7

?晚秋》主要讲述的是华侨anna(汤唯饰)背着弑夫的罪名被捕入狱,七年后因为母亲过世获得狱方几天的外出许可,于是anna乘上前往家乡西雅图的长途汽车,同上一辆车的hun(玄彬饰)因没带够车钱,前来向同是亚裔的anna借补车钱,并将自己的手表作为抵押交给对方,并单方约定西雅图再相见。就这样,一段各自不同背景的两个陌生人由此展开了一段简单却曲折的爱情。

i will be back 等还是不等

这句话对于anna来说是一场沉重的心理考验,恰恰说这句话的都是自己爱的两个男人。第一个男人是anna的初恋情人,婚后的anna在与情人打算私奔时被发现,丈夫狠狠地将anna打昏死过去,anna醒来后气之便将丈夫杀害。随后打电话联系情人,可惜对方只留下了“i will be back”后便再也没有了音讯,当anna获得出狱许可回到家中才得知,原来情人早已与他人结婚生子。

对anna说这句话的第二个男人是在长途车上遇见的hun,hun是一名性服务者,有固定的服务对象且因此常受人威胁追杀。在与anna第一次温馨约会将近告别时,hun突然接到女老板即刻要求见面的电话,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的hun对anna说“i will be back,wait”,并如同之前借车钱是一样,再次将手表抵押给anna做承诺。那么已受过一次心伤的anna会不会忘记之前的伤痛,再等一次爱的人呢?这次的结果是完满的,anna决定等hun一会儿,hun也办完事后匆忙赶回,只可惜时间差使得双方错过了对方。

是嫉妒作恶 还是轮回宿命

如同anna得到许可外出但还是受到警方通信牵制一样,hun过得也不是一个真正自由人的正常生活,hun的牵制方是一对夫妻,妻子作为hun的服务对象要求随叫随到,并且hun需要服务对象支付费用度日。同时,在得知自己的妻子红杏出墙后的丈夫派出手下四处追查hun的下落。由此从某一层面来看,anna和hun的生活圈虽然不同,但两人的共同点却皆为天涯亡命之徒。

就是这样一对亡命鸳鸯,过往看似不同的人生经历,在影片的结尾处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处。在anna返回监狱的长途车上,hun决定陪同anna一道出行,再次重温两人初次见面时的那时那刻。可惜没想到的是hun在路途中最终还是被服务对象的丈夫抓获,虽然没有严刑拷打或是复仇杀戮,但服务对象丈夫将妻子突然死亡,并且hun作为头号嫌疑人的消息带来时,还是给了hun当头一棒。如同先前anna入狱的宿命一般,hun原本看似平凡的宿命突然之间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有情人再相见?你猜~

开放式的影片结局,刑满出狱的anna坐在两年前与hun约定再相见的汽车站,咖啡厅大窗前anna的神情既期待又紧张,伴随着周遭过客之间的对话声,与咖啡馆大门开开合合的铃铛声,但这一场景中镜头中至始至终只有anna。这是一出长镜头等人戏,陪女神等男神的感觉,又焦急又期待,好想快快快点看到男神!但,等着等着屏幕黑了,电影结束了。恩。

ps.影片的几处看点:

1.anna与hun两人在游乐园约会场景,面对一对白人情侣,与之对口型讲台词;以及之后画面感十足的剧中剧,在整部感觉苍凉的电影中有了一丝温暖的感觉。

2.当hun与anna的初恋情人在母亲丧礼上相遇后发生的一段口角与打斗,之间的台词很幽默很给力。

3.影片将近结尾处,汤小姐与玄先生有长达20秒的激情接吻。(秒数没有具体细数,但肯定的是时间很长很激情)

《晚秋的观后感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