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作文8篇
优秀的作文是我们展示语言艺术和修辞技巧的最佳方式,作文是我们展示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的最佳途径,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仪式感》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仪式感》作文篇1
每一个仪式感需求的背后,都藏着一份爱的表达。恰当的美好的仪式感让生活更有温情与价值。
前些日子,爸爸得知一个不幸的消息,与他很要好的一位大学同学,忽然得了癌症,去世了。
为此,爸爸悲伤万分。对于他这个一直以来都十分坚强的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他变成这样,这是第一次。那几天,他似乎变了一个人似的:吃饭总是一声不吭,好像满怀心事;有空也不去运动了,只是独自坐在沙发上刷刷微信……我真的难以想像,这个人究竟对他有多重要。
一天晚上,只见他在书房里翻翻找找,杂乱的东西放了一地。我走近一看,他的手上正拿着一叠照片:照片上的两个青年肩搭着肩,站在一个篮球场上,笑容很灿烂,阳光将他们脸上的汗水照得闪闪发光……这些全是爸爸和他朋友曾经的合影,是对于他来说最珍贵、最美好的记忆。
看看相片,回忆往事,这就是思念最好的仪式感。
紧接着的元旦周末,爸爸又自己驾车带我去了他的母校……宁波大学。爸爸想借此次宁波之旅,回忆曾经与他在一起时的美好瞬间,来纪念已经逝去的青春芳华。
车渐渐驶入,我越发兴奋,他的脸上也带着甜甜的微笑。他一边开车一边向我介绍:看,这是理工学院,那是计算机学院,这是食堂,那是宿舍……
最终,他停在了一处,旁边就是大操场。有一长排篮球场,一个标准的足球场。有许多青年人正在运动着、快乐着。
爸爸一边看,一边说起了往事。他以前每天都和那位好朋友一起在这儿打篮球,而且他俩总是分在一组。他们都深深信赖着对方,配合十分默契,再加上两人的球技都不错,他们在比赛中好几次联手夺冠。说着说着,他笑了,笑得像个孩子。
我也笑了。同样的地点,做着同样的事,只是少了你。但是,来到我们曾经一起欢笑,一起挥洒青春汗水的地方,便是思念你最好的仪式感。我们曾经在一起,我们永远活在那一段时光里。
《仪式感》作文篇2
在我距十岁尚差一个月的时候,我们学校办了一次十岁成长礼。在此之前,还让我们准备唱一首歌,弄得十分神秘。
到了那天,我走进会场,瞬间,一种仪式感遍布全身,舞台两旁,放上了气球,中间的幕布上还印了“十岁成长礼”几个大字,好不隆重。
待到全年级坐定后,我们开始读一首诗——《好句大全在十岁的路口》,读的时候,大家都很庄重。
再往后,乐队上台了,唱了一首歌,歌词的大概就是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
老师给我们看了我们以往各种活动的记录图片。看到图片上的自己,有的人害羞,也有些人很兴奋。
一起唱歌是最后一项。此时,在二楼的阶梯教室里响起了《仰望星空》……
结束之后,我一直在想,学校为什么要弄一个这么有仪式感的成长礼呢?这个仪式简单一点不行吗?后来我想通了,这是为了让我们记住我们的十岁。
仪式感是一种力量,有些时候可能会让你从迷茫中顿悟过来,会让你记住你是被关注的那一个。
在那一天,我感到自己好像从一个小孩成长为一个少年,已经不是那个不听话字写得很差的小屁孩了,当时我感觉,这是一个人生的重要日子。这是我们成长的重要点,这是一个里程碑。当我们以后去回想时,它会给我们勇气走下去。我当时感到了一种发至心底的温暖,一种庄重感。
仪式感会让单调的生活充满色彩,给你继续前行的力量。仪式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这种东西能让人留住回忆。生活不能过于简单,仪式感能让你认真做每一件事,能让你忘掉孤单。
平常的生活也有重要的时刻,仪式感代表了你对生活的尊重。
《仪式感》作文篇3
生活中的琐事太多,千篇一律的琐事会使我们感到乏味,感到繁琐,甚至对生活失去热情。因此,我们的生活中需要用“仪式感”来把日常的琐事变得不一样。
“仪式感”是我感到自己被爱着。
过生日在某些意义上很重要,这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有时候也可以证明一些事情。生日每年都过,所以快到我生日的那几天,我心里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生日当天,我进到教室,看到我桌子上的糖果与礼盒,我才发现过生日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回到家,看到客厅里兴味盎然的家人们和正在厨房的妈妈,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我感觉到了我被许许多多人爱着,我感觉到了世间如此美好。
“仪式感”使我感到生活充满乐趣。
最后一次去补习班了,我像往常一样准备自己坐公交车去。爸爸拿起一旁的车钥匙,笑着对我说:“最后一次去补习班了,总要不一样一点。这次我送你去吧,生活需要‘仪式感’嘛!”我的心灵被温暖敲击着,有这样的爸爸,真美好。
“仪式感”使我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
几年前的六一儿童节,我在抽屉里找到了一张贺卡,上面画着一条精致的美人鱼,旁边写着几个大字“姐姐,六一儿童节快乐!”我被这个才几岁大的可爱的表弟感动了。虽然我们整天打打闹闹,可他总会在关键时刻给我一个惊喜,这就是亲情吧。
“仪式感”使一件单调的事变得有色彩。
一天早上,我们都是被妈妈给叫醒的,看着她兴致勃勃的.样子,我的心情也变得很明朗。她把我们带到餐桌前,对我们说:“你们天天跟我说‘仪式感”,爱心早餐”,够有‘仪式感”了吧?这可是我花了一个早上弄的呢!”我看着桌上心形的面包,心形的鸡蛋和心形的培根,被逗笑了。有这样的妈妈,真美好。
“仪式感”是一种感觉,我曾经看到书上说过“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才是最不朽的。”愿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仪式感”,处处充满爱。这种爱,永垂不朽。
《仪式感》作文篇4
我的老家在澳门。因为今年疫情的影响,我不能回澳门过春节了,只能老老实实地留在深圳。我不禁想起了澳门的春节。
澳门春节的气氛可浓了。腊月二十八就开始过年了,因为二十八在粤语中的谐音是“易发”,大街小巷到处张灯结彩,布置得很有年味。
守岁和逛花市是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亲人、朋友相聚在一起,可以打麻将、看春晚,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
长长的花街里鲜花玲琅满目,有桃花、水仙、盆竹、盆菊,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预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
澳门被誉为国际旅游城市,有丰富多彩的节目,有花车巡游表演,旅游吉祥物“财神”和“12生肖”,派“利是”和舞龙舞狮,烟花汇演、国际美食节……
小时候,我喜欢看舞狮。狮子上蹦下跳,一双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像顽皮的小孩子一般。我总觉得这狮子成精了,会站在一根细细的柱子上跳来跳去,而且不会掉下来。突然,他嘴巴一张,露出一张长长的纸条,纸条上还写着“恭贺新春”四个大字。因为当时我还小,总以为那长长的纸条是他的舌头,于是我疑惑不解地问爸爸:“他的舌头上为什么还写着字?”爸爸被我的话语逗乐了:“那是醒狮对我们的新年祝福呀!”
我也喜欢看烟花。每年初二和初十五元宵节,在澳门旅游塔上空,会有大型烟花汇演。烟花五光十色,闪闪烁烁,十分美丽,“砰!砰!砰!”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烟花不仅色彩鲜艳,还形状不一,千姿百态,有的像绽放的花朵,有的像飞翔的鸟儿,有的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哗”的一声,天空中出现了用烟花拼成的“新年快乐”几个字。满天红艳艳的,好似夕阳的晚霞铺满天空,美丽极了!
澳门的春节丰富多彩且热闹,欢迎大家春节来澳门玩耍。
《仪式感》作文篇5
冬去春天,柳树发芽,桃花绽开,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如果注意不到她,那一切都是空白!
生活里的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注重,每一件事都要有仪式感。那什么样才算是有仪式感呢?在吃饭时,不说话、不哈哈大笑,不比父母长者先吃等叫仪式感;在观看风景时,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叫仪式感。
学习上一丝不苟叫仪式感。总之仪式感是人们在生活中把每一件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小事情过得更隆重的一种形式,这表达了我们对的于生活的热爱
我们要变成一个有仪式感的人,你可能会发现,当你变成一个有仅式感的人后,可能会发现,生活在你眼中变得更加美好;可能你还会发现平常让你与别人大吵一架的事情都是小事,根本不值得一提。我在生活上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人,但在学习上还没有变成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人,看来还得再努力努力。
有人说这样很做作,可往往是不这样做作的人,就越觉得生活很无聊,因为他们忘记了,生活的美好是由自己创造的!
《仪式感》作文篇6
时间像一条流淌的小溪,我成长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或深或浅的足迹……
一天放晚学,我一个人独自回家。北风呼啸而过,我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心里想着:“啊,这天气真冷!”我边走边裹紧了身上的衣服,忽然听见一个声音从耳边传来:“嘿哟哟……”转过头一看,只见一位瘦骨嶙峋的老爷爷在奋力地拉着小车,艰难地爬坡。这位老爷爷穿得可真单薄:一件背心,一件针线粗糙的单衣,打着补丁的裤子、一双有破洞的鞋。老爷爷脸上的皱纹堆在了一起,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嘿哟、嘿哟……”老爷爷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寒风吹过老爷爷黝黑的皮肤,冻得他瑟瑟发抖。这时,我的脑海里闪出一个念头:“要不要帮助这个老爷爷呢?”但转念又想:“如果帮了这位老爷爷,回家就迟了,况且这大冷天的……”此时,又传来老爷爷“咳、咳、咳……”的咳嗽声,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力量,径直走过去,毫不犹豫地在老爷爷的小车后面推着。“这车这么重,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我必须全力以赴地帮老爷爷推车。”想到这,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鼓足劲推着。也许是老爷爷感到轻松了一些,他回过头来,发现了我,对我笑了笑。过了一会儿,经过我和老爷爷的共同努力,终于把车推上了斜坡。我松了口气,准备回家。老爷爷连忙走过来,拉起我的手感激地说:“小姑娘,真的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的帮助,这车还真难推上坡!”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爷爷,不……不用谢,这没什么的!”“真是个好孩子……”老爷爷喃喃地说道。我转过身,看见过路的群众把目光投向我这里,那目光中充满了赞许,我心里暖洋洋的。
告别了老爷爷,我愉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天气没有刚才那么冷了。这时,华灯初上,灯光照耀着街道,整条街道都明亮了起来。
人生像个收藏家,把成长时的喜怒哀乐记下来;人生也是个五味瓶,把你所经历的成长中的味道装起来。那天,我又多收获了一种味道,那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仪式感》作文篇7
相识多年的好友生日即将到了,思索几日也不知道该送什么。忽然记起两人曾经聊天时提过的纸星星,便拍板决定,给他折一片星空。经过反复的挑选,终于选定了一种喜欢的折纸,又买了一个精致晶莹的许愿瓶,为我即将折成的星空找到了安居的“宇宙”。
因为就读的是私立学校,每日空闲时光不多,只好不断地去挤压老师们口中所言的时间海绵,珍惜每一滴落下的时光。午休时,放弃每日最在意的睡眠时间,可能只是为了几颗或十几颗纸星;晚饭后,一改平日时慵懒的动作,只为了让那片星空多几颗耀人的星星;深夜就寝了,一个人躲在唯一能亮光的厕所里借着那几丝微光,去筑成这片星空。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星空日渐灿亮,折纸成了我生活的一种仪式,也是仪式感所在。但几日前,和那位好友发生了争执,所有的友情回忆一瞬消磨,我知道那片未完成的星空再无送出去的机会,但我仍想折完这片星空,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回忆,也是为了那份久别重逢的仪式感……
记得曾经听人说起过这样一件事,少年即将远行,离别前与那位相识的好友在一起写了一封信,用见证友情的信封装订,相约少年归来之时在一同打开……这或许只是一件离别前的小事吧,但这份少年的青涩和深情却因为这份庄重的仪式感而显得格外唯美。我想,那两封信件也一定会成为两位少年一生的珍宝吧!
无论是我那片尚未完成的星空,还是那两位十年离别的约定,其实都是对生活中小事的尊重,是为了让生活代替生存的灵动,而这便是仪式感……
那天,你问我能否为你折一片星空。
而我说,好。
《仪式感》作文篇8
人是很复杂的生物,种种不同的感官造就了个体之间的差异。仪式感并非高大的词汇,它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需要不同的仪式感。因此,生活中的仪式感的存在形式也不同。
比如在我们家,太祖母信佛,她每日必在老家堂屋供佛的桌上换好新鲜瓜果。每逢家里有人生日,也必焚纸元宝,为之做法祈祷。春节头日,老人家定集广大信佛之友,号令家中上下食素。自己则整日念经,以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家人如意吉祥。除了遵循信佛之仪式,太祖母还有听戏的癖好。每晚不听不睡,一曲终了方罢休。
奉瓜、焚香、念经、听戏,可算是太祖母生活中已成定势的仪式。而在我的另一位长辈,外祖母身上,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外祖母与祖父生活在宁波象山,从无锡驱车需三小时,甚至常因堵车延至五六个小时方能到达。因此,父母与我只能借节日之便回去看看。每逢去时,老人家皆大开盛宴,欢喜漫天。对我这个宝贝外孙女,真是有求必应,心疼万分。
何为仪式感?从长辈们的生活习惯中,大约能略知一二。生活中的仪式感可以是不同于常人的习惯,也可以是特有的癖好。或盛大,或微小,却妆点着我们平淡无奇的日子。
试想,如果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一样,每个人保持仪式感的方式都一样,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麻木与机械!生活也将失去乐趣与色彩,不再五光十色。美好人生,需要更丰富的仪式感。
